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29.36KB ,
资源ID:1687886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87886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考语文培优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练习题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考语文培优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练习题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历代文人写下过许多有关“洞庭湖”“岳阳楼”的传世佳作。范仲淹著有岳阳楼记,孟浩然创作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李白写下了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请仔细比较这三篇作品,完成下表。作品洞庭湖的景象景物描写的作用岳阳楼记(范仲淹)霪雨霏霏,连月不开春和景明,波澜不惊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_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_【答案】通过对比,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洞庭湖烟波浩淼,欲渡无舟,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 诗人流放获释以后的喜悦心情。(乐

2、以忘忧的闲适旷达的襟怀。) 【详解】要求学生从借景抒情的角度回答问题。岳阳楼记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勾勒出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和湖波的声势.面对洞庭湖,要渡过去却没有舟楫,暗喻自己想出仕建功,没有人引荐.写景转入抒情,生出求荐之意.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结合“此诗当是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李白遇赦由江夏南游洞庭时登岳阳楼而作。”分析“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江水辽远通向开阔的洞庭。表达了诗人流放获释以后

3、的喜悦心情。3登快阁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注)痴儿:指作者自己。 快阁:在今江西省泰和县,作者写此诗时做泰和县知县。朱弦:古琴的琴弦涂成朱色,所以又叫朱弦。佳人:知心朋友。青眼,指瞳孔,即正眼相看,表示喜爱。1这首诗颔联中能表现深秋时节景物特征的词是_ 、_。2结合诗句,简要谈谈诗人的哪些行为是照应“归”字的?3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1 落木 天远大 2自称痴儿,称处理官事为了却,表明诗人厌烦官场事务;“倚”字表明自己更喜欢欣赏自然风物;“绝”表明世无知音,自己已无意仕途

4、;弄长笛、与白鸥盟指诗人远离世俗,过悠闲忘我与世无争的生活。这些地方都体现了一个归字。3对公事(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热爱;因世无知己(缺少知音)、怀才不遇而借酒浇愁的苦闷和感慨;还有辞官还乡、回归自然过那种自由自在生活的愿望的流露。(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1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远望秋山无数,落叶飘零,天地更加辽远阔大。朗朗明月下澄江淙淙流过,月光下显得更加空明澄澈。能表现深秋时节景物特征的词是“落木”(落叶)和“天远大”(秋高气爽)。2要求简要谈谈诗人的哪些行为是照应“归”字的。读懂诗句大意是作答的关键。“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5、我这个呆子办完公事,登上了快阁,在这晚晴的余辉里倚栏远眺。“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友人远离,早已没有弄弦吹箫的兴致了,只好清樽美酒,聊以解忧了。“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我从万里之外的远地乘船归来,在船上吹起长笛;我的这颗心,将愿与白鸥结为朋友。所以可从自称痴儿了却公事,喜欢欣赏自然风物的角度,从对表明已无意仕途“绝”字与“弄长笛”“白鸥盟”等短语的分析,来考虑答案内容。3考查诗歌所抒发的情感。读懂诗句大意是作答的基础,分析是作答的关键。前两句从“了却公家事”到“倚晚晴”透露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五六句巧用伯牙、阮籍的典故写出了诗人的无可奈

6、何、孤独无聊;后两句“归船弄长笛”与“与白鸥盟”表明自己意欲归隐。【点睛】怎样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主旨以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紧盯诗歌的“眼睛”。题目是诗歌的“眼睛”。透过这只眼睛我们常常能窥探出诗歌的类型、题材、描写或咏叹的对象乃至诗作的主旨和作家表达的思想情感。因此,紧盯诗题就等同掌握了理解诗歌的钥匙提了纲挈了领。直捣诗歌的“心脏”。诗贵含蓄,但无论如何含蓄委婉到头来总要表情言志,总要把自己的感情态度借助文句表露出来,所以自古以来诗人特别注重诗中最能显现感情、诗旨的那些字眼或诗句,诗歌离不开意象。意象是诗歌的“建筑材料”,作者塑造形象、表情达意都要靠意象来建构。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7、绝句漫兴其二杜 甫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注)安史之乱之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写作题为“漫兴”的一组绝句。恰似,正如。 得,唐人口语,语助词。(1)品味“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中“欺”字的妙处。(2)联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自经丧乱少睡眠”一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示例:“欺”是欺侮的意思,诗人用拟人手法,将春风人格化,写出了春风欺侮主人,一夜之间吹折了主人手种的数枝鲜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春风的不满(怨春、恼春)或对时局的不满。(2)示例:安史之乱,时局动乱,诗人背井离乡,流落西南,借埋怨春风,委婉地抒发了身世

8、飘零的伤感,也含蓄地表达了对动乱时局的不满。(1)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的意思是“春色催花,已是深造次,而春风竟又来欺凌,一夜之间居然吹折数枝鲜花”,“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对春风的怨恨。(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要注意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个人遭遇。“自经丧乱少睡眠”的意思是“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抒发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命运坎坷的感慨。5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小题上秋居马 戴原风雨定,

9、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注)上:地名,位于长安东,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致此身:以此身为国君尽力。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的画面。2诵读“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一句时,你会重读哪个字?请说说你的理由。3全诗抒发了作者哪些丰富的感情?请简要概述。1秋夜一片寂静,只听见荒郊庭院内树叶飘落的声音,似在低声哭泣,寒夜已至,漂泊的诗人独自一人被寒意包围,面对昏暗孤灯,倍感凄凉。2例一:重读“空”,意为空旷、空荡,突出庭院的空寂氛围,抒发作者独处空园的孤寂愁苦。例二:重读“滴”,以声衬静,用露珠滴落在枯叶上的轻微声响来

10、衬托秋夜宁静,表达作者独处空园的孤寂愁苦之情。3羁旅漂泊的思乡思亲、久居荒郊的寂寞孤独、怀才不遇的惆怅苦闷。1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落叶”“树”“寒灯”“夜”的特点,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2选择重读的字,合理阐述选择重读字的理由即可。如,重读“孤”,强调隔壁只有一个野僧作邻居,衬托作者孤身一人,只与野僧相伴的孤寂愁苦之情。3考查对作者思想情感的理解。此诗写作者客居灞上而感秋来寂寞,情景萧瑟。首联写灞原上空萧森的秋气,秋风秋雨已定,雁群频飞;颔联写在他乡异土见落叶时的酸楚和寒夜独处时的

11、悲凄况味;颈联写秋夜寂静,卧听滴露,孤单无依,与僧为邻,更进一步写出孤独的心境;尾联抒发诗人的感慨,表达怀才不遇,进身渺茫的悲愤之情。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处望神州?”中“神州”指的是长江以南大片的美丽河山。B“悠悠”兼指时间的漫长久远和词人的思绪无穷。“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了杜甫登高中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C词的上片作者登高望远,即景抒情,慨叹千古兴亡

12、之事皆已逝去,唯余滚滚长江向东而流。D词的下片通过赞美三国时年轻的孙权雄踞江东,与曹操、刘备抗衡,表达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感慨。2填空:“年少万兜鍪”一句中,“兜鍪”指的是_,运用的是_的修辞手法。1A2 士兵 借代 1本题考查诗词内容的理解分析。A、神州:这里指中原地区,即黄河中下游地区,而不是长江以南地方。B、C、D说法均无误。故选A。2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兜鍪”原指古代作战时兵士所带的头盔,这里代指士兵。用“头盔”代指“士兵”,是形象代本体,属于借代手法。7古代诗歌阅读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喜见外弟

13、又言别李益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注释)十年离乱:指发生于李益八岁到十六岁时的安史之乱及其后的藩镇混战、外族入侵等战乱,使兄弟俩分别已十年。1对这两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写于唐朝战乱期间,都写到了战争使兄弟离散的痛苦。B月夜忆舍弟首联写边塞秋景,颔联写望月怀乡,引出忆弟。C喜见外弟又言别颈联写叙旧时间很长,正面表现欢聚喜悦。D两首诗都语言凝炼,朴素自然,感情深沉,读来令人回味无穷。2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句。1C2这两句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4、”一句的意思是露水从今夜开始更凉更白,月亮是故乡的最圆最亮,这里的景融入了诗人更多的主观感受,是诗人思亲思乡情感的真实体现。1C错误,颈联是侧面表现出二人欢聚时的热烈气氛和激动心情。2考查对诗句的赏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说从今夜起进入白露的天气了,天气开始变冷了,十分想念故乡的明月。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8诗文赏析。

15、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诗,诗人运用了 的修辞,请任选一处结合具体诗句分析。【答案】拟人 例如:“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诗人使用了拟人化手法,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了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草木”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想象奇特。要求学生在理解是跟内容的基础上。首先指出修辞方法。然后具体分析。结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分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了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草木”本属无

16、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想象奇特。结合“惟解漫天作雪飞”分析运用了比喻修辞。把“杨花榆荚”比作“雪花”,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杨花榆荚飘落的情景。9课外古诗词阅读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1这首诗采用了比喻、对比、衬托等写作手法,请你任选一点简要分析。2面对“几清明”的人生,作者惆怅的是什么?1(1)比喻:以雪喻梨花(具体指出写法),突出梨花洁白的特点和繁盛的特点;(2)对比:将梨花的“淡白”与“柳条”的“深青”对比,言春已去,夏将至,时光易逝;(3)衬托:以柳青衬托梨白,更突出梨花洁白的特点,表达对梨花的赞美、留恋之情。2感伤春光易逝

17、,慨叹人生短促1考查对诗歌写作手法的理解鉴赏。首句以“淡白”状梨花,以深青状柳叶,以柳青衬梨白,可谓是一青二白。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这一对比,景色立刻就鲜活了,再加上第二句的动态描写:满城飞舞的柳絮,真是“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同时柳絮写出梨花盛开的季节,春意之浓,春愁之深,更加烘托出来。2考查对诗歌抒发作者思想情感的理解。“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由“柳深青”、“柳絮飞”、“梨花开”等景物的描写,表达出词人对人生几何的无限感叹,首先作者惆怅是因为此时是在清明节,作者感叹人生的无常,生命的短暂。10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旅宿杜牧旅馆无

18、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1从题材看,与这首诗相近的是( )A商山早行 B春望 C过零丁洋 D游山西村2颈联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3联系全诗的情感,对尾联作简要赏析。2虚写乡愁令人难眠,渐入梦境,梦回故乡,可因路远,醒来时天已大亮,实写的是远离故乡,书信难达,表达羁旅中的思乡之情。3用沧江美景、渔人垂钓与诗人长途跋涉、行旅艰辛形成鲜明对比,反衬自己风尘仆仆难与家人团聚的愁绪,表达了诗人对家乡自由自在闲适生活的向往。1这首诗和商山早行都属于羁旅怀乡之作,题材相同。B项表达忧国伤时、念家悲己之情;C项表达视

19、死如归的崇高民族气节;D项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2颈联是设想之词,虚实结合,想象奇特,表现出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中诗人因愁思难耐、归家无望而生出的怨恨。故乡远在千里,只能梦中相见,也许是短梦,也许是长梦,但梦中醒来却已到天明。字里行间,流露出梦短情长的幽怨。3体会诗词情感的方法: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本诗最后两句的“烟月”与“鱼船”是让人心生欢乐之景,但却曲折的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愁苦,这是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表达诗人对家乡自由自在闲适生活的向往。11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按要求答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

20、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请描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所展现的画面。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浩瀚的荒漠上冰雪已经积得很厚很厚,天空中惨淡的愁云也好像凝固了一般。2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1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描述画面。“瀚海阑干百丈

21、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翻译为:山谷的阴面纵横散不着百丈坚冰,万里长空凝结这惨淡的阴云。在描述所表述的画面时,要明确诗句中所描写的景物,然后运用恰当的词语去修饰。这句诗中写了“瀚海、冰、愁云”等景物,写了沙漠雪景。2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抒情方式。“山回路转”山势回环,道路盘旋曲折。本诗以一天雪景的变化为线索,先描写了奇丽雪景带来的奇寒和雪景的雄伟壮阔及饯别宴会的盛况,再写傍晚送别友人踏上归途。作者在山势回环和道路盘旋曲折中送别友人,一个“空”字,将诗人孤寂的形象表现出来,而这与之前赏雪景、宴会热闹隆重的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由此可知作者的情感表露。故抒情方式是借景抒情。12阅读下面一首

22、词,完成下列小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结合词的上片,说说这首“壮词”是如何描写“壮景”的?2“可怜白发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示例一:回忆梦中情景时,调动多种感官,构成形与声的军营画面;示例二:引用“八百里”的典故,写出官兵分食的豪壮情景;示例三:“沙场秋点兵”,在特定的自然环境里,写出主帅的威力,组成壮美雄豪的景象。2对军营的生活只能成为一种回忆,作者年迈无法实现理想,充满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慨之情。1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赏析。“

23、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意思为“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恍惚间又回到了当年,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把烤好的牛肉分给部下,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如: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2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分析。结合“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分析:“了却君王天下事”,指完成恢复中原的大业。“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说:我要博得生前和死后的英名。也就是说,他这一生要为抗金复国建立功业。这表现了作者奋发有为的积极思想。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意思是说:可惜功名未就,头发就白了,人也老了。这

24、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达了作者年迈无法实现理想,充满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慨之情。1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宋 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幕,学诗设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词人借梦境将天上与人间做了鲜明的对照,表达了怎样的情感?1展现了一幅晨雾迷茫,云涛翻腾,银河流转,千帆竞渡的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2表达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及人生际遇坎坷的感怀。1试题分析:此类试题解答要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

25、具体意象,加上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对诗句内容进行生动形象地描绘,使之能呈现出“画面”效果,让人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不能只对诗句进行简单翻译。本题作答要抓住“天”“云”“涛”“星”“船”等意象,展开合理的想象,描绘一幅辽阔、壮美的图景来作答。2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全词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或情景交错的惯常格局,以故事性情节为主干,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用典巧妙,景象壮阔。通过叙写梦中海天一色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其中“学诗设有惊人句”是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用“谩

26、”字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据此理解作答。14阅读下面的诗歌后,完成下列小题秋日送客至潜水驿(唐)刘禹锡候吏立沙际,田家连竹溪。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1说说颈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2试分析尾联在诗歌中的作用。1以动衬静,以鹊噪,蝶飞的动景烘托晚禾秋草的静景,突出送别环境的寂静。2照应诗题,表明全诗主旨;呼应首句,点明送客地点;借景抒情,以驿马再三嘶鸣烘托依依惜别之情1考查颈联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作用。“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两句,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鹊噪衬托禾地之静,蝶飞动景衬托晚禾秋草静景。当然,也可答视听结合(晚禾、

27、秋草是视觉描写,鹊噪是听觉描写);远近结合(鹊噪晚禾地是远景,蝶飞秋草畦是近景)。2分析尾联在诗歌中的作用。“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又一骑驿马急驰而来,在驿站旁的树荫下打住。驿使下马奔站内交差去了,留下驿马因疲惫而长一声短一声的嘶鸣。这些传送重要急件的驿使,身背公文袋,不论烈日、寒风,还是大雨、冰雪的天气,不分昼夜,快马加鞭,飞奔在尘土飞扬的驿道上。从结构上看:此句照应诗题“秋日送客至潜水驿”,呼应首句“候吏立沙际”。从内容上看:点明送客地点,表明全诗主旨。从表现手法上讲:借景抒情,以驿马再三嘶鸣烘托(渲染)依依惜别之情。15阅读古诗,完成后面小题。游山西村陆游 (宋)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这首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