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 为中枢机构改革提供了借鉴D. 极大地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答案】C【解析】“四大辅官。辅官帮助皇帝处理政务”说明不属于中央政治机构官职来管理政事,为后来内阁制的设置提供了借鉴,故C项正确;官僚机构膨胀不是材料体现主旨,故A错误;此时丞相还没有被废除,故B错误;辅官帮助皇帝处理政务,与丞相不同,所以不会加强君主专制,故D错误。4. 据记载“伯利克里(或说厄菲阿尔特Ephialtes)颁布了出庭陪审者履行义务的津贴。在进入法院大厦之前,授给每一个陪审员一根出庭杖和一枚证章,凭证可以领受规定的津贴两个欧布尔(Obol,以后又增加到三个欧布尔即半个德拉克玛)”这一作法A. 反映雅典公民参与民主是
2、为了获取津贴B. 调动了雅典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C. 保证了每位雅典居民都能参与政权建设D. 是伯利克里笼络民心的一种手段【解析】根据题意“授给每一个陪审员一根出庭杖和一枚证章,凭证可以领受规定的津贴两个欧布尔(Obol,古希腊货币单位)”,联系所学,可知,这是古代希腊在伯里克里时期对公职人员实行的津贴制,以调动贫困的公职人员参加政治活动的积极性,故B项符合;A、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雅典民主政治是雅典公民的民主,并非“每位雅典居民”的民主,排除C。5. 罗马帝国建立后,不断加紧对外扩张,建立了三十多个海外行省。伴随版图的拓展,帝国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公民权。一些希腊人,主要是城市中的
3、社会上层,也通过书面申请或他人举荐等方式从皇帝那里谋求官职或包括罗马公民权在内的民事权利。这主要说明了A. 帝国境内不存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B. 罗马公民权成为特权和荣誉C. 帝国内的民族认同是迫于皇帝权威D. 罗马法体系系统化和法典化【解析】从“一些希腊人,主要是城市中的社会上层,也通过书面申请或他人举荐等方式从皇帝那里谋求官职或包括罗马公民权在内的民事权利”可以看出,罗马帝国通过授予公民权来表现对某一阶层的肯定,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说法错误,与实际情况不符;C选项材料中没有体现;D选项与材料无关。6. 罗马法规定,在售卖过程中,需当着5名作为见证人的公民的面,由另一公民手持铜秤进行,
4、购买者递上一块铜,庄严宣布物是他的,他已经将其买下;随后,“司秤”以铜击秤,并将铜块递给转让者。在缔结债务口约、设立遗嘱等方面,也存在类似的情景。A. 公民法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B. 公民法注重调节贸易和财产纠纷C. 罗马注重保护贵族私有财产D. 经济活动交易双方具有公民意识【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罗马商品经济发展,在商品买卖过程中有着严格的程序和形式,体现了公民法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A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财产纠纷,而是强调罗马法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排除B。题干没有涉及注重保护贵族私有财产,而是强调罗马法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排除C。题干反映经济活动交易双方受罗马法形式主义的
5、影响,而不是公民意识的体现,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7. 据金色财经2017年5月3日报道: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向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提请解散英国议会,并获女王正式同意,随即首相正式宣布解散议会。按照英国法律,议会解散后,议会下院所有席位自动空缺,但包括首相在内的所有内阁大臣仍保留现职位直至新内阁组建完成。由此可见,英国A. 君主是实,立宪为虚B. 首相有权解散上议院C. 内阁和首相共同进退D. 女王有制约首相实权【解析】据材料“议会解散后包括首相在内的所有内阁大臣仍保留现职位直至新内阁组建完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内阁制下内阁和首相共同进退,故C项正确;英国是君主是虚,立宪为实,故A
6、项错误;英国首相无权解散上议院,故B项错误;英国国王没有制约首相实权,故D项错误。故选C。8. 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对国会两院通过的任何法案,“除非因国会休会而使该项法案不能退回,在此情况下,该项法案不能成为法律”,因而总统常借国会休会而搁置国会议案,被人称为“口袋否决”。这表明“口袋否决”A. 明确了总统立法否决权B. 导致了总统权力扩张C. 体现了权力制衡的异化D. 削弱了国会的立法权【解析】美国总统对于国会的法律有否决权,总统借助国会休会而搁置国会议案,显然是借用三权分立与制衡的原则进行拖延,说明分权制衡的宗旨发生了异化,故正确;是年宪法确定;总统权力仍在宪法规定范围内,故错误;国会
7、立法权不敢撼动,故错误。【点睛】美国政体的主要特征:分权制衡(1)立法权归于国会;(2)行政权归于总统;(3)司法权归于联邦法院;(4)三权分立、互相制约平衡;(5)两党对垒,交替执政。9.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拥有广泛的立法权,官吏任命权、条约缔结权和国家防卫权,是帝国事务运转的总枢纽;帝国议会按普遍、秘密、直选的方法产生,不拥有任何行政监督权,任何法案都必须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这说明A. 议会立法权的不完善B. 议会是国家统一的象征C. 联邦议会高于帝国议会D. 帝国政治的专制主义特征【解析】德意志联邦议会具有立法权,但须经过皇帝的批准,说明议会的立法权并不
8、是独立的&具有很大的不完善性,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具体论述议会与国家统一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比较德意志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权力大小,故C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议会的立法职能,不是德意志的政体特征,故D项错误。10. 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犯,甚至只要巴伐利亚、萨克森和符滕堡三个邦联合起来就可以否决对其不利的议案。这反映了德意志A. 国家统一尚待时日B. 各邦在议会中权力平等C. 采用联邦制国家形式D. 代议制民主名不副实【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到1871年德
9、意志已经完成统一;B、D两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材料体现普鲁士在各邦中占据独特地位,但是其权力受到其他邦国的制约,反映了联邦制的制衡原则,故C项正确。点睛:材料“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犯”是解题的关键。11. 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从各省调兵25万增援东南沿海,执行情况举例如下表命调时间调出省兵数调往方向1841年1月5日贵州1000广东1842年3月24日甘肃浙江1842年6月1日山西江苏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 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B. 清朝全民动员抗击英军C. 清朝政治腐朽军备废弛D. 清朝战和不定指挥失当【解析】
10、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6月,鸦片战争就已经爆发,但直到1841、1842年,清政府才从贵州、甘肃、山西等地调出少量军队,这反映了清朝军事动员慢,动员人数少,军事动员体制落后,A符合题意;B项说法本身错误;C项的政治腐朽装备落后,D项战和不定指挥失当,材料都没有体现,故CD两项排除,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12. 鸦片战争之后,面对潮水般涌入的“洋药”(鸦片),清政府不得已准许本国栽种土烟,企图通过“内地之种日多”,使“夷人之利日减”,“迨至无利可牟,外洋之来者不自禁而绝”。这本质上揭示了A. 清政府对鸦片走私缺乏清醒的认识B. 为改善民生清政府放弃闭关锁国C. 鸦片走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
11、机严重D. 清政府开始与西方列强进行商战【解析】英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走私鸦片的根本目的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材料“迨至无利可牟,外洋之来者不自禁而绝”说明清政府对鸦片走私缺乏清醒的认识,没有认识到英国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A正确;清政府准许本国栽种土烟并非为改善民生,排除B;材料主要说明清政府对付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措施,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英国走私鸦片,中国种植鸦片不属于正当商业活动,D错误。13. 对于被迫签订的条约,咸丰的态度是“自古要盟不信,本属权宜”,表示不必严格守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恭亲王奕沂提出办理中外交涉,要“以守约为主,以践言为先”。这种变化客观上
12、说明清政府A. 追求平等外交放弃华夷观念B. 遭到列强控制成为傀儡政权C. 外交政策逐渐接轨国际规则D. 利用国际规则维护主权独立.14. 太平天国政权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军政合一的政权机构;一度宣布废除私营商业,经营公营商业(后又恢复私营商业);实行“圣库制度”;设立诸匠营与“百工衙”,实行官营手工业制度。社会习俗上,废除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A. 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B. 具有空想性与进步性C. 贯彻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D. 政权日益趋于封建化【解析】太平天国实行“圣库制度”,恢复发展小农经济,不利于中国近代化,故A错误;材料中太平天国的经济政策具有空想
13、性,社会习俗改革具有进步性,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排除C;从材料中的经济政策和社会习俗改革,无法推断太平天国政权性质的变化,故D错误。15. 洪秀全原名火秀,自己改名“秀全”,取“禾(吾)乃人王”之意;以“国”代“圆”“王居其中”之意。定都南京后,洪秀全深居宫中享乐,对于政事却不甚关心,由此看来,太平天国运动A. 因领导阶层贪图享乐导致最终失败B. 受阶级局限失败有其必然性C. 领导人深谙帝王之术沉湎个人享受D. 属旧式农民起义排斥近代化【解析】通过材料可知,洪秀全传统的封建等级思想根深蒂固,一直幻想帝王梦,没有脱离农民阶级起义的局限性,注定要失败,故选B;A、C是农民阶级
14、局限性的表现,排除;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16. 晚清由在乡官吏和科举出身的士绅建立起来的地方武装,如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即便曾国藩、李鸿章掌握一地财权、军权甚至部分人事权也没有形成地方割据。对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的合理解释是A. 缺乏封建割据的经济基础B. 晚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C. 地方武装军事实力不够强D. 科举制度固化了中央权力的合法性【解析】材料显示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均是由科举出身的乡绅官吏出身,这说明科举制对于中央权力合法性固化起到一定作用,故D正确;材料没有论及地方军阀的经济基础,故A错误;材料现象说明中央集权的弱化,故B错误;地方武装势力是逐步增强,故D错
15、误。17. 清代光绪时期的荒灾救助集前代之大成,近乎完备周密。但据申报记载,1906年湖南发生水灾,江西安义县等地出现禁止米谷出省救济湖南事件。几年后,湖南邻省发生水灾,湖南巡抚也下令限制省内粮食流入邻省灾区。这反映了A. 灾荒造成省际矛盾逐渐激化B. 地方政府赈灾能力的下降C. 吏治腐败破坏荒灾救助机制D. 封建朝廷的权威面临挑战【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地方政府不服从清政府的荒灾救助机制,体现了封建朝廷的权威面临挑战,D项正确。材料强调面对水灾地方政府之间的互不救济,没有涉及灾荒造成省际矛盾逐渐激化,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地方政府赈灾能力的下降,而是地方政府之间的互不救济,排除B。材料并没有体现
16、吏治腐败破坏荒灾救助机制,而是强调地方政府不服从清政府的荒灾救助机制,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18. 对于义和团,劳顿引证了义和团领袖于栋成所发布的一个布告,布告写道:“若辈洋人,借通商与传教以掠夺国人之土地、粮食与衣服,不仅污蔑我们的圣教,尚以鸦片毒害我们,以淫邪污辱我们。”劳顿的引证A. 正确揭示了义和团兴起的原因B. 说明了义和团运动的盲目排外性C. 为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寻找借口D. 对史实的论证存在主观片面性【解析】材料中“掠夺国人之土地、粮食与衣服,不仅污蔑我们的圣教,尚以鸦片毒害我们,以淫邪污辱我们。”说明了义和团兴起的原因。故A项正确。B、C项不能从材料中得出。故B、C
17、项错误。劳顿引证了义和团领袖于栋成所发布的一个布告是史实的客观反映,不存在主观片面性。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19. 陈旭麓指出:“由传统意识所维系的民族心理防线在震荡中的解体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显著变化之一。慈禧太后的奴颜和谀态是过去所未曾有过的。在她身上,民族战争的失败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这一论述A. 表明了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的态度B. 表现了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朝的反应C. 反映了辛丑条约签订后的现实D. 揭示了武昌起义爆发后政府的心态【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清朝皇帝是道光帝,故A项错误;甲午战后,慈禧太后没有体现出“奴颜和谀态”,民族抵抗意识也没
18、有全部丧失,故B项错误;武昌起义时,慈禧太后已经去世,故D项错误;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反映出奴颜和谀态,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民族抵抗意识也全部丧失,故C项正确。20. 1914年9月中华小说界杂志刊出一幅题为“世界将来之伟人”的图片(下图),图案是中心一小圆,外围一大圆。小圆中为中国男孩,外圈12小圆各有一小孩,分别标为英、俄、意、美、法、德、比、日等12国名。这种思想产生的原因是A.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激励人心B.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解放了思想C. 民主共和制的建立提升了民族自信心D.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找到新发展方向【解析】材料“1914年9月”“这张图
19、里中国小孩居世界中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辛亥革命一举推翻千年帝制而成为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信心与自豪,故C项正确;A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错误的认识,故B项错误;1917年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故D项错误。图片型选择题以历史文物、人物、事件、漫画的图片为依托,综合性地考查了多项能力,既有图片的处理能力,也有原因分析的历史阐释的能力,对考生认识历史发展特征和逻辑推理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做好这类选择题的前提是审题,特别是突出对题目提供的图片进行仔细分析,这要求做到“三看三思”:1、对图片要“三看”:一看图片的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
20、;二看图片反映的问题实质,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图片的关键信息,明确内涵、外延。2、对被选项要“三思”:一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排除不符合图片反映的史实的选项;二思考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三思考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干无关紧要的。21.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令”。此前,社会上对没有辫子的人,最好是呆看,但大抵是冷笑,恶骂。此后,留辫者则为社会舆论所不齿,“非讥之为豚尾,即詈之曰满奴,甚欲削夺其选举权,以实行强迫手段”。由此可见,辛亥革命A. 变中国由臣民国家为公民国家B. 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C. 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迁和进步D.
21、 建立了文明开化、民主共和的新社会【解析】据材料“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令。此前大抵是冷笑,恶骂。此后,留辫者则为社会舆论所不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社会风气的变迁,故C项正确;对辫子问题的态度并不能说明中国由臣民国家变为公民国家,故A项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当时中国“建立了文明开化、民主共和的新社会”,故D项错误。22. 北京学生发生五四运动后,首先支持他们的是以商会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而那时商会已遍及各地;随之,上海等大城市的工人也投入运动。吴佩孚5月9日通电说,“莘宰学子其心可悯,其志可
22、嘉,其情更有可原。”这反映出A. 五四运动是全国性革命运动B. 经济诉求是运动的重要目标C. 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 军队支持是胜利的重要原因【解析】从支持和同情五四运动的来自不同的阶级和社会领域来看,五四运动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故答案为C项。A项“全国性”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没有反映学生的经济诉求,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出军队对运动的支持,排除D项。23. 中共成立初期,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建议中共领导人同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遭到反对,但1923年党的三大正式确定了实行以“党内合作”为形式的国共合作方针,就是共产党员、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期把国民党改造成为各革命阶级
23、的联盟。当时的中共中央认为合作A. 可以弱化国民党在中国国内的影响力B. 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选择C. 将扩大中共在南方的群众、军事基础D. 有利于改造和纯洁国民党的阶级成分【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时间上,1923年党的三大召开,这个时间是国民党势力快速增长的阶段,只有与国民党联合才有可能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削弱他的势力不是目的,目的是与其合作实现革命;C、D选项不是主要目的。24. 1927年2月,瞿秋白在中国革命中之争论问题说:工人阶级要以自己做主干,集合农民兵士及一般反帝国主义的革命分子于国民党,使国民党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而自己努力做这一革命中心的
24、元核领导者。这一阐述A. 开始认识到工农联盟的重要性B. 准备改组并掌握国民党领导权C. 继续追随国民党继续国民革命D. 触及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问题【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而自己努力做这一革命中心的元核领导者”,说明瞿秋白认为无产阶级应当争取革命的领导权。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BC项。国民革命运动时期,无产阶级能否成为民主革命的领导者,这一问题在中共党内存在不同的看法。材料表明瞿秋白在探讨这一问题,并且认为无产阶级可以成为民主革命的领导者。25. 1929年2月中共中央致湖北省委的信:“不要城市就是否认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就是否认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结果共产党只有变成小
25、资产阶级农民党。(你们)在斗争的布置上有用乡村包围城市的企图,这种倾向是极危险的。”这说明A. 中共中央坚持走苏俄道路B. 中共尚未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C. 中共当时存在性质转变的危险D. 此时毛泽东已经离开领导岗位26. 在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件中写道:“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这一文件内容最能表明A.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B. 阶级矛盾仍是社会主要矛盾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D. 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消
26、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等,可知,中国共产党取消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政策,采取团结地主的土地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时期民族矛盾极其尖锐,民族矛盾上升为第一位的矛盾,因此,此时期应是抗日战争的国共合作期间,故D项正确;A项是国民革命时期;材料“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说明B项错误;C项是指1936年的西安事变。首先从材料“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中判断出时间,然后结合所学知
27、识可以得出答案即可。27. 1930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七十号通告,提出“扩大红军的总策略是要建立在集中农民武装,扩大红军向着中心城市发展”。同时,又提出“打破游击战争中之上山倾向、保守观念、分散政策等农民意识和土匪倾向”。由该报告可判断出A. 中共党内存在“左”倾冒进思想B. 当时的革命形势利于中央根据地C.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有待完善D. 中共中央对时局的估计过于乐观【解析】1927年秋收起义后,走向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材料中“扩大红军向着中心城市发展”“打破游击战争中之上山倾向、保守观念、分散政策等农民意识和土匪倾向”,
28、表明反对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仍坚持城市中心论,脱离中国国情,存在“左”倾冒进思想,故选A;B不符合国共对峙的严峻现实,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左”倾冒进思想,并非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完善,并非对时局的估计过于乐观,排除C、D。【名师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扩大红军向着中心城市发展”“打破游击战争中之上山倾向、保守观念、分散政策等农民意识和土匪倾向”即可。28. “九一八”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明确指出,“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侵略中国、变中国为它殖民地的侵略行为,提出只有劳苦大众自己的军队,才是真正反对帝国主义的力量,号召东北军不投降、不缴械、带枪到农村去,发动游击战争。这一宣言鲜明地反映了中共对待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态度迅速准确地揭露了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本质具体地提出了反抗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策略表明中共正式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A. B. C. D.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