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3 ,大小:534.57KB ,
资源ID:1687978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8797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二地理新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6全册学案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二地理新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6全册学案Word下载.docx

1、参考答案 594.4 生物多样性保护 60参考答案 624.5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63参考答案 665.1 认识环境管理 67参考答案 705.2 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 71参考答案 745.3 公众参与 74参考答案 771.1 我们周围的环境【学习目标】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一、什么是环境1概念: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_。2人类环境的组成(1)生物要素:森林、_、野生动物等。(2)非生物要素:大气、水、_、矿藏等。3环境的分类(1)依据:人类对环境_。(2)类型:分为_环境和_环境。二、人类与环境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一对_的两个方面

2、,是互相影响和_的。人类活动影响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_人类,作用力越大则反作用的_越大。2关系发展:最初人类与环境是_的,但是随着_的发展和_的进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直至造成今天大规模破坏_的后果。基础达标练考查点1什么是环境1下列选项属于天然环境的是()大漠盐湖农田工厂极地苔原岩石畜群牧场A BCD2下列关于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文遗迹不属于环境,风景名胜属于环境B早在人类出现之前,人类环境早已出现C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工环境类型越来越少D公园应该属于人工环境考查点2人类与环境3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A互相影响,互相制约B环境决定人类活动C人类决定环境的发展变化D人类应服从环境

3、的自身规律4人与环境的对立性表现在()A环境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环境可供给人类的物质和能量是有限的C环境无法容纳人类产生的日益增多的废弃物D人既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塑造者方法技巧练图示法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为了实现北京未来宜居城市的定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提出了要将北京建设成为生态城市的目标。将北京建设成为生态城市的合理措施有()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控制城市化进程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集中布置城市用地分散城市职能A BC D方法技巧(1)图中内圆表示占有一定空间的人类社会,内、外圆之间的空间表示人类社会周围的环境。(2)箭头、表示人类通过生

4、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3)箭头、代表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4)箭头、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和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二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下降、恶化。(5)箭头、表示环境把它所受到的人类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反馈作用有两种:一种是良性的(正反馈),将使人类获得可持续发展;一种是恶性的(负反馈),会产生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教材P3思考

5、1古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处于原始的平衡状态,具有低水平协调的特点。原因是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微弱。2农业文明以来,周口店的居民与环境的关系日益紧张,造成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原因是人口过度增长,人类活动只顾短期经济效益。3可以结合教材案例,从对立统一的角度,分析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参考答案知识清单周围事物草原土地影响的程度天然人工矛盾互相制约制约制约力互相协调生产力科学技术生态环境1B天然环境是由地球上的自然要素组成,如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和地质环境等。人工环境是指人类在天然环境基础上,经过长期社会劳动所创造的、须有人类介入才能维持的环境,如:居住

6、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文化环境和旅游环境等。因此,选B项。2D人文遗迹是古人留下的人工环境;人类出现以前,自然环境经过了漫长的演变,人类环境的概念不能等同于自然环境;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活动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扩大,人工环境的内容将不断丰富;公园是人工打造的,是人工环境。因此答案选D项。3A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4A人类按其主观能动性而活动,环境则按其客观规律性而发展。其本质就是人与环境的对立性。A建设生态城市一方面要搞好城市生态的建设,其中最重要的是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另一方面是治理城市污染,都属于该范畴。控制城市化进程不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集中布置城市

7、用地会加剧城市环境污染。1.2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第1课时当代环境问题的表现及特点【学习目标】明确环境问题的表现,理解当今环境问题的特点。一、环境问题的表现1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严重的_、环境污染、_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等。2资源短缺:资源需求的无限增长导致_,当前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某种程度上面临着这个问题。3环境污染:随着生产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弃置到环境中的_越来越多,造成了严重的_。4生态破坏:生态破坏主要是_的破坏。植被破坏不仅损害一个地区的景观,而且引起_受损害、_下降、水土流失、_降低、土地荒漠化等。5全球环境变化: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最近50

8、年来,全球环境趋于恶化,如_、臭氧层破坏、_、生物多样性锐减和_等问题备受世人关注。二、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1危害的_性:环境变化是一个规模极大、_很长的过程,难以在实验室中模拟。2过程的_性:由于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人类具有了大规模_的能力,使环境中经长期演化形成的物理、_、生物过程发生改变,而其中有些过程是_。3规模的_性:有些环境问题不只是影响某一国家或地区,而且还影响到其他_。考查点1环境问题的表现1下列属于生态破坏的是()A破坏热带雨林 B海上油轮泄漏C工业垃圾成堆 D酸雨的形成2所谓“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真正含义是()A环境问题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已出现B即将出现,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

9、全球的环境问题C环境问题已经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D环境问题已经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考查点2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3人工合成的DDT被试验证明具有卓越的杀虫特性,但是大规模使用几十年后,才发现它进入了食物链的各个环节,损害了一些动物和人类的健康。这一问题说明了环境问题的什么特点()A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B人类破坏活动的广泛性C规模的全球性 D过程的不可逆性4下列环境问题不能够反映当代环境问题的规模全球性特点的是()A臭氧层破坏 B生物多样性锐减问题C海洋污染 D水土流失问题概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环境问题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据此完成(1)(2)题。(1)下列现象属于环境污染的是(

10、)A森林面积减少,生物物种减少B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C汽车排放尾气造成光化学烟雾D宁夏地区由于灌溉不当造成土地盐碱化(2)下列环境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的是()A轧钢厂的噪声传到附近居民区B氮肥厂的废水排入附近河流C焦化厂的废气排放到空中D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方法技巧两者都属于次生环境问题。一般说来,环境污染会导致生态破坏,反过来,生态破坏也会影响环境污染的发生及其后果。当前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而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则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1)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导致环境污染出现,环境质量急剧下降。根据人类活动向环境中排放的废

11、弃物种类的不同,环境污染主要有以下几种:工业“三废”以及危害人体健康的农药不加处理,不加限制,任意排放到大气、江河湖海和土壤中,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大量垃圾,堆积在城市中或郊区,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交通、工厂等造成的噪声污染;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造成的海洋污染;放射性物质泄漏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等。(2)生态破坏是指人类活动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主要有:由于滥伐森林,造成森林面积锐减,使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由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加剧;由于不合理的灌溉

12、等原因,引起土地盐碱化;由于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等原因,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因此在实际运用当中,首先要认真对照两者在概念上的内涵和外延上的差别;其次要仔细分析具体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以及形成原因,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此类问题。资源短缺生态破坏资源短缺废物环境污染植被生物多样性环境质量土壤肥力全球气候变暖酸雨海洋污染不可预见时间不可逆干预环境化学不可逆的全球国家和地区1A解答此题关键是明确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区别。生态破坏是人类过度索取资源造成的。植被破坏不仅损害一个地区的景观,而且引起生物多样性受损害、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土地荒漠化等,使这些地区的居民丧失了起码的生存

13、条件。2D解答此题关键是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理解。影响范围广、规模大、危害深的,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是全球的环境问题,可视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大气污染、生态破坏等区域性的环境问题也正发生动态变化形成全球性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和海洋污染等问题。3A人工合成的DDT在大规模使用的几十年中人类只知道它在杀虫方面的特性,却没有预见到它对环境方面产生的危害,故本案例反映的是环境问题具有危害的不可预见性。4D局部地区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其他几项环境问题都具有全球性的特点。(1)C(2)D第(1)题,光化学烟雾的产生属于环境污染,A、B、D选项都

14、属于生态破坏。第(2)题,生态破坏是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恶化,从而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A、B、C是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而导致环境污染。第2课时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学习目标】以某种环境问题为例,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环境问题的产生,既有_的原因,也有_的原因,而以_原因更为重要。2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表现为以下几对矛盾的冲突:(1)资源的_与人类需求的_的矛盾;(2)短期_与长远_的矛盾;(3)_与整体利益的矛盾;(4)个人行为和_的矛盾。考查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关于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原因是主要的B环境发展的必然C人为原因更为

15、重要D完全由人类的活动决定2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废气,通过高烟囱“越境”到北方邻国加拿大,引起了国际纠纷。这主要反映环境问题产生原因中的()A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B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C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D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框图记忆人类的活动与环境问题的产生随着人口增长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环境问题表现出新的特点。(1)与历史上的环境问题相比,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是()A所有环境问题都有全球化趋势B已经能够被人类准确预见C过程具有不可逆性D都是人为原因引起的(2)局部的环境问题之所以能够扩大甚至蔓延到全球,其原因是()自然界的大气、水、生物等要

16、素不断运动、循环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和渗透一个地区环境的改变,会使全球所有地区的环境随之变化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主要的、明显的,差异性是次要的、不明显的A B C D教材P6思考1该漫画形象地刻画了庞大的人口数量给地球带来的巨大压力。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对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压力。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多,最终会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降解废物的能力,进而出现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2这幅漫画反映了世界人口数量急剧膨胀,从而导致了人类的需求不断增长,进一步诱发了资源紧张、地区冲突及贫困等问题。人类对物质和能源需求的增加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解决这一

17、系列问题的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控制人口数量。教材P7思考1投资商主要考虑开矿给自己和当地人带来的经济效益;环保局领导主要考虑开矿带来的环境问题;果农主要考虑自己受到的环境污染的危害;村长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2矛盾的焦点在于如何使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得到兼顾。3对这场争论的看法,首先要建立在深入理解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的基础上,其次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当兼顾环境保护,使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达到“双赢”。自然人为人为有限性无限性经济利益环境效益局部利益大众利益1C通常所说的环境问题,多指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伴生产物。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

18、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超过自然环境容量的容许极限,导致环境恶化,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2B材料说明美国只顾本国利益而不顾他国利益,反映了环境问题产生原因中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1)C(2)A与历史上的环境问题相比,当代环境问题表现出三个主要特点:危害的不可预见性、过程的不可逆性、规模的全球性。地球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影响和渗透,使全球环境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局部的环境问题可以通过大气、水、生物等要素的不断运动,扩大甚至蔓延到全球。1.3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一、一种新的环境观1环境观(1)概念:人类对其与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_,也称为_,或_关系论。(2)功能:决定了人类对环境的_,并制约

19、着人类在_的行为。2两种环境观的对比(1)传统环境观:是一种_的观点,表现为人类_的愿望。(2)新的环境观:是_或_的环境观,认为_是自然的儿子而不是主人,人类只有保持同自然界(环境)的_和_才能生存和发展。二、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1提出背景:人类在经受了人口膨胀,_短缺,环境_和_破坏的困扰之后而产生。2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_的需求,又不对_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3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一是要_,要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二是不能损害_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4可持续发展思想包括三个方面:一是_;二是要保证资源的_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三是谋求社会的_。5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把可

20、持续发展与_确定为我国的两大发展战略,并相应制定了_。考查点1一种新的环境观人类在与环境的长期共存和斗争中逐渐认识了环境。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关于环境观的认识正确的是()A人类对生存环境的认识就是环境观B环境观是科学世界观的一部分C环境观只决定人类对环境的态度D环境观决定人类对环境的态度并制约人类活动的行为2传统的环境观认为()A人与环境之间应协调发展B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实现了征服自然的愿望C人类不是自然界的主人D天人合一思想贯穿始终考查点2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3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A停止开采非可再生资源,为子孙积累财富B加强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C控制人口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

21、的水平D合理开发资源不危及未来人类需求图表分析传统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差异面对人口的急剧膨胀,资源短缺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类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1)人类提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下原因正确的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处于空前紧张的状态人类反思了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地协调的必由之路人类已面临多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A BC D(2)下列观点和活动方式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A天人合一 B人定胜天C竭泽而渔 D围湖造田新的环境观要求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趋于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即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区别如下表:传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发展目标以经济发展为目标,

22、经济增长就意味着发展以社会全面发展为标准,其终极目标是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增长方式粗放式(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集约式(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消费模式提倡高消费提倡适度消费文明标准建立的是物质文明,主要考虑经济利益建立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考虑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的时间尺度当代人的最大需求强调代际公平空间尺度从区域利益出发,采取封闭式、掠夺式和转嫁的发展方式从全球利益出发,是一种互补式的发展方式调控手段依靠市场经济手段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教材P10活动这项活动的目的在于使同学们的环境观念提升到足以指导行动、形成行为习惯的水平,引导同学们对日常行为习惯的关注和思考,在环境保护中

23、进入“从我做起”的境界。进行活动时可采取多种形式,但要注重分析和讨论,最好能形成小论文。教材P11图1.10我国古代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译文:在阳春三月里,为使山上的草木与河湖中的鱼鳖得以生长,不允许携带工具登山砍伐和下河捕鱼。用排干湖水的办法捕鱼,怎能捕不到鱼,但明年就无鱼可捕了;用烧荒的办法种田,怎能没有收成,但明年就无兽可猎了。知道满足才不会遭到折辱,懂得适可而止才不会遭到失败,才会长久持续。草木茂盛成长期间,不许携带砍伐工具进入山林,是为了不断绝其生长;水生动物繁殖期间,不许携带捕捞工具进入河湖,也是为了不断绝其生长;由于不失时节地做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这四件事,才使粮食生产不断,百姓

24、有余粮;由于能按时节对河湖池沼认真地实行禁捕,才使百姓有吃用不完的优质水产;按时节采伐、养护,山林才没有变得光秃不毛,百姓才有用不完的木材。教材P13思考关注乡土环境问题,注意本地建设项目,是使正确观念见诸行动的主要办法,也有利于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思考1:通过实际调查进行统计。思考2:运用所学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评价得出结论。思考3:意见书可从建设项目对环境的长远影响及可能产生的恶果方面进行综述。基本认识自然观人地态度生产和生活中人地对立征服自然“天人合一”“人地归一”人类平衡协调资源污染生态当代人后代人发展自然界鼓励经济增长可持续利用全面进步科教兴国中国21世纪议程1D环境观是人类对其生存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正确的环境观才是科学环境观的一部分,环境观不仅决定人类对环境的态度,而且制约着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行为。2B传统的环境观是一种人地对立的观点。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环境的客观规律,尤其是工业社会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