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8.98KB ,
资源ID:1694523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9452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毛特概论第八章习题精简版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毛特概论第八章习题精简版Word格式.docx

1、C.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本身不具有社会制度属性D.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的本质属性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的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经济关系市场化B.企业行为自主化C.宏观调控间接化D.经济运行法制化E.保障制度社会化4、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识正确的是( )A.它是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的经济体制 B.它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经济体C.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相结合是它的内在要求D.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没有共同点5、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在所有

2、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C.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与归宿。D.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到支配作用。三、判断题1、在我国经济活动中,政府充当的角色是“裁判员”和“运动员”的统一。 2、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的本质属性。3、市场经济就是市场经济,没有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分。四 材料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

3、增长率的3倍多,我国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四。我们依靠自己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我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这30年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从1978年到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3786元,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成倍增加。群众

4、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吃穿住行用水平明显提高。改革开放前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状况已经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摘自胡锦涛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2002年我国财产的分布情况: 人均财产最多的20%的人口拥有59.3%的财产,而人均财产最少的20%的人口则仅有2.80%的财产,两者的比例为21.181。如果以拥有财产多的10%的人口同拥有财产最少的10%的人口相比,那么,两者拥有的财产比例为60.891。 摘自景天魁: 收入差距与利益协调 (1) 谈谈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给我国经济生活带来哪些正面和负面影响与变化。 (2) 如何正确认识其中的负面影响与负面变化? (3) 怎样做才能缓解或

5、消除这些负面的变化?参考答案: (1) 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给我国经济生活带来的正面的变化有: 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大幅度增加了社会财富,迅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扶贫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家的综合国力得以迅速提高。负面的变化有: 居民在收入和财产占有上出现了差距过大的情况。(2) 对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给我国带来的居民在收入和财产占有上差距过大的负面影响与负面变化,应历史地、辩证地加以认识。首先,改革所带来的成绩是主要的、巨大的,不足与成绩相比是次要的,是细小的,且在一定意义上讲是难以避免的。 其次,贫富差距扩大既有打破平均主义所带来的合理成分,也有“市场失灵”、权钱交易所带来的不合理的成分

6、;既有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的正面效用,也有不利于社会公平、社会稳定的负面作用。最后,政府应加大对贫富差距过大的情况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将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正常的范围之内。(3) 通过建立财产税、遗产税、继承税等对富人的财产进行调节;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最低工资制度; 加强法治建设,加大对腐败的打击力度。第二节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现阶段所有制机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A.在所有制中占主体地位 B.在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C.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D.限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2、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具体的是指( )A.经济制度的实

7、现形式B.公有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关系C.公有资产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D.公有资产的最终归属问题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 ) 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C.具有公有性质的经济 D.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决定于( )A.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 B.所有制结构 C.分配制度 D.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 )A.兼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经济 B.兼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 C.兼有工业化和信息化双重任务 D.兼有市

8、场化和国际化的双重使命6、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建立怎样的所有制结构,确定什么样的基本经济制度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这里的根本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 )A.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B.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C.国有经济在我国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D.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7、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由( )A.非公有经济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决定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决定8、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A.股份制 B

9、.股份合作制 C.租赁、承包制 D.国家独资经济二、多项选择题: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 )A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基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在于( )A生产力总体水平比较低,而且极不平衡,客观上要求多种所有制形式B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C以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为标准取舍不同所有制形式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在实践中具有巨大优越性3、下面有关所有制实现形式说法正确的有( )A是所有制关系得以实现的具体形式B主要是指资

10、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C直接影响到这种所有制所能容纳的生产力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出来D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4、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B.公有制企业在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各个行业中都占有绝对的优势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D.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5、进一步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做到( )A.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B.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C.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将两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D.逐步把非公有制经济改

11、变为公有制经济6、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非公有制经济( )A.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B.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C.与公有制经济可以共同发展D.与公有制经济共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E.与公有制经济一道构成市场经济的根基7、在我国现阶段是所有制结构中,私营经济( )A.不受公有制经济的影响和制约 B.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C.其存在和发展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 D.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8、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原因是( A.它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B.它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C.

12、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它代表了我国所有制改革的方向 1、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就不应该强调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1)此观点是错误的。2、坚持公有制主体是说,在任何地方、任何产业中,公有制必须居主体地位。(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四、材料分析题 材料题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到 1956 年,国营工业的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占 675%,公私合营工业占 325%,私人资本主义工业完全消灭;在批发商业中,国营和公私合营占972%,私营只占28%;在零售商业中,国营商业占 683%,公私合营和合作社商业占 275%,私营商业占 42%;在手工业方面,195

13、6 年参加手工业合作社的从业人员占全国个体手工业从业人员的977%,合作社手工业产值占手工业总产值的929%。1958年4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继续加强对残存的私营工业、个体手工业和对小商小贩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指示,决定对个体工商业者采取更加严厉的限制和改造措施。经过上述变化,中国经济基本上由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组成。1978 年,在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工业占 808%,集体所有制工业占 192%,个体为零。 通过 1978 年开始的改革,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全国工业总产值构成中,国有经济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776%下降到1997年的265%(包括控股、参股,则为35

14、%),集体经济由222%上升为405%,非公有经济已由02%上升为329%。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80%以上下降为61%。全国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制企业的有36万家,总股本5900亿元,国家用 57%的股本影响和支配 43%的社会资本。国有经济对社会资本的影响面已明显扩大。这说明,单一公有制经济的格局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已基本形成。请回答:(1)结合材料,说明在 1978 年改革前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结构是怎样的?(2)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3)结合社会发展的

15、实际谈谈如何保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材料题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是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有的经济现象。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不仅有私有制经济成分,也有国有制经济成分以及其他经济成分;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不仅有公有制经济成分,也有私有制经济成分以及其他经济成分。但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是根本不同的。在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问题时,有人以“八宝饭”为例做了形象比喻:八宝饭中的糯米是主要成分,没有糯米不是八宝饭,但糯米本身并不就是八宝饭;八宝饭里还有其他成分,红枣、莲子、核桃、花生、红豆、砂糖等,没有这些成分也不是八宝饭,但这些东西本身也不同于八宝饭。只有把糯米和其他

16、成分组合在一起并以糯米为主才是八宝饭。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判断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性质的根本标准是什么?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之间是什么关系?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优越性的主要表现是什么?答案要点: (1)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一个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形成的基础。在一个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成分城决定这个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性质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成分根本不同。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其他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有制

17、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公有制经济得到巩固和发展,并取得了多种实现形式。非公有制经济也因此得到改变和发展。因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3)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它的优越性主要表现为: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本质上符合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提供了前提,它否定了剥削,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第三,它既有利于发展公有制经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18、又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种经济成分的积极作用,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第四,它既克服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又克服了改革开放前经济体制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弊端,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第三节习题一、单选题1、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有(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B.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C.股份制企业职工的按股收入D.国有企业工程师业余帮助乡镇企业搞设计获得的收入2、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最大好处是( )A .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B .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C.有利于最终实现共同富裕D.有利于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3、当前我国加快完善

19、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工作是( )A.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B.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证制度C. 慈善事业、商业保险 D.社会福利、社会优抚4、十七大提出的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指导方针是( )A.效率优先,注重公平B.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C.效率与公平并重 D.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5、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 ) A.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B.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C.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6、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却会

20、有所差别,这是因为( )A.贯彻按劳分配就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B.按劳分配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C.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7、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收入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实质就是( )A.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B.按对资本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则C.按对劳动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则D.按对知识与知识产权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则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依据是( )A .存在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 B .存在着公有制经济C.存在着非公有制经济 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二、多选选择题1

2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其必然性是( 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B.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C.劳动存在重大差别,同时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D.共同富裕的目标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2、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就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其中包括( )A.整顿不合理收入 B.提高低收入阶层收入水平,降低中高阶层收入C.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D.坚决取缔非法收入3、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里先富起来的条件是( )A.诚实劳动 B.按劳分配 C.合法经营 D.多劳多得 4、我国现阶段按生产要素

22、分配取得的收入有( )A.股份公司股票持有者的股息收入B.股份合作制经济的投资分红收入C.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D.房产出租者取得的租金收入5、现阶段我国存在着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主要是因为( )A.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结果 B.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结果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结果D.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不同的结果6、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必须深化收入分配改革,为此,必须注意( )A.坚持效率第一 B.正确认识和处理“先富”和“共富”的关系C.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 D.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级分化7、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 )A.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B.基本医疗保险制

23、度C.失业保险制度 D.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按劳分配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1)这种观点是正确。2、按劳分配,可理解为谁付出的劳动最多,谁的收入就应当高。()这种观点是错误的。3、讲效率优先就不可能兼顾公平。4、先富不会带来共同富裕。1、从1994年开始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但是从1997年起又逐步扩大。2001年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是农村居民的32倍。如果把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是世界上最高的。上世纪80年代中期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是农村居民的18倍左右。 全国收入差距的扩大并不是表现为低收入人群收入状况的恶化, 而是表现为高收入人群收入超高速增长。 200

24、2年最高的10人群组获得了总收入的近32,比1995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富人变得更富了。 从收入差距的构成上看,城乡收入差距大于城镇和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地区之间收入差距贡献率从 75提升为 87,表明了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而不是缩小。此外,东部地区收入差距的相对贡献率下降了 116个百分点,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各自内部收入差距的相对贡献率都在上升,特别是西部地区的贡献率提高了近8个百分点。也就是说,越是相对落后的地区,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就越加明显。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1988年、1995年、2002年全国范围住户跟踪调查报告 (1)材料反映了哪些问题?(2)中国城乡

25、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结合案例和社会实际谈谈缩小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第四节习题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人文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 )A.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B.加强减排和生态保护工作 C.限制能源开发和利用D.发展循环经济 2、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 )A.生产发展 B.生活宽裕C.乡风文明D.管理民主3、十八大提出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其本质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要以( D )为主线A.科学发展 B.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6、D.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4、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是( )A.科技创新 B.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C.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D.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5、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 )A.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B.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型农民企业家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D.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新格局6、下列关于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关系,说法有误的是( )A.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B.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必然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存C.经济和社会发展必然导致资源过量消耗,环境的恶化D.经济发展不一定以环境恶化为代

27、价7、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一原则的含义是指( )A.既要防止收入过分悬殊,又要防止平均主义B.既要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C.既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要提倡先富帮后富D.人民生活水平既要不断提高,又要依法纳税8、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是( B ) A.加强原始创新 B.加强自主创新C.加强集成创新 D.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 9、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是( )A.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B.发展绿色经济C.强调国民幸福指标D.发展知识经济二、多选题1、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是( )A.

28、自主创新B.重点跨越 C.支撑发展D.引领未来2、我们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技术创新体系应该是( )A.企业为主体B.市场为导向C.产学研相结合D.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3、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要提高( )能力A.原始创新B.集成创新 C.消化吸收再创新D.协同创新4、新型工业化主要内容是( )A.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B.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 C.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D.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5、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是( )A.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B.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 C.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D.采取对口支援等形式,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扶持力度6、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四化”是指( )A. 工业化B.信息化 C.城镇化D.农业现代化7、党中央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出的新方针、新要求,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富裕的根本途径是( )A.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B.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C.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乡村D.国家和政府大力增加对农业、农村的投资力度,彻底改变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