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826.15KB ,
资源ID:1693064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93064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时光似流水转眼间为期三个月的国培学习告以结束不敢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时光似流水转眼间为期三个月的国培学习告以结束不敢Word文件下载.docx

1、(2) 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3)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注意:特别是第5和第6点,不要忘记。希望没有完成发帖和回帖任务的教师积极完成任务 。研修日志:提交数 399 评论数 221 班级推荐数 86 我的教学故事:提交数 157 评论数 78 班级推荐数 54 作业:提交数 164

2、评论数 15 班级推荐数 10 论坛研讨:发帖数 1175 回帖数 2955 精华贴数 1 教学设计与反思:提交数 60 评论数 20 班级推荐数5在线学习时间长的学员是:杨军锋 300小时20分 发表研修日志最多的学员是:刘英强 43篇发表教学故事多的学员是:张娜 11篇论坛上积极交流发帖回帖多的学员有:张娜 刘英强 刘晓平 冀红军 樊爱锋 周轶 朱荣荣发帖最多的是:75篇 回帖最多的是:520篇一、精彩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基本信息课题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第四章4.6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作者及工作单位蓝田县洩湖初中 李鹏涛教材分析本节课要求学生理解多边形的定义,通过探索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并能运

3、用内角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内角和公式的探索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习惯。学情分析1、教师引导,让学生探索、讨论,总结归纳。2、探索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习惯3、学生认知障碍:如何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多边形内角和公式。2、数学思考:通过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体会转化思想在几何中的运用,同时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问题的方法。3、解决问题:通过探索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4、情感态度目标:通过猜想、推理活动感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探索多边形内角和。 难点:探索多边形内角和时,如何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

4、激思师:大家都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么四边形的内角和,你知道吗?活动一:探究四边形内角和。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学生分组交流与研讨,并汇总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一:用量角器量出四个角的度数,然后把四个角加起来,发现内角和是360。方法二:把两个三角形纸板拼在一起构成四边形,发现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相加是360接下来,教师在方法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作辅助线的方法,连结四边形的对角线,把一个四边形转化成两个三角形。 师:你知道五边形的内角和吗?六边形呢?十边形呢?你是怎样得到的?活动二:探究五边形、六边形、十边形的内角和。学生先独立思考每个问题再分组讨论。关注:(1)学生能否类比四边形的方式解决

5、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 (2)学生能否采用不同的方法。学生分组讨论后进行交流(五边形的内角和)方法1:把五边形分成三个三角形,3个180的和是540方法2:从五边形内部一点出发,把五边形分成五个三角形,然后用5个180的和减去一个周角360结果得540 方法3:从五边形一边上任意一点出发把五边形分成四个三角形,然后用4个180的和减去一个平角180,结果得540方法4:把五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然后用180加上360交流后,学生运用几何画板演示并验证得到的方法。得到五边形的内角和之后,同学们又认真地讨论起六边形、十边形的内角和。类比四边形、五边形的讨论方法最终得出,六边形内角和是720

6、,十边形内角和是1440(二)引申思考,培养创新通过前面的讨论,你能知道多边形内角和吗?活动三:探究任意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思考:(1)多边形内角和与三角形内角和的关系? (2)多边形的边数与内角和的关系? (3)从多边形一个顶点引的对角线分三角形的个数与多边形边数的关系?学生结合思考题进行讨论,并把讨论后的结果进行交流。发现1:四边形内角和是2个180的和,五边形内角和是3个180的和,六边形内角和是4个180的和,十边形内角和是8个180的和。发现2:多边形的边数增加1,内角和增加180发现3:一个n边形从一个顶点引出的对角线分三角形的个数与边数n存在(n-2)的关系。得出结论:多边形内角

7、和公式:(n-2)180。(三)实际应用,优势互补1、口答:(1)七边形内角和( ) (2)九边形内角和( ) (3)十边形内角和( )2、抢答:(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260,它是几边形?(2)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440 ,且每个内角都相等,则每个内角的度数是( )。3、讨论回答: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四边形的内角和多540,并且这个多边形的各个内角都相等,这个多边形每个内角等于多少度?(四)归纳总结: 1、多边形内角和公式 2、运用转化思想解决数学问题 3、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五)作业:随堂练习第一题 习题4.5第一题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二)申思考,培养创新(

8、四)归纳总结(五)作业教师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指导学生总结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然后把加起来,发现内角和的度数。把三角形纸板拼在一起构成多边形,发现内角和的度数方法三:类比四边形、五边形内角和讨论得出多边形内角和借助三角形内角和总结出四边形内角和,进一步得到五、六边形内角和,发现其中的规律,最后总结出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2)180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一)四边形的内角和360 1、度量 2、拼凑 (二)五边形的内角和360 六边形内角和是720, 十边形内角和是1440 (三)多边形内角和(n-2)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本节课我们通过自己分析、观察,把

9、多边形的问题转化成三角形的问题,总结出了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思考,大胆太深,团结协作的运用转化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取得了共同进步。教学反思1、教的转变 本节课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在引导学生画图、测量发现结论后,利用几何画板直观地展示,激发学生自觉探究数学问题,体验发现的乐趣。2、学的转变学生的角色从学会转变为会学。本节课学生不是停留在学会课本知识层面,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3、课堂氛围的转变教师对学生的思维减少干预,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对话”、“讨论”为出发点,以互助合作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

10、目的,让学生在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获得成功的方向,判断发现的价值。二、优秀的第二次作业展示 标题: 初中数学第二次作业-聚焦:初中数学专项课堂教学研究 内容 分析学生在答某一道试题后出现的各种错误形式及出现的原因,用不同的方式对这道试题进行讲评,并写出小结与反思。作业要求:1.字数要求:不少于300字。2.作业内容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作业,成绩为“0”分。第一篇: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是八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主要内容,也是教学中的重点,考试的考点。通过前次10月份的月考,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掌握的情况还可以,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

11、,对判定方法选用不当、解题思路不明确等。下面我就举几个例子。解题中出现的问题及反思例1:已知:如图,在ABC与BAD中, ACBC,ADBD ,垂足分别为C,D,且AC=BD,求证:ABCBAD 错解1:证明:在ABC与BAD中, AB=AB(公共边), C=D(已知),AC=BD(已知) ABCBAD(SAS)。错误原因:对应关系找不准。主要是学生记住了(SAS)这个判定定理,但是,在做题中没有理解什么是边角边,不能准确的找到对应关系。即,两边和它的夹角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错解2:在ABC与BAD中, AB=AB(公共边),AC=BD(已知),C=D ABCBAD(SSA)。错解原

12、因:判定定理理解不准确。学生认为,找到3个对应关系,这两个三角形就全等,但是,在教学时我们已经证明过,就没有SSA这个判定定理,这个只能是不一定全等,在做题时是不能作为一个判定定理的。错解3:在ABC与BAD中,AC=BD(已知),C=D,BC=AD ABCBAD(SAS)。任意添加条件,没有找到正确的关系。主要是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任意添加条件,制造等量关系,只记得边角边这个判定定理,但没有结合题目实际。正确解法:分析,由已知可得,ABC与BAD都是直角三角形,因此,可想到用HL这个判定定理,题目中条件已够,可以直接进行证明。在RtABC与RtBAD中, AB=AB(公共边),AC=BD(已

13、知), ABCBAD(HL)小结: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条件的选择技巧 (1)前面我们学习了三角形全等的四种判定方法(SSS、SAS、ASA、AAS),上述四种方法也可以判定两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但有些方法不可能运用.如SSS,因为有两边对应相等就能够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必须有一组对应边相等. (3)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从两个方面思考:是有两边相等的,可以先考虑用HL,再考虑用SAS; 是有一锐角和一边的,可考虑用ASA或AAS.小结和反思:这道题目并不是很难,只要上课听了,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做好的,但是,在考试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上这几个问题,对于一些更

14、难一点的题目,同样也存在以上问题,值得我深深反思,首先,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应注重基础,多鼓励学生多动手练习,其次,课后应及时复习指导,对存在的问题应及时解决。第三,对后进生要因材施教,多指导,对鼓励,多表扬,让他们树立信心,对数学产生兴趣。第四,作为教师,不放弃、不抛弃每一个学生,关心和爱护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教好书、育好人。 第二篇作业:我的学生在计算-52-(-4)+9(-3)1/3时出现如下的错误形式:第一:-52=25出现这样错误的原因是许多学生不明白,不理解-52的含义,认为-52是-5这个数的平方,而其实-52是52的相反数。教师讲评我想应从-52的读法和含义上去纠正学生的错误

15、,-52的读法是负的五的平方而不是负五的平方,第二在91/3时,有部分学生是这样计算91/3=9(-1)=-9,出现这样错误的原因是这部分学生不熟悉乘除法的运算顺序,乘除在一起从左到右进行计算,我与部分同学了解过他们也知道乘除法的运算顺序,但是看到先算乘法好算就先计算乘法,教师再讲评此类错误时应多举例子,让学生确实该受到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结果确实不同。第三,学生计算-25-(-4)=-21,出现这样错误的原因是学生把加减法的法则混淆了,认为是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减取绝对值较大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较小的绝对值。纠正学生这样的错误应加强学生对加减法法则的理解和记忆并且运用,我是采用如下形

16、式对这道题进行讲评:题目抄好后,先提问学生读一读“-52”,再详细解释“-52”的含义,然后提问一中下学生乘除法的运算顺序。分析:-52是5的平方的相反数,因此-52=-25,减去-4,按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减去-4等于加上4,9(-3)=-3,-31/3=-1,-25+4=-21,-21+(-1)=-22小结与反思:通过这道题反映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存在这一些问题,教师对概念和法则的教学还需加强,学生要熟记法则,在此基础上多做习题来强化法则。三、精彩的教学故事浅 析 班 级 良 好 学 风 的 形 成 发布者: 焦雅雅 发布时间: 27/11/2011 PM 5

17、:23:18 浅 析 班 级 良 好 学 风 的 形 成淡村初中 焦雅雅“作业本又少了那么多”,回到办公室同事就向我大吐苦水:“瞧瞧!今天又有那么多学生作业没做完啊!”看着那一撂少了又少的作业本,我的心都要揪起来了,是该好好管管了,不然长此以往必定会形成不良的学习风气。万般思绪涌上心头,一时间真有点手足无措了。那么该如何着手呢?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找到切入点。常言说:“知其心”才能“救其失”。因此要找到不完成作业的原因,就必须打开学生的心扉,充分地去了解他们、相信他们,倾心与其交流,鼓励、引导他们说真话、诉真情。惟其如此才能摸清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不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事

18、还会发生。于是我找了一些作业经常不完成的学生,和他们很坦诚地谈了一次话,结果除了几个同学是因为偷懒没有完成之外,大部分都回答说:“不会做。”“那为什么不问呢?”“我怕老师说我。”;“我不喜欢这门学科。”“我基础太差了。”也确实如此,就说和我谈话的小曹吧,摸底考试数学才考了十几分,都是问题,你让他问什么呢?“羞怯”、“逆反心理”、“基础差”这些初中生特殊的心理都使他们不愿问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鼓励措施了。对于“害羞”一类的学生,言语上多激励,行动上多暗示:“大胆一点,每个老师都欢迎你来问问题”;“某某老师来了,你有问题快问啊”。当学生尝到了问问题的甜头时,其羞怯心理也就无

19、形之中化解了;对某门学科有抵触心理的学生,不妨利用其叛逆的心理,运用“反逆法”引导:越讨厌的,就越要学,越要征服,越不懂的,那就越要问问题。至于对小曹这类的学生,这就要求班主任会同任课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每门功课的情况给学生定位、定量。让他们在“要吃饱”的前提下发问,鼓励其积极性。因此,为了挖出小曹学习数学的最大潜力,我给他“量身定做”了一套学习方案。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作业一定要做完。这里所谓的“做完”是指做完他能做的题目,即上课能听懂的题目和“跳一跳能够着”的题目。那么怎么确定题目的范围呢?一是由他本人根据所学情况所定,二是由老师给其定范围。这样一来,就使他学习有了一定的范围和目标。

20、在这个基础上鼓励其发问,他也就能提出个“子丑寅卯”来了。经过一个多月的鼓励督促,他的成绩也有了较大的进步。相信“如果教育以最大程度的个别化方式进行,那么教育就会产生最大的功效。”(多元智力理论与个性化教学)其次,要树立榜样,以点刺激整个面“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初中生对身边美好的事物还是很乐意模仿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考虑到孩子们有模仿所喜爱的一切这种喜好,我们须努力做到学校里在他们眼前经常树立颇有吸引力的劳动榜样。”(帕夫雷什中学)因此教师就不妨在班级中树立一个或多个“勤学多问”的好榜样,用学生的行为感染学生,用言语“刺激”学生,使他们也形成一种“向问”的心。小邵是一个重读生,一向自视聪

21、明的他去年中考只考了400多分,为了进入梦寐以求的高中,有了切肤之痛的他发誓今年一定不再荒废学业,一定要勤奋苦读,“以雪前耻”。但是先前养成的“有问题不问”的坏习惯还存在,于是我帮他下了一次“狠心”:每天至少找出一个问题,每天至少进办公室问一次。并在办公室的墙上贴上一张日历,自己每天登记好问的问题的科目。这样一来小邵在有了动力的前提下也有了一定的“压力”,学习也就更努力了。他的变化、他出入办公室的次数其实都被学生看在眼里,而他成绩的突飞猛进也“惹红”了一部分要求上进的学生。于是我适时鼓励:“不懂就要问!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们老师最欢迎的就是你们来问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果然课后办公室变得

22、热闹得多。再次,要转化非正式小团体的性质,化弊为利。事实告诉我们,一个班级中总会有一个或几个非正式小团体的存在。它们或两人一组、或三个一群,经常性在一起学习活动、共同进退。这种小团体的力量其实挺大的,它有时会刮起班级的“飓风”,直接影响班级的风气,因此班主任这时一定要“火眼金睛”“明察秋毫”了。看看这一个团体是否以学习为主、是否积极向上,是否能推动整个班级建设。如果不能,就有必要找他们谈话,瓦解这种小团体。当然最佳之举是转化其性质,让他们推动整个班级风气建设,化弊为利,让他们也能把这种“问问题”的潮流刮起来,也许“一夜间”也能收到“千树万树梨花开”之效。一天,我走进教室,猛然发现女生小姚居然理

23、了一个“爆炸”式的新奇发型,那长长短短、参差不齐的头发让人难以置信她会是学生。下课后,我找了她:“怎么想到剃这个头的?”“喜欢呀。”她那种语气一下子让我想到了“小黄”。上学期也是因为头发问题我找过小黄,现在她们又是同桌,我一下子明白了于是就“美”的话题,我们展开了讨论,在晓以利弊、动之以情之后,我又联系了小姚的家长,就她成绩下滑的问题做了交流。用与小邵同样的方式鼓励她多问问题。至于小黄我也是“异曲同工”鼓励其多问,让这一对好朋友把兴趣转移到了“问问题”上。其实班级中类似小黄、小姚的女生还有,经这么一来,她们也似乎转移了“攀比、追求”的方向,我这时再鼓励一下必能使班级呈现“另一番天空”。总之,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决定着这种问问题的风气会出现“反复”现象。这就意味着班主任应适时鼓励督促学生,防止“闷葫芦”的现象反弹。课余、自习、休息时,多与学生交流、询问这阵的学习情况,问问题的收获等。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相信真诚的相待必定会打动学生的一片“心”,会有所收获的。那就不妨把我们的问候语改为:“今天你问了吗?”慢慢的,良好的学风就形成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