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596.20KB ,
资源ID:1710890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10890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纵隔肿瘤的影像诊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纵隔肿瘤的影像诊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一)X线表现:1正位胸片:位于胸腔中部,右缘有两个弧形影,上为下腔静脉、下为右心房;左缘有四个弧形影,由上向下为主动脉弓、肺动脉、左心耳、左心室。中部向两侧延伸为肺门影。2侧位胸片:心脏影在前下方,其前方是胸骨后间隙;后方是心脏后间隙(有食管钡餐可示、支气管、胸主动脉);上方可示半透明的气管、主动脉弓、大血管影。 (二)C T表现:主要了解9个层面。1胸骨切迹层面:气管居中,其前与两侧有甲状腺、3对大血管(颈总动脉、颈内静脉、锁骨下动脉),与胸椎间有食管。2胸锁关节层面:气管前有粗大无名动脉、左为左颈总动脉、后为左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前为左、右头臂静脉。3主动脉弓层面:气管左前方为主动脉弓、

2、右前方为上腔静脉,其间有脂肪组织、1cm大淋巴结。4主动脉窗层面:气管隆突呈三角形,其前有上腔静脉、升主动脉,后有食管、降主动脉,二动脉间为主-肺动脉窗,右有奇静脉弓;有气管前间隙、血管前间隙。5左肺动脉层面:纵隔由前向后,左缘为升主动脉、上腔静脉、右肺动脉、右上叶支气管、奇静脉、奇-食窝;右缘为肺总动脉、左肺动脉弓、左主支气管、食管、降主动脉。6右肺动脉层面:右肺动脉分出向右后行,上腔静脉与中间支气管入右肺门;左肺动脉向下为左下肺动脉。7左心房层面:中央为升主动脉根部,其前有肺动脉干,右有右心房,后有左心房、食管、降主动脉。8心室层面:左右心室、室间沟、脂肪层、心包;增强示室间隔。9膈脚后层

3、面:左右膈脚、其间为降主动脉;前有食管,后有胸导管、奇静脉、半奇静脉、6mm淋巴结。注意:纵隔淋巴结、气管、食管、胸腺、奇静脉系统、膈神经、心包上隐窝、纵隔线、胸导管、脊柱旁线、下肺韧带。(三)MRI表现: 1横轴位:9个层面与C T层面解剖结构相一致,不再复述。2冠状位:从前向后选择6个标准层面:(1)右心室层面:右心室、右心室流出道、肺动脉干、左心室、前纵隔线。(2)升主动脉层面:右心房、左心室、升主动脉、左头臂静脉、无名动脉、右头臂静脉、肺动脉干。(3)上腔静脉层面:上腔静脉、右心房、升主动脉、左心室、左颈总动脉、肺动脉干。(4)右肺动脉层面:主动脉结、左锁骨下动脉、左肺动脉、左心房、奇

4、静脉、右肺动脉。(5)支气管分叉层面:气管、双侧主支气管、左心房、左右肺静脉、右心房、下腔静脉、隆突下间隙。(6)降主动脉层面:降主动脉、奇静脉、脊椎等。3矢状位:4个代表层面。(1)上腔静脉层面: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肺动脉、左心房、气管等。升主动脉、无名动脉、左右心房、房间隔、右肺动脉。(3)肺动脉干层面:右心室、右室流出道、肺动脉干、左肺动脉、左心室、主动脉弓、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左主支气管等。(4)降主动脉层面:左右心室、肺动脉干、左主支气管、降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三纵隔肿瘤的病因 (一)胚胎学说:胎儿生长,各组织器官又转移至一定的解剖位置,遗留于纵隔内的残存胚芽,是形成肿瘤的

5、病因之一。如畸胎类肿瘤。 (二)组织迷走学说:纵隔外的组织异位、种植于纵隔内,异常生长而发生肿瘤。如异位甲状腺瘤。 (三)组织突变学说:纵隔内组织类型繁多,在一定促成突变条件下,某一组织增生瘤变,形成相应肿瘤。如淋巴类肿瘤、神经源性肿瘤、间质性肿瘤等。四纵隔肿瘤的组织学类型(一)类型:包括纵隔肿瘤和肿瘤样疾病。按来源分为: 1来源于神经组织: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交感神经节瘤、副交感神经节瘤等。 2来源于生殖细胞的肿瘤:畸胎瘤、皮样囊肿、精原细胞瘤、绒毛膜上皮癌、内胚窦瘤(卵黄囊瘤)、胚胎性癌。 3重复囊肿(属胚胎发育异常):气管支气管囊肿、食管囊肿、心包囊肿、神经肠囊肿。 4来源于胸腺:胸腺

6、瘤、胸腺囊肿、胸腺脂肪瘤、胸腺肉瘤、胸腺类癌等。 5来源于甲状腺: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瘤、胸内甲状腺肿、甲状旁腺腺瘤等。6来源于结缔组织及脂肪组织:脂肪瘤、脂肪肉瘤、纤维瘤、软骨瘤、血管瘤、淋巴管瘤等。7来源于淋巴组织:恶性淋巴瘤(何杰金氏病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巨淋巴结增生症。8其它:黄色肉芽肿、恶性黄色肉芽肿、髓外造血、纵隔瘤样静脉曲张、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胸内脊膜膨出、嗜铬细胞瘤等。 (二)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11976年邹仲胸部X线诊断学提出:神经源性肿瘤32.5%、 淋巴类肿瘤29.0%、 皮样囊肿和畸胎瘤15.0%、胸腺瘤12.5%、 胸骨后甲状腺8.5%、 前肠囊肿7.0%、血

7、管瘤1.5%、 脂肪瘤1.0%、 囊性淋巴管瘤1.0%、心包囊肿0.5%、 纤维瘤0.5%、 心包间皮瘤0.5%、腮弓源性囊肿0.5% 。22000年周燕发胸部X、C T、MRI诊断学提出:(淋巴类肿瘤除外)畸胎瘤27.7%、 神经源性肿瘤23.4%、 胸腺瘤23.4%、前肠囊肿11.1%、 甲状腺瘤5.5%、 心包囊肿3.4%、脂肪瘤3.0%、 纵隔癌1.3%、 平滑肌瘤0.9%、粘液肉瘤0.4%。 (三)分布:1胸内甲状腺 2。胸内副甲状腺 3。胸腺瘤4淋巴瘤 5。淋巴囊肿 6。动脉瘤、血管瘤7皮样囊肿瘤 8。脂肪瘤 9。心包囊肿10胸导管囊肿 11。支气管囊肿 12。食管囊肿13神经源性

8、肿瘤 14。神经肠囊肿 15。脊索瘤16纤维瘤五临床表现纵隔肿瘤的大小、部位、良恶性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一般早期无任何症状,随肿瘤增大,主要为局部症状,其次为全身表现。(一)局部症状:主要为压迫和侵蚀。1 神经受压:(1)肋间神经受压:放射性疼痛。(2)喉返神经受压:声嘶。(3)迷走神经受压:心搏减慢,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胃酸增加、慢性便秘)。(4)交感神经受压:Horner氏综合症。眼球凹陷、瞳孔缩小,上眼睑下垂、下眼睑上移,半侧皮肤汗闭。(5)膈神经受压:打噎、膈肌麻痹。2呼吸道受压:喘息、呼吸困难等。3食管受压:吞咽困难、梗塞、呕吐。4心脏受压:心悸、期外收缩、传导阻滞等。5血管受压

9、: (1)上腔静脉受压: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头臂腹部静脉怒张,压迫感、头痛、头晕、侧支循环出血、气管出血、视网膜静脉出血、脑膜静脉出血等。 (2)肺静脉受压:气急、咯血、青紫、右心增大、肺淤血、胸水、心律不齐、肺性骨关节病等。 (3)肺动脉受压:重者有青紫、气急。 (4)主动脉受压:头部和上肢循环发生变化。 6胸骨后不适和隐痛感。(二)全身表现:衰弱、贫血、消瘦、发热、胸闷、疼痛等。(三)特殊表现:因不同肿瘤而异。 1甲状腺瘤:甲状腺功能亢进。 2胸腺瘤:重症肌无力。 3交感神经嗜铬细胞瘤:阵发性高血压。 4神经纤维瘤、肉瘤:低血糖;神经纤维瘤病可有色素沉着。 5畸胎瘤:性腺变化。 6其它:红

10、细胞发育障碍、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柯兴氏综合征、多发性肌炎。六影像学检查方法(一) X线:1胸透: 2平片:正侧位。 3高KVP摄影: 4断层: 5食道造影: (二)C T: (三)MRI: (四)超声波:七纵隔肿瘤影像的分析(一)定位:是诊断纵隔肿瘤的最重要的第一步。1是否纵隔肿瘤:需区分是否肺、胸膜、胸壁、颈、膈肌、食道、心血管、异物异位、迷走组织器官、其它等部位占位性病变。尤与肺部占位区别如下:(1)三个定律: 1)角度定律:纵隔肿瘤最大上下径在纵隔内,基底部较宽,外缘与纵隔交角呈钝角。 肺内肿瘤最大上下径在 肺 内,基底部较窄,外缘与纵隔交角呈锐角。 2)圆心定律:以肿块弧形边缘作正圆,

11、视圆心所在位置而定。纵隔肿瘤圆心在纵隔内。肺内肿瘤圆心在肺内。 3)径比定律:纵隔肿瘤与纵隔上下交界点的距离 肺内突出肿块最大直径。 肺内肿瘤与纵隔上下交界点的距离 肺内突出肿块 其中:1)、2)为Lenk征。(2)压迫征像:纵隔肿瘤多伴食管、气管、骨质受压改变。肺内肿瘤多无,伴纵隔转移可示。(3)粘连征像:纵隔肿瘤多无纵隔胸膜粘连示边缘光整。肺内肿瘤多与纵隔胸膜粘连示边缘模糊,可并阻塞性肺炎、肺不张。(4)分离征像:纵隔肿瘤基底和边缘与纵隔连续,不能分离。肺内肿瘤内缘与纵隔边缘之间有透亮间隙分隔。(摄片可透视下选择角度)(5)边缘掩盖征:(平片)若瘤体与纵隔缘紧密相连,二者边缘均被掩盖,不能

12、显影称之。纵隔肿瘤示此征阳性。肺内肿瘤多示此征阴性。(6)呼吸运动征:透视下深呼吸运动或摄呼吸双期片,观察肿块是否运动,下肺野肿块明显。纵隔肿瘤示此征阴性。肺内肿瘤多示此征阳性。(7)其它X线征:(略) 1)颈胸连续征: 2)胸膜反折征: 3)胸膜外征: 4)轮廓不完整征: 2纵隔肿瘤定位原则:(1)中心原则:一般以纵隔肿块中心位置所在分区为之。(2)贴边原则:当根据中心位置难以确定所属分区时,如肿块靠贴胸壁或横膈可将它定位于近胸壁或近横膈的分区;如肿块不靠贴胸壁或横膈则定位远离胸壁或横膈分区。(3)后区定位原则:纵隔旁沟区有其解剖学特点,一些较大肿块不论中心位置何处,只要在侧位胸片上肿块靠边

13、近胸壁或在C T片上靠近脊柱旁沟后壁,均划入后区;一些较小跨区肿块,虽然中心已在后纵隔线之后,如其后缘未超过胸椎体后缘,则不定位于后纵隔区,而划入中纵隔区。(二)大小:意义不大。 1良性:生长较慢。2恶性:生长较快。3初次大者:神经肿瘤、脊膜膨出、纤维瘤、脂肪瘤、中胚叶组织瘤。(三)形状:1良性:多为圆形、卵圆形。随深呼吸改变为囊性肿瘤或脂肪瘤。分叶较多。(四)边缘:光整。向邻近组织侵犯时较模糊而下规则。(五)密度:密度特征气体密度支气管囊肿前肠囊肿、胃肠道重复、纵隔脓肿、膈疝、脂肪密度脂肪瘤、心包脂肪垫大网膜膈疝混合脂肪密度胸腺脂肪瘤、畸胎瘤脂肪肉瘤水样密度甲状腺囊肿、胸腺囊肿、淋巴管瘤、皮

14、样囊肿、心包囊肿前肠囊肿、神经肠囊肿、脊膜膨出、胰腺假性肿瘤软组织密度甲状腺瘤、胸腺瘤或增生、生殖细胞瘤、淋巴瘤淋巴结肿瘤、气管肿瘤神经源性肿瘤、髓外造血中心、食管肿瘤血管密度血管瘤大血管先天性异常、血管扭曲扩张、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同中纵隔矿物质密度甲状腺癌或肿大、胸腺瘤、良性淋巴结肿块、畸胎瘤、囊肿(壁)良性淋巴结肿块、气管肿瘤、动脉瘤动脉瘤(六)周围组织器官:1气管:气管旁肿瘤使之受压和移位,甲状腺瘤随吞咽向上运动。2食管:食管旁肿瘤使之受压和移位,食管癌使管壁增厚、管腔变形和充盈缺损。3骨质:骨质附近良性肿瘤使之发生压迫性骨质缺损;恶性肿瘤发生侵蚀性骨质缺损。(七)伴有其它病变者: 1胸

15、膜:淋巴结炎、淋巴瘤。 2肺:淋巴结炎、淋巴瘤、淋巴结转移。 3骨:脊神经瘤、脊膜膨出、骨或软骨的肿瘤。 4脊椎先天性畸形:神经肠源性囊肿。 5脾脏增大:淋巴瘤、白血病。(八)其它:病史、症状、体征、其它检查、治疗情况等。附-1.误诊原因分析: (1)纵隔分区定界不统一,组织器官相互毗邻,没有不可逾越的屏障,其间有结缔组织所充填。纵隔肿瘤常跨区分布,淋巴系肿瘤可示中前纵隔,巨大肿块更易跨区。 (2)正常组织有跨区现象。如结缔组织、淋巴组织、血管等。 (3)有些纵隔肿瘤无特定分区定位特征。如间叶组织、纤维组织细胞肿瘤等,以及侵犯范围广泛肿瘤,按纵隔分区进行定性诊断很困难。 (4)组织器官生长发育

16、过程中的异位。如异位甲状腺肿瘤、异位甲状旁腺肿瘤、异位胸腺瘤等,诊断困难。 2思维程序: (1)肿块是否为纵隔内病变:与纵隔旁肿块,尤纵隔型肺癌,进行鉴别诊断。 (2)肿块在纵隔分区中的位置:对肿块性质和组织来源初步分析、推理判断、初步定性诊断。 (3)肿块与纵隔内组织器官关系:C T、MRI观察肿块与纵隔器官接触面形态表现及脂肪层形态表现,推断其良恶性。 (4)综合分析(基本原则):综合所有影像学表现 + 密切结合临床表现 + 实验室检查结果 临床影像学诊断。这是具体病例认识过程第一步,是否真实可靠,需手术病理证实,进一步提高诊断认识水平,使初步经验上升为理论。八常见纵隔肿瘤的影像诊断 (一

17、)胸内甲状腺:肿、囊肿、腺瘤、腺癌。1X线表现:(1)多前上纵隔偏一侧,较大向双侧,与颈部阴影相连,气管受压变形。(2)椭圆形,略分叶。(3)常有钙化。(4)随吞咽而上下移动。2C T表现:(1)部位:前上纵隔,胸骨后气管前间隙,可位于气管后方或食管后方。多偏向一侧。(2)形状:圆形、椭圆形。(3)边缘:多清楚。(4)密度:1)较高:高于胸壁肌肉,C T值为50-70 Hu。2)不均:坏死、囊变、出血等而不均匀。3)钙化:局灶性或多发散在性。常呈斑点状、环状、不规则状。(5)周围器官:气管大血管等受压移位。(6)增强:明显强化,快而持续时间长。(7)恶性:1)边缘不清,邻近脂肪层消失。2)纵隔

18、淋巴结增大。 3MRI表现:(1)肿瘤呈长T1及长T2信号。(2)出血、坏死、囊变T2WI为高信号。(3)钙化为低信号。(4)冠、失状面易示颈部情况和大血管关系。 (二)胸腺瘤:占前纵隔肿瘤的50%,胸腺瘤的90%。(1)多前中纵隔近心脏大血管交界处,可气管旁、肺门区、后纵隔,可双侧突出。(2)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小波浪状分叶,光整或模糊。(3)少数呈梭形或扁平形,心血管前方易漏诊。(4)密度均匀,可并点状、环状、不定形钙化。多前纵隔,偏左或右;少后纵隔或纵隔外。(2)大小:不一可1cm,或10cm。(3)形状:圆形、椭圆形、分叶状。可呈蒂状伸入肺内(易误为肺肿瘤)。(4)边缘:清楚。(5)密

19、度:1)均匀:多见,C T值为40 Hu 。2)囊变:少见,C T值为10 Hu 。弧形、斑点状钙化。小者可完全钙化。不均匀强分,边缘明显。(7)恶变:1)肿块较大。2)大分叶征。3)胸腔及心包积液。3MRI表现:(1)肿瘤在T1WI为中信号,T2WI为增高信号,近脂肪组织。(2)良性边缘光滑,信号均匀。Gd-DTPA增强示轻度强化。(3)恶性较大,双侧性有分叶,信号不均匀。不均匀强化。(4)显示大血管受压、狭窄及阻塞征像。 (三)畸胎类瘤:上皮样囊肿、皮样囊肿、畸胎瘤。(1)多前中纵隔心脏大血管交界区,一侧突,可占一侧胸腔。可后纵隔。(2)圆形、椭圆形,多房性呈波浪状。(3)边缘光整,粘连示

20、胸膜增厚。(4)囊性者壁可蛋壳状钙化,密度淡而不均匀。(5)畸胎瘤密度不均匀,示骨、牙齿可确诊。前中纵隔心脏大血管前方不等,可占据一侧胸腔。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1)光整、多房囊肿呈分叶状或波浪状。2)感染示毛糙不整。3)胸膜粘连示粗大刺状突出。 1)囊性:低而均匀,C T值为-10-15 Hu ;毛发角质团漂浮示类球形软组织结节影,以囊性为主实变;囊壁厚薄不均,多为12mm,可5-10mm,厚壁囊肿具特征性。 2)出血或感染:增高而不均,C T值为20-40 Hu 。 3)钙化:囊性壁可环形、弧形钙化。实性可钙化、骨化、牙齿等。 4)液平面:为皮脂物漂浮于上层,形成脂肪和水的液平面。具特异

21、性。 5)脂肪:C T值为-25- -50 Hu(高于纯脂肪-70- -120 Hu)。 6)混杂密度:软组织、脂肪、水样、钙化、骨化、牙齿等密度区影。不均匀强化,软组织成分及肿瘤包膜强分。(6)恶变:一般认为实质性畸胎瘤边缘越光整、密度越不均匀,恶性可能性越小。 1)边缘模糊、不规则、分叶。2)与周围分界不清或明显浸润邻近结构。3)瘤体呈均匀软组织密度,不均匀强化及较厚包膜强化。4)短期内显著增大。(1)囊性T1WI多呈低信号,T2WI呈相当高信号;出血感染或蛋白质T1WI高信号,与实性者不易区分;囊壁钙化为低信号;Gd-DTPA增强示囊壁均匀强化,囊内容物不强化。(2)实性常呈混杂密度。肿

22、瘤软组织为中等信号,脂肪T1WI、T2WI均为高信号,钙化或牙齿无信号,囊区为长T1、长T2信号,Gd-DTPA增强示实性和囊壁可明显增强。 (四)淋巴类肿瘤:Hodgkin(HD)、Non-Hodgkin(NHD 淋巴肉瘤、网织细胞肉瘤、组织细胞肉瘤) 1X线表现:(1)气管旁及肺门淋巴结肿大,多双侧性,互相融合呈分叶状,密度均匀,轮廓清楚。HD和NHD差别甚小。(2)自肺门向邻肺内浸润。(3)可伴胸腔积液。(4)对放疗敏感。(5)白血病纵隔淋巴结肿大不比本病明显;转移瘤亦不比本病广泛。 1)多为纵隔、肺部淋巴结,可累及肺、胸膜、胸壁、心脏等。 2)多为前纵隔、气管旁组;次为气管支气管组、隆

23、突下组淋巴结。 3)多为双侧双肺门,呈对称性。(2)数目:常为多发淋巴结肿大,可融合成不规则形肿块,可分散存在;偶可单发。(3)密度: 1)软组织密度:均匀或不均匀。 2)坏死液化:可见于大的肿块。见于放疗后。(4)周围器官: 1)压迫或侵犯上腔静脉、肺动脉等大血管及气管支气管。 2)通过支气管、血管及淋巴管向肺内蔓延,形成放射状或网状影。 3)胸膜、心包受累示积液或结节征。 4)肺内血行转移示多发结节。 5)颈部淋巴结肿大。 6)腹部淋巴结肿大。(5)增强:轻-中度强化。较小示均匀强化;较大示不规则强化;坏死或囊变区不强化。3.MRI表现:(1)冠状位:示整个纵隔肺门受累情况,T1WI示淋巴

24、瘤低或稍低信号、T2WI示高信号;坏死囊变示长T1、长T2信号。(2)Gd-DTPA增强:较小淋巴结均匀强化、较大融合肿块不均匀强化。(3)流空效应:使肿大淋巴结与血管易于区别。(4)放疗后观察和疗效评价起重要作用:非肿瘤性纤维组织含水量减少,胶原纤维增多,在T2WI为低信号;残留或活动性肿瘤组织含水量较高,T2WI为高信号。故有效标志着为:开始信号不均,然后T2WI低信号(肿块缩小,纤维及瘢痕组织形成),复发T2WI高信号。 (五)支气管囊肿:多位于中纵隔中上部、气管、主支气管、肺门大支气管附近。依部位分为七组: 1)气管旁组:囊肿贴于气管壁上,右侧多见。 2)隆突下组:囊肿贴于隆突下,两侧

25、主支气管壁下缘和食管前壁。 3)肺 门 组:囊肿位于肺门,贴于主支气管和上叶支气管壁。 4)食管旁组:囊肿紧贴于食管壁上,与食管关系密切。可食管壁内。 5)前纵隔组:囊肿位于前纵隔内。 6)后纵隔组:囊肿位于后纵隔内。 7)叶 间 组:囊肿位于舌叶支气管、下叶前内支气管及心包之间,凸入叶间裂。圆形、卵圆形。1)光整,常分叶。2)感染时模糊不清。3)典型示紧贴气管支气管壁,囊肿边缘呈平直状或扁平状,具一定诊断意义。1)均匀较低。2)可囊壁弧形钙化。 3)与气管支气管相通示气液平面。造影剂可进入。(5)感染可并:支扩、肺炎、肺不张、胸膜炎、纵隔炎等。(6)透视:随体位变动、呼吸可稍变形,尤Vals

26、alva、Muller试验时。少见。气管、主支气管周围,近肺门区。不等,直径多3-5cm,可从数厘米-整个胸腔。1)圆形、椭圆形、可不规则形。2)改变体位示形状改变,或示牵引性尖角征。1)光整。2)厚薄均匀。1-2mm 。不一,可0-100 Hu 。 1)浆液性囊肿:最典型。0-20 Hu 。 2)粘液性囊肿:较高, 30-40 Hu 。 3)出血、并感染:高于软组织,30 Hu 。新鲜出血可达70-80 Hu;血凝块形成示密度不均匀。 4)钙乳、草酸盐结晶:C T值高达100以上。 5)气影、气液平面:与支气管相通所致。(6)周围:支气管受压变窄。(7)增强:囊壁轻度强化,囊内不强化。(8)合并:肺内感染、肺不张等。(1)三种不同信号。1)囊内含单纯液体:T1WI示低信号,T2WI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