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99万,是2001年(115万)的6倍。因此很多人都认为,大学扩招是导致就业难的“罪魁祸首”。然而实际上,我国近年来虽然实行扩招政策,但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仍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与之相比,我国的大学生不是太多,而是还不够。同时,劳动力市场也呈现出与大学生就业难截然相反的局面:很多用人单位面临“招聘难”。这样的现象表明,大学生之所以就业难,一方面是因为就业岗位数量有限,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之间存在不匹配。这种供需之间的不匹配,被称为结构性的就业问题。考察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首先要分析这一
2、现象产生的大背景。一方面,外部原因影响了大学生就业的大环境。第一,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经济遭遇重挫,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普遍出现就业率下降的状况。目前全球1524岁青年失业者有7340万人,平均失业率为16.6%,其中欧盟国家达23.5。第二,中国经济在持续两位数增速的高速增长后,面临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增速开始放缓,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果有所减弱。第三,我国社会结构变迁加剧,出现了社会分化、阶层固化等现象,影响了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第四,我国在户籍、人事、分配制度上的改革不尽完善,工作岗位之间的收入水平、社会地位有着不合理的差距,导致热门职位竞争加剧,冷门职位无人问津。另一方面,
3、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体制、培养模式和学生就业观念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不相匹配,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困难。大学扩招后,相应的一些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教学理念和教育资源配置模式仍相对滞后,使得学生未必“学有所用”,培养目标与就业市场的需求脱节,大学生的就业理想与现实相距甚远。很多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缺少认识和积极准备,导致在求职中备感迷茫和挫折。近几年,虽然大部分毕业生都能找到工作,被称为“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也在多方努力下保持了就业状况的基本稳定,但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约10%)的毕业生在毕业离校前仍未落实工作。还有一些大学生虽落实了工作,但就业状况不好,进退维谷。这一批不得志的大学生,构成了“蚁
4、族”等“族化”群体的主体。二、“族化”现象及所困社会上用十分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大学毕业生的几种典型处境:他们中有群体性蜗居的“蚁族”、有盘踞校园希冀等待的 “校漂族”、有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间摇摆盘旋不定的“候鸟族”、还有久不就业、吃啃父母的“啃老族”。1.“蚁族”现象“蚁族”的概念最早是由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廉思于2010年提出来的。他认为,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是继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出现在中国的又一弱势群体。之所以把这个群体形象地称为“蚁族”,是因为该群体和蚂蚁有诸多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蚁族”受过高等教育,但未能在大城市中找到符合职业预期的工作,工作稳定性差,收入水平低,长期聚居于租金
5、低廉的城市边缘地带。从人员构成看,“蚁族”中大多数人是“80后”,现在也开始有“90后”,主要来自农村或县城的中低收入家庭,经济收入普遍较低,缺乏劳动权益和社会保障,精神生活较为单调,普遍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行为主要以发泄为主。“蚁族”通常是具有一定理想和能力的年轻人,由于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产生了强烈的“相对剥夺感”。他们对“官二代”“富二代”通过继承父辈资源走上捷径的现象深恶痛绝,积极参与网络事件,并逐渐形成意见领袖。如果“蚁族”没有合理的宣泄途径,很有可能通过虚拟环境和现实环境的互动,促成群体性事件的爆发。2.“校漂族”现象“校漂族”是指那些已经毕业,但因为种种原因继续留在母校或附近其
6、他高校周围的大学毕业生群体。他们有的是为了考研,有的是为了找到更加理想的工作,有的是为了留在大城市,还有的单纯是因为害怕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他们一般住在学校及周围,经常到学校听课、听讲座、参加考研培训,或参加学校举办的人才招聘活动等。他们俨然是高校中的一员,却与学校毫无隶属关系,因此被称为“校漂族”。“校漂族”中有四类人,其中以避开就业高峰、增加就业砝码的“考研派”和求职不满意或遇到困难、回校再谋出路的“不就业派”为主,也有少量坐吃家庭财富的“潇洒派”和拿不到毕业证、学位证又不愿意离校的“围城边缘派”。“校漂”有一定积极意义,毕业生可以利用“校漂”作为缓冲期,更加从容地规划人生。但长期“校
7、漂”,个人容易滋生自卑和依赖心理,也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对高校来说,“校漂族”挤占原本有限的公共资源,给管理带来困难;对国家和社会来说,学生毕业不工作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也会给社会安全稳定带来隐忧。3.“候鸟族”现象“候鸟族”专指当代大学毕业生组成的青年白领,他们在逃离“北上广”与前往“北上广”之间摇摆。焦虑和冲突是“候鸟族”最为贴切的写照。“候鸟族”不停地在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反复腾挪,在迁徙中承受“无处安放青春”的尴尬与焦虑。他们希望在大城市坚守自己的梦想,努力拼搏出人头地,但却承受着高房价、高房租、快节奏生活、矛盾和焦虑等多重压力。他们虽然可以选择到中小城市发展,但又心有不甘,
8、更难以融入中小城市“格格不入”的文化环境中去。这样的矛盾心理时时刻刻折磨着“候鸟族”。4.“啃老族”现象“啃老族”的概念发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指的是已经到了就业年龄并具有劳动能力,已不在全日制学校学习,但不去工作或工作收入不能满足个人消费、需要父母给予经济帮助的年轻人,年龄在23-30岁之间。“啃老族”并非是没有能力立足于社会,而是主动放弃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啃老族”由六类人群组成。第一类人文化水平低、技能差,只能在低端劳动力市场上找苦脏累工作,因怕苦怕累,索性不就业;第二类是高校毕业生,他们对就业岗位期望值过高,过于挑剔;第三类是下岗青年,他们总是用
9、过去的工作与新工作相比较,新工作不比原来好就不就业;第四类是嫌工作太累太紧张、不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不好或希望再学习而自动离职;第五类是创业幻想型青年,他们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但没有具体目标和项目,创业不成功也不愿意给别人打工;第六类不停地变换工作岗位,形成习惯性跳槽,跳来跳去,最后“漂”落在社会上。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本应是社会中最具向上流动潜质和素质的群体,他们怀揣理想,期盼实现个人价值,但在现实中却生活在底层,并且短期内迅速改变处境的可能性不大。当前,这个群体规模还在扩大,弱势大学毕业生不再仅限于二三流本科及大专等院校,一些重点院校甚至名校的毕业生也因种种原因,成为“族化”群体中的一员。
10、随着群体规模的扩大,“族化”群体的身份认同感在增强,通过虚拟空间集聚,逐渐形成意见领袖。 三、“族化”存在及成因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结构转变、劳动力市场转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等因素,是产生上述现象的重要背景。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政府相关政策措施不健全。第一,缩小国家区域间、城市间、城乡间发展不均衡的政策效果还未充分显现,造成社会分层和贫富差距加大,发展机会不平等,大学毕业生都涌向相对发达的省份和一线城市等;第二,促进公平的制度改革进展缓慢,户籍制度等制度性障碍加剧了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均衡,导致毕业大学生在就业、教育、医疗、基本生活等公共服务领
11、域无法享受与有户口的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则导致中小城市和农村家庭出身的学生在与大城市学生的竞争中处于全面劣势。第三,支持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体制机制还不健全,覆盖所有高校毕业生、有针对性分类的动态就业服务信息平台还没有建立起来,高校就业信息缺乏整合,各种促进就业的政策没有得到很好落实。2.社会就业环境不够优化和公平。第一,体制内外、城乡之间各行各业被人为地划分为三六九等,并被贴上各种标签,使得大学生就业看重社会地位、收入和地域的条件,产生片面的就业理念。第二,来自农村或县城以及经济地位处于低水平家庭的大学生在经济能力和社会资源上本身就处于劣势,一些招聘领域又存在诸多“潜规则”,进一
12、步制约了他们的上升空间。第三,用人单位盲目选才,过度关注高学历,设置文凭、工作经验等种种门槛,但招来的人才却未必人尽其用。第四,社会上对大学生就业的期望过高,往往认为大学毕业应该找到一份体面工作,若没能找到“白领”工作,就会被人看不起。这也造成一种不合理的就业预期。3.教育主体的培养目标、模式与社会需求不适应。第一,高校的培养模式、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钩,没有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适时调整,造成毕业大学生难以满足就业市场需求,形成结构性失业。第二,普遍缺乏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造成学生“眼高手低”、适应能力较弱。第三,缺乏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自身正确定位的科学引导。大学
13、生在就业中不能客观认识自己,不能根据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有目的、务实地寻找就业岗位。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也难以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全方位的就业服务需求。4.大学生自身综合素养和能力不足。第一,部分学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自我评价和就业期望过高,认定“大城市”“高工资”“体制内”等个别因素,宁可不就业,也不屈就。第二,一些学生缺乏科学合理的自我发展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在学习、就业中盲目跟风。大学学习以应付考试为主,把时间都消耗在打游戏、在线聊天、看视频上。临到毕业,才发现就业能力不足。第三,部分大学生缺乏必要的职业素养,凡事以自我为中心,遇到问题往往归因于外在方面,缺乏创业和吃苦精神,做事能力不强。四、
14、“族化”生存之破解改变大学毕业生“族化”生存难题,促进大学毕业生高质量的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加大教育体制、就业体制等相关领域的改革力度,不断出台相关优惠激励政策措施。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教育综合改革相关举措中,明确提出“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就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当前,相关各方应切实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聚合资源,共谋对策,合力推进大学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各地各高校正“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想尽办法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压力下,大学生自身也增强了提升本领的紧迫感
15、,通过考取各种证书增加自身砝码,提前备战毕业季。1.在政府层面上,健全相关政策措施,加大相关领域改革力度。第一,统筹各地之间、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为大学生提供平等充分的发展机会。这样既能够缓解大城市就业压力,使处在不同地域的大学生都能找到实现抱负、体现价值的就业机会,也能降低大学毕业生因择业就业产生的社会流动成本。第二,加大促进社会公平的制度改革力度。如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大学毕业生在不同城市顺利就业营造条件和提供保障。第三,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一方面给予高校自主办学的空间,另一方面加强对高校的政策引导,培养出符合劳动力市场需要的大学毕业生。如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关于教育综
16、合改革提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实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考试制度探索招考相对分离;职业教育推进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深化产教融合等。第四,健全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开发更多适合的就业岗位、政府购买公益岗位更多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提高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招聘中高校毕业生的比例、激励创业、对未就业的加大培训并对特殊困难的实行全程服务等,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都应认真贯彻落实。此外,政府还要规范就业市场,建立健全社会中介就业服务机构,为毕业生提供心理咨询、就业招聘、生活救助、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搭建整合高校就业信息资源、覆盖所有高校毕业
17、生、动态的有针对性分类的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引导用人单位树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观。2.在社会层面上,营造良好的有利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环境。第一,营造有利于树立职业平等理念的环境。社会分工造就了不同的职业,各种职业所得都应与劳动者的付出相匹配。社会媒体也要注重职业平等理念的宣传,不要随意、人为地为各种职业贴上不同标签。第二,营造有利于公平公正招聘人才的环境。用人单位要改变人力资源理念,树立科学人才观,在招聘中坚持公平公正透明,为相同条件的应聘者提供公平的机会;相关部门也要加大对招聘领域的监督力度。第三,营造有利于鼓励、包容未就业或创业大学生的社会环境。家庭、社会要充分认识就业形势,对未就业的大学生理解
18、包容关怀,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要鼓励、帮扶,宽容失败。大学生所在地、居住地的社区也要积极搭建有利于他们交流、沟通的平台,在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和特殊就业服务的同时,鼓励他们互相支持、互帮互助。3.在教育主体层面上,结合社会需求全方位培养大学生。对高校来讲,首先要建立与市场和社会需求相衔接的学科体系、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主体,高校不仅要时时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和社会需求,还要高瞻远瞩;不仅要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模式,还要有长远人才战略规划,如此一来,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大学毕业生。教育部要求从2014年起,各高校要逐步发布本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并将其作为专业
19、调整的重要参考。其次,注重大学生情商、心理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教授学科专业知识以外,还要真正把育人作为重点,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抗压抗挫折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加强学生与社会的沟通联系,培养务实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第三,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采取多种教育措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拓宽就业渠道;开设职业生涯指导课程,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诚信意识、团队理念和职业能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4.在大学毕业生自身层面上,正确定位,做好自我发展规划。大学生要立足自身,不断发展提升自己。第一,要客观认识自
20、己。正确分析自身优势、条件,对个人发展目标科学定位,合理制定大学期间的发展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自我。第二,积累沉淀自我。大学生要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和做事能力,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网络资源,根据自己的规划和目标充实自我,去除浮躁,加大实现自我价值的砝码。第三,转变就业观念。大学生要直面就业压力,正确研判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改变对高收入、大城市,甚至安逸舒适工作的片面追求,更多注重职业规划的长期性、自我成长发展的积累性,把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第四,充分利用相关政策,勇于自主创业。大学生可以结合个人兴趣优势和国家发展需要,选择政策资源相对充分的领域开拓创业,“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信心、有勇气、有毅力、有奋斗,定会实现人生抱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