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1 ,大小:30.35KB ,
资源ID:1685608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8560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三章第四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三章第四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重点按照邓小平设计的“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到2000年已经如期完成了前两步发展目标。在告别20世纪之际,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810亿美元,人均854美元(即实现了邓小平提出的人均800美元的指标)。如果按可比价格计算,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1980年的6倍以上,也就是说,超过了原定20年翻两番的目标要求。许多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也跃居世界前列;长期困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商品供应短缺的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改观;市场供求格局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也就是说,中国已经从总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进入21世纪,中国人的任务就转到实施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三步战略部署,也就是

2、要用50年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把几代中国人坚持不懈地追求的“中国梦”完全变为现实。学习难点教法、学法教师:采取讲述这段历史时期故事的形式,生动地介绍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逻辑。学生:进入情景听讲。教学媒体黑板、粉笔。教学、学习准备准备这段历史时期的历史素材。提前预读课本中介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教学要点:发展才是硬道理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是分“三步走”,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第一节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一、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硬道理(一)发展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邓小平是我国社会主义

3、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提出的发展理论和为我们制定的“三步走”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十六大确定了新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了第二步战略部署和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有机衔接,规划了第三步战略部署前期各方面的改革和发展,对于实现我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标具有重要和深远的影响。邓小平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思考,把发展问题提到了能否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能否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能否解决我们面临的各项问题的关键的高度。他认为,“这不只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

4、。在南方谈话中,他把这些思想归纳为一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认为,发展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生死存亡的大事。(二)发展问题是我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我们从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中,得出了深刻的历史启示,这就是,落后就要挨打。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华民族只有发展起来了,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三)发展问题关系到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邓小平把发展问题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国际上的地位紧密联系起来。早在1980年他就指出:“我们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如果我们国家发展了,更加兴旺发达了,我们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就会大。”(邓

5、小平文选第2卷第240页)中国在国际上历来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但要在国际上真正发挥一个大国应有的作用,实现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宏伟愿望,关键是善于把握时机实现我们的发展。正是基于这一点,邓小平明确地指出,只要我们发展了,“这样保持五十年、六十年,社会主义中国将是不可战胜的。”(邓小平文选第3卷 第365页)(四)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要发展,就必须善于抓住机遇,这是邓小平又一重要思想。他反复提醒我们,对中国来说,大发展的机遇并不多。“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他认为在机遇这个问题上要敢于解

6、放思想,放开手脚,如果丧失良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他在分析世界局势特别是亚太地区形势时深刻指出:“现在世界发生大转折,就是个机遇,人们都在说亚洲太平洋世纪。我们站的是什么位置?我们不抓住机会使经济上一个台阶,别人会跳得比我们快得多,我们就落在后面了。要研究一下,我总觉得有这么一个问题。机会难得呀!”(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9页)(五)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争取国民经济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争取国民经济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是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重要思想。邓小平根据我国长期以来的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台阶式”发展的思想。他强调指出:“可能我们经济发展规律还是波浪式

7、前进。过几年有一个飞跃,跳一个台阶,跳了以后,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一下,再前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邓小平文选第3卷 第368页,第375页)邓小平的这一观点,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经济发展隔几年上一个台阶,是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经济发展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动态过程。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包括科学技术、劳动者的素质、管理水平、经济体制、资本投入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都有自身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其中某一因素的重大突破或取得新的进展都会推动经济的发展。同时,其中某一因素的能量释放完毕后,如果没有其他因素出现

8、,经济发展就可能相对停滞或者慢下来,甚至会出现经济滑坡。因此,经济发展过程不是一个直线运动的过程,而是一个周期性的波动发展过程。这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在经济发展领域的重要表现。江泽民反复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推进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发展这一主题来贯穿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凋发展,包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要靠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发展;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要靠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

9、事业,要靠发展;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坚定对社会主义和祖国未来前途的信念和信心,最终也要靠发展。江泽民指出:“发展是硬道理,硬就硬在这里”。二、有步骤分阶段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三步走”实现现代化在我国实现现代化,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在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达到当今世界先进发达国家的水平。根据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为我们设计了分“三步

10、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0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二)“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意义“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表明中国人民决心用一百年左右的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路,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雄心壮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第一,实现这一宏伟的战略目标,我国贫困落后的面貌将得到根本的改变,人民生活将明显改善,我们的国力将大为增强,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的排名将进

11、一步的前移。届时,一个更加强大的民族和更加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将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第二,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证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正确的选择。它将向世界表明: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惟一正确的道路;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第三,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将大大加快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到21世纪中叶,中国成为中等发达国家,必将极大的影响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我国同世界最发达的国家相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虽然还不算高,但我国的经济总量很大,因此,我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就有更大的回旋余地,对人类的贡献将

12、会更多、更大一些。这不但给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全世界表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三)“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新部署为了更好地实现“三步走”战略,邓小平提出了以重点带动全局的思想。1982年他把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列为三个重点。在实践中,他强调,把加强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这是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基础;加快能源和交通建设,克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提高全民族素质,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保证。邓小平的这些思想,为确保“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实现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经过20世纪80

13、年代以来三个五年计划的努力,原定于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已经于1995年提前完成。1995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根据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对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2000年,在我国人口比1980年增长三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我国21

14、世纪前五十年的奋斗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将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四)实施“三步走”战略的重大举措第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邓小平认为,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关键是振兴科技,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邓小平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 ,第275页)邓小平这一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

15、发展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具有四层含义:一是指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结构中是占第一位的决定因素。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结构中的智能因素,它发挥着改善和强化生产力结构中其他要素的功能和作用。它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并通过劳动者完善生产工具的性能,创造新的劳动对象,使生产资料的数量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价值不断增加。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邓小平文

16、选第2卷,第87页)经济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中科学技术因素的比重,在20世纪初仅占5%20%;到50年代60年代上升为50%左右;到80年代则高达60%80%;有些部门,如电子工业则高达90%以上。这充分证明了邓小平论断的科学性。二是指现代科学技术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一系列新兴的工业,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宇航工业、激光工业等,都是建立在新兴科学基础上的。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就会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这说明,

17、科技在与生产过程的紧密结合中,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三是指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日益成为生产过程的一部分。以往科学研究和生产过程是分开的,人们关注的是把某些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应用到生产过程中去。而现在,科研日益紧密地与生产结合起来,甚至直接成为生产过程的一个部门。科研和生产一体化倾向,使科学技术直接成为巨大的生产力。四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其信息量日益膨胀,更新速度加快,不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更新。邓小平说:现在世界突飞猛进的发展,科技领域更是如此,中国有句老话叫“日新月异”。真是这种情况。当前,科技的发展导致了全球范围的信息革命,带动了信息产业的发展,促成了信息化经济的形成,并使知

18、识经济初显端倪。科学技术为社会带来了空前巨大的经济效益。正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邓小平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他强调:“我们要以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要进一步解决科技和经济结合的问题”,要求“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发展高科技,实现现代化”等。这就为我们发展和掌握科学技术,赶上时代的发展,迎接21世纪的挑战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江泽民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他指出:“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我们要牢记一条道理,这就是没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1995年江泽民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正式提出,中国要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科

19、教兴国,就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科教兴国,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战略高度抓紧发展教育事业,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理论的重要观点。邓小平反复强调抓好和发展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不是已经实现了全党全国工作重点的转移吗?这个重点,本来就应当包括教育。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如果只抓经济,不抓教育,那里的工作重点就是没有转移好,或者说转移得不完全。忽视教育的领导者

20、,是缺乏远见,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各级领导要像抓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1页)第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以保护环境为重要内容,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是不断认识和把

21、握经济发展规律所做出的科学决策。1992年6月,联合国第二次环境会议通过一系列文件,提出建立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1994年,我国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制定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把实施这一战略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这对于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缓解人口过度增长所带来的压力。我国人口众多,人口的过度增长给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都带来巨大压力,也造成许多不易解决的社会问题。邓小平在谈到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时指出:人口多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生产还不发达的条件下

22、,吃饭、教育都成了大问题。因此,人口问题是个战略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坚持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处理好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尤为重要。二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自然资源相对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自然资源相对不足,人均占有量往往只有世界人均量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再加上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使我国许多经济资源面临严重的供需矛盾。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处理好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意义特别重大。三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的

23、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既能确保物质文明建设长期稳定持续发展,为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动力;又能避免因发展不协调而带来的诸多社会经济问题,从而为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一个良好有序的社会环境。第三,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资源多寡不同,经济条件差别很大,经济发展有快有慢。因此,如何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成为实施“三步走”战略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协调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邓小平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他说:“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

24、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7278页)根据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1999年3月江泽民指出:“西部地区那么大,占全国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但大部分处于未开发或荒漠化状态。西部地区迟早要大开发的,不开发,我们怎么实现全国的现代化?中国怎么成为经济强国?”后来又进一步强调:“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如果不抓住这个时机,不把该做的事情努力做好,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现在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应当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明确指

25、出,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抓紧研究西部地区的大开发。要把西部地区的大开发作为我们发展的大战略、大思路。”根据江泽民的要求,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第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邓小平认为,讲发展,核心是人才。他在视察南方时有一段很有见地的谈话:“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0页)当今世界,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高新技术的创造、发明、传播和使用,靠的是人才。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已经成

26、为国家第一位的战略资源。因此,江泽民以敏锐的战略眼光作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江泽民提出本世纪头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深化了邓小平关于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思想。他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这20年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并深刻阐述了这个“战略机遇期”在新“三步走”战略中的重要地位。“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多得的、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决定性影响的,又是易逝的、需要紧紧把握住的重要时期。“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论断是在对国际国内形势做出科学判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本世纪头20年这一重

27、要战略机遇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承上”是指承接现代化建设第一步、第二步战略步骤,在这个基础上起步;“启下”,是指经过这个阶段20年的建设,然后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一) 小康社会的内涵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使用“小康”概念形象地概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28、(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7页)1984年3月25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时,明确提出了“小康社会”概念。他说,“我们提出的到本世纪末翻两番这个目标不会落空。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54页)他还指出:我们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是共同富裕,那时候我们叫小康社会,是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的小康社会。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由于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奋斗,邓小平规划的前两步战略目标已经如期实现,在上个世纪末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

29、平。当然,我们所达到的只是总体小康而非全面小康。这种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所谓低水平,就是指刚刚进入小康的门槛。一是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还不高,二是指还有相当比重的人口还没有进入小康。我国在上世纪末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是800美元,2001年突破900美元,2002年接近1000美元。但还只相当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下限。而且人均数不等于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个水平。大体上只有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口进入小康,还有四分之一左右的人口达不到这个水平。据国家统计局的研究,2000年末,全国初步达到小康水平的人口是75左右。所谓不全面,是讲我们总体达到的小康主要是从经济方面

30、看,侧重于物质文明方面,在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而且经济方面也主要是侧重在解决生存需要,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即使在生存需要方面,也还有许多问题来不及解决,例如住和行的问题还远没有得到解决。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工农之间和城乡之间,以及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收入和生活水平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在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诸多方面,以及小康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进展状况和达到的水平也是不平衡的。以地区差距为例,2001年排名第一的广东省的经济总量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而排名最后一位的地区只有139亿元人民币。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国家统计局2

31、003年指出,若考虑农民收入中的实物部分以及城市居民收入中的隐性部分,则城乡收入差距不是31,而是51乃至61。根据邓小平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思,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对如何实现第三步战略部署问题进行了前瞻性的战略思考。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提出,从21世纪初开始“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十五届一中全会明确指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宏伟纲领。江泽民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六个“更加”,就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