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7 ,大小:39.81KB ,
资源ID:16904360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90436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最新《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供本科护理学使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最新《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供本科护理学使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E以上均不是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CA职业病B心血管疾病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D脑卒中E糖尿病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CA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B创造支持性环境C强化社区行动D发展个人技能E调整社会消费1除(C)外,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的四大要素A.空气B.水C.森林D.土壤E.食物2化学污染物在人体内的蓄积是产生那种类型毒作用的前提(AA.慢性中毒B.急性中毒C.亚急性中毒D.迟发性反应E.致敏作用3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最常见的是(A.相加作用B.相乘作用C.独立作用D.协同作用E.拮抗作用4光化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D)A.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B.烟尘和二氧化碳C.苯丙

2、蓖和二氧化碳D.臭氧和氧酰基硝酸酯E.砷化物和硫化氢5飘尘的直径在(A.100微米以下B.10微米以下C.5微米以下D.1微米以下E.0.4微米以下6大气污染物的自净作用的方式不包括(C)A.扩散B.沉降C.转移D.氧化E.植物吸收7SO2的主要作用部位(BA.肺泡B.上呼吸道C.细支气管D.毛细支气管E.食道8一般水质最软的水源是(A.江河B.泉水C.雨雪水D.井水E.湖水14地方性砷中毒主要表现是(A.黑脚病B.氟骨症C.斑釉牙D.甲状腺功能低下E.甲状腺肿大15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是(E)A.生活污染B.工业污染C.交通污染D.农业污染E.以上都是19酸雨的主要形成物是(B)A.CO2B.

3、SO2C.COD.PAHE.光化学烟雾1慢性纤维化肺病多见于长期接触-而致(AA二氧化硅B锰烟C木尘D二氧化硫E锌烟4我国目前法定的职业病有(D)种。A100B105C110D115E1205职业病诊断应由(B)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职业医师集体诊断。A2B3C5D7E96-是诊断职业病的先决条件(A病史B体格检查结果C职业史D生产环境监测结果E实验室检查结果7职业病诊断机构应是(A医疗机构B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卫生监督所D卫生行政部门E具有职业病诊断权的医疗机构8对脂溶性毒物接触者,主要应适当控制膳食中的()数量。A脂肪B总热能C蛋白质D脂肪与总热能E脂肪与蛋白质9在给高温作业者以优质蛋白

4、质膳食时,应使其占总蛋白质的()%左右。A30B40C50D60E7010环境有害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称为(A接触机会B接触方式C接触程度D接触的水平E接触的吸收11下列化学物中能直接与血红蛋白发生反应形成高铁血红蛋白的是(AA亚硝酸钠B苯胺C一氧化碳D笨肼E丙烯醛14铅中毒是最多见的铅中毒(AA职业性B污染性C生活性D药源性E母源性15铅对血液系统的主要损害是(DA点彩红细胞增多B网织红细胞增多C多嗜性红细胞增多D干扰卟啉代谢E红细胞脆性增加2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含有的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构成机体成分和组织修复、维持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不属于营养素的是(A)A有机盐B蛋白质C无机盐D脂肪E碳水化

5、合物3评价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低的主要指标是(A蛋白质的含量B蛋白质的消化吸收C蛋白质的利用D氨基酸模式E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及机体消化吸收利用的程度4目前公认的必需脂肪酸是(A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B亚油酸C亚油酸和亚麻酸D-亚麻酸E花生四烯酸7奶类含量低的营养素是(A钙B铁E乳糖8耐盐最强的食物中毒病原是(AA副溶血性弧菌B沙门菌C大肠杆菌D葡萄球菌E肉毒梭菌A夜盲症B坏血病C佝偻病D贫血E脚气病问题(1820)18长期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疾病是(19长期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疾病是(B)20长期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疾病是(21长期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疾病是(A粮谷类B豆类C动物肝脏D奶及奶制品E蔬菜、

6、水果问题(2225)22钙的最好来源是(23优质蛋白的最好来源是(24维生素C的最好来源是(E25我国居民膳食中能量的主要来源是(A)1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有(DA吸烟、饮酒、饮食、运动B行为方式、生活习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C病从口入、不良嗜好、品德败坏、屡教不改D行为和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生物学因素、卫生保健服务E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卫生保健服务设施差、服务低2家庭对家庭成员健康的影响,在于(A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影响疾病的治疗、转归C家庭成员健康信念相互影响D家庭成员的行为、生活方式直接影响健康E以上各条均影响家庭成员健康5健康促进的概念为(A包括健康教育及能促使行为与环境向有利于健康改变的

7、相关组织、政策及经济干预的综合B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C包括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两部分D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E提供改变行为所必须的知识、技能与服务,并促使人们合理地利用这些服务6健康促进的5个主要活动领域为(A控烟、控酒、控高血压、控爱滋病、控性病B领导重视、各部门协调、人人参与、初级卫生保健、中西医结合C制定公共政策、创造支持环境、加强社区行动、发展个人技能、调整服务方向D以农村为重点、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E以农村为重点、为人民健康服务、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进7健康促进的核心是(A教育B行为改变C增权D环境改变E

8、社会干预8以下不属于促进健康的行为是(A适量运动B饭前便后洗手C戒烟D合理利用卫生服务E求神拜佛8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含义并不是指(A.医护人员将为世界上每一个人治疗其全部己有的疾病卫生保健进入家庭学校工厂和社区人们运用更好的方法去预防疾病,减轻不可避免的疾病和伤残的痛苦不同国家地区或人群间,能均匀地分配卫生资源通过所有个人和家庭的充分参与,使他们在能接受和能提供的范围内,享受到基本卫生保健11我国卫生发展战略在卫生事业重点选择上,要把(农村作为卫生工作的长期战略重点城市作为卫生工作的长期战略重点西部作为卫生工作的长期战略重点中西部作为卫生工作的长期战略重点西部和东北作为卫生工作的长期战略重点1

9、2我国卫生发展战略在卫生服务模式上,强调(积极发展医疗专科服务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积极发展综合三级医院服务积极发展优质门诊服务积极发展个性化的医疗服务13下面哪项不是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和保健服务基本治疗专科医疗4、可接触硫化氢的作业A A、制革 B、电镀 C、喷漆 D、补牙 E、炼焦7、慢性汞中毒无下列哪项临床表现E A、神经衰弱综合征 B、口腔炎 C、震颤 D、易兴奋症 E、腹绞痛(考)影响健康的因素:环境因素、生活行为因素、医疗卫生服务因素、人类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的分类: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心理因素饮水的基本卫生要求:流行病学安全、感官性状良好、化

10、学组成对人体无害。菌落总数100CFU/m;大肠菌群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与水接触30分钟后,游离性余氯0.3mg/L,管网末梢水中0.05mg/L职业病的诊断原则?职业史:职业接触史是职业病诊断的首要条件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为支持诊断寻求佐证临床表现:特别要了解症状发生与接触有害因素之间的时序关系实验室检查:接触性生物标志和效应性生物标志(考)铅中毒的临床表现?慢性中毒神经系统:中毒性神经衰弱样症状、周围神经病、铅中毒性脑病(周围神经损害可分为感觉型、运动型和混合型)消化系统:口内金属味、食欲不振、恶心、腹隐痛、长期不注意口腔卫生者可见蓝灰色“铅线”;中度以上中毒病例可出现铅性腹绞痛血

11、液系统:血红素合成减少,血红蛋白减少,导致低色素正常细胞型贫血其他:肾脏受损(考)慢性汞中毒的临床表现?易兴奋症:早期主要表现为中毒性神经衰弱样症状,继之出现情绪和性格改变。震颤:汞毒性震颤即为意向性震颤,即在集中注意力做某些精细动作时震颤明显,而在安静或睡眠时震颤消失。口腔炎:口腔黏膜溃疡、出血,牙龈胀痛、发红、感染溢脓,可见汞线。肾损害:表现为肾近曲小管功能障碍。其他:流产、早产、月经异常。甲基汞中毒的临床表现?肢体末端或口唇周围麻木刺痛感手部感觉障碍、运动障碍、无力、震颤语言障碍、视野向心性缩小、听力下降、共济性运动失调全身瘫痪、精神错乱、甚至死亡可通过胎盘屏障,导致胎儿畸形13、葡萄球

12、菌食物中毒的好发食品是A A、肉制品,剩米饭 B、鱼虾蟹贝类等 C、禽蛋类 D、面包,面条等食品 E、臭豆腐,豆酱等15、最常见的食物中毒是D A、真菌性食物中毒 B、化学性食物中毒 C、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D、细菌性食物中毒 E、原因不明的食物中毒17、肥胖症患者最易引起哪一种并发症DA、肾功能损害 B、肝功不全 C、脑发育迟缓 D、糖尿病,冠心病 E、脂肪肝及月经异常21、食物中毒具有以下特征除了【C】 A、突然爆发,易集体发病 B、临床表现相似,多以胃肠道症状为主 C、易集体发病,具有传染性 D、易集体发病,无传染性26、一食堂,就餐者就餐1小时后,陆续出现唇、指甲以及全身皮肤青紫等症状

13、。 根据中毒症状,中毒的原因最可能是【D】 A、钡盐中毒 B、赤霉病毒中毒 C、磷化锌中毒 D、亚硝酸盐中毒 E、黄变米中毒27、适于用中位数与四分位数间距描述的资料是【A】 A、偏态分布资料 B、对称分布资料 C、负偏态分布资料 D、正态分布资料 E、正偏态分布资料32、生产性毒物进入机体最主要途径是【C】 A、皮肤 B、消化道 C、呼吸道 D、口腔粘膜 E、眼结膜 33、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是【D】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感染率 D、病死率 E、生存率37、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的最有效措施是【A】 A、食用碘盐 B、除去水中硫氰酸盐 C、煮沸饮水 D、降低饮用水的硬度 E、饮水除

14、氟 38、下列哪项改变不属于噪声对听觉器官的影响和损害【C】 A、听觉适应 B、听觉疲劳 C、暂时性听阈下移 D、暂时性听阈上移 E、永久性听阈上移40、沙门菌属食物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D】 A、呼吸数频,面色苍白 B、共济失调,全身麻痹瘫痪 C、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复视 D、呕吐,腹痛,腹泻,绿色水样便 E、酒醉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42、由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是【C】 A、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森林大火 B、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洪涝灾害 C、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交通运输工具 D、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地震 E、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火山爆发48、腌制或酸渍的肉类

15、、蔬菜食品中可能含有较高浓度的【D】 A、黄曲霉毒素 B、多环芳烃类化合物 C、胺类 D、N亚硝基化合物 E、黄曲霉菌1、某厂仪表制造工,工龄8年,近几个月常出现头痛、头昏、烦躁、易怒等症状,并有书写困难、口腔粘膜溃疡、牙龈红肿等体征,此工人可能为【D】 A、急性苯中毒 B、急性铅中毒 C、急性汞中毒 D、慢性汞中毒 E、慢性铅中毒 2、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过程,不包括【D】 A、氧化 B、还原 C、水解 D、电解 E、结合10、目前我国粮食污染最严重的毒素是【A】 A、黄曲霉毒素 B、黄变米毒素 C、岛青霉毒素 D、杂色曲霉素 E、展青霉毒素 11、风疹病毒有【D】 A、急性中毒 B、慢性中

16、毒 C、致癌作用 D、致畸作用 E、致突变作用15、由紫外线引起的生物效应是【A】 A、红斑作用 B、日射病 C、视网膜灼伤 D、白内障 E、皮肤烧伤25、可能接触苯的作业【C】 A、制革 B、电镀 C、喷漆 D、补牙 E、炼焦30、测定某地130名正常成年男子样本红细胞数,要估计该地正常成年男子红细 胞均数,95%可信限范围是【D】 A、1.96SX B、X1.96X C、X2.58SX D、X1.96SX E、2.58X36、保证饮用水水质达到流行病学上安全的重要指标是【B】 A、寄生虫虫卵 B、总大肠菌群 C、细菌总数 D、痢疾杆菌 E、钩端螺旋41、营养素目前分为五大类,除了【B】 A

17、、蛋白质 B、水 C、脂肪 D、碳水化合物 E、无机盐和维生素 42、可吸入颗粒物是指能长时间漂浮于空气中很容易进入呼吸道和肺的颗粒物, 一般直径小于或等于【B】 A、5m B、10m C、2m D、1m E、15m5、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C】 A、呼吸系统 B、神经系统 C、造血系统 D、消化系统 E、心血管系统6、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诊断原则是【C】 A、发病季节都在9月份,并与食用某种食物有确切关系 B、潜伏期在1020小时,发病都在夏秋季节 C、有明显的发病季节,同一时间集中发病,并能找到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其动物实验阳性,并有细菌和血清血检测结果 D、可疑食物经动物实验阴性,并有细菌和

18、血清学检验结果 E、有明显的发病季节,同一时间大量病人发病,并有传染16、职业病是指【C】 A、与职业有关的疾病 B、由职业因素引起的疾病 C、由职业性有害因素直接引起的疾病 D、在职业活动中由理化因素引起的疾病 E、由物理、化学、生物因素所引起的疾病6、氮氧化物与碳氢化物在紫外线的作用下易发生反应生成【D】 A、硫酸 B、SO3 C、H2S D、O3 E、CO2第一部分 基本理论一、 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0分)1整体健康具有 多维性 连续性 健康描述的功能性 的特征。2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是 环境因素、 生物因素 、行为和生活方式 、 卫生服务 。3生物医学模式的三要素是 病因 、 宿主 、

19、 环境 。4健康教育传播的基本要素有 传播者 、 信息 、 传播途径 、 受传播者 、传播效果 。5预防工作可分为 个人 、 家庭 、 社区 、 国家 、 国际 五个层次。二、名词解释 (每个2分,共10分)1医学模式 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人们对于生命过程、健康和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及概括,使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医学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2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的分布规律,以及制定防治疾病、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学科。 3secondary prevention 二级预防,是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及时采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

20、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4整体健康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5健康促进 是指通过各种社会保健措施,增强人们控制影响健康的因素,改善自身健康的能力的过程。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3分)( T )1新时期的卫生方针特别提出“动员全社会参与”。 ( F )2健康教育包含健康促进。( F)3疾病是一种生物学尺度,病患是一种行动尺度。( T )4健康效应谱第二个谱级属于生理效应。( T)5医学模式是医学观的一种高度的哲学概括。( F )6一级预防亦称临床前期预防。(T )7预防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T )8生物医学模式过分强调了人类的自然属性和生

21、物学属性。( F )9无病就是健康。(F )10社区预防及第四层次预防。( F )11健康教育的传播过程中有四个基本要素。(T )12对病程不可逆转的一些疾病要加强一级预防。( )13整体健康观强调人的多维属性 。四、选择题(1-10每题1分,11-16每题2分,共22分)1预防医学的对象( D ) A个体 B病人 C健康人 D确定的群体 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 2预防医学是( C ) A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 B 医学的基础学科 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D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E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 E ) A环境健康 B环境人群 C环境生物 D环境人群健康 E环境生物健康 4预防医学

22、经历了( C ) A个体医学群体预防医学的阶段 B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D群体大卫生社会医学阶段E个体群体社会医学阶段 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A )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B第二级预防 C第三级预防 D第二和第三级预防 E第一和第二级预防 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C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E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 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A ) A传染病 B急性病 C常见病 D慢性病 E血吸虫病 8个体的免疫接种(A ) 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 B仅起到保护家庭的

23、作用C仅起到保护群体的作用 D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E以上均不是 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C ) A职业病 B心血管疾病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D脑卒中 E糖尿病 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 C) A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 B创造支持性环境C强化社区行动 D发展个人技能 E调整社会消费 11以下哪些属于公共卫生措施( ABCD ) A预防性卫生服务 B疾病的预防和控制C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 D社区建设 E妇幼保健和老年保健 12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 ABCE ) A承认人的生物属性 B承认其社会属性 C重视机体的生理活动D忽视心理活动在疾病中的作用 E致力于寻找疾病的生理病理变化13现代医学模式的特点是( ACE ) A强调了人类疾病与生物因素的关系 B从医学整体出发C提示医生诊疗模式的需调整 D提示医疗保健模式的需改革E预防为主方针能得到更好的贯彻 14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为(BCDE )A物质环境因素 B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C各种有害健康的行为 D卫生服务 E生物遗传 15我国新时期工作方针是( ABCDE ) A预防为主 B中西医并重 C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D大力发展城市医院 E加强农村工作 16公共卫生的使命包括(ABCE )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