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135.02KB ,
资源ID:17043009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04300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最新 上海市高三教学质量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最新 上海市高三教学质量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Word文档格式.docx

1、北美人民要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和压迫的强烈愿望B美国人民要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和压迫C英国殖民者从美国滚出去 D英国人虐待马匹6A 18世纪中期,英属北美殖民地经济迅速发展,北美人民要求摆脱英国殖民统治。71876 年,美国庆祝独立一百周年而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有 37 个国家参展。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的是纯银打制的 27 套件耳挖勺和小脚绣花鞋。这说明 A西方人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 B中国有着悠久传统文化C中国还未跨过近代科学门槛 D中国生产产品工艺落后7C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美、英、德工业革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而中国仍处于落后状态

2、,展品还是农耕时代的产物。8、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超出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原则的最典型的措施是A.大资产阶级颁布的人权宣言 B.吉伦特派处死国王C.雅各宾派颁布的最高限价法令 D.雅各宾派颁布的土地政策8C 限价法令限制商品的最高价格,违背了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原则。9、林肯在总统竞选中主张解放黑奴,但1861年他却把宣布解放黑奴的一位将军撤职。1862年他又发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林肯的这种策略变化表明他在此期间的最高宗旨是A. 保护白人利益,坚持种族歧视 B.团结黑人奴隶,战胜南方叛军C.放弃废奴主张,向奴隶主妥协 D.拯救联邦政府,维护国家统一 9D 解放与废除黑奴制在林肯看来只是维护国家统

3、一的手段,在战争期间他的最高宗旨就是维护国家统一。10、马克思曾说过:“俄国人民苦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又苦于资本主义的不发展。”马克思这句话的本意是A.俄国是一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国家B.俄国人民受封建专制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C.封建农奴制残余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是俄国社会的主要矛盾D.俄国工人阶级肩负反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双重任务10B “苦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指俄国人民受到资本主义压迫;“苦于资本主义的不发展”,是指俄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人民深受其害。11、“城市少年好事徒,手持快剪伺于途;瞥见豚尾及锋试,道旁观者拍手呼。”这首诗所描写的现象发生在A.金田起义前 B.戊戌维新时 C.义和团

4、运动中 D.辛亥革命后 11D 诗中描写的现象是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发出剪辫通令,革命士兵强行剪辫。12、1818年拿破仑颁布民法典,从法律上保障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从长远影响看A.限制了资本主义发展 B.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C.鼓励了工商业的发展 D.导致第一帝国的覆亡12A 拿破仑保障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使小农经济长期存在,而法国小农经济的长期落后制约着法国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从长远看并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13、史学界认为“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时代。”这一历史变革的根本原因是A.工业革命的迅速扩展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C.争夺世界霸权的加

5、剧 D.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13A 这一期间工业革命迅速扩展,欧洲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提高,与封建专制制度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从19世纪20、30年代起,资产阶级不断掀起改革和革命的高潮,使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大国中得以确立。14、1854年 ,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驻华公使说:“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了的需要,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1856年,法国外长指令法国驻华代办,强调“商业关系的推广”,并说:“这是一个关系至高无上权益的问题。”以上材料表明A.英法在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B.英法希望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往来C.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英法决定用战争来扩大在华利益14C 英国外交

6、大臣认为“新的贸易市场尚待推行”,法国外长认为要进行“商业关系的推广”,这就是希望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材料中并没有反映英法决定用哪一种方式来打开中国的市场。15、在明治维新实行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的进步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是A.宣布实行废藩置县 B.废除土地买卖禁令C.大力发展近代教育 D.继续推行征兵制度15C 要注意题中的关键词“持续发展”。通过大力发展近代教育,使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日本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16、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资本主义是社会的进步,这主要指A.它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它提高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C.它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D.它适应了生产力发展

7、的需要16D 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垄断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这种调整适应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发展的趋势,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17在法国举行的一次总统选举中,一个法国近60岁的老农说:“我怎么不应该投这位先生一票呢?我是个在莫斯科冻僵过鼻子的人。”据你推测,这个老农把选票投给了A. 路易十六 B. 路易十八 C 路易菲利浦 D. 路易波拿巴17D 通过老农所说可以看出,他仍然怀念拿破仑时代的荣光,就把希望寄托在拿破仑的后代身上。18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的社会条件是A工人运动的兴起 B. 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C社会主义思想高涨 D吸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18B 马克思

8、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而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根源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9克里木战争中俄国战败的根源是A英法联合力量过于强大 B俄国交通运输的落后C俄国社会制度的落后与腐朽 D俄国武器装备的落后19C 封建农奴制的长期存在,阻碍了俄国的发展,在克里木战争中当然抵御不了已经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并且工业革命已经基本完成的英国和法国。20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大借外债主要是为了A. 偿付对日赔款和“赎辽费” B. 筹借资金,发展民族工业C. 筹集军费,镇压农民起义 D. 大规模修建铁路的需要20A 甲午战后签订马关条约赔款白银2亿两,再加上三千万两“赎辽费”,使得清政府财政入不敷出,被迫举债

9、外借。21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三权分立,然后政体备,以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入纳王命。”其主张实际上是要求建立 A. 君主立宪政体 B. 开明君主政体 C. 民主共和政体 D. 君主专制政体21A 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维新变法的政治纲领,期望借重皇帝的力量改革政治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国。22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可是现在他们却处处戴着镣铐。”下列最早体现这一思想的文献是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拿破仑法典22B 下列文献中,独立宣言最早阐述了人人生而平等,天赋人权的主张,以此为理论武器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因此被称为“

10、第一个人权宣言”。23之所以说鸦片战争不可避免,其主要原因在于A. 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加紧对外扩张B. 中国奉行闭关自守政策,不利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C. 中国在经济和军事上极端落后D. 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矛盾23A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迫切需要更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的销售市场来完成其商品输出,貌似强大的清政府就成了英国侵略的目标。24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A. 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生产技术 B. 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C. 建立了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D.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抵制作用24C 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自救运动,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封建政治体制。25促

11、使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前提条件是A. 中下级武士加入倒幕派 B. 西南诸藩的强大C武装倒幕取得最后胜利 D. 尊王攘夷的失败25C 经过倒幕运动,幕府势力被彻底消灭,倒幕派掌握了较大的势力,得以顺利推行新政。26最早能够反映列强对华进行资本输出愿望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26C 马关条约中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27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A. 推翻了延续两千年的封建帝制 B.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C. 使人民获得了民主自由的权利 D. 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殖民势力27A 本题四个选项都是辛亥革命的成果。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推翻了两千多年

12、的封建帝制,实现了20世纪历史上的第一次巨变,其它几项成果都是在此基础上获得的。28、下表所反映出中国民族工业的创办的特点正确的是18631912年中国民族工业创办统计表(总投资约为14000万元)上海广东江苏天津江西浙江四川山东湖北河南河北461013025103山西北京安徽福建 广西辽宁内蒙湖南吉林黑龙江陕西6941A.投资规模大 B.资金多C.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 D.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 28C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沿长江这些自然经济较早解体的地方。根据题干要求判断,此题选C。29、一位伟人指出“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这一事业指

13、A.阻止奥地利的回归 B.戳穿俄罗斯的野心C.抗击法兰西的入侵 D.完成德意志的统一29D“铁血宰相”俾斯麦发动自上而下的三次王朝战争,结束了德意志的分裂局面,尽管保留了不少的封建残余,但促进了德意志的统一和发展,符合历史进步潮流。 30、1791年法国宪法规定,路易十六被称为“国家的第一公务员”,必须宣誓效忠国家和法律。这表明A法国人民推翻王权成立共和国 B该宪法体现了孟德斯鸠的主张C国王权力受到三级会议的制约 D法国国王的权力受到了限制30、D “公务员”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依法办事。路易十六称谓的变化表明他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必须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监督。第卷(共90分)二、简释题(共60分)31

14、举史证论,发现规律(8分)论点一:一般而言,经济的现代化是政治现代化的动力,而政治的现代化又为经济的现代化保驾护航;论点二:新的经济因素诞生,意味着新生阶级的脱胎和崛起,这种新的社会存在往往萌发出新的思想意识,三者汇集所产生的合力又常常牵动新的政治运动,从而推动文明的前行;论点三:历史会发生反复的惊人相似,当“短时段”的历史变局猝然临之,即时态的局势常常造就一位“英雄”,但是,即时态的“英雄”在完成变局所赋予的任务过程中,又往往不自觉地为自己挖掘着死亡的“坟墓”。“中时段”的趋势和“长时段”的规律最终将淘汰这些过时的“英雄”。(1)以英国现代化进程起步后的300年间历史为例,说明经济现代化与政

15、治现代化的互动关系。(4分)(2)以美国建国前后的200多间社会转型转型过程的历史为例,阐述新经济新阶级新思想新运动新文明之间的历史逻辑关系。(2分)(3)以法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位“英雄”为例,论证论点三的观点。(1)思路:第一组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与发展导致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前提。第二组经济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促成工业资产阶级的壮大,推动了议会制度改革,政治民主化得到发展;政治的现代化和稳定的国内环境促使英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和殖民帝国主义等(4分)。(2)思路:北美13个殖民地100多年的开发出现统一市场和美利坚民族,也出

16、现了北部资产阶级和南部种植园奴隶主阶级欧洲启蒙思想的传播美国独立战争和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美国工业化的开展、资产阶级的壮大与南北战争,废除奴隶制与巩固联邦统一等(3分)。(3)罗伯斯庇尔:从法国的革命的危机到他的上台;从恐怖政策到缓和革命危机;从时代要求建立正常的资本主义统治秩序到“热月政变”。拿破仑:从法国的动荡到“雾月政变”攫取政权;从建立军事独裁和帝国到对外战争,颁布法典,稳定局势;从对外战争遭到反抗和国力的损耗,欧洲大陆当时的政治格局到帝国的灭亡,波旁王朝复辟。路易波拿巴:从二月革命后的法国政局到发动政变建立帝制。从他不自觉地完成工业革命到普法战争中帝国的覆亡和共和国的重新建立(只要举出一

17、位而且言之有理及可得3分)。32阅读古诗,回答问题(6分) 上元灯词 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 节选自乾隆御制诗问题:(1)间年“外域”有什么人曾来到中国?(1分)(2)“关不开”体现的是清政府的什么做法?(3)“人事天时诚极盛”体现了当时统治者的什么心态?(4)这种做法给当时的社会带来哪些深远影响?(3分)32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所谓闭关自守政策,即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它是封闭落后的自然经济和高度集中的君主专制的产物。它在一定程度上对外来侵略有某种民族自卫作用,保护了封建自然经济。但更多的是它的消极影响:严重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

18、流;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影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造成了经济技术的落后,导致近代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方,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消极防御的政策,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政策,最终导致中国脱离世界潮流进一步导致了闭塞、停滞、倒退。结合材料和上述分析即可回答相关问题。(1)传教士、西方殖民者(1分);闭关锁国政策(1分);(3)对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极度自信,妄自尊大(1分);(4)中国商人不能主动去找海外市场,手工业只能缓慢发展;中西文化交往断绝,阻碍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2分)。能答出其它的观点给1分(如有利于中国社会的稳定、有利于阻挡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等等)33(8分)19世

19、纪中期起,欧美诸国分别走上了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道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但是,由于各国历史条件和具体国情的差异,取得政治和科学技术诸方面优势的先后不同等原因,各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各不相同,速度不一、各具特点。同时随着资本主义在欧美取得全面的胜利,资本主义征服全世界的活动也空前加剧。请阅读下面两个表格,通过数据的分析,结合所学过的历史知识,用史实来说明和回答问题。四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重 年 份 英 国 美 国 法 国 德 国 1840 45 11 18 12 1860 36 17 13 1870 32 23 10 1890 31 7 16 1910 14 35回答问题:(1)19

20、世纪上半期,英国工业生产的比重突现一个怎样的特殊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19世纪后期,美国工业生产突飞猛进。试分析其原因。(3)19世纪4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3解析:(1)(2)问主要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逐一分析即可。(3)问,要结合题中所给的时间分析当时背景下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理清外国侵略中国的目的,才能进一步分析其产生的影响。(1)英国工业生产几乎占世界工业生产的一半(1分);原因: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生产力,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1分)。(2)有统一的国内广阔的市场;都有丰富的资

21、源和原料;都抓住了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机遇;都重视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外来移民提供了熟练劳动力(任三2分)。(3)19世纪40年代:自然经济解体、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2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完全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2分)此问最多给3分。学生如能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总结可得到4分34(10分)17、18世纪,世界历史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历史转折。在世界历史发生转折性变化的时候,能否跟上历史的步伐,是决定这个国家前途的关键问题。(16分)请联系中国,概括指出这一转折时期欧洲范围内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方面变革的主要表现及结果。34解析:17

22、、18世纪,世界历史发生了巨大转折和变化: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击封建统治,欧洲封建君主竞相进行了改革,启蒙运动在欧洲兴起和发展以及殖民国家积极推行殖民扩张。而已经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的中国却危机四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政治腐败,军备废弛,财政入不敷出,对外部的世界和时代的变化根本不了解。很显然,中国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政治方面:(6分) 17、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手工场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逐步取代自然经济。人类社会由封建制度逐步向资本主义制度过度。这种过度大体通过革命和改革两条道路来实现的。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建立了君主

23、立宪制的政治制度,宣告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18世纪后期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在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各个方面对封建旧制度进行全面、根本性的改造,为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做出贡献;在改革方面,以俄国彼得一世改革为其典型代表,改革革除了俄国封建落后的东西,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一时期的清政府保持现状,仍然采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因而埋下了衰败的种子。(1分) 经济方面:英国在新行路开辟之后,成为大西洋航运中心,并通过圈地运动、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完成资本原始积累,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使英国很快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强国。而这时的清政府却采取限制对外贸易发展的政策,使中国的资

24、本主义萌芽只能缓慢发展。思想方面:(2分) 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思想的广泛传播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条件;而中国明清之际崇实学风逐渐消失,清朝统治者更加严格控制人们的思想,中西文化交流也断绝。35城市化发展(8分)材料一:英国离开农业的人口总数表时间离开农业的人口总数17511780年75000人17811790年78000人18011810年138000人18111820年214000人18211830年267000人米歇尔博德:资本主义史:15001980,第111页。材料二:英美城市人口增长表伦敦纽约1800年959000人64000人1850年2681000人696000人19

25、00年6581000人3437000人(1)出现上述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哪些?(2)18001900年的100年间,纽约和伦敦的人口数量呈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3)根据上述材料,请你说说什么是“城市化”?35解析:所谓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工业革命的伴生现象,一般是指工业化过程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地域空间上城镇数量的增加和城镇规模的扩大;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流动和集聚;城镇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成为社会前进的主要基地;以及城市的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广泛地渗透到农村的一种持续发展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会不断增大。城市化程度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

26、,特别是工业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1)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深入开展,使欧美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对于纽约来讲,还包括大量的国外移民的涌入。(2)两城市的人口均大幅度增长;相对于伦敦而言,纽约人口的增长速度更快。(3)城市化是指人口集中到城市或城市地区,城市成为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学生能够从其他角度总结也可得分)36又一次的幻灭昙花一现的“现代化”(10分)(图一)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史学家胡绳语),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图二)在“忧时七上皇帝书”的感召之下,身不逢时的年轻国君在颐和园行宫(而非紫禁城内正式议政的勤政殿)与一位“秀才”共谋国事。(图三)但是,这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代化”运动,却在京城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休止符”(图二)(图一)(图三)请在上述图文启发下联系历史,回答问题:(1)具体解释“已成定局的悲剧”和图片一暗喻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3分(2)为什么说上述历史事件是一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