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种植蜜度要预留空间宿根花卉在同一块地要生长多年,由于每年的生长要萌发许多新芽和新茎,株丛逐年扩大,因此在栽植时就要预留一定的空间,适当扩大株行距。4、 每年要进行适当的深中耕,保持良好的土壤结构,促进根系向纵深方向发展。一般在秋季进行。5、 生长期间勤追肥在每年的生长期间要多次追施氮肥,配合适量的速效磷钾肥。6、 秋季节和中耕深埋有机肥7、 防治地下病虫害生长期间防治地上病虫害;秋季防治地下部分病虫害。第二节 宿根花卉栽培管理范例一、菊花1、 别名:黄花、节花、秋菊、治蔷、金蕊等。2 、学名:菊科菊属, Dendranthema morifolium. or Chrysanthemum
2、morifolium。英名:Florists chrysanthemum3、形态特征茎:直立,基部木质化,高 60-150cm,全株被有绒毛。叶:单叶互生,大,呈卵形或长圆形。边缘浅裂或深裂,基部楔形,有柄,托叶有或无,叶是识别品种的依据之一。花序及花: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径 2-30cm不等。一般头状花序边缘为舌状花,中部为管状花。花色由白、粉红、雪青、玫红、紫红到墨红都有,由淡黄、黄、棕黄到棕红,此外,还有淡绿、红面粉背、红面黄背以及一个花序中有两种显著不同颜色的小花称作“乔色”。花期 6-12 月。果实和种子:“种子”为瘦果,细小呈褐色。4、菊花的类型与品种依自然花期和生态习性分类:
3、春菊:花期 4 月下旬到 5 月下旬。夏菊:花期 5 月下到 7 月。秋菊;花期 10 月中旬到 11 月下旬。秋菊又分早秋菊( 9 月开花)、中秋菊( 10 月开花)和晚秋菊( 11 月开花)。寒菊:花期 12 月上旬到翌年 2 月按瓣型和花型分类:中国园艺学会和中国花卉盆景协会 1982 年在上海将菊花瓣型定为 5 类,即平瓣类、匙瓣类、管瓣类、桂瓣类和畸瓣类。根据花型又分成 30 个型和 13 个亚型,各种花型参阅 152 页。一般平瓣类、匙瓣类,夏菊、夏秋菊品种较多。桂瓣类、管瓣类和畸瓣类中秋菊和寒菊品种较多。根据菊花对温光的反应分类:钝感品种在 10-27 之间能正常开花。对温度的反
4、应 低温敏感品种在 15.5 以下开花受抑制。高温敏感品种在15.5 开花受抑制,10 ,花期延迟。质性短日照 秋菊、寒菊。量型短日照 夏菊、八月菊(夏秋菊)量型短日照 九月菊花芽分化为量型短日照,花芽发育为质性短日照。对光照的反应质性短日照:对某一短日照要求十分严格,没有短日照出现则表现出不分化或不发育。例如在北京秋菊进入8月中下旬后,日长减少到13.5小时,气温低于15,才开始分化,当日长降低到12.5小时,温度降到10左右时,花芽开始发育。量型短日照:对短日照长短的要求不太严格,只要有短于临界日长的短日出现就行,而且对短日持续时间有所要求。根据花径大小分类:小菊:6.0cm。中菊:6-1
5、0cm。大菊:10cm特大菊:20cm吴应祥先生将菊花大小分成小、中、大三级,小(9.0cm)、中(9-18cm)、大(18cm)。根据整枝方式或应用方式分类:独本菊:又叫标本菊,一株只六一枝花。立菊:又叫盆菊,一株留数朵花。大立菊;一株又数百朵甚至数千朵花。悬崖菊;用小菊整枝形成悬崖状。嫁接菊:一株上嫁接多种花色的菊花。案头菊;株高不超过20cm,花朵大,能表现品种特性。菊艺盆景:由菊花制作的盆景或用菊、石相配做成的盆景。欧美国家按花型的分类:将菊花分成三类九型。小花单瓣型(Small single)单瓣类(Single)大花单瓣型(Large single)小花托桂型(Small anem
6、one)托桂型(Anemone)大花托桂型(Large anemone)球型(Pompon)反卷型(Reflexed)重瓣类(Double) 莲座型(Incurved)或装饰型(Decoratives)或展览型(Exhibitions)管瓣类(Spider或Quilled或Thread-like Varie)平瓣类(Flat)5、菊花种的起源与遗传基础陈俊愉先生认为现代菊的原始种是多个野生种的天然杂交,并经过长期人工选择而成,主要杂种亲本有:小红菊(Dendranthema erubscens):舌状花,分红色、紫红色或白色,原产甘肃、内蒙、河北和东北,2n=4x=36。野菊(D.indicu
7、m):又叫野黄菊,舌状花,黄色。除新疆之外,我国各地均有分布,2n=4x=36。紫花野菊(D.zawadski):又称木菊。舌状花,白、粉或红紫色,原产浙江、安徽、河北、山西、内蒙及东北各省。2n=6x=54。 北京大学李懋学对中国栽培菊花21个品种进行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栽培菊品种多为6倍体到接近8倍体或异源多倍体,2n=52-71之间,它的非整倍性变异,产生了许多变异类型。6、 花的生物学特性a) 对温度的要求:菊花具有一定的耐寒性,尤其是地背菊耐寒性更强,一般在5以下就可以萌芽,10以上开始新芽伸长,16-21生长最适宜。花芽分化温度在15-20,类型或品种不同,花芽分化临界
8、温度也不一致,但所有品种,温度大于27时,花芽分化受到抑制。b) 对光照的要求;菊花喜光,是典型的短日性花卉,在长日照下进行营养生长,在短日照下进行花芽的分化和花蕾的发育。一般秋菊和寒菊属于质性短日花卉,夏菊和8月菊属于量性短日花卉,9月菊的花芽分化属于量性短日,而花蕾发育则属于质性短日。秋菊和寒菊一般花芽分化的短日日长比花蕾发育的短日日长长。短日处理3天就可以进入花诱导,短日处理7天可以进入花芽形态分化,短日持续时间越长,诱导花芽分化的腋芽就越多。c) 莲座化与打破莲座化:莲座化:形成脚芽或吸枝、丛生于茎的基部,而节间不伸长的现象。产生莲座化的原因:最主要是温度。如果开花之后基部发生的脚芽,
9、遇到温度适宜(秋天夜间温度能保持在10以上),可以伸长开花;晚秋和初冬发生的吸枝则不能伸长,而呈莲坐状。脚芽呈莲座状主要与顶芽存在有关,摘除顶芽后,发生的侧枝将会解除莲座状,此外乙烯有诱导莲座化的作用。进入莲座化状态的脚芽,可以用低于10的低温处理来打破莲座化,如果用5的低温处理3周就可以打破莲座化。菊花感应低温的部位很多,有新叶、嫩芽,但主要部位是顶芽和侧芽。7、 菊花的繁殖菊花的繁殖有以下几种方法;扦插:一般选用越冬期间老株的脚芽(又叫冬至芽)或专门供采插穗的母株发生的分枝。采取插穗的条件:在长日照下培养母株的侧枝;插穗长8-10cm;插穗顶部留2-3片叶,大叶可以剪去一半;插穗的基质以洗
10、净的粗河砂或蛭石或珍珠岩或草炭为宜,基质厚度15cm左右;扦插深度为插穗长度的1/2-2/3,株距8-10cm;扦插后的气温保持在15-18,基质温度保持在18-21,并保持85%-90%的空气湿度和湿润的基质,以及适当的遮光。分株:又叫分根,在11-12月或清明节前,将母株连根挖起,将带根的蘖芽分成单株,移栽后在5-10下培养。嫁接;将一个品种的芽或枝接在另一株生长健壮、适应性强的植株上,目的是使生长势弱的优良品种得到繁殖,使一株菊花开出多种颜色的花,在生产上多用于培养大立菊,塔菊、十样锦菊和新品种等。压条:在下列情况下采用压条繁殖:局部枝条有优良性状的突变;枝条抽得过长,促使矮化;不适宜的
11、繁殖季节,所采取的补救繁殖措施。有性繁殖:主要用于结实率高的品种和新品种选育,发芽温度为12。组织培养:一个方面是加速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二是用于感染病毒严重的品种的脱毒。8、 菊花的栽培与管理a) 盆菊的栽培与管理盆菊栽培有三种方式即“一段根法”、“二段根法”和“三段根法”。“一段根法”:将扦插生根苗,一次上盆、整枝,形成一棵具有一层根系的菊花。“二段根法”:第一次上盆时填土1/2或1/3,通过整枝摘心,再填二次土,使菊花形成两层根系,培养出的盆菊花大、叶茂。“三段根法”:将冬季发生的脚芽扦插生根后,在春季上盆,填土1/2-1/3,在夏季摘心后,再次填土,进入秋季结合花芽分化时的施肥浇水,进
12、行第三次填土,使菊花苗发育出三层根系,结果菊花根系发达,枝繁叶茂,花朵硕大,姿态优美。b) 切花菊的栽培与管理i. 切花菊定植的株行距 美国标准:多花型15x18cm,冬季18x20cm,内部两株,外部三株。标准型:夏季10x15cm,冬季13x15cm,畦宽100cm,畦间走道40-50cm。台湾标准:18x20cm,20x27cm,亩栽苗18500-12330株。 定植深度:1.3-2.0cm,以支撑网作支架,防止倒伏。夏季定植后需用遮阳网遮光30%。 摘心:定植后,当株高达到10cm时,便开始摘心,一般保留3-5个花枝为宜。 补光:在短日季节,栽后立即补光,将光照时间延长到14.5小时,
13、温度控制到15.5,在40-500N的地区,冬季需要补光5小时,在25-400N的地区冬季需要补光4小时,在赤道附近的地区,冬季需要补光3小时,补光的光照强度冬季为33-55lux,其他季节为77-110lux。 短日照处理:在长日照下,植株每周可长2-4片叶,顶端以下10cm内,节间快速生长,当植株高度达到35-50cm时,开始短日照处理,处理时间,标准菊(三支)一般处理3-4周,射散菊需要6周,短日处理期间受光时间不能超过12小时。 切花栽培菊花的施肥:切花菊花需要大量的N、K肥,尤其是生长初期的7周内,维持高氮特别重要,当花蕾达到1-1.5cm时,不需要继续施肥。菊花的施肥标准是以土壤分
14、析结果为依据,在土壤1份,蒸馏水6份的抽出液中,应含有硝酸根(NO3-)20-40mg/l,Ca2+150-250mg/l,P2O53-5mg/l,K2O20-40mg/l,pH5.6-6.5。不足此数,就要通过施肥进行调整。 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定植后的1-3天和3周后各喷1次1.5-6mg/l的赤霉酸钾盐,增加标本菊的茎长;除芽后立即用B9(矮化剂)2500mg/l处理,减少标本菊的花梗长度。二、芍药1.别名:将离、离草、婪尾春、余容、犁食、没骨花、黑牵夷、红药等2.学名:Paeonia lactiflora3.科属:毛茛科,芍药属根:芍药的根可分为3类:根颈、块根、须根。根颈在根的最上方,
15、着生有芽;块根由根颈下方生出,肉质,粗壮,呈纺锤形或长柱形。芽:丛生在根颈上,肉质,初生时水红色至浅紫红色。由根部簇生,高约50-110厘米,草本。二回三出羽状复叶 花:一般独开在茎的顶端或近顶端叶腋处,花大,直径可达10-20厘米;花瓣513枚,花色有白、黄、绿、红、紫、紫黑、混合色等多种。果实:蓇葖果4.产地与分布4、种类与品种生物学习性气候芍药喜凉爽气侯,适宜载培的地区为暖温带至亚热带,年平均相对湿度应为70%80%,但在为45%的干旱地区也能生长。温度耐寒性强,可耐46.5度低温,在我国北方可露地越冬,而夏季高温炎热时,植株呈半休眠状态,并可耐极端最高温度42.1度。土壤土质以深厚的壤
16、土最适宜,以湿润土壤生长最好,但排水必须良好。积水尤其是冬季很容易使芍药肉质根腐烂,所以宜栽地势高的地方,低洼地、盐碱地均不宜栽培。肥水芍药性喜肥,圃地要深翻并施入充分的腐熟厩肥,怕水涝。光照谚语有“阴芍药”之说,说明芍药耐阴,能够在阴凉处生长,然仍以阳光充足最好,否则将会直接影响根的发育。但当光线过于强烈时,有可能会灼伤花瓣,使花期变短;不过,光线并非越暗越好,当光线过暗时,花色就会变浅变淡,影响观赏价值,花期也不长。6.芍药的繁殖芍药的繁殖有播种、扦插和分株法,通常以分株繁殖为主。分株法1.分株时间 分株期以九月下旬至十月上旬为宜,此时地温尚高,有利于根系的恢复,以及伤口的愈合。若分株过晚
17、,则 根系难以恢复,春季萌发时又需要消耗大量的养分与水分,容易引起生长不良。当然分株也不能过早,过早容易引起秋发,也会消耗养分。另外,春季也不宜进行,因为此时芍药生长迅速,若进行分株,会使水分供应不足,同样引起营养失调,且花谚语就有“春分分芍药,到老不开花”之说,故一般多不采用。2.分株方法 将根株掘起,挖掘时坑要大,下掀要深,尽量保留完整根系,震落附土,顺其自然纹理掰开,不可硬拉,必要时可用剪刀剪开或用刀切开,并剪除下部坏根、病根。使每个根丛具23芽,最好35芽,然后将分株根丛栽植在准备好的圃地。3.分株后管理 栽植深度以芽入土2厘米左右为宜,过深不利于发芽,且容易引起烂根,叶片发黄,生长也
18、不良,过浅则不利于开花,且易受冻害,甚至根茎头露出地面,夏季烈日暴晒,导致死亡。如果分株根丛较大(具35芽),第二年可能有花,但形小,不如摘除使植株生长良好。根从小的(23芽),第二年生长不良或不开花,一般要培养25年。播种繁殖以种子成熟后采下即播种为宜,越迟播发芽率越低。芍药种子有上胚轴休眠现象,播种后当年秋天生根,次年春暖后芽才出土。幼苗生长缓慢,有的芽34年才可开花,还有到第56年才开花的。扦插法扦插法可用根插或茎插。秋季分株时可收集断根,切成510厘米一段,埋插在1015厘米深的土中。茎插法在开花前两周左右,取茎的中间部分由二节构成插穗,插温床沙土中约一寸半探,要求遮荫并经常浇水,一个
19、半月至两个月后既能发根,并形成休眠芽 。7.芍药的栽培与管理 芍药定植后不能经常移栽,否则会损伤根部,影响生长和开花,为使芍药良好生长,每年需进行合理施肥。第一次在3 月份出芽时施用;第二次在4月份现花蕾时施用;第三次在5月下旬花谢后施用;第四次在8月下旬处暑以后,植株孕育翌年花芽时施用;第五次在11月份,在植株周围开沟施冬肥。每次施肥后,都要浇足水,并应立即松土,以减少水分蒸发。雨季应经常中耕除草。 盆栽芍药,霜降后剪去枯萎枝叶,以防孳生病虫。越冬期间无需移入室内,放置在阳台上或房檐下阳光充足处,盆土不要过干即可。 芍药开花前,侧蕾出现后,可及时摘除,以便养分集中,促使顶蕾花大花美。花谢后,
20、如不打算播种繁殖,应随时剪去花梗,以免结籽,消耗养分。切花应用栽培管理繁殖方法。切花品种芍药的繁殖,以分株苗为主,该法见效快,且能保证品种的特性。分株的要求。分株的季节宜于每年秋季的10月份前后,即白露至立冬间均可进行。分株时,要利用其自然纹理小心地分开,每株一般保留3-5个芽,剪去腐根及不必要的大根。分株时注意不要碰伤芽体,对于修剪好的分株苗稍阴干后,用草木灰涂抹伤口,或用50-100倍多菌灵水溶液浸泡30分钟,以杀死其附生的病菌。栽植。株行距按70厘米70厘米栽植。穴的深度为20-24厘米,穴口直径为18厘米。然后将分株苗放在穴内,一边填土,一边轻提分株苗。上提的标准以芽尖与土壤表面相平为
21、宜。最后填满土,捣结实,并封地堆,以利越冬。田间管理。早春要深锄一次,并挖松年前栽植时所封的土堆,注意不要碰伤芽体,不要使芽尖过早的裸露于土表面。中耕除草一年要进行8-10次,结合雨量控制锄地的深浅和次数。其需肥量较大,一般分为花前、花后、越冬三次施肥。以越冬肥为主,越冬肥每667平方米施堆肥2-3平方米,饼肥150克。根外追肥是在芍药展叶后,一般每5-7天向叶面喷施0.1%-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1次,连续4-5次即可。芍药为肉质根,比较抗旱,多雨季节要注意排水,保持土壤干湿相宜。切花芍药一定要及时摘除侧蕾,花蕾在生长期内,应及时喷水除去粘液。病虫害防治。叶部病害。主要有黑斑病、灰霉病、红
22、斑病等。防治方法:定期喷洒50%多菌灵500倍液。根部病害。主要有白绢病、紫纹羽病等。实行轮作,减少重茬;再后及时排水,避免积水;栽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按11000的比例对水浸泡消毒;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并对其周围土壤进行消毒,以减少病害的侵染。虫害。根部虫害主要是蛴螬,4-9月份危害最严重。结合施肥每667平方米施15千克呋喃丹颗粒剂。叶部虫害为蚜虫,防治方法:结合喷施叶面肥,加入乐果或氧化乐果乳油,可消灭蚜虫。鲜切花的采切采切应在上午露水晾干后进行。可选择紧实、显色的花蕾贮藏,或选择萼片松散的花蕾即切即售。重瓣花应比单瓣花稍后些采切,红色品种应比白色品种稍
23、后些采切。采切时,当长度达到需要的标准,应使母株上的叶片尽可能多留一些,以保证其光合作用继续进行,使根系不再腐烂,保证下一年的产量。三、非洲菊太阳花、猩猩菊、日头花等Gerbera jamesonii Bolus菊科,非洲菊属株高3045cm,叶基生,叶柄长,叶片长圆状匙形,羽状浅裂或深裂。头状花序单生,高出叶面2040cm,花径1012cm,总苞盘状,钟形,舌状花瓣l2或多轮呈重瓣状,花色有大红、橙红、淡红、黄色等。通常四季有花,以春秋两季最盛。非洲菊原产南非。主产南非,少数分布在亚洲。随着国内温室技术的进步及国外新型温室技术的引进,在我国的栽培量也明显增加,华南、华东、华中等地区皆有栽培在
24、世界各国园艺工作者的不断栽培下,非洲菊的新品种不断涌现,有单瓣品种,也有重瓣品种,有切花品种,也有盆栽品种,有供温室栽培周年开花品种,也有花坛栽植品种。根据花色大致可以分为:橙色系品种:花瓣(舌状花)较厚而直立,花稍小。粉红色系品种:花瓣较薄,切花后花瓣易下垂。大红色系品种:花多重瓣性,花瓣易下垂。黄色系品种:花形优美。另外还有一些以菊科其他属花卉为父本的远缘杂种,杂种花型多与父本相似。5.非洲菊的生物学特性原产非洲南部的德兰士瓦,性喜温暖、阳光充足和空气流通的环境。生长期适温2025,白天不超过26的环境可周年开花,冬季休眠期适温1215,低于10即停止生长,耐寒性不强,华南地区可露地越冬,
25、华东地区覆盖越冬,华北地区需在地窖、冷床越冬或在温室里做促成栽培。要求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土壤,忌粘重土壤,宜微酸性土壤,在中性和微碱性的土壤中也能生长,但叶片易缺铁。对日照长度无明显反应,在强光下花朵发育最好,略有遮荫可使花茎伸长,对切花有利。 非洲菊6.非洲菊的繁殖由于非洲菊为异花传粉植物,自交不孕,花序中雄蕊与雌蕊成熟的时间不同,必须人工授粉才能获得种子,其种子后代必然会发生变异。变异类型普遍表现为花梗变细、变软,花形变小,切花价值大大降低,当今的切花品种多为杂交育种,且为多倍体,基本上无种子产生,所以种子繁殖目前仅用于育种及盆栽品种,一般不直接用于大面积切花种生产。播种
26、繁殖非洲菊不能自花授粉,需人工授粉,得到的种子细小,寿命只有半年,在0左右低温下贮藏可保持1年,宜随采随播。春播35月,秋播910月。播种时撒播于育苗盘中或育苗畦中,发芽适温为1820,播后1周发芽,发芽率较低,约为50%左右。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移植1次,在棚中养护2个月即可上盆或定植于田间。分株繁殖生长健壮的非洲菊成年植株可以采用分株繁殖,但繁殖系数低,易感染病虫害,分株繁殖代数高时,种苗退化,质量不稳定,降低商品率,一般较少采用。分株繁殖每年每株仅可分出56个新株,一般在35月进行。首先把一年生的母株挖出,再把地下茎分切成若干子株,每个子株必须带有根和芽,然后移植到苗床内或直接定植到
27、大田。栽时不可过深,以根颈部略露出土为宜。扦插繁殖将健壮的植株挖起,截取根部粗大部分,去除叶片,切去生长点,保留根颈部,并将其种植在种植箱内。环境条件为温度22 24,空气相对湿度70%80%。以后根颈部会陆续长出叶腋芽和不定芽形成插穗。一个母株上可反复采取插穗34次,一共可采插穗1020个。插穗扦插后34周便可长根。扦插的时间最好在34月,这样产生的新株当年就可开花。组培繁殖组织培养是目前非洲菊繁殖的主要方式,种苗质量高,繁殖速度快,可实行周年计划安排,有利于商品化生产。通常使用花托和花梗作为外植体。芽分化培养基为:MS+BA(10毫克/升)+IAA (0.5毫克/升);继代培养增殖培养基为
28、:MS+KT(10毫克/升);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03毫克/升)。非洲菊外植体诱导出芽后,经过45个月的试管增殖,就能产生成千上万株试管植株。非洲菊最适合的大田移栽时期是4月份,这时移栽的幼苗在8月份就能大量产花。因而,愈伤组织分化出芽宜在10月中旬以前完成;第1次试管增殖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以后每月1次,到翌年2月中旬结束第4次增殖,然后进行为期2周的试管苗长根;长根后移栽到苗床,养护1个月,再在4月初移至大田。7.非洲菊的栽培与管理一、土壤准备1、土壤耕作和基肥:种植前深耕一次(30-40cm),将化肥和厩肥(每亩施腐熟厩肥2000kg,5m3腐殖土,过磷酸钙65kg,复合肥50kg)施入土壤后深翻(15-25cm)。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