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40.85KB ,
资源ID:1688338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8833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专题十三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专题十三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Word文档格式.docx

1、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它是一种临时办法。”下列关于上述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功劳”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巩固苏维埃政权发挥了积极作用 B列宁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条件下临时措施 C列宁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发挥积极作用 D上述观点反映了列宁客观地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解析】考查对苏联经济政策的理解。关键信息是:“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它是一种临时办法”,由此判断A、B、D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十月革命胜利推翻了沙皇专制

2、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后,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实施的。C项不符合史实。【答案】C 4(2012河南郑州毕业班第一质检26题)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农民喊出了“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统治和猪肉”的口号。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A农民不堪忍受国内革命战争的灾难B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政策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D人民怀念沙皇统治时的荣耀 【解析】本题考查了新经济政策的背景,由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材料反映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5(2012安徽皖南高三联合测评18题)“战时共产主义

3、政策”之所以失败可以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来概括。这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严重损害了人民的经济利益B严重脱离了苏俄的国情 C有利于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D很好地保护了人民的利益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损害了人民的经济利益,失去人民的特别是农民的支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时期特殊的政策,排除B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沙皇统治已经推翻,排除C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利益,排除D项。6(2012北京顺义区高三尖子生综合素质展示20题)列宁说:“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到的设想

4、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在这段话中所反思的政策是(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建立集体农庄D推行计划经济体制 【解析】为了应对国内外敌人的严重挑战,1918年布尔什维克党决定在经济上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是在城市实行供给制,中小企业收归国有;在农村实行余粮征集制,农民除口粮外,剩余粮食全部上缴国家。这一政策对赢得战争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也使国内经济状况日益恶化,社会矛盾不断激化。1921年俄共(布)召开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由战时共产主义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决议,材料正是列宁同志

5、对战时共产主义出现政治、经济危机后进行的反思。7(2012江西高三六校联考协作卷18题)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根“拐杖”所起的作用是(A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B赢得了一战的胜利 C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D巩固了工农联盟 【解析】从材料“打得半死”到“拄着拐杖走动”反映了苏俄成立后经济的逐渐恢复,而其中期关键作用的是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是用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这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巩固了工农联盟,选择D项。【答案】D 8(2012安徽黄山模拟)“务实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列宁仍然设法使国家

6、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对上述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了高度公有的管理,巩固了苏维埃政权(B新经济政策在掌握经济命脉的基础上,对生产关系做了适度调整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现土地公有的同时,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让步” D新经济政策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化,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解析】考查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材料中的“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可知为新经济政策在掌握经济命脉的基础上利用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此即让步)发展生产力。9(2012河南洛阳高三统一考试17题)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

7、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与材料所说“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相关的措施主要指的是(A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B商品货币流通流域的改革 C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D国有工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和所学史实指的应该是新经济政策在工业上: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大型企业收归国有,中小企业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10.(2012山东泰安质检1题)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

8、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与这一观点不一致的评析是(A新航路的开辟使各地文明汇合交融B造纸术外传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C新经济政策促进苏俄经济迅速恢复D西方民主思想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这一观点不一致”和所学史实俄国新经济政策促进了苏俄经济的迅速发展并不能反映全球化的特点。11(2012山东枣庄三校第一学期期中检测17题)全球通史中说:“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动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这一现象(A

9、推动了十月革命的胜利B保障了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 C促进了苏俄经济的恢复D是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设想和实践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农民和新商人都能雇佣劳动力”和所学史实新经济政策通过商品货币关系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2(2012潍坊四县一校质监19题)列宁主张“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这一观点在苏俄(联)的建设实践中表现为(A实行余粮收集制B征收粮食税 C实现国家工业化D向资本家租让部分厂矿企业 【解析】实际上是考查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关键信息就是:“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也就是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13(2012汕头

10、毕业班质监22题)前苏联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长期实行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指工业产品与农产品不等价交换,国家无偿向农民征收公粮、调拨农产品和以低价收购农产品,而以较高的价格将工业产品卖给农民,从中得到有利的差价),苏联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主要是(A增加物资储备以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B发展农业生产以提高国家综合实力 C调动农民积极性以实现国家的农业化D增加资金积累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苏联工业化。20世纪20年代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从苏联采取的措施看,国家以低价收购农产品,而以较高的价格将工业产品卖给农民,可以看出国家全力支持工业化。14(2012河南郑州

11、毕业班第一质检11题)右图漫画题为片面的经济,反映的是20世纪三十年代某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该画讽刺(A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美国国民经济遭受经济大危机的严重冲击 C中国内战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D大危机之下的世界经济状况 【解析】本题较简单,漫画反映了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国民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15(2012江苏泰兴市第一学期期中调研15题)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下面对“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理解正确的是(A制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推行义务交售制

12、C实行新经济政策D实施经济建设五年计划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注意题干时间“1933年”。苏联从1927年至1932年,因此应选D。16(2012浙江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0题)1913年1926年苏俄的工农业生产情况 1913年1920年1925年1926年 农业总产值100671112112 工业总产值1387551081 从表中反映出的历史信息不确切的是(A战争造成了经济的巨大破坏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加剧了经济危机 C新经济政策使国民经济基本恢复D五年计划的实施造就了工业强国的地位 【解析】根据所学,为使苏联成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1927年12月联共(布)召

13、开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制订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3年)的指示。本题选D项,D项与本题反映信息无联系。17(2012山东泰安质检1题)英国作家约翰斯特雷奇在其1933年的新书力量的竞争中说道:“从资本主义世界来到社会主义世界好比得到重生。”他的结论的根据是(A资本主义即将灭亡B苏联经济未受经济危机影响且发展迅速 C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没有自由D社会主义是天堂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1933年社会主义世界好比得到重生”和所学史实20世纪30年代当资本主义世界遭遇严重的经济危机时,苏联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18(2012山东枣庄

14、三校第一学期期中检测18题)“(二战前)苏联的工业已经像事实上那样迅速向前发展,因为政府提取了大约40%的国民收入用于再投资;相比之下,美国只提取了大约20%的国民收入。”材料强调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能有效集中全国物力B二战前苏联的体制促进了工业化进程 C新经济政策提高了人民的积极性D国民收入水平较低是苏联解体的原因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二战前)苏联的工业已经像事实上那样迅速向前发展”和所学史实指的是1939年9月苏联斯大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强调高积累促进了工业化的进程。19(2012安徽省示范高中第二次大联考21题)比较分析下图,从中能获得的正确信息是(A经济大危机对整个世

15、界打击很大 B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 C罗斯福新政使美国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一 D新经济政策使苏联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解析】分析“1913-1937年工业总产值的变化”,可以理解到A项错误,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国家;C项美国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一位不是罗斯福新政的结果,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一;D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使苏联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是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本题选B项,从题中可以反映出A项大危机主要是对资本主义国家打击大,与图片信息不吻合,1913年的数据表明美国当时的工业产值已居世界第一,C错误,两图反映的是工业问题,D包含工农业。选B正确,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

16、值跃居欧洲第一。20(2012湖北荆州毕业班质检22题)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到苏联对社会主义所持的是怀疑态度,而1934年第二次来到时,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的精神。”维尔斯说这句话的主要着眼点是(A苏联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要力量B西方世界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 C从苏联建设中看到了计划经济的力量D苏联与西方暂时处于和平共处状态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1934年”和所学史实1929年至193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时,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救命稻草,罗斯福新政中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就是借鉴社会主义苏联的经验。21(2012潍坊四县一校质监20

17、题)“我们国家(苏联)的经济结构相当沉重,机器制造业和国防综合体占整个生产规模的75%,而日用消费品占25%”。材料主要反眏了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是(A以工业化为主导B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 C农业经济基础薄弱D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解析】从两个数字对比来看,就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而轻工业发展缓慢。22(2012河南三门峡调研考试23题)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0%,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A农副产品质

18、量差、价格低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解析】考查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问题。从1928年到1953年的农产品与工业产品的交换价格变化的下降趋势,说明苏联斯大林模式下,优先发展重工业,导到农重轻比例失衡。关键信息:1928、1952、1953、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以有题干中的数据。ABC无从反映。23(2012章丘第一次模拟考试13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道:“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按照五年计划组织经济建设D推行赫鲁晓

19、夫改革 【解析】提取信息:西方经济一团糟而苏联经济发展的事件背景是西方处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在这一时期苏联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有效调动了全国的经济部分,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经济下滑。本题容易误选A项,注意题目“苏联”一词。24(2012襄阳调研统一测试33题)麦德维杰夫让历史来审判“在亿万人民的心目中,斯大林成为神话般的人间上帝,大家开始战战兢兢地念叨他的名字,他们相信只有他一个人能拯救苏维埃国家,使之不受侵略和解体。”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苏联的国家工业化迅速实现B苏联的国民文化素质迅速提高 C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D苏联的民主法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解析】考查对苏联斯大林体

20、制的理解。有材料可知其所反映的现象是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而这种崇拜出现的原因一是因为在其领导之下苏联取得巨大成绩,而不是苏联的民主法治建设滞后。故选D。25(2012安徽宿州第一次质检20题)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农场比美国农场多出50%的土地和1。倍的人力,但其生产量仅相当于美国农场的四分之三;私人上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5%,却生产了苏联农产品的25%30%。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A苏联政府对发展工业更感兴趣B激进的集体化政策压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苏联农业机械化水平还很落后D国内的政治斗争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 【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体制。公私效率的高低对比表明了斯大林体制不利于调

21、动人们生产积极性的弊端,故选B。26(2012山西晋中四校12月联考21题)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虽然伴有严历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这里的“独特实验”是指(B新经济政策 C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D社会主义工业化 “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指的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而此时的苏联正是斯大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时期,“严历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故选C。27(2012潍坊三县期中联考17题)苏联时期,曾流传一则笑话:一个美国代表团访苏,参观“伟大的建设成就”。陪同的苏联官

22、员得意地说:“到下一个五年计划时,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你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我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我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请问:造成当时苏联家庭要“开着飞机”赶去“排队”买面包的主要原因是(A长期战争严重破坏社会经济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食品短缺 C片面发展重工业的消极影响D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减产 【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的消极影响。牺牲农业,为重工业发展积累资金。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8(2012潍坊四县一校质监21题)从1953年到1964年间,苏联的钢产

23、量从3810万吨增加为8500万吨,煤产量以32亿吨增加为55亿吨,石油产量从5280万吨增加为223亿吨,工人的生活得到改善,平均月工资从1955年的762卢布上升到1965年的1042卢布。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改革(A把农业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B以发展工业尤其重工业为重点 C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D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解析】材料所反映的改革是指赫鲁晓夫的改革。通过材料可以看到无论工业还是农业都有所发展,A、C说法是对的但片面;B不符合这场改革。D从整体上说出了这场改革的积极影响。29(2012内蒙古赤峰优质高中一模34题)赫鲁晓夫曾说:“自行编制计划的制度,对于富有创造精

24、神的人来说是争取巩固集体农庄经济的强有力手段。他能够从单位面积上获得最高产量出发进行安排。”这一“制度”的出台说明(A赫鲁晓夫希望调动农庄的积极性B当时的农业生产趋于停滞 C赫鲁晓夫推动了斯大林体制的形成D当时的农业政策脱离实际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农业改革措施的理解。根据题干中的提示“自行编制计划的制度和对于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来说”说明赫鲁晓夫针对集体农庄绝对公有化的改革,扩大农庄农民生产的自主权,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30(2012广州调研23题)在苏共的某次全会上,对当时的领导人作出这样的评价:“个人集权,随心所欲,自我吹嘘,任人唯亲,管理混乱,外事不慎等。”该领导人

25、是(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时代,对斯大林个人崇拜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从材料中“对当时的领导人作出评价”可以排除A;戈尔巴乔夫主张“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从材料中“个人集权,随心所欲”可以排除D项;B、C相比较,从“外事不慎”可知只有赫鲁晓夫与之相符,“外事不慎”是指赫鲁晓夫时期的古巴导弹危机事件。31(2012江苏苏北四市摸底17题)下面是美国人加里曼访问苏联时与当时的苏联重要领导人柯西金(1904年1980年)的一段对话:“加里曼:在地方上我同企业领导和官方代表谈话时,我注意到,他们对不久前工业领导安排上进行的变动都感到满意。柯西金:是的,我们大家都对这次改革结果感到满意。加里曼:您是指最近进行的工业权力下放吗?我们将加强发展国民经济委员会体系,这个体系使工业管理权力下放同国民经济中央计划相协调。” 这段对话针对的是(A新经济政策B斯大林模式C赫鲁晓夫改革D戈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