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2 ,大小:89.56KB ,
资源ID:1704140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04140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魏晋南北朝文人诗歌选析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魏晋南北朝文人诗歌选析Word格式.docx

1、“以”:而。慨慷:同慷慨。“忧思”也做幽思,忧愁思虑。“应当激昂慷慨,却难以忘怀深深的忧思。”“杜康”,相传古代最初造酒的人。这里用以做酒的代称。用什么来解除我心中的烦愁呢?只有痛饮美酒来消解忧愁。这一层主要是慨叹人生的短暂,以提示忧思之缘由。诗人以“对酒当歌”起兴,以“人生几何”这个疑问句相接,构成了强烈的设问语气,强有力地振起全篇,一开篇就显示了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两句承“人生几何”的诘句而来,并作出彻底的回答,人生是短促的,就如朝露转瞬即逝。这是令人痛苦的。而更令人痛苦的则是诗人意识到自己的人生旅程已走了很远了。几十年的生命已过去了许多岁月了。人生本已短促,岁月更还

2、大大减少。这怎不令人深深的悲哀?很显然,这两句若换成“人生短暂,去日苦多”虽然意思一样,却毫无诗味。“人生短暂”是个概念,以概念入诗,就会过于平直、浅显。诗要借助于形象说话。曹孟德显然是深谙此道的。他把时光、人生短暂化为朝露这个意想,不仅使读者在形象的把握中对人生短暂的概念获得深刻的印象,而且获得一定的美感。以上四句诗集中抒发了曹操对“人生短暂”的深沉感叹,似乎显得十分消极颓唐。因此曾被后世许多悲观之士引为口实,现代有一些学者也说它“宣扬了剥削阶级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应当给予批判”(邱英生,高爽三曹诗译释)。我们不能同意这样的看法。我们只要去翻阅魏晋时期的诗文,就会发现感叹生命短促的句子俯首可

3、拾。除曹操之外,曹丕也有“人亦有言,忧令人老,嗟我白发,生亦何早”,曹值有“人生处世,去若朝露晞”,阮籍有“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刘琨有“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时哉不我与,去在乎若云浮”等等,不胜枚举。他们唱出的都是同一哀伤、同一感叹,可见这种对人生短促的感叹实际已成了魏晋时期典型的时代音调,是当时社会的普通心理。而这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的出现是与当时的哲学思潮分不开的。这个哲学思潮的主题便是“人的觉醒”。李泽厚美的历程认为:所谓“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这里所谓的旧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即是指以前所宣传和相信

4、的那套伦理道德、鬼神迷信、谶纬宿命、烦琐经术等等。由于对这些旧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怀疑和否定,人们意识到只有人必须要死才是真的,只有短促的人生中总充满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哀伤不幸才是真的。既然如此,就应该抓紧生活,就应该珍惜生命。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忧患意识”。海外学者近来常爱用“忧患意识”这个概念。意思是说儒家文化的起源在很大程度上是对“郁郁乎文哉”的周代文化竟会衰败没落感到无比“忧患”有关,因此,“忧患意识”担心过去的文化不复再传也就构成了历来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不少中外学者都高度称赞这种忧患意识。认为它给中国人带来了高度的人的自觉。然而我们所说的魏晋时期的忧患意识不是对过去的文化传统不复再

5、传的忧患,而是对人生短暂、人生不幸的深刻认识之后的人生忧患。正是基于对人生的忧患意识,当时的人才能发出对生命价值的重视,他们的内心常常回旋着这样的音调:如何有意义地自觉地充分把握住这短促而苦难的人生。使之更为丰富更为满足呢?当时流传下来的优秀诗篇,正是充分地反映了当时普遍社会心理,它们在对人生感叹中抒发着蕴藏这一种向上的激励人心的意绪情感。也正因如此,那些公开宣扬人生当及时行乐的诗篇内容也仍不同于后世的腐败之作,并有着本质的区别。由此看来,曹操这几句诗在人生短促的慨叹中蕴含着及时努力建功立业的思想。同时,也是在巧妙地感染广大“贤才”,提醒他们人生就像“朝露”那样易于消失,岁月流逝已经很多,应该

6、赶紧拿定主意,到我这里来施展抱负。曹操这里只不过是用带着淡淡哀伤的低调来倾吐慷慨激烈的心曲罢了。而这种低调的倾诉往往具有打动人心的动人魅力。后四句承前四句“人生短促”“去日苦多”而来,进一步抒发自己对时光流逝而壮志未酬的感叹,以及立功创业,急需人才的焦虑和苦闷。如果一首乐曲总是一个调子,则会显得呆板、平淡,就不会有起伏,从而也就不会有扣人心弦的魅力。曹操此诗第一层前四句是低调,是抑,接着的“慨当以慷”扬了上去,使情感的抒发来了一个由抑到扬的顿挫。而刚刚扬上去,又立即低下来:“忧思难忘”,又由高到低。犹如一首跌宕起伏,抑扬顿挫的乐曲。在高低变化的音调中充分表现了诗人勃郁难抑的复杂感情,具有强烈的

7、艺术感染力。第二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一层抒写自己对贤才的真诚思慕以及归来贤才的欢迎和重视。前四句写自己对贤才的真诚思慕。“青青”二句:“青青”黑色的。“子”你。“矜”衣领。周代读书人穿青色衣领的服装,后来用“青衿”指代读书人,这里泛指贤才。“悠悠”,长远貌,形容感情深沉。这两句是引用诗经郑风子衿的成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这本是这一个姑娘对她心中所爱慕的男子的思念。曹操用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思慕,并且还说“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说自己只为了想念贤才的缘故,一直把“子衿”诗在低低地吟诵,这实在是太巧妙了

8、。他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对“贤才”的思慕,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略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由于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由这一层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曹操那求取“贤才”的用心实在是太周到了,的确具有感人的力量。后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境,但不是实写,而是借用诗经小雅鹿鸣篇成句来表达自己对归来的贤才的欢迎和重视。“呦呦”,鹿的欢叫声。“苹”,艾蒿草。“鼓瑟”,弹瑟。这四句意谓:鹿群在呦呦欢叫,吃着原野上的艾蒿草。我家来了尊贵的客人,便弹瑟吹笙表示热烈欢迎。鹿鸣篇本是宴宾

9、客的诗,这里用以表示招纳贤才的意思。曹操的用意在于说明: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以上八句,前后意思各有侧重,两相对照,极为分明。如上“青青”写色,“呦呦”写声。使诗中有声有色,使人毫无单调之感,而觉得词采鲜艳,音韵悠扬。第三层:“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这一层八句是对以上两层十六句的强调和照应,以上十六句主要讲了两个意思,即为求贤而愁,又表示要待贤以礼。倘若借用音乐来作比,则这可以说是全诗中的两个“主题旋律”,而“明明如月”八句就是这两个“主题旋律”的复现和变奏。前四句照应第一层

10、,用以强调诗人内心的抑郁和苦闷。后四句照应第二层,强调自己要待贤以礼。表面看来,意思上是与前十六句重复的,但实际上由于主题旋律的复现和变奏,而使全诗更有抑扬低昂、反复咏叹之致,加强了抒情的浓度。先看前四句。辍:停止。一作“掇”,拾取。我们取第二种。诗人因思慕贤才而忧心如焚,于是,在一个明月之夜,当举头望见一轮皎洁的月亮时,便产生了联想:贤士如皎洁的明月高悬长空,清辉熠熠,光彩照人,什么时候能把它采摘到手呢?这两句写得十分精彩。一方面,将贤士比之为明月。在贤士的才能与明月的光辉之间构成一种对应关系,从而暗含了对贤能之士的赞美。一方面,以“何时可辍”构成反诘,在强调的语气中充分表现了诗人为求得贤才

11、实现抱负的焦虑。正因为在青天,不知何时可及。所以诗人不禁“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可见他的忧伤是何等深沉。前四句写的是贤才不得之忧。接下来四句写贤才到来之喜。“越”、“度”:翻越。“陌阡”:田间小路。东西为陌,南北为阡。“枉”:屈驾,屈尊。“用”:以,来。“存”:探望,问候。“契阔”:久别重逢。“契”:相会。“阔”:离别。“讌”:通“宴”。“心念”:回想着。“旧恩”:旧日的情谊。这四句写客人远道来访,诗人客人久别重逢,饮酒谈心,共话旧情。但这都是诗人的想象,想像中诗人因贤才远道来归附自己而喜不自胜。这与前四句“之忧”相对应,贤才不得则忧,贤才归来则喜。一喜一忧,完满地表现了诗人因求贤而急不可待的迫

12、切心情。第四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一层,是诗的结尾,也是诗的主旨之所在。诗人在最后希望贤才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归附自己,同时表明自己竭诚以待贤士的态度和实现“天下归心”的理想抱负,揭示了诗的主旨。“月明”四句:“乌”:乌鸦。“鹊”:喜鹊。匝:周、圈。这几句意谓月明星稀,乌鸦喜鹊向南飞去,它们绕着树飞了几圈,飞来飞去,不知哪个枝头可以栖息。诗人化情为景,以景写情,描绘出一幅南飞的乌鹊难择栖处的图景。这幅图景是有所寄托的。清人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说:“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无所依托。”可见,诗人是以“乌鹊南飞”之景比喻那些犹豫不定、无可依

13、托的贤士,他们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踌躇徘徊,要善于择枝而栖,选择明主贤君。这四句诗生动地刻画了那些犹豫徬彷者的处境和心情,流露出曹操对他们的关心和同情,是颇能打动人心的。那么,在当今之世,谁是明主贤君呢?只能是诗人曹操自己。最后四句即是画龙点睛,明明白白地披肝沥胆,点明了诗人的主题。“山不厌高,水不厌深”两句是比喻,意谓山不嫌弃尘土的堆积使它更高,水不嫌弃细流的汇集使它更深。诗人以不厌高的山和不厌深的海比喻自己博大的胸怀,表明自己决不嫌弃贤才,决不轻视贤才。贤才多多益善,越多越好。管子形势解云:“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

14、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曹操两句诗的意思源于此。但更为精炼概括。有点铁成金之妙。最后两句,哺:嘴里嚼着的食物。归心:使人心服,真心归附。引申为天下统一。这里用了一个典故。据韩诗外传记载,周公自称,他曾“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他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中断数次。曹操在这里是用周公吐哺折节的精神以自勉,表达了他竭诚以求贤的耿耿赤忱和以天下为已任的抱负。这可以说是诗的主旨和归宿。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曹操在诗中所抒发的对待贤才的态度以及他以天下为已任,立志统一天下的抱负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理应得到我们的肯定。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五)说它“纯是一

15、片怜才意思”。曹操的这种才惜重才,是很值得后来的统治者借鉴学习的。钟嵘在诗品中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这首短歌行就是具有“古直”、“悲凉”特色。步出夏门行观沧海解题:见教材p238此诗当是曹操北征乌桓凯旋归来途经碣石山时写的。乌桓是当时活动在辽西一带的少数民族,他们在东汉末年强盛起来,攻汉郡,掠虏汉民,成为北部的严重边患。建安十年(205),曹操打垮了袁绍在河北的统治,袁绍死,他的儿子袁谭、袁尚逃到乌桓去了。曹操采用谋士郭嘉的意见,于建安十二年(207)八月出奇兵袭击乌桓,一举获胜。九月,胜利回师。途经碣石山时,诗人未解铠甲,未洗征尘,登临高山,放眼大海,心情激荡,挥笔写下这首诗。这是

16、一首脍炙人口的名作。这是一首以写景著称的诗篇。它主要写登山望海的景象,以雄浑的气势突出地描绘了大海的宏观,歌咏了自己的雄心壮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点明了登临的地点碣石和登临的目的观海。诗人这是开篇点题,语言极为平直自然,毫无矫饰之态。以下文字,便紧紧扣住“观沧海”三字,具体描写登山观海所见的景象。“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澹澹”,水波摇荡的样子。山岛,指碣石山,当时的碣石山在海边。“竦”同耸,高起之状。“竦峙”高耸挺立的意思。以上六句,就是诗人登山观海所见之景。诗人以白描的手法,先写沧海平静的状态。”这是诗人登临碣石初见之景。在他回师登临碣石,

17、放眼观望的时候,辽阔的大海上无风无浪,海水在微微荡漾着,显得十分宁静和顺。写平静的大海,诗人仅用了“水何澹澹”四字一句,其中一个“何”字则还流露出了诗人的赞叹之情。可见诗人用字是何等凝练。诗人写海,其笔触又不仅仅局限于海,他还放纵笔墨描绘出海边山岛巍巍耸立的雄姿,岛上丛生的树木和繁茂的百草。诗人写海边山岛这些周围的景物不仅有力地衬托了大海,而且千数百草的蓬勃生机开拓和丰富了画面,使画面有山有水,山水相衬,有草有木,草木生辉,写得自然舒缓,读起来有行云流水之感。从审美的角度看,这个画面是和谐的静谧的。诗人接着写道:“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形容景色凄凉。显然,诗人在碣石山

18、上有了一段时间。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景物也发生了变化,和谐静谧不复存在,随着浩荡秋风的劲吹,澹澹和顺的大海转瞬之间涌起滔天巨浪,汹涌的波涛一阵阵卷来,大海在强烈骚动,在拼命喧嚣。这两句,不仅拓展了诗的意境,加强了诗的厚度和力度,而且与大海平静时的景象形成强烈对比,使诗所构成的形象奇丽壮观,气派雄伟。以上具体描绘登山观海所见的景象,是实写。以下四句转为虚写。“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是虚写,是诗人的想像。诗人通过丰富的想像,描绘了宇宙间的宏伟壮观:太阳和月亮的不停运行,仿佛出现在海里一样,天上光辉灿烂的银河,仿佛也出自大海的里面。这几句,极写了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壮

19、阔气势,把大海塑造成了一个能包容宇宙的博大宏伟的艺术形象,表现了诗的博大宽阔的胸怀。沈德潜在古诗源里赞叹它有“吞吐日月气象”。诗人对大海的盛赞,饱含着他对统一国家事业的歌颂,抒发了奋发进取的豪情,充满着理想一定实现的坚定信心。至此,诗人的激情发展到了顶点,诗也推到了高峰。接着咏叹作结:“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好像演奏了一首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幸:庆幸,高兴。“至”:极,极点。咏:吟咏,表达。志:志向。高兴到了极点,用歌来表达自己的志向。这两句是歌唱人为能合乐谱而加的,同正文无关。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名篇。在诗篇的层次构成上,诗先写澹澹海水、百草千树这些相对静止的景物,继而写洪波涌起,

20、巨浪滔天的海景,前后构成强烈对比;另外,诗篇前一部分质直朴实,写观海实景,后一部分浪漫夸张,是想像之辞,亦构成强烈对比。这就形成了跌宕起伏,色彩多变的艺术特色,给人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受。值得一提的是观沧海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篇专门吟诵自然美佳作。他最早唤醒了人们对雄伟的大海美景的热爱。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美学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它以完整的文学形式较早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美的发现。中国人对自然美的真正发现,或者说中国人普遍地欣赏自然美,当始于公元三世纪左右的魏晋时期。而西方直到十八世纪才真正发现了自然美,较之中国,晚了一千五百年之久。这巨大的差异来源于

21、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心理结构。西方古代哲学总是把世界知性地分割为二元对立的世界。强调人和自然、人和神、此岸和彼岸、物质和精神的矛盾的不可调和。在古希腊,人们习惯于把自然置于自己的对立面,作客观的、冷静的分析、推理。因此,在文学作品如著名的荷马史诗中,我们看不到对自然风景的精心描绘。在艺术中,古希腊人只一心一意于人体雕塑,而未能出现描绘风景的作品;就建筑而言,古希腊人多半把建筑本身孤立起来欣赏,他们还未曾意识到四周的自然风景与建筑物之间有一种审美的对应关系。在中世纪,在神权的统治下,山、泉、湖泊、森林被教会看作是“恶魔”所造的。更荒谬的是在基督教的教义里,认为大洪水以后在地球上出现的山,是自然界的“

22、羞耻和病”,因为它破坏了造物主造物的完美(对称、节制、整齐等)。但丁是中世纪末期第一个向往自然美的人,他在神曲中第一次唤起人们对于清晨的新鲜空气、暴风雨袭击下的森林的壮观的感受。稍晚的意大利学者彼特拉克更坚决地走向自然。彼特拉克是西方自然美的真正发现者。布克哈特说:“充分而明确地表明自然对于一个能感受的人的重要意义的是彼特拉克一一个最早的真正现代人”(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他曾不听别人劝阻,一举凳上文图克斯山峰,获得了同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相同体验。他激动地打开奥古斯丁忏悔录,朗诵了第10卷的一段:“人们到外边,欣赏高山、大海、汹涌的河流和广阔的海洋,以及日月星辰的运行,这是他

23、们会忘掉了自己。”读完,他再也没说什么话,“欲辩已忘言”,此种境界,一切语言已属多余。自文艺复兴开始,自然美开始受到越来越普遍的关注。“人的发现”的浪潮冲刷了遮盖在自然表层上的神学积淀物,使自然美的光辉震惊了近代西方人。十七世纪荷兰的绘画,第一次出现了平凡、朴素的乡间村道、树木、房屋、云朵等自然风景,这表明荷兰人已能真正体会到自然风景中蕴涵着无穷的生命意味。但西方人真正开始着普遍地欣赏自然美,是在十八世纪前后,其标志是浪漫主义者高扬的“回到自然”的旗帜。法国的卢梭以其抛弃文明社会而返回自然的亲身实践,代表了“回到自然”这一思潮的先声。因为他是一位靠自学和个人奋斗而成为一代思想巨子的传奇式人物,

24、所以在他死后人们在墓石上刻着:“自然之子、真理之子长眠与此。”被恩格斯称为“最伟大的德国人”的文化巨人歌德,一生眷恋自然。他在一篇散文式的短文自然里把自然看成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家”,“在自然之中有永恒的生命,成长和运动”“人类全都在自然之中,自然也在一切人类之中”。可见歌德已把自然美同人类生命活动联系在一起。他那首著名的五月之歌是一首春光、自然和爱的颂歌,曾由贝多芬谱曲。他在第一节写道:自然多明媚,向我照耀!太阳多辉煌!原野含笑!自然美如生命之光,使人的存在变得清晰、明朗、朝气蓬勃,生意盎然。这是新的营养,新的血液,这是无穷无尽的家和生命。继卢梭、歌德之后,雪莱、拜伦、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雨果

25、等以空前的热情走向自然,颂赞自然美。而这已是十九世纪了。中国人,早已远远走在西方人的前头。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或根本特征是“天人合一”。儒家讲“万物皆备于我”,“君子”能“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道家讲“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等等,都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它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同一性,把世界看成一个浑然融合的整体,认为人与自然不应该相互隔绝,相互对立,而是能够并且应该彼此互相渗透,和谐统一的。这与西方站在自然的对立面的思想截然不同。坚信人与自然的统一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乃是中华民族的思想的优秀传统。并且也融合进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中国古代美学的特征和优越之处同它很早就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性是密

26、切相关的。因此,中国人早于西方人发现自然美就毫不奇怪了。诗经已经展示出周代人对江、河、山、花等自然事物的情感,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等,但更多地是把自然作为一种象征或比兴之物来描绘的。还不能说在这时已发现了自然美。春秋战国之交,以自然美喻君子美德的“比德”风气盛行。孔子以松柏、水、玉之美同“君子”之美相比,但他仍然主要在象征意义上赞美自然物。庄子对自然的独特认识远远超越了他的同时代人。他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所理想的人生,是在自然的怀抱中自由自在地遨游。可以说,庄子是中国最早发现自然美的人,而彼特拉克却比庄子晚了一千多年。可惜庄子是觉醒过早的天才,在当时并无同道。中国人对自然美的真正发现

27、,或者说中国人普遍地欣赏自然美,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而曹操的观沧海则是第一首描写自然风景的诗歌。它比十八世纪时英国人汤姆森(17001748)的四季歌(欧洲最早的一首以自然风景为对象的诗歌)要早一千五百年左右。如果说曹操唤醒的是人们对雄伟的大海美景的热爱,那么到东晋顾恺之,已经扩展到对“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山川之美”的欣赏了。陶渊明归隐田园,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却为一抹风景而心荡神驰:“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他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田园诗的开山祖师。谢灵运是第一个全力写山水诗的诗人,“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他的名句。谢眺是继谢灵运之后著名的山水诗人,“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是他的名句

28、。南朝画家宗炳游山玩水到了痴迷狂热的程度,他曾“栖丘饮谷三十余年”,还不知老之将至。另外,就散文而言,丘迟的与宋元思书郦道元水经注等山水散文更以细微的洞悉和精心的描绘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从以上的简略列举我们可以强烈感受到魏晋南北朝人对自然美的执着和眷恋的心态。他们开启的这条先河,在后世连绵成了浩浩的大江。自唐宋起山水诗、山水散文、山水画格外发达。自然风景成了文学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题材。以上是从曹操的观沧海出发,对中西方在自然美的发现线索方面作了一番粗略的比较。其目的在于开拓大家的视野,同时为以后讲授山水诗作好准备。龟虽寿(略讲)龟虽寿是一首直抒胸臆的诗作。它抒发了诗人老当益壮的英雄襟怀,反映了

29、诗人反对天命论,主张人定胜天的唯物思想和人生态度,从而在如何对待人生的问题上唱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全诗十四句,除最后两句为合乐时所加,与正文无关外,其余十二句,每四句为一节。第一节一上来就用比兴手法,从反面设喻。意思是说“神龟”虽然长寿,但是仍然有死的时候;腾蛇虽然能乘云驾雾,终究会坠落化为土灰。这四句,明确地说明了死亡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第二节前两句从正面作喻:“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两句与下面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两句意思紧紧联系在一起。这四句是说千里马虽然年老力衰,整天蜷伏于马棚之中,但它形衰志不衰,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壮志豪情。烈士即使到了暮年,他的雄心壮志也不曾消沉。这是

30、全诗的高潮和主旨所在,写得雄迈宏放,遒劲有力,充分披露了诗人壮阔的胸襟和非凡的抱负,抒发了曹操激昂慷慨,自强不息的精神气概。这笔力雄劲的诗句鼓舞了后世无数的英雄志士,堪称流传千古的警策之言。接下去四句,又对题旨作了进一步的发挥。“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一个人寿命长短的期限,不完全是由上天决定的,只要精神乐观,注意养生之道,同样可以延年益寿。作者写这首诗时,已经年过五十,却依然雄风犹存,壮怀激烈,实在难能可贵。叶帅八十抒怀云:“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年过古稀,依然心神爽朗,堪与曹诗比肩。蒿 里 行蒿里行是古乐府曲名。它本来是送士大夫、平民死后出殡时唱的挽歌。唱时一人领唱,数千人和唱,那场面是颇为壮观的。这里是曹操借用乐府旧题写时事。“蒿里”:古代迷信,换称人死后魂魄的去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