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149.86KB ,
资源ID:1701982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0198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日资汽车企业扎堆广州 集中建立配套体系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日资汽车企业扎堆广州 集中建立配套体系Word格式.docx

1、依靠优惠政策的扶持,依托清华、北大、中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高科技人才和科研成果,中关村科技园区确实造就了一大批新兴企业,且发展速度很快。但是,由于内部各企业间缺少产业关联性,不能形成良好的分工与协作,导致各个小企业都是封闭的大而全的生产系统,生产和交易成本很高,产品市场竞争优势不强,企业发展受到抑制,也没有精力去创新。而且,由于入园企业非集群化以及缺少高水平的专业分工与协作,新企业衍生的风险和成本都很高。企业衍生速度放慢,导致园区内原有企业集群缺少新鲜力量补充,一些企业开始僵化。最后,很多企业转作贸易或 国外品牌代理,许多高科技产品制造商把生产线迁移到郊区或者转投到具有电脑生产企业集群的东莞

2、。当然,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的制约因素还包括制度安排、融资渠道以及社会资本等。但笔者认为,忽视产业关联性、忽视企业间分工与协作以及缺乏由此产生的外部经济和集体效率是其衰落的最重要的原因。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关村模式”还有很多需要重新审视和定位的东西。工业园区的发展已经 引起学术界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工业园区的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区域经济研究中亟待深入探讨的课题。然而,有关工业园区产业组织形式与产业竞争力以及它们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目前我国学者尚未有成熟的研究,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笔者认为,工业园区发展必须遵循经济规律,从培育区域企业竞争优势和产业竞争优势角度出发,构建地区环境优势,促进区域经济

3、增长。本文基于发达国家优势产业地理集中的规律和企业集群发展的内在机理,讨论如何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一个有序的、自组织的耗散结构,以推动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企业集群与工业园区发展的关联机理企业集群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或其他实体。国内外关于企业集群的研究表明,集群内部的协同效应和自强化机制极大地提升了产业竞争力,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事实上,基于企业集群协同效应的工业园区同样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一)企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波特认为,企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作为介于市场和科层制组织之间的“中间性体制组织”的企业集群

4、,有助于中小企业克服市场的交易分散性和不确定性风险,降低中间产品的交易成本,同时,也可以避免垂直一体化的科层组织的低效率。集群对于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表现为:第一,资源集聚效应。企业集群吸引了专业化供应商和专业人才,聚集了专业化信息,形成了专业化市场。企业集群所形成的这种资源集聚效应为集群内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提供了有效的支撑。第二,分工与协作效应。企业集群内部形成的专业分工与协作,降低了交易成本,创造了外部经济和集体效率(collective efficiency)。同时,在企业集群内部,企业间通过集体学习和“干中学”,促进了企业创新。第三,区域集聚效应。由于地理位置接近,企业集群内部的竞争自强化机

5、制将在集群内形成“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刺激企业创新和企业衍生。第四,资源共享效应。公共物品共享使资源在企业集群内具有更高的运用效率,而区域品牌共享大大增强了集群内企业的比较竞争优势。值得指出的是,集聚效应产生的前提是集群内企业围绕关联产业和产业链形成有机的分工与协作关系,而这正是工业园区发展中应该给予高度关注的地方。 (二)工业园区发展有赖于企业集群的形成工业园区的一般特征是大量企业在一定区域的集中。但是,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和公共物品的共享并不必然产生聚集效应。工业园区的发展有赖于园内企业的产业关联性或者业务关联所形成的协同效应。企业集群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集群内企业依据产业链的

6、分工以及因长期合作所建立的信任基础,形成了非正式的合作契约。在这些企业之间,既有相互竞争,又有基于资源共享和专业分工所形成的协作。罗伯特?巴泽尔指出企业群内协同的4种形式:资源或业务行为共享、营销与研发的扩散效益、企业相似性、企业形象共享。与孤立的投资项目相比,协同可以创造远高于资本成本的收益。波特(1997)将业务单元之间的关联分为有形关联(基于价值链中技术、共同客户资源的共享)、无形关联(不同价值链之间管理技巧和知识技能的共享)、竞争性关联(实际或潜在的竞争对手)。从实际发生的共享行为及其创造竞争优势的方式分析,有形关联可进一步分为生产关联、市场关联、技术关联、采购关联、基础设施关联(财务

7、、法律、人力资本等)。波特认为,当共享行为对成本状况与差异化驱动因素产生影响时,共享能带来竞争优势。但是,协同效应是在一定支撑条件下产生的,它是由组织结构而不是技术或企业规模决定的。产业关联性以及源于共同利益的相互依附和相互信任是最基本的条件。工业园区发展必须从产业组织形式着手,去寻找有效途径。企业集群作为实现企业间有效协作的组织形式,是推动工业园区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集群的组织形式及其机制对于工业园区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三、基于企业集群的工业园区发展目标与模式在传统工业园区的发展上,人们更多地考虑的是自然资源、区位因素等,而对产业协同与关联的聚集效应考虑得很少。企业集群为我国工业园区的发展提

8、供了新的视角。当然,企业集群是指具有明显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专业化企业集群。事实上,中小企业存在的两种基本方式就是集群和共生(周晖,1999)。共生就是中小企业为具有产业关联性的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以求生存和发展。正因为如此,共生也可视为一种特殊的集群。在工业园区内培育和发展企业集群,将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新的空间优势。意大利、日本以及我国浙江的“块状经济”的成功实践都佐证了此结论。(一)工业园区发展的目标定位基于企业集群与工业园区的联机理分析,笔者认为,工业园区发展目标应定位于建设具有集聚效应的特色工业园区,或者说专业化工业园区。由于特色工业园区的产业特色鲜明,园区内企业有明显的产业关联性

9、,从而能较好地在企业 间形成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建立起彼此间基于信任与承诺的非正式联盟。同时,关联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又推动着工业园区内企业的创新,从而形成产业发展的“自强化机制”。在这一特色工业园区内,每个企业都因与其他关联企业相互接近而享受集聚经济效应的辐射。应该指出,特色工业园区的形成是建立在“根植性”的地方文化和制度之上的,因而其特色是难以模仿的。一言以蔽之,工业园区发展的目标就是培育和发展富有效率的专业化企业集群。这样的工业园区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市场竞争优势。在园区内,中小企业“扎堆抱团”,使企业在外部经济、集体效率和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作用下,可形成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区域品牌共享优

10、势。基于人文历史或者专业化市场等因素而形成的区域品牌是园区内企业可以共享的无形资源。招商引资的区位优势。信息搜寻成本低和经济变量的集聚(贺灿飞、魏后凯,2001)构成了园区特有的招商引资的区位优势。要素集聚优势。特色工业园区可促进“低、散、小”乡镇企业的集约化进程,形成专业信息、专业人才、资本等要素的聚集。“弹性专精”优势。在特色工业园区内,企业具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和新陈代谢能力,对外界的刺激反应灵敏,能够迅速将市场需求信息或者新技术转化成产品或服务并推向市场,具有“弹性专精”优势。(二)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思考企业集群的形成方式是多样的。例如,意大利中小企业集群是基于区域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

11、和历史文化等原因缓慢形成的;克罗地亚造船业中小企业集群形成于大企业拆分。在我国,广东的东莞电脑企业集群是依托外资形成的典型;浙江的企业集群则源于内生的家庭手工业作坊。基于企业集群形成方式的多样性,笔者认为,工业园区的发展不宜照搬某一成功的模式,而应根据区域内已经具有的产业集聚基础或者可能形成的企业集群来加以引导和扶持,以提高园区的竞争力。工业园区可以是围绕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而形成的共生圈,也可以是中小企业“抱团成堆”。在功能类型上,工业园区可以是以销售或贸易为中心的企业集群,例如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市场;也可以是专门的生产企业的集群,例如浙江台州新河镇的帽业生产加工中心;或者是集中生产、销售、研

12、究以及人才、信息、资本等支撑要素的中小企业集群,比较典型的如意大利普拉托毛纺企业集群。特色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可以有多种选择:1以市场为依托,发展特色工业园区。波特认为,企业集群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市场。马歇尔在研究英国原生态工业区Yorkshire和Lancashire时发现,市场的自发力 量可以促成企业集群,即消费者对消费品和劳务的需求通过市场刺激了生产的集聚。浙江“块状经济”蓬勃发展就是得益于市场的发展。在浙江,专业化生产集群与贸易集群相得益彰。例如,绍兴有纺织企业集群和绍兴纺织商品城,嵊州有领带企业集群和领带商品城,义乌有各类小商品生产企业集群小商品城和小商品城。生产集群和贸易集群(或专业

13、化市场)的并联耦合与联动发展是企业集群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这是特色工业园区发展的一种可选模式。2在产业链上寻求优势环节,发展特色工业园区。地区特有的经济、技术、社会、文化基础决定了该地区的竞争优势。在产业链上基于优势环节形成企业集聚是发展特色工业园区的又一可选模式。例如,从台湾新竹工业园区的产业构成上看,虽然它与美国硅谷是类似的企业集群,但是两者之间在产业层次和产业链分工上有较好的互补性。美国硅谷的产值主要来自于原创性新技术产品的开发;新竹工业园区则集中于科技产品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另一方面,促进新竹工业园区发展的风险投资的渠道、技术创新激励措施也与美国硅谷不同。从自身优势出发,合理定位,而

14、不是单纯模仿硅谷模式,是新竹工业园区成功的经验,也值得其它工业园区规划建设者借鉴。3依托现有或具有形成可能的企业集群,发展特色工业园区。按照波特(2001)的观点,企业集群有外生的,但更多的是内生的。因此,工业园区建设要优先选择现有的或具有形成企业集群可能的区域,要充分考虑具有支撑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的地区。单纯靠优惠政策吸引和扶持一批所谓高新技术企业难以达到工业园区发展之目的。更为重要的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靠优惠政策构建的优势将会减弱,工业园区的竞争优势只能建构在具有独特区域优势的企业集群之上。4集聚适应性技术企业,发展特色工业园区。特色工业园区发展不能仅限于所谓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对基于传统

15、产业改造和升级的工业园区发展同样也必须给予高度关注(贾根良等,2001)。在我国,传统产业在工业体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正如波特所说,没有低技术产业,只有低技术生产的产业关键是形成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浙江的企业集群几乎都属于传统产业,但是,浙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却很强。因此,传统产业集聚的特色工业园区仍是我国工业园区发展的有效模式。四、构建地方特色工业园区中政府角色鉴于工业园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如何针对地区比较优势,采取有效的措施,支持特色工业园区的发展,就成为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特色工业园区,需要政府、企业、社会中介等多种力量介入,政府作用尤其重要。波特认为,

16、政府的角色应该是着力改进影响企业竞力的环境。在这方面,企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思路将帮助政府重新定义和设计地区经济发展的途径和目标;建立特色工业园区就是政府公共政策付诸实践的好机会。不过,政府只为园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公共物品还是不够的,政府应高度关注的是特色工业园区的区位选择和产业定位,并为园区内企业培育形成战略协同的软环境。(一)重视工业园区的区位选择与产业定位工业园区发展有赖于企业间协作,因此,要构建和发展工业园区,就必须从产业关联性的角度去考虑特色工业园区的产业定位与集聚。虽然形成企业集群是特色工业园区发展的目标所在,但是,特色工业园区在何地形成却也至关要。构建工业园区的首要任务是考虑区位的

17、选择。区位选择的主要变量是区位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以及成本因素。目前,我国工业园区的建设在经济地理上往往是以中心城市或地区为基础展开的,这就造成生产的高成本。特色工业园区的构建应满足产业竞争的长期需要。比如,生产加工型特色工业园区应放到郊区或转移到低成本地区;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应紧邻人才、科研机构集聚地区。特色工业园区的产业定位应该基于本地区已有和正在形成的产业集群。(二)培育创新网络企业集群的生命力就是持续创新。如果在企业集群内出现技术创新停滞或者技术断层,企业集群就会衰亡。因此,把特色工业区培育成创新网络,使企业集群保持持续创新的能力,这对工业园区乃至区域经济发展都具有战略意义。德鲁克认为,创

18、新与企业家精神密切相关。活跃的企业家群体是企业集群创新的重要源泉。发展工业园区,要注意培育园区创新的文化氛围,并且从政策上运用各种手段建立风险投资、技术共享、信息交流等支撑体系。另一方面,知识是区域经济创新的重要元素。在知识经济时代,地区的知识和技能将是区域经济创新能力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贾根良等,2001)。受知识溢出的影响,集群内企业对园区内知识创新的模仿和应用可能会挫伤创新企业的积极性,因此,政府对这类问题应进行政策干预,并建立创新补偿机制(叶建亮,2001)。创新网络是个复杂的动态的知识系统,内部各部门要素尤其是专业性知识与人才的流动会促进工业园区内企业间的学习和创新,同时也会促进创

19、新中心(比如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与企业的合作创新。创新网络还应该是一个开放系统。只有保持创新网络与外界资源的互动,尤其是对国内外相关产业技术发展和市场信息的及时了解,才能保证创新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最新变化。(三)根植区域网络体系网络是企业集群形成竞争力的基础。为使特色工业园区 内企业协同的利益最大化,根植本地网络,建立企业间相互依附的关系,对于提升园区内企业的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企业间这种相互依附的关系,需要政府和中介机构发挥粘合作用,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认同。政府区域经济政策,应该刺激和调整生活在区域经济中的许多公共机构和个人之间的各种联系,而不是直接管理。社会资本是企业间高效率协作的重

20、要支撑因素。这些软环境建设对于维持园区内企业间协作具有特殊的粘合作用。(四)维护区域品牌的市场形象中小企业一般缺少塑造国际品牌的能力,而特色工业园区的区域品牌却是中小企业产品走向世界的有力武器。世界上具有区域品牌效应的典型有米兰服装、法国香水、瑞士手表。我国一些地区的区域品牌效应也很突出,如温州打火机和低压电器等;区域品牌具有共享性特征。但是,一旦其中某个企业生产和销售低劣产品,区域品牌就会贬值,甚至成为低劣商品的代名词,温州的皮鞋就是前车之鉴。政府或者行业协会应该引导特色工业园区内企业加强行业自律,共同制定地区产品质量、服务标准,并监督执行,以维护区域品牌在市场上的形象。(五)提高特色工业园

21、区与市场对接的能力根据亚当?斯密的论点,分工的水平由市场的范围决定。工业园区的发展与区际分工和区际贸易高度相关,因此,特色工业园区内企业必须保持与市场的良好对接。浙江的专业化市场和空间集群是浙江中小企业与大市场对接的主流模式。这种模式在降低销售费用和信息成本,激励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面对接绩效显著(汪少华等,2000)。政府应该从专业化市场、空间集群以及制度创新等方面,提高地方中小企业产品与大市场的对接度,这将最终决定工业园区的成功与失败。当然,工业园区与市场的对接不仅包括国内市场,也理应包括国际市场。政府可以在国际信息平台的建设、举办国际性产品或企业交流会等领域提供广泛的支持。工业园区必须

22、保持对市场的高度敏感和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与配置,这样才会富有柔性(flexibility)和创新活力。这是工业园区获得长期繁荣的基础。五、研究与展望工业园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一种探索性组织模式,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业园区的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首先,我国工业园区的发展与乡镇企业的升级以及城市化战略具有一体性,工业园区的发展旨在推动工业化进程。因此,要避免将工业园区建成一个小城市或者行政区。其次,在各国关注可持续发展的今天,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有特别的意义,生态工业园区是工业园区发展的趋势,但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面临新的问题。再次,工业园区的管理模式尚未成熟,可操作的制度体

23、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政府过多的行政干预或者向旧体制复归都将制约工业园区的发展。制度创新要列入工业园区发展研究的重要议程。另外,如何克服园区企业“过度竞争”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竞争与合作可以导致高生产率,但是,知识溢出与竞争规模存在一个最优关系。规模过大,产品雷同、没有创新活力的低水平竞争将危及园区的生命力。浙江永康保温杯就是“过度竞争”的典型案例。最后,随着产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富有效率的企业集群也可能走向低效率或者衰亡。园区发展方向和策略的适时调整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诚然,工业园区的发展在区域经济体系中具有战略意义。波特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是缺少发达的企业集群。提出“增长极”理

24、论的佩鲁认为,经济增长在不同行业、地区是不平衡的,某些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可以集中于一些地区,以较快的速度优先发展,通过吸引力和扩散力带动其他地区发展。在西部地区,构建特色工业园区很可能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比如,在新疆发展棉纺织品工业园区、水果工业园区;在内蒙古建立乳产品工业园区等。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推进特色产业的发展,对于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有深远的意义。浙江由于其“块状经济”鲜明,特色工业园区发展走在前列。温岭、乐清都创建了许多基于企业集群的特色工业园区;舟山的工业政策立足于扶持海洋高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已初具成效。这是对本文很好的佐证。 云浮市是全国四大石材基地之一,素有“石材王国”的美誉,有200多年的发展历史,石材企业主要集中在云浮城区内324线国道两旁,连绵分布着3800多家企业,构成了蔚为壮观的“百里石材走廊”。据中国石材工业协会公布,2001年,云浮石材工业产值达30亿元,出口达12亿元,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石材加工销售基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