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35.37KB ,
资源ID:1709662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09662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说课稿1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说课稿1Word文件下载.docx

1、此时,作者生活的北京正处在段祺瑞政府的统治之下,于是,作者创作了这篇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富有哲理的散文诗雪(三)融入文本:、师范读,学生倾听想象。提问:文中描绘了几幅画?、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感知全文内容要求:()有感情去读()字词过关。、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学生说后出示投影)、本文的主旨句段(末两段)(四)诵读美读:雪是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诗,反复诵读感受其美质,品味。谈一点心得。学生分组、分段去读、去品味、去评析。如第一段,暖国的雪景图。要读出作者喜爱对故乡的深情怀念与热烈赞美之情。第4、5、6段,朔方雪的壮美。使作者的生命升腾,应读得高亢、激昂(五)学生质疑研讨:、鲁迅对雪情有独钟从百草园到

2、三味书屋故乡都写了雪地的乐趣。本文又写了“塑雪罗汉”。场面。体会融在字里行间的感情。、作者从哪几方面细致写南国的雪的(暖国雨,单调,反衬。雪花灿烂直写雪质颜色雪野中花草来衬托雪的美幻想蜂之闹,写雪野的生机勃勃、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有什么异同?你更喜欢哪一种雪?、综观全文及对先生的了解,作者感情更倾向于哪一方的雪?、如何理解结尾句。学生探讨,老师点拔() 诵读结尾句() 南北雪联结来写的用意,“文如其人”这两种雪使我们想起了哪两种性格?() 学生各抒己见(是对雪的赞美,也是作者内心世界的表白。从中可感受到作者的坚定的信仰和信念。是一种生命的升腾)(六)小结:本文通过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贯串着鲁迅一

3、个共同的哲理: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般美好的世界(七)体验活动:、面对中考:我要像鲁迅那样、谈雪:(可谈雪之美、雪之乐、雪知识、雪幻想)(八)作业:、收集写雪的诗句,并谈谈最喜欢一诗句、背诵后三段说课后感:、散文诗的重点在于反复诵读,体味诗化的语言之美。特别是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课后的背诵有助于学生体会其深刻的内涵。、本文的难点是对末段的理解。我采取了学生品读体会感情教师点拔学生各抒己见的步骤,循循善诱,达到分解、弱化难点的目的。、针对作者写雪,其实也是其自身灵魂的呈现面对中考。应让学生学习鲁迅的精神,保持良好的心态(即使难耐的孤独)用拼搏去笑对人生本设计也是育人教书的一种体现吧!板书:南方的雪

4、北方的雪滋润美艳冰冷坚硬相互粘结如粉如沙蕴含春温抗击严寒晴日渐释蓬勃奋飞对美的向往与追求对严寒的抗争柔软坚硬7、雷电颂说课稿一、教材分析 新课标: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个人基本教学观点: 语文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同样也是一门艺术。要教好语文,就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艺术家,用艺术家对待艺术的激情去感染学生。语文教学的最大成功就是引领学生进入到课文中与课文中的人物心灵沟通;学生的知识不是灌出来的,而是通过体验悟出来的;语文是有声的文学,朗读是

5、诠释语文的最好方式。而且我一直认为:朗读是一门艺术,朗读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充分感受作品,而且还能将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如果说文字是一种心灵的创造,那么朗读就是一种再创造。聆听优美真情的朗诵表演,感悟文字的真情倾诉,学生就自然而然的明白了散文诗的主题和情感,陶醉其中,并且激发自己内心的真情共鸣和朗诵欲望。同时,语文是有声的文学,朗读是一项很重要的语文素养,朗读教学理应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 本课分析: 体裁分析:本篇课文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第二单元是抒情文单元,所选的是散文诗,散文诗具有散文的形式美和诗歌的韵律美,都是作者由寻常事物激起的心灵之声;主题分析:雷电颂是主人

6、公屈原的长篇独白,是一首激越澎湃的抒情散文诗,是“生之颤动,灵之喊叫”,波澜壮阔,气势磅礴,撼动人心;写法分析:这篇散文诗,想象瑰丽奇特,把屈原和风雪电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显示了追求光明、毁灭一切黑暗的力量。象征的表现手法,独特的抒情方式,浪漫的语言风格使屈原的形象成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塑造了千古不朽的爱国者的形象。 二、学情分析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和看法,并且有表达个人观点的欲望。散文诗中的象征手法对当代中学生来说,应该是比较疏远的话题,加之作品离他们生活的年代较远,学生不易理解,需要通过大量的朗读来仔细体会,认真感悟,并对他们进行恰

7、当适时的引导。根据本单元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我对本文做了以下的教学教学设计设计:三、目标分析 (一)知识目标 :1学习教学设计文章抓住事物特征展开想像,达到物我同化的境界,有力地抒发战斗激情。2体会屈原热爱祖国,抨击黑暗,热烈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3、理解作者在对风雷电的歌颂中所传达出的思想感情。4、体会风雷电等的象征意义。(二)能力目标:学习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三)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四、教学重点、难点:1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表达思想感情,增强气势2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意。五、教法与学法:先让学生自己看有关历史剧屈原的参考资料,明白这部历史剧的创作过程,主要内容,人物情

8、节等,再通过播放朗读来让学生体会作品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从而理解屈原的高大形象。赏析品味语言,引导学生逐步从表面感知、分析感悟、反思归纳、最后上升到初步认识作者的内心世界。8、短文两篇(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爱默生说,思想是行动的种子,教学思想的确立决定了教学行为的结果。说课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今天我要说的是2003年感动中国的文坛巨擘、世纪老人巴金的短文两篇。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说我的设计:一说教材:1、 短文两篇是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单元两篇充满意趣的散文诗。寻常的事物却因多情的作家激起心灵之声。作者“醉翁之意不在酒”,反弹琵琶,借“飞蛾”“夸父”“嫦娥”这些意象寓示一种向上的不

9、屈不挠的力。是作者生活的一种希望,信念,也是他理想的化身。2、据“课标”:学生对课文内容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教学难点:通过创写句子的模式来教读课文。教学重点: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3、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散文诗的朗读。能力目标:积累的迁移,培养想象创新的能力。德育目标:评价作者的理想及价值的取向。二、说教法: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思想。以及素质教育的方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A. 创设情境法 B. 疑读法 C. 议读法

10、三、说学法:教法的根本是学法.只有把学法教给学生,才能达到不教.正所谓”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A.想象法: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对图画、幻灯片、故事进行感性认识并有所启示,合理联想想象.!读文章找答案来进一步读课文。B.小组竞赛法:在既定的评分标准下,竞赛。C.讨论法:小组讨论对文章质疑解答。课时安排:2课时,设计一课时过程(一)导入(5分钟)1、三分钟演讲“嫦娥奔月”、“夸父追日”的故事。2、展示学生所绘的图,课件幻灯。(目的:设置情境,引发联想)3、是否有所启发?有何感悟?学会自主思考,找寻答案)(二)欣赏朗读(目的:对刚才所遇到的问题,自主找寻答案,有据可考,引发新一

11、轮的探讨。)(5分钟) (三)学生互相推荐疑难字词。幻灯展示,加深印象。(3分钟)目的:让学生发现自己的词汇积累,便于记忆)(四)感知作者简介,了解文章背景(2分钟)(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中主题与写作背景的关系)(五)分组朗读,设置评分等级。(5分钟)组 别: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级 别ABCD等 级 A.声音洪亮整齐,咬字准确朗读流利,无错读,有充分感情.B.声音洪亮整齐,咬字基本准确,个别误读,有感情.C.声音较洪亮,不够整齐.误读,感情平淡.D.声音较小,不够整齐,误读,错读,没有感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把握两篇文章的不同感情基调)六)创写教学 (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代表

12、发言)(15分钟)1、速读课文,扩写一个句子。根据课文内容扩写“这是一篇写日的文章”这个句子。(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整体上多角度理解课文)2、寻读课文,续写“我从中发现了 ”这个句子。(这次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自主探究课文内涵。3、细读课文,创造一个句子。请同学从中品析、欣赏、感受 。就课文内容,写一句欣赏的话。(活动目的,让学生对课文美点进行赏析)(七)比较阅读日月,小组讨论、质疑、答疑。问题组幻灯显示。(5分钟)(八)学生小结。(让学生主动回顾课文知识点,畅谈心得。)(5分钟(九)作业:对问题组思考。飞蛾扑火追求光 理想,舍生取义 嫦娥奔月改变现状(寒冷)夸父追日追求热理想,勇于牺牲9、海

13、燕说课稿本次说课的内容包括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等五部分。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海燕是语文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中的一篇文章。在七年级上学期,已经接触和学习过叙事、记人和写景等三种类型的记叙文,八年级(下)第一单元的四篇文章均属于状物类记叙文,与八年级(上)学习过的另三种类型的记叙文共同构成比较完整的记叙文体系。海燕在本单元中被安排在第2课。我个人认为,海燕在描写上比石榴更细致,在情感表达上比白鹅更深刻,在写法上比鹤群更“典范”,因此可以说,海燕是本单元意蕴最丰富的一篇文章,是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的好教材,是一篇值得仔细阅读、品味和借鉴的精品文章。2、教材的背景和主

14、要内容海燕写于1927年。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迫害进步人士。作者郑振铎被迫远走欧洲,于5月21日只身乘船前往法国巴黎。途中见到海燕,引发绵绵乡思,写成这篇优美的咏物寄情散文。文章就是通过对小燕子这一可爱形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浓浓的乡愁,表达了他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和热爱之情。3、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因此,结合课文内容,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1)认知目标:理解文中小燕子形象的意义,领会作者的思乡之情。(2)能力目标:学习本文咏物抒情(状物)的表现手法

15、。(3)情感目标:品味语言,通过朗读来体会并再现文中的优美意境。需要说明的是,依据“三个维度”设计的这三个目标,并不是完全割裂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三个目标是互相融合的,只是目标的侧重点不同而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根据七年级学生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散文阅读的基础,结合本文的特点,确定本文的教学重点、难点如下: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乡愁”的内蕴。难点:感受本文的语言美,理解作者深刻的情感。二、说学情本人所任教班级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后,师生双方的配合较为融洽,学生们已具有初步的整体感知课文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但对

16、于像本文这样有深厚意蕴的散文,学习时则容易出现“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想难”的现象。但大部分学生已养成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深入思考的习惯。因此在教学时要考虑让学生多阅读,重视引导学生多运用探究的方法去理解本文的内涵。三、说教法学法(1)教法: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教学要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本着启发式原则,通过多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对课文基本内容的理解,可采用问答法;对作者深刻感情的把握,可采用讨论法、分析法;对本文语言的品味,可采用点拨法和讨论法。(2)学法: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终还是

17、要落到学生身上,因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要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以唤起他们的切身感受。因此,学生课堂上的学法重点就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上。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要反复朗读和默读,理清作品的思路,领会文章的内涵,并对其表现手法有意识地加以学习和运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采用朗读默读法、圈点勾画法、讨论法、仿写法等学习方法。四、说教学过程教材第一单元的“单元说明”中指出,在学习状物类记叙文时,“要把握作者笔下的事物的特征,并由此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同时要学习作者观察、描摹事物的方法和优美生动的语言。” 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采取

18、的是“整体感知品味赏析拓展延伸”的教学思路,安排两课时来完成教学。(一)第一步整体感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可以说,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几乎是所有的课文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一个重要前提。本课的“整体感知”环节侧重于理清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主要感情。主要教学步骤如下1、课前安排预习,通读全文,疏通字词。(设计意图:在课堂学习之前,初步感知文本,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而字词的掌握和积累则为文本的学习扫除基本障碍。)2、简介写作背景和作者。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时间以及作者的基本情况,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推测作者的写作意图。3

19、、听读课文,明确文中描写的对象,找出表现其活动背景以及表现它们各自的外形、飞翔和憩息状态的词句。这是“整体感知”部分的重要环节,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事物的特征,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4、讨论概括两种小燕子的异同点,理解作者把海上小燕子“误认”是故乡小燕子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联想的基础是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深入理解文中小燕子的形象意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即“乡愁”完成教学目标一并突破重点。(二)第二步品味赏析。海燕是一篇散文,对于这类文学作品,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只有整体的感知,还不足以体味文章所特有的内涵

20、和意蕴。本课的“品味赏析”环节侧重于文章中对小燕子的生动、细腻、传神的刻画,并简单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主要教学步骤如下:1、分别默读前后两部分,深入探讨这两部分在描写对象的特征、活动背景以及作者情感的抒发等方面的具体写法。引导学生理解状物应该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并把所写事物的特点与自己的思想感情联系起来,为以后的写作实践打好基础。2、讨论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写法特点。这一内容重在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弄清故乡的小燕子、海上的小燕子与作者的“乡愁”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掌握解读这类文章的一般方法完成教学目标二。3、品读第1段和第8段的语句,并以此带动对全文优美生动语句的品析。(课外背诵第1段

21、和第8段)(设计意图:本文的语言极有特色,不仅描写生动、传神,而且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品味其中的语言,有助于提高学生鉴赏文学语言的能力,积累文学语言,得到审美的乐趣完成教学目标三并突破难点。4、教师从内容和写法上对全文进行简要小结。通过教师小结,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总体印象和理解。(三)第三步拓展延伸。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语文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这种“实践能力”,不仅应该包括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的延伸,还应该包括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本课的“拓展延伸”环节侧重于同题文章的比较阅读,并将咏物抒情这种表

22、现手法的知识理解转化为状物类记叙文的写作实践能力。1、将本文与高尔基的海燕进行比较阅读,从海燕的特点、生活环境、作者的思想感情、写作方法等方面来比较两篇文章的不同点。引导学生理解,同一事物,在不同作者的笔下,会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方法,表达了不同的情感,以此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迁移能力。2、搜集课内外有关“乡愁”的诗句。作为课外作业布置。一方面加深对作者感情的理解,另一方面锻炼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材料的能力。3、模仿石榴或海燕,写一篇状物短文。本单元的写作训练是“写一篇状物的文章”。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把学生知识的学习转化为写作实践的能力。(四)教学效果预测:如果以三个教学目标来衡量教学效果的话,

23、前两个目标以七年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而言,是可以达到的(后期的单元检测和写作训练也证实这两个目标完成得较好);第三个目标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这个目标是贯穿初中三年的学习过程的,我个人认为,在本课学习中,学生能够有所感悟即可认为是完成目标。五、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着重体现条理性,反映本文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第一课时:活动背景外 形飞 翔憩 息故乡的小燕子隽妙无比的春景乌黑的羽毛剪刀似的尾巴劲俊轻快的翅膀斜飞隽逸地横掠粗而有致的小黑点海上的小燕子绝美的海天乌黑的小水禽隽逸从容地斜掠展开双翅身子一落记叙线索“乡愁”(作者对故乡深刻的思念)第二课时一、

24、(17段)忆故乡的家燕隽妙无比的春景(背景) 线索 外形(静)小燕子 飞翔(动) 憩息(静) (倒叙)与故乡人家的亲密关系忆燕思乡二、(814段)看眼前的海燕 思乡恋国 乡绝美的海天(背景) 愁海燕 飞翔(动) 憩息(静) (顺叙)海上小英雄形象 看燕恋国10、组歌说课稿一教材简析组歌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一单元所选课文全部是散文诗。本文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组歌中的两篇。这两首散文诗都采用拟人手法,其中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形象,雨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两文的想像都是紧贴着事物的自然物理特征而展开的。语言优美、典雅、清新,其语言风格征服了一代又一代东西方读者。二目标及重

25、难点的确定 本单元的单元目标是加强诵读,在熟读中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语境,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语言,积累课文的名言警句。结合课文的特点及其在单元中的地位,目标制定如下: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美丽的形象、意境;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学习和品味文章语言与特色;3.激发学生自由想象能力,引导学生热爱自然。本文是由两首散文诗组成,这两首散文诗都有鲜明的形象与意境,而浪之歌中表现了诗人对世间万物所怀的满腔的爱情,同时两文的语言优美清新,值得反复揣摩,因此,目标1、2定为本课的学习重点。品味语言及文章特色对八年级同学来说还有相当难度,所以目标2定为教学难

26、点。三教法学法的选择体会诗歌的情感要在朗读中进行,教法就首选朗读法;同时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合作交流的方法及发现探究的能力,学法定为自主合作探究式。选择依据:新课程标准“要努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这个单元的选文都是散文诗,通过前面几篇课文的学习,同学们对“散文诗”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已经有所认识,哪位同学能对此谈谈? (所谓“散文诗”,就是具有散文抒情特征的诗,它在抒情手法上相当随和地接近散文:不分行,具有一般分行诗所缺少的散文美,如内在的韵律,宽广的抒情层面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不排除逻辑思维等。但它又毕竟是诗(或者是一种形式特别的诗)体裁较为短小,具

27、有诗质的致密等。我们在前面集中学习了几位中国作家的散文诗作品,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外国的著名散文诗作者吗?( 如屠格涅夫、波德莱尔、泰戈尔(他的飞鸟集、吉檀迦利等名著已从二三十年代起影响过我国不少作家。我们学习过他的金色花。)我们还学习过高尔基的海燕等。)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两首散文诗的作者纪伯伦,其在散文诗方面的成就和影响均可与以上诸位并肩。谁来对纪伯伦的有关情况作些介绍?2、简介诗人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散文作家、画家。生于黎巴嫩北部山乡卜舍里。12岁时随母去美国波士顿。两年后回到祖国,进贝鲁特“希克玛(睿智)”学校学习阿拉伯文、法文和绘画。学习期间,曾创办真理杂志,态度激进。

28、1908年发表小说叛逆的灵魂,激怒当局,作品遭到查禁焚毁,本人被逐,再次前往美国。后去法国,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塑,曾得到艺术大师罗丹的奖掖。1911年重返波士顿,次年迁往纽约长住,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直至逝世。纪伯伦青年时代以创作小说为主,定居美国后逐渐转为以写散文诗为主。他的小说几乎都用阿拉伯文写成,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1905)、叛逆的灵魂和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1911)等。折断的翅膀写东方妇女的悲惨命运和她们与命运的苦斗,谴责贪婪、狡诈和屈从,歌颂自尊、意志和力量。他的小说以主人公充满哲学意味的独白、对话和叙述,特别是被压迫被损害者充满激情的倾诉取胜。他用阿拉伯文发表的作品还有散文音乐短章(1905),散文诗集泪与笑 (1913)、暴风雨(1920),诗集行列圣歌(1918),以及珍闻与趣谈(1923)、与灵魂私语(1927)等。他用英文写的第一部作品是散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