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1.08MB ,
资源ID:1683462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83462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冷却设备制造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冷却设备制造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

1、五、行业的竞争程度及行业壁垒 181、行业的竞争程度 182、行业壁垒 19(1) 技术壁垒 19(2)资金壁垒 20(3)资质壁垒 20(4)质量要求壁垒 20(5)业绩和品牌壁垒 21六、国家对行业的监管体制和相关政策 211、行业监管部门 212、相关政策 23七、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241、有利因素 24(1)宏观经济和下游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4(2)国家产业政策大力鼓励高效、节水、节能、环保的冷却(凝)设备的应用 25(3)我国工业总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将促进技术先进、成熟、适用的冷却(凝)设备市场的扩大 262、不利因素 26(1)冷却(凝)设备在工业领域应用的标准和规范

2、有待完善 26(2)冷却(凝)设备工业应用领域专业人才短缺 26(3)国内冷却(凝)设备工业技术尚待创新和完善 27一、行业概况冷却设备是将高温的工艺介质或制冷剂蒸汽的热量传递给冷却介质,使高温的工艺介质或制冷剂蒸汽降温冷却或凝结成液体的设备,通常起到保证工业系统正常运行、工艺介质温度合理、节约能源以及回收余热的作用,在煤化工、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冷却(凝)设备常用的冷却介质为水和空气,按照换热机理的不同分为水冷设备、空冷设备和蒸发式冷却(凝)设备。目前在我国工业领域中应用最普遍的是水冷设备,约占冷却设备市场的79.2%。其次是空冷器,约占市场份额的12.8%,蒸发式冷却设备

3、占比最小,仅占8%左右。1、水冷设备应用广泛水冷设备由于冷却效果好,容易获取,是目前各工业领域运用最广泛的冷却(凝)设备。2、空冷设备应用的区域和行业特点突出空冷器由于利用空气对流进行冷却(凝),特点是资源充足,取之不尽,具有水冷设备无法比拟的优势。近年来,伴随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象日益凸显,加之空冷设备技术的日臻成熟,自2004 年以来我国北方干旱地区新增的大型燃煤机组绝大部分开始采用空冷机组。3、蒸发式冷却(凝)设备发展潜力大,但发展速度受限蒸发式冷却(凝)设备的传热过程涉及多个相流,并伴随质的传递,传热过程极为复杂,是目前国内外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国对蒸发式冷却(凝)的研究始于20 世

4、界80 年代,但由于当时国内的制造水准和节能节水意识不够,相关的理论研究很少,直到90 年代后期才步入正轨。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蒸发式冷却(凝)器的特点和优势逐渐为市场所认可,目前相关产品已开始逐渐应用于煤化工、石油化工、电力、冶金等工业领域和制冷行业。由于蒸发式冷却(凝)设备由于节水、节能、节地、换热效果好,相对于水冷设备和气冷设备综合优势显著。但由于各地自然环境相差较大,导致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同环境热效率差异大、易结垢等问题,影响了蒸发式冷却设备的适用性和推广速度。此外,某些工业领域对设备环境有着特殊要求也限制了蒸发式冷却(凝)设备的应用,如输变电行业对变压器周围空气湿度有严格的要求,

5、不能使用蒸发式冷却(凝)设备。二、我国冷却设备行业现状和趋势1、我国冷却设备行业现状市场对于冷却(凝)设备的需求主要体现在新增设备需求及更新、改造设备需求两个层面。冷却(凝)设备广泛应用煤化工、石油化工、冶金、电力、制冷等行业,这些行业对冷却(凝)设备的需求具体分为两方面:一是煤化工、石油化工、冶金、电力、制冷等行业扩大产能、产业整合、产业升级等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导致的新增设备需求;二是受国家节能减排等政策因素的推动,煤化工、石油化工、冶金、电力、制冷等行业针对节水、节能的改造、更新设备需求。据相关机构预测,估计未来几年我国石油炼制工业由于新增产能、设备更新改造所需要的冷却(凝)设备平均每年预计

6、约为105亿元;钢铁行业平均每年所需的冷却(凝)设备规模合计预计约为39亿元;甲醇和尿素行业的更新改造以及现代煤化工对于冷却(凝)设备的需求,预计冷却(凝)设备的市场规模预计每年约为2530 亿元;火电机组每年由于新增发电机组、设备更新和改造对于冷却设备的需求预计约为189 亿元;冷库的新建、改造和更新,平均每年对冷却(凝)设备的需求预计约为11.5 亿元。上述行业冷却器的市场需求平均每年共计375亿元,再加上输配电行业、风电行业等其他细分领域的市场需求,预计每年的市场需求在400亿之上。2、我国冷却(凝)设备行业发展趋势随着石化等十大产业的振兴规划全面实施,国内煤化工、石油、冶金、电力、制冷

7、等行业的新建或更新改造将持续进行,化工业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节能降耗及环境保护带来的项目建设需要与之配套的各类高效冷(却)凝设备。冷却(凝)设备作为工业领域重要的基础设备,获得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十二五”期间,国家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具有节水、节能、环保的高效节能冷却(凝)设备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未来几年,我国每年冷却(凝)设备的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但产品结构将有更新换代。虽然水冷设备目前应用范围最广,但由于水冷设备耗水量大,在国家“节约用水、节能降耗”的政策背景下,传统水冷设备未来应用空间受限。而空冷设备、蒸发式冷却(凝)设

8、备基于其水耗和能耗低的优势,所占行业市场份额未来将不断扩大,细分行业有一定的增长潜能。三、行业下游市场规模国际市场上,冷却器生产企业主要包括德国GEA、瑞典阿尔拉法、日本川崎、瑞士ABB等大型国际企业;国内市场上,冷却器生产企业主要为隆华节能、双良节能、哈空调等上市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火电、石化等领域。冷却器分为水冷和空冷设备,主要面对风力发电机、输配电网络中变压器制冷等细分领域。1、风电市场(1)全球风电市场增速大幅回落,但新增装机容量仍较大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35GW,同比下降22%;全球累计装机容量达318.12GW,同比增长12.3

9、%,增速下降。2013年新增装机市场出现下降主要是美国市场新增总装机从2012年的12GW锐减至2013年的1GW所致。2012年之前10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复合增速高达21%。2014 年全球风电的新增装机量将重回增长轨道。虽然2013 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量有22%的下滑,但是未来风电行业的发展前景仍较为乐观。根据全球风电理事会(GWEC)的预测,2014 年全球的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47GW,实现34%的较高增长。新增装机的主要增长动力来自亚洲、北美和拉丁美洲。除了GWEC 外,Navigant Research 同样对风电行业的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据其发布的BTM 风电报告预计,2014-2

10、018 年,全球风电的年新增装机容量预计将以9%的复合增速增长。全球风电行业恢复增长的大背景对国内风电产业比较有利。2013年亚洲风电新增装机18228MW,在新增装机量中占比高达51.4%;欧洲风电新增装机12031MW,占比为33.9%;北美地区风电新增装机3306MW,占比大幅下滑至9.3%;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风电新增装机共1158MW,占比3.3%;太平洋地区新增风电装机655MW,占比1.8%;非洲和中东地区风电新增装机90MW,占比微小,仅为0.3%。毫无疑问,亚洲地区已经成为影响全球风电装机量增长的举足轻重地区。截止到2013年的累计装机量前十大国家分别是中国的91424MW,

11、占全球累计风电装机量的28.7%;美国的61091MW,占比19.2%;德国的34250MW,占比10.8%;西班牙的22959MW,占比7.2%;印度的20150MW,占比6.3%;英国的10531MW,占比3.3%;意大利的8552MW,占比2.7%;法国的8254MW,占比2.6%;加拿大的7803MW,占比2.5%;丹麦的4772MW,占比1.5%。以上十个国家累计装机量的总和达到269785MW,在全球总的新增装机量中的占比高达84.8%。综合分析各国在新增和累积装机量的地位变化可以发现全球风电装机的集中度仍然较高。中国第一的位臵愈加稳固。美国第二的位置也较难有国家可以挑战。欧洲诸国

12、的总体影响仍不可小看。印度和加拿大等国的发展值得关注。从增长态势上看,波兰、罗马尼亚和瑞典等国家的变现也值得关注。(2)中国风电市场见底复苏我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之一,在节能减排的措施下,正在逐步降低传统火电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建设,风电市场也在此前相关政策的影响下出现了一个快速发展期,但这些都在风电频繁脱网事故之后开始改变。我国从2011年起开始出现已有装机不间断的风电脱网事故,对能源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而接二连三的事故大部份都是由于同样原因造成,即低电压穿越能力不足(低电压穿越指在风力发电机并网点电压跌落的时候,风机能够保持并网,甚至向电网提供一定的无功功率,支持电网恢复,直

13、到电网恢复正常,从而“穿越”这个低电压时间)。当时国内暂停了所有风电新装机项目,由此,我国风电产业从那时起进入了一个停滞期。根据中国风能协会的数据,2013年,中国(不包括台湾地区),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6.09GW,同比增长24.1%;累计装机容量91.41GW,同比增长21.4%。新增装机和累计装机两项数据均居世界第一。据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 年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584 万千瓦,同比增长约21%;累计并网容量8299 万千瓦,在建容量6671 万千瓦,并网容量占核准容量的55%。2014 年,预计国内的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至少在18GW 以上,乐观的情况下甚

14、至有接近20GW 的可能,增速有望在20%左右。虽然这一增速不能说太高,但是这对在2013 年以前调整了好几年的国内风电行业来说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情况了。随着新增装机量的稳步增长风电制造端的境况将继续好转。在未来,风能发电形势较为乐观。2014 年,我国的风电新增装机量在去年的基础上仍将保持不错的增长。预计连续两年超过20%的恢复性增长对整个制造端的拉动作用明显,产业链上下的基本面都将继续好转。风机冷却器的国内生产企业主要为尔格科技、江苏兆胜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兆胜)、无锡雪浪冷却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锡雪浪),其中尔格科技、江苏兆胜的市场份额最大。风力发电市场的回暖将带给尔格科

15、技更大的市场空间和更快的发展速度。2、输配电市场(1)国民用电需求的持续增长,电网建设投资力度加大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全社会用电量持续稳步增长。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数据,2013年全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5.3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增速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人均用电量达到3911千瓦时。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预测,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的电力需求仍将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持续增长,到“十二五”末期,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6.27万亿千瓦时左右,期间年均增长速度将保持在8.5%左右。全年电网投资占电力工程投资比重为51.2%、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电源投资中的非化石能源发电投

16、资比重达到75.1%,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全年非化石能源发电新增装机5829万千瓦、占总新增装机比重提高至62%。2013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首次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一、达到12.5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3.9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达到31.6%、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2)输配电技术取得突破性发展国内电网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为高压及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发展和规模增长提供了动力。2006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式核准建设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该工程是我国发展特高压输电的起步工程。2010年8月12日,国家电网宣布该工程已通过国家验收,同年云南至广东以及向家坝至

17、上海800千伏特高压高压及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纯水冷却设备也顺利投产,将我国直流输电技术提升到新台阶,这标志着特高压已通过了“试验”和“示范”阶段,后续工程的核准和建设进程有望加快。2011年5月,我国首条自主知识产权的柔性直流输电试验示范工程上海南汇风电场柔性直流输电并网工程成功投入试运行,这也是亚洲首条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我国对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研究始于2006年,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实现了既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掌握核心技术的目标。中国电科院是国内柔性直流输电的主要研究机构,是继ABB、西门子之后,世界第三家同时具备试验、成套设计、生产、安装调试等全套核心竞争力的机构。根据国家电网和南

18、方电网的相关发展规划可以看出,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直流输电工程的建设重点将是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期间将开工建设12项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和5项超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在“十三五”期间,还将建设18项直流输电工程,其中特高压工程建设13项,超高压工程建设5项。(3)电力投资增长将带动相关行业快速发展在直流输电过程中,换流站中的换流阀由于在晶闸管的高效运行下,发热量比较大,需要对其进行冷却,目前在高压及以上输电系统中的水冷装置都是采用的密闭式循环纯水冷却设备。由于输电电压不同,导致换流阀的散热要求也不尽相同,每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需配套2-8套不等的纯水冷却设备。2006年-2010年,全球高压直流输电

19、换流阀纯水冷却设备的市场规模超过了100多套,合计超过18.67亿元人民币,国内的市场规模在58套左右,合计超过8.73亿元人民币;根据目前各国在建的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及部分建设规划,预计未来五年,全球高压直流输电纯水冷却设备的市场需求将超过200套,折合人民币约30.72亿元左右,国内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00套,市场容量将达到17.47亿元人民币。在特高压电网投资中,特高压交流的投资额约为2700亿元。特高压交流的主要设备包括特高压变压器、电抗器、GIS组合开关、互感器等设备。在特高压投资中,设备投资约占45%,其中变压器(含电抗器)占设备投资约30%,由此测算, “十二五”期间,变压器(含电抗

20、器)的市场容量超过360亿元。因此,在2012-2020这段时间内,我国变压器市场将在国内电网建设及改造的直接影响之下,步一个较高速的发展期,产业规模还将持续增大。在未来,受益于输配电网络建设的高速发展,电网投资和特高压建设将带动变压器冷却器及变压器组件等制造行业的发展。按照“十二五”国家电网投资计划,2015年要完成9,970亿投资,而之后将继续保持投资持续稳定的增长。变压器冷却器、油泵、蝶阀及其他变压器组件的生产企业因此也将快速发展,市场集中度较低,未来几年的市场空间较大。这些都将给尔格科技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3、轨道机车市场在全球经济下滑、国家稳定增长的背景下,政府的相关表态和举措,

21、已经表明铁路建设投资的需求正在强劲反弹。铁道部部长盛光祖在报告中说,随着铁路建设的推进,今后一个时期将有一大批新建高铁和其他新线建成投产,到2015年,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 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1.8 万公里,“十二五”后三年全路要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33 万亿元,投产新线2.07 万公里。根据“十二五”后三年铁路建设规划,2014 年全国铁路安排固定资产投资6300 亿元,铁路将投产新线6600公里以上,并以中西部铁路建设为重点。预期完成旅客发送量22.7亿人,货物发送量32.8亿吨,同比分别增长10%、2%;国铁及国铁控股企业计划完成运输总收入6542亿元,同比增长8.1%。2014及20

22、15年,国家铁路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万亿元。2014年铁路建设将以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同时深入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向社会资本放开城际铁路、市域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和支线铁路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支持地方政府、社会企业以股权投资、资产重组、特许经营等方式,投资铁路建设或参与铁路经营开发。“十三五”期间,动车的需求量仍然将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位。但是目前,动车的变压器冷却器尚未实现国产化,只有部分机车的油泵实现了进口替代,动车变压器冷却器及油泵、蝶阀等部件的国产化市场空间随着高铁、城轨的高速发展将不断释放。尔格科技的油泵及蝶阀产品目前已经率先进入了铁路系统的采购目录,未来市场空间潜力巨大。四、

23、行业与上下游的关系1、行业与上游产业关系本行业与上游行业的关联性较低,上游主要为基础原材料(主要为钢铁、铝、铜)行业。上游行业的主要影响体现在本行业采购成本的变化,钢材、铝材、铜材等金属材料的价格波动会对制造成本造成一定的影响。上游行业基本属于竞争性行业,发展较为成熟,上游行业的产能、需求变化对本行业自身发展的影响较小,本行业的总体议价能力相对较强。钢铁、铝、铜工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钢铁、铝、铜工业迅猛发展,钢材原料的产能充足,对本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2、行业与下游产业关联性下游行业包括风能发电行业、输配电行业以及铁路机

24、车行业等,与本行业密切相关。下游行业对本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牵引和驱动作用,其需求变化直接决定了本行业未来的发展状况。对于风电制冷业务,风能制冷行业的发展受制于风电电力行业的直接投资。风电电力行业的投资将带动对本行业相关企业的需求。而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风电电力相关投资开始从低谷走出。同时随着国产替代过程的加速,将给行业未来带来广阔市场空间。对于输配电业务,则受国家电力投资的直接影响。近年来随着国家超高压电网建设的加速,对于变压器等输配电配件的需求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由于输配电配件行业处于一个完全竞争市场环境,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加之下游电力电网公司处于寡头垄断地位,因此公司在这项业

25、务上的议价能力比较薄弱。对于铁路机车业务板块,近年来高铁建设速度虽有所减慢,但仍保持在较高速度。现阶段国内生产铁路机车油泵的企业非常少;同时我国铁路机车油泵之前绝大部分采用的都是进口产品。随着产品国产化速度的加快,行业也有希望迎来快速发展。五、行业的竞争程度及行业壁垒1、行业的竞争程度目前国内外冷却(凝)设备生产厂家较多。对于冷却器产品,国际主要生产冷却设备的厂商有:瑞典的AlfaLaval(阿法拉伐)、德国的GEA 集团、日本川崎及加拿大、乌克兰、俄罗斯等国的大型冷却器生产企业,且我国核电行业用的冷却器目前采用的国外的产品,国外产品在产品性能、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有一定优势;国内制冷设备企业

26、主要有隆华节能、哈空调、江苏兆胜科技、无锡雪浪高效冷却器及四平的一家制冷器生产企业。其中,隆华节能的产品主要针对的是火力发电市场;江苏兆胜科技、无锡雪浪与尔格科技主要在风电冷却器市场形成竞争。风力发电机冷却器的国内生产企业主要为尔格科技、江苏兆胜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兆胜)、无锡雪浪冷却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锡雪浪),其中尔格科技、江苏兆胜的市场份额最大。目前国内冷却(凝)设备市场化程度较高,冷却(凝)设备厂商自由竞争,凭借自身的产品、技术优势决定自身的市场地位。随着节清洁生产等相关政策的持续推进、国家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逐步深入,在未来技术成熟、质量优良、服务完善、

27、产能充足、资本雄厚的冷(凝)设备生产厂家将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2、行业壁垒(1) 技术壁垒工业领域应用的冷却(凝)设备属于非标准产品。产品设计需充分了解用户装置所处行业、工段、工况、场地等内部特点,综合考虑环境、季节、水质等各种外部因素,结合客户对设备的一系列技术指标和成本要求,依靠长期的技术积累、实践经验、行业和环境数据库,并通过复杂的计算、模拟、验证和调整,才能得出最适用其要求的冷却(凝)解决方案。工业用冷却(凝)设备的设计,特别是与大型装置配套的冷却(凝)设备的设计,是以企业的创新能力、丰富的经验和数据、长期的技术积累以及对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为基础,对于新进入行业的企业是较大的障碍。(2

28、)资金壁垒工业领域应用的冷却(凝)设备从研发到生产需要较长时间和较多的资金投入。针对不同工业,冷却器由于性能、稳定性及安全性的要求,对其加工工艺有特殊的严格的要求,如生产轨道机车冷却器设备的投资就高达5000 多万元。由于资金及研发费用的缺乏,中国市场的轨道机车冷却设备市场供应被国外的厂家垄断。(3)资质壁垒应用于高温、高压被冷却介质的冷却(凝)设备换热部件的设计和生产需要具有压力容器设计制造的相关资质。压力容器属于特种设备,国家强制实施许可证管理,产品的生产需取得相关主管部门的许可并取得相应的许可证。冷却(凝)设备的部分下游客户及设计单位建立了严格的供应商资格规定,未获得相关资格的企业无法向

29、其提供设备。例如,石化行业对供应商的准入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审核制度,严格限定供应商资格,对供应商从企业资质、质量管理体系、技术水平、生产能力、产品最近的实际使用情况等,进行全方位考核审定。(4)质量要求壁垒冷却(凝)设备需要长期持续运行在高温、高压、腐蚀性的环境中,因此下游企业对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和运行有效性要求较高。冷却(凝)设备在销售前需要经过机器加工、成型加工、焊接、无损检测、压力试验等多个环节和工序,每个环节和相关工艺都涉及企业长期积累的工艺技术和操作规范;这些工艺诀窍和操作规范又与企业的产品特点、员工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密切相关,新进入者难以快速、系统的掌握和运用。(5)业

30、绩和品牌壁垒冷却(凝)设备是各工业领域的重要基础设备,其性能、效率、稳定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对整个工艺系统运行状况、运行成本,以及能源、资源的利用效果等产生重要影响。如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客户的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甚至会影响到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行。因此,客户在选择冷却(凝)设备时十分谨慎,要求供应商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具备项目实施经验和成功案例,并拥有专业化的技术和售后服务团队,能够对设备运行提供较完善的售后服务。六、国家对行业的监管体制和相关政策1、行业监管部门本行业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信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部等部门监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为宏观管理部门,

31、主要通过研究制定产业政策、提出中长期产业发展导向和指导性意见等履行宏观调控、宏观管理等职能。工信部负责拟定工业发展行业规划、计划和产业政策,起草相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规章,拟订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并组织实施,指导行业质量管理工作;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的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促进政策,参与拟订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促进规划,组织协调相关重大示范工程和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等。科技部负责拟订科技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起草有关法律法规草案,统筹协调共性技术研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科技重大专项实施中的方案论证、综合平衡、评估验收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本行业冷却(凝)设备的技术标准制定和质量认证。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冷却设备分会指导本行业发展,为本行业自律性管理机构。主要负责贯彻行业政策、产业及市场研究、对会员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