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1 ,大小:37.01KB ,
资源ID:1710018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1001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南开大学《计算机网络基础》期末考试备战考题全集4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南开大学《计算机网络基础》期末考试备战考题全集4Word文档格式.docx

1、第2章 物理层*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2.2.1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2.2.2 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2.2.3 信道的极限容量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2.3.1 导向传输媒体2.3.2 非导向传输媒体* 信道复用技术2.4.1 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统计时分复用2.4.2 波分复用2.4.3 码分复用* 数字传输系统* 宽带接入技术2.6.1 xDSL技术2.6.2 光纤同轴混合网(HFC网)2.6.3 FTTx技术第3章 数据链路层* 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3.1.1 数据链路和帧3.1.2 三个基本问题* 点对点协议PPP3.2.1 PPP协议的特点3.2.2 PPP协

2、议的帧格式3.2.3 PPP协议的工作状态* 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3.3.1 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3.3.2 CSMA/CD协议 使用广播信道的以太网*3.4.1 使用集线器的星形拓扑3.4.2 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3.4.3 以太网的MAC层* 扩展的以太网3.5.1 在物理层扩展以太网3.5.2 在数据链路层扩展以太网* 高速以太网 100BASE-T以太网3.6.2 吉比特以太网 10吉比特以太网3.6.4 使用高速以太网进行宽带接入 其他类型的高速局域网或接口第4章 网络层* 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网际协议IP4.2.1 虚拟互连网络4.2.2 分类的IP地址4.2.3 IP地址与

3、硬件地址4.2.4 地址解析协议ARP和逆地址解析协议RARP4.2.5 IP数据报的格式4.2.6 IP层转发分组的流程* 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4.3.1 划分子网4.3.2 使用子网时分组的转发4.3.3 无分类编址CIDR(构造超网)*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4.4.1 ICMP报文的种类4.4.2 ICMP的应用举例*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4.5.1 有关路由选择协议的几个基本概念4.5.2 内部网关协议RIP4.5.3 内部网关协议OSPF4.5.4 外部网关协议BGP4.5.5 路由器的构成第5章 运输层* 运输层协议概述5.1.1 进程之间的通信5.1.2 运输层的两个主要协议5.

4、1.3 运输层的端口*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5.2.1 UDP概述5.2.2 UDP的首部格式* 传输控制协议TCP概述5.3.1 TCP最主要的特点5.3.2 TCP的连接* 可靠传输的工作原理5.4.1 停止等待协议5.4.2 连续ARQ协议* TCP报文段的首部格式 TCP可靠传输的实现*5.6.1 以字节为单位的滑动窗口*5.6.2 超时重传时间的选择5.6.3 选择确认SACK TCP的流量控制*5.7.1 利用滑动窗口实现流量控制5.7.2 必须考虑传输效率* TCP的拥塞控制5.8.1 拥塞控制的一般原理5.8.2 几种拥塞控制方法5.8.3 随机早期检测RED第6章 应用层*

5、域名系统DNS6.1.1 域名系统概述6.1.2 因特网的域名结构6.1.3 域名服务器 文件传送协议6.2.1 FTP概述6.2.2 FTP的基本工作原理6.2.3 简单文件传送协议TFTP 远程终端协议TELNET* 万维网WWW6.4.1 万维网概述6.4.2 统一资源定位符URL6.4.3 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6.4.4 万维网的文档6.4.5 万维网的信息检索系统* 电子邮件6.5.1 电子邮件概述6.5.2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6.5.3 电子邮件的信息格式6.5.4 邮件读取协议POP3和IMAP6.5.5 基于万维网的电子邮件6.5.6 通用因特网邮件扩充MIME* 动态

6、主机配置协议DHCP一、客观部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一)单项选择题1、Internet最早起源于( )。AARPAnet BMILnet C以太网 D环状网答案:A考核知识点: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参见P3附1.1.1(考核知识点解释):第一阶段是从单个网络 ARPANET 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1983 年 TCP/IP 协议成为 ARPANET 上的标准协议。人们把 1983 年作为因特网的诞生时间。第二阶段的特点是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 三级计算机网络,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或企业网)。 第三阶段的特点是逐渐形成了多层次 ISP 结构的因特网。出现了因特网服务提供者

7、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2、网关工作在OSI模型的( )。A传输层以上 B网络层 C数据链路层 D物理层 中间设备,参见P111附1.1.2(考核知识点解释):中间设备又称为中间系统或中继(relay)系统。物理层中继系统:转发器(repeater)。数据链路层中继系统:网桥或桥接器(bridge)。网络层中继系统:路由器(router)。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桥路器(brouter)。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网关(gateway)。3、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和差错校验是( )的主要功能。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参见P65B数据链路层的三个

8、基本问题,参见P65附1.1.3(考核知识点解释):(1) 封装成帧(2) 透明传输(3) 差错控制 4、以下哪个是正确的MAC地址( )?A00-01-AA-08 B00-01-AA-08-0D-80 C1031 D答案: MAC地址,参见P87附1.1.4(考核知识点解释):在局域网中,硬件地址又称为物理地址,或 MAC 地址。802 标准所说的“地址”严格地讲应当是每一个站的“名字”或标识符。但鉴于大家都早已习惯了将这种 48 位的“名字”称为“地址”,所以本书也采用这种习惯用法,尽管这种说法并不太严格。5、一般说来对于通信量大的吉比特以太网,为了获得更高的性能,应该选用( )。A双绞线

9、 B微波 C光纤 D同轴电缆参见P101C吉比特以太网,参见P101附1.1.5(考核知识点解释):1000BASE-X 基于光纤通道的物理层:1000BASE-SX SX表示短波长1000BASE-LX LX表示长波长1000BASE-CX CX表示铜线6、在同一时刻,通信双方可以同时发送数据的信道通信方式是( )。A半双工通信 B单工通信 C数据报 D全双工通信D全双工方式,参见P102附1.1.6(考核知识点解释):当吉比特以太网工作在全双工方式时(即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数据),不使用载波延伸和分组突发。7、在IP数据报头部中有两个有关长度的字段,一个为头部长度字段,一个为总长度

10、字段。其中( )A头部长度字段和总长度字段都以8比特为计数单位 B头部长度字段以8比特为计数单位,总长度字段以32比特为计数单位 C头部长度字段以32比特为计数单位,总长度字段以8比特为计数单位 D头部长度字段和总长度字段都以32比特为计数单位 IP数据报格式,参见P122附1.1.7(考核知识点解释):首部长度占 4 位,可表示的最大数值,是 15 个单位(一个单位为 4 字节),因此 IP 的首部长度的最大值是 60 字节。总长度占 16 位,指首部和数据之和的长度,单位为字节,因此数据报的最大长度为 65535 字节。总长度必须不超过最大传送单元 MTU。8、OSI参考模型中,网络层、数

11、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单元分别是( )。A报文、帧、比特 B分组、报文、比特 C分组、帧、比特 D数据报、帧、比特OSI模型,参见P28-29附1.1.8(考核知识点解释):网络层把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分装成分组或包进行传送。数据链路层将网络层交下来的ip数据报组装成帧。在物理层上所传数据的单位是比特。9、在Internet中,IP数据报从源结点到目的结点可能需要经过多个网络和路由器。在整个传输过程中,IP数据报头部中的( )A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不会发生变化 B源地址有可能发生变化而目的地址不全发生变化 C源地址不会发生变化而目的地址有可能发生变化D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有可能发生变

12、化 IP数据报的格式,参见P122附1.1.9(考核知识点解释):一个 IP 数据报由首部和数据两部分组成。首部的前一部分是固定长度,共 20 字节,是所有 IP 数据报必须具有的。在首部的固定部分的后面是一些可选字段,其长度是可变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不会发生变化。10、在由路由器进行互联的多个局域网的结构中,要求每个局域网的( )。A物理层协议可以不同,而数据链路层及数据链路层以上的高层协议必须相同 B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协议可以不同,而数据链路层以上的高层协议必须相同 C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协议可以不同,而网络层以上的高层协议必须相同 D物理层协议、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及高层协议都可以

13、不同 网际协议,参见P111附1.1.10(考核知识点解释):在网络层以上使用的中间设备叫做网关(路由器),用网关连接两个不兼容的系统需要在高层进行协议的转换。11、一般来说,对于通信量大的高速局域网,为了获得更高的性能应该选用( )。A双绞线 B同轴电缆 C光纤 D无线 10 吉比特以太网,参见P102附1.1.11(考核知识点解释):10 吉比特以太网与 10 Mb/s,100 Mb/s 和 1 Gb/s 以太网的帧格式完全相同。10 吉比特以太网还保留了 标准规定的以太网最小和最大帧长,便于升级。10 吉比特以太网不再使用铜线而只使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体。10 吉比特以太网只工作在全双工方式

14、,因此没有争用问题,也不使用 CSMA/CD 协议。12、一个快速以太网交换机的端口数据传输速率为100Mb/s,若该端口可以支持全双工传输数据。则该端口实际的传输带宽为( )。A100Mb/s B150Mb/s C200Mb/s D50Mb/s 全双工方式,参见P97附1.1.12(考核知识点解释):对于普通 10 Mb/s 的共享式以太网,若共有 N 个用户,则每个用户占有的平均带宽只有总带宽(10 Mb/s)的 N 分之一。使用以太网交换机时,虽然在每个接口到主机的带宽还是 10 Mb/s,但由于一个用户在通信时是独占而不是和其他网络用户共享传输媒体的带宽,因此对于拥有 N 对接口的交换

15、机的总容量为 N 10 Mb/s。这正是交换机的最大优点。13、10Base- T采用的是( )的物理连接结构。A总线状 B环状 C星状 D网状 10Base- T采用的物理连接结构,参见P84附1.1.13(考核知识点解释):传统以太网最初是使用粗同轴电缆,后来演进到使用比较便宜的细同轴电缆,最后发展为使用更便宜和更灵活的双绞线。这种以太网采用星形拓扑,在星形的中心则增加了一种可靠性非常高的设备,叫做集线器(hub) 14、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即CSMA( ) 。A只用于总线拓扑结构 B只用于环形拓扑结构 C只用于星状拓扑结构 D能用于星状拓扑结构和总线拓扑结构 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 CS

16、MA/CD,参见P80附1.1.14(考核知识点解释):CSMA/CD 表示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多点接入”表示许多计算机以多点接入的方式连接在一根总线上。“载波监听”是指每一个站在发送数据之前先要检测一下总线上是否有其他计算机在发送数据,如果有,则暂时不要发送数据,以免发生碰撞。总线上并没有什么“载波”。因此, “载波监听”就是用电子技术检测总线上有没有其他计算机发送的数据信号。15、下列网络标准中,网络中各结点争用共享通信信道不会出现冲突现象的是( ) AIEEE 802. 3 B IEEE 802

17、. 4 C IEEE 802. 3z DIEEE 802. 3u以太网的两个标准,参见P78附1.1.15(考核知识点解释):IEEE 定义了令牌总线(token bus)局域网。物理上,采用总线状结构。逻辑上,形成环状的拓扑结构。一个称为“令牌”的控制幁管理总线访问权,令牌沿着逻辑环单向逐站传送,任何一个结点只有获得令牌才能使用共享总线发送数据幁,故不会出现由于结点同时发送数据而导致的“冲突”现象。IEEE 、IEEE 、IEEE 是数据传输率分别为10Mb/s、100Mb/s、1Gb/s的GigabitEthernet标准。尽管数据率不同,但都采用CSMA/CD作为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局域网

18、中结点在争用信道时必然存在“冲突”。16、局域网参考模型一般不包括()。A网络层 B物理层 C数据链路层 D介质访问控制层 局域网参考模型,参见P63附1.1.16(考核知识点解释):链路(link)是一条无源的点到点的物理线路段,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结点。一条链路只是一条通路的一个组成部分。数据链路(data link) 除了物理线路外,还必须有通信协议来控制这些数据的传输。若把实现这些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加到链路上,就构成了数据链路。现在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这些协议的硬件和软件。一般的适配器都包括了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功能。17、在TCP/IP参考模型中TCP协议工

19、作在( )。A应用层 B传输层 C网络互连层 D主机-网络层 运输层的两个主要协议,参见P182附1.1.17(考核知识点解释):TCP/IP 的运输层有两个不同的协议:(1) 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2) 传输控制协议 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18、IP地址255. 255. 255. 255称为( )。A直接广播地址 B受限广播地址 C回送地址 D间接广播地址 附1.1.18(考核知识点解释):第一阶段是从单个网络 ARPANET 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第二阶段的特点是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第三

20、阶段的特点是逐渐形成了多层次 ISP 结构的因特网。19、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的差异不仅在于它们所能覆盖的地理范围,而且还在于( )。A所使用的传输介质 B所提供的服务 C所能支持的通信量 D所使用的协议答案:参见P17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不同作用范围的网络广域网 WAN (Wide Area Network)局域网 LAN (Local Area Network) 城域网 MAN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个人区域网 PAN (Personal Area Network) 20、成帧、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和传输管理是( )的主要功能。参见P64 使用点对点信道的

21、数据链路层21、在Internet中,IP数据报的传输需要经由源主机和中间路由器到达目的主机,通常( )A源主机和中间路由器都知道IP数据报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 B源主机和中途路由器都不知道IP数据报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 C源主机知道IP数据报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而中间路由器不知道D源主机不知道IP数据报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而中间路由器知道 B源主机和中途路由器都不知道IP数据报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参见P126 4.2.6 IP层转发分组的流程(1) 从数据报的首部提取目的主机的 IP 地址 D, 得出目的网络地址为 N。(2) 若网络 N

22、 与此路由器直接相连,则把数据报直接交付目的主机 D;否则是间接交付,执行(3)。(3) 若路由表中有目的地址为 D 的特定主机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则,执行(4)。(4) 若路由表中有到达网络 N 的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则,执行(5)。(5) 若路由表中有一个默认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默认路由器;否则,执行(6)。(6) 报告转发分组出错。22、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采用拓扑结构。A树状 B星状 C环状 D总线状 C环状知识点:FDDI参见P10437 其他类型的高速局域网或接口在1988年问世的光线分布式数据

23、接口FDDI是一个使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体的令牌环形网。23、( )的作用范围一般是一个城市,可跨越几个街区甚至整个城市,其作用距离约为5-50km。A局域网 B城域网 C广域网 D个人区域网 B城域网 1.5.2几种不同类别的网络24、()是指发送数据时,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从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A. 排队时延 B. 处理时延 C. 传播时延 D. 传输时延传输时延参见P201.6.1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传输时延(发送时延 ) 发送数据时,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从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帧

24、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25、网络协议主要由三个要素组成,其中()是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A语法 B. 语义 C. 同步 D. 词义参见P25网络协议的组成要素 语法 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语义 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同步 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26、加密和解密属于OSI参考模型中( )的功能。A表示层 B应用层 C传输层 D会话层A表示层OSI七层参考模型参见P2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27、( )的作用范围通常为几十到几千公里,是因特网的核心部分,其任务是通过长距离运送主机发送的数据。C广域网P17:1.5.2几种不同类别的网络28、()是交换结点为存储转发而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所花费的时间。处理时延处理时延:交换结点为存储转发而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所花费的时间。29、网络协议主要由三个要素组成,其中()是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同步 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30、CDMA指的是()。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波分复用#码分多址参见:P51,2.4.3 码分复用CDMA常用的名词是码分多址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不同码型,因此彼此不会造成干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