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52.87KB ,
资源ID:1686295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8629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 第1章 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 第1章 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Word文档格式.docx

1、(1)图中可表示双小核草履虫与大草履虫关系的是,可表示雪兔与猞猁关系的是。(2)如何判断图中的捕食者和被捕食者?提示个体数先增加或先减少的是被捕食者,如图中的a;个体数后增加或后减少的是捕食者,如图中的b。(3)图和图中的两种种间关系有何区别?提示图中的两种生物的竞争力悬殊,竞争的结果往往会使处于竞争不利地位的生物灭绝;图中的两种生物的竞争力相当,不会导致一种生物灭绝。二、种群研究的应用1濒危动物的保护:通过调查种群特征及影响因素,了解种群生存状态,预测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采取保护措施以降低环境阻力,提高K值(或环境容纳量)。2渔业方面:中等强度的捕捞(捕捞量在K/2左右),有利于持续获取较大

2、的鱼产量。3有害生物的防治(1)采用化学和物理的方法控制现存种群数量。(2)通过减少食物、有效保护或引入天敌生物等方法降低其环境容纳量。(1)保护濒危动物可通过调查年龄结构预测其种群数量变化趋势()(2)若想获得最大日捕获量,应从后开始捕捞,捕捞后剩余数量达到即可()(3)要防治鼠害,应在其数量达到后采取措施()答案(1)(2)(3)特别提醒环境容纳量的应用濒危动物及野生资源的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K值;野生资源的利用:渔业捕捞应在以后,捕捞后鱼的种群数量维持在;有害动物的防治:降低K值,在之前捕杀;合理确定载畜量:草原放牧、鱼的养殖等,最大量不能超过K值。根据坐标曲线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3、:(1)若此图表示鲸的种群数量变化,cd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说出保护措施。提示人类过度捕捞。建立自然保护区、减少远洋捕捞、保护食物及其生活场所等。(2)2020年东非暴发严重蝗灾,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哪点之前开始控制?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提示a点之前。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减少现存种群数量,也可通过生物方法(如增加天敌等)降低其环境容纳量。1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2在濒危动物保护方面,通过调查种群特征及影响因素,预测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进而采取合理的保护对策。3在渔业上,中等强度的捕捞(捕捞量在左右)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鱼产量。4在有害生物防治上,可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

4、控制现存数量,也可通过减少食物、引入天敌等方法降低环境容纳量。1下列有关种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稻田中秧苗的均匀分布有利于产量增多B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呈“S”形,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往往表现出明显的上下波动,因此K值总是固定不变的C池塘养鱼过程中为保持鲫鱼种群的增长需持续投放饲料等D预测某个动物种群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现有种群的年龄结构答案B解析一定环境条件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K值),环境是变化的,K值也会随之变化。2如图为某桑园引入暴猎蝽后,桑毛虫和暴猎蝽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引入暴猎蝽后,桑毛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Bb点时,暴猎蝽种群

5、增长速率最大Cc点时,食物限制了暴猎蝽的数量增长D暴猎蝽与桑毛虫之间为相互竞争关系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暴猎蝽与桑毛虫之间是捕食与被捕食关系,D错误。3在某一农田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A种植农作物乙后不利于害虫A的生长B乙适应当地的生存环境C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D乙和害虫A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解析由“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受到了抑制”可判断出乙和害虫A之间不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4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

6、S”形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B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种群数量最大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解析当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时,从曲线上看此时曲线的斜率最大,即种群增长速率最大。5欧洲兔曾被无意携入澳洲大草原,对袋鼠等本地生物造成极大威胁,人类采用过引入狐狸和黏液瘤病毒等手段进行防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a年之前欧洲兔种群数量迅速增长的原因是缺少天敌B狐狸防治兔子效果不好的原因是狐狸可能喜欢捕食袋鼠C黏液瘤病毒使欧洲兔致命,对袋鼠影响不大的原因是病毒的专性寄生Dc年后欧洲兔种群数量回升的原因是病毒诱导其发生

7、抗性变异解析欧洲兔由于变异的原因存在抗性差异,病毒只是起了选择作用,D错误。6生态学家高斯曾在实验室里做过这样的实验:他将两种草履虫,即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分别培养在两个容器中,各给以细菌做食物,不久两种草履虫分裂繁殖并和细菌数量达到平衡。但是如果把两种草履虫放在同一培养皿中,给以细菌混合培养,16天后,结果如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长的是_,不能正常生长的是_。(2)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长的个体数量发展趋势是_。(3)如果在自然界中,两种草履虫生活在同一环境里,是否会发生与高斯实验相同的结果?_。答案(1)双小核草履虫大草履虫(2)先增加然后稳定(3)不会解析(1)实

8、验结果表明,混合培养16天后,大草履虫消失,只有双小核草履虫继续存活。(2)双小核草履虫在与大草履虫的竞争中生存下来,数量不断递增。递增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受到食物等因素的限制,双小核草履虫种群内的不同个体间也会发生争斗,逐步使其繁殖数量与其食用细菌的数量达到此起彼伏的平衡状态。因此,双小核草履虫的发展趋势是先增加然后稳定。(3)自然界中还有其他因素介入,情况不会像题述实验那样简单。例如,有一种栉毛虫,以草履虫为食,数量多的草履虫被捕食的机会多,因而两种草履虫可借助栉毛虫的捕食而达到平衡。栉毛虫实际上只是对两种草履虫的数量变动有作用的诸多环境因素之一,所以在自然环境中一种草履虫是难以使另一种草履

9、虫死亡的。A组基础对点练题组一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1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蝗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温度为32.5 时,蝗虫对湿度的适应范围最窄B温度为35 时,相对湿度为90%时更有利于蝗虫的生存C在一定范围内,蝗虫生活的最适湿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D温度与湿度对蝗虫种群数量的影响效果相同答案C解析从曲线上看,2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因子的变化必然影响着生态系统各种群数量的变化。下面右图表示环境变化前(A以表示)某生物群落中各种群数量情况,若环境因子由A转变为B(B以表示)后,四个种群数量比例最可能是()3社鼠是主要生活在山地环境中的植食性鼠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10、是()A社鼠与其天敌黄鼬的种群数量波动是不同步的B社鼠的种群数量总是处在环境容纳量之下C生活一段时间后,社鼠种群就会从增长型转变为衰退型D在食物十分充足的条件下,社鼠的种群数量一定呈“J”形增长答案A解析社鼠与其天敌黄鼬之间是捕食关系,它们的种群数量波动有先后;社鼠的种群数量可能会短时间超过环境容纳量;生活一段时间后,社鼠种群就会从增长型变为稳定型,仅仅食物充足,社鼠的种群数量不一定会呈“J”形增长,还要考虑生存空间、天敌等情况。4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这时非生物因素对该种群没有作用B种群的增长率保持稳定C食物将不再是限制种群发展的因素D出生率再也不会超过死亡率5硅藻生长

11、过程需要硅酸盐。在相同条件下,星杆藻和针杆藻两种硅藻单独培养时的生长曲线和硅酸盐浓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硅酸盐浓度对两种硅藻种群的K值都有影响B单独培养时两种硅藻增长曲线均为“J”形C图中两种硅藻的种群密度可用标记重捕法获得D混合培养时星杆藻在两种硅藻中竞争优势更明显解析图中单独培养时,星杆藻、针杆藻的增长曲线均为“S”形,B错误;调查藻类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定期取样调查的方法,C错误;实验并没有把两种藻类混养,故不能看出星杆藻在两种硅藻混合培养时具有竞争优势,D错误。题组二种群研究的应用6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

12、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解析在由甲点到丙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上升,种群数量在增长;丁点时种群增长速率虽然下降,但种群增长速率仍然大于0,种群数量仍然在增加,在该点时开始捕获,捕获后使得种群数量降到时,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更新能力更强,可实现持续发展。7田鼠是一种群居的植食性鼠类,是内蒙古草原的主要鼠害之一。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田鼠的种群数量总是在环境容纳量上下一定范围内波动B田鼠与其天敌猫头鹰的种群数量的波动总是同步的C由

13、于田鼠标记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所以调查其种群密度时结果往往偏大D即使食物十分充足,内蒙古草原上田鼠的种群数量也呈“S”形增长解析田鼠与猫头鹰的关系为捕食关系,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存在着滞后性,不是同步的,B错误。8下图为自然环境中典型的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ab段的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食物充足,与其他无关Bcd段的曲线发生波动的原因是出生率的变化C防治虫害的合理手段是控制害虫数量,使之不超过a点D在草场中,应该使牲畜数量保持在c点,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草场资源解析种群数量快速增长的原因是食物充足,空间和气候条件等适宜,A错误;cd段的曲线发生波动的原因

14、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变化的结果,B错误;防治虫害的合理手段是控制害虫数量,使之不超过a点,因为超过a点后种群数量就会快速增长,C正确;在草场中,牲畜数量保持在c点,超过了环境容纳量,会破坏草场资源,D错误。9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A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形增长B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C由于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导致第5年到第9年种群数量减少D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解析由图可知该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增加后下

15、降,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A错误;由图可知,第5年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约为,故K值约为400,B正确;由于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导致第5年到第9年种群数量增长变慢,但仍是增加的,C错误;在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将有害动物数量控制在左右防治效果较差,D错误。10如图是1845年到1935年的90年间,北美加拿大森林中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雪兔的种群数量变化用字母_表示,其数量最多的年份曾达到_千只。(2)雪兔的数量在一段时间内能够急剧增加的密度制约因素主要是:_;_。(3)猞猁的存在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所起到的作用具体是_。(4)在所研究的189

16、01935年间,该生态系统中雪兔的环境容纳量为_左右。从图中任意一时段可以看出,当雪兔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后,猞猁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变化是_(填“早于”或“晚于”)雪兔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出现(注: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答案(1)A140(2)可食的植物增加猞猁的数量急剧减少(3)猞猁捕食一定数量的雪兔,使森林植被不致被过度破坏,从而维持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4)60千只晚于B组综合强化练11(2019福建龙岩四校联考)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为地一次性大量捕杀家鼠后,其环境容纳量迅速降低B种群数量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超出环境容纳量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17、D生活在我国北方的植食性动物在自然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小解析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人为地一次性大量捕杀家鼠后,降低的是种群密度,不是环境容纳量,A项错误;种群数量可以短时间内超出环境容纳量,但会很快恢复到正常水平,B项错误;在理想条件下,没有环境容纳量,C项错误;生活在我国北方的植食性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冬季的食物最少,D项正确。12下图反映了种群密度变化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环境条件稳定,持续时间长,则足以使一种生物被竞争排除B若环境条件频繁变化,则常常不出现因竞争而被排除现象C海洋和湖泊中浮游

18、植物种类繁多,这是因为这些水体的环境因素较为稳定D自然群落中的竞争排除现象是有限的,这是因为自然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13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藻类,在培养液中加入足量的离子和足量的氮和磷,实验过程中保持光照适宜。每天测定四项数据:藻类数量的变化、装置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细菌的数量变化、溶氧量的变化。根据实测数据绘制出相关的四条曲线,如下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图A显示从第7天起藻类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B图B走势的主要原因是藻类的大量生长、繁殖、死亡C图C显示培养液中有机物的含量不断增加是由藻类光合作用引起的D图D中溶氧量迅速减少主要是由于藻类的大量死亡,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解析图

19、D中溶氧量迅速减少主要是由于大量细菌在分解有机物时消耗水中的大量氧气,D错误。14大蚂蚁和小蚂蚁生活在某地相邻的两个区域。研究者在这两个蚂蚁种群生活区域的接触地带设4种处理区,各处理区均设7个10 m10 m的观测点,每个观测点中设有均匀分布的25处小蚂蚁诱饵投放点。在开始实验后的第1天和第85天时分别统计诱饵上小蚂蚁的出现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见表。处理区小蚂蚁出现率的变化/%定时灌溉不驱走大蚂蚁增加35驱走大蚂蚁增加70不灌溉减少10减少2对本研究的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表述错误的是()A小蚂蚁抑制大蚂蚁的数量增长 B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C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D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

20、的活动范围解析不驱走大蚂蚁和驱走大蚂蚁,在定时灌溉或不灌溉的情况下,小蚂蚁出现率都有所降低,可以得出大蚂蚁和小蚂蚁在食物上的竞争较强,进而可以得出大蚂蚁抑制小蚂蚁数量的增长,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A错误、C正确;驱走大蚂蚁,定时灌溉,小蚂蚁出现率增加;不灌溉,小蚂蚁出现率减少,可以得出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D正确;本实验对实验数据的采集方法是“7个10 m10 m的观测点”、“每个观测点中设有均匀分布的25处小蚂蚁诱饵投放点”属于样方法,B正确。15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如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

21、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期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解析从题中柱形图的分析可知,该种群中未成熟个体从2月底到6月逐渐增多,从6月到12月逐渐减少至12月变为0,而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因此该种群出生时间大概为2月底到6月,到12月都成熟,10月份出生率可能为0,A正确;引入的天敌可能对不同年龄期的个体捕食具有选择性,从而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B正确;由题图可知,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C正确;大量诱杀某种动物的雄

22、性个体,会导致性别比例的失调,进而导致出生率明显降低,使种群密度减小,D错误。16如图所示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为保护鱼类资源,捕捞的最佳时机应选择在d点左右若图示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防治虫害应在c点之后若环境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缩小,K值会变小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c点之后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竭泽而渔”会使鱼虾数量下降至K/2值以下,可能会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A BC D解析d点捕捞,到c点停止能使鱼群保持较高增长速率,正确;防治虫害应在c点之前,错误;环境破坏后K值减少,正确;种

23、群增长过程中,乙曲线从始至终都有环境阻力,c点后环境阻力增大,错误;到K值时捕捞可获得单次最大产量,不能获得持续最高产量,错误;“竭泽而渔”会使鱼虾数量下降到c点之前,恢复慢,甚至绝迹,正确。17自然界中种群的数量特征是种群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如图表示某动物种群在不同条件下数量变化情况的数学模型,请回答以下问题:(1)该模型属于_模型的表现形式之一的曲线图,该形式较为直观形象。(2)图中A段种群增长近似于_形曲线。该模型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3)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_(填“K1”或“K2”)。(4)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分析图中曲线,与D段相比,影响C段的因素最可能是_。A食物和天敌 B气

24、候和传染病(5)在D阶段,若该动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由于食物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缩小,其_会变小。答案(1)数学(2)“J”空间和资源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3)K1(4)B(5)K值(或环境容纳量)18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种山鼠的危害。通常,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回答下列问题:(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形。(2)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_。(3)理论上,除药物灭鼠外还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鼠害,如引入山鼠天敌。天敌和山鼠之间是_的关系。(4)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那么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_。答案(1)J(2)苗圃中山鼠种群中个体的迁出(3)捕食与被捕食(4)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解析(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2)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苗圃中山鼠种群中个体的迁出。(3)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鼠害,如引入山鼠天敌,天敌和山鼠是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4)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