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184.43KB ,
资源ID:1683194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83194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精准复习模拟题B卷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精准复习模拟题B卷Word文档格式.docx

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小农经济3宋高宗时,四川立限令典卖田宅者纳税印契,一次就征收到契税四百万贯,此时四川地价每亩为近四贯,官府卖田定价为八贯到十贯(一般情况下税率10%计,土地价格取较高者每亩十贯)。这从侧面反映了A. 四川的小农经济开始瓦解 B. 北宋租佃关系盛行C. 土地税成为政府主要收入 D. 宋代政府不抑兼并4南宋时杭州在“夜市于大街有车担设浮铺,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巷陌街坊,自有提茶瓶沿门点茶,或朔望日,如遇吉凶二事,点送邻里茶水,倩其往来传语”。这可用来说明当时A. 城市商业比较发达B. 政治与经济中心合一C. 官府加强了经济监管D. 理学思想压倒迷信观念

2、【答案】A【解析】材料显示出当时城市中夜市比较繁荣,说明城市商业比较发达,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政治的信息,B错误;南宋时期官府不再对商业活动进行严密监管,C错误;材料主要论述是经济发展,不是思想,D错误。 5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他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世界市场的形成B. 工业革命的开展C. 商业革命的影响D. 亚洲人口的膨胀6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哥伦布在“亚洲”大陆游历了一番,表示很遗憾,那里并不像马可波

3、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这说明A. 世界市场的雏形并未形成 B. 哥伦布远洋航行的目标棋糊C. 美洲的发现出于一种偶然 D. 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明显【解析】如果“黄金进地,香料盈野”哥伦布就不遗憾了说明了新航路开辟充满了经济动因,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哥伦布远洋航行的目标非常清楚,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美洲的发现是必然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7本杰明迪斯累里曾在其小说西比尔中强调了这些阶级的生活是多么不同、多么互不相关:“两个民族;它们之间没有往来、没有同感;它们好象不同地带的居住者即不同行星上的居民,不了

4、解彼此的习惯、思想和感情;它们在不同的繁育情况下形成,吃不同的食物,按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不受同样的法律支配富人和穷人。”这种情况A. 使社会出现新的种族B. 导致英国议会进行改革C. 工业革命加剧了社会分裂D. 动摇了英国民主政治的基础【解析】抓住“两个民族”“富人和穷人”等信息可知,材料说的是工业革命促成了两大阶级的对立,故C项正确;A与材料无关,排除;工业革命使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壮大,要求扩大政治权利,工业革命加剧了社会分裂,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不能得出“动摇了英国民主政治的基础”,排除D。8(题文)从17世纪开始,一场“农业革命”如火如荼地展开。这场革命中,资本主义型的农场在农业中

5、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农业的耕作和栽培技术经历了重大改革,如:农业机械的采用、畜种的改良。这场“农业革命”的主要作用在于A. 使“圈地运动”得以终结B. 为工业革命准备重要条件C. 推动贩卖黑奴活动的开展D. 促使对外殖民不断地加剧【答案】B【解析】从“农业革命”的内容来看,“农业革命”主要发展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这对于工业革命的开展是有铺垫作用的,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圈地运动依旧在进行;C选项错误,这与黑奴贸易无关;D选项错误,这对殖民扩张来说没有直接影响。91888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州筹设官办织布局,从英国购置机器。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奏请并获得清政府许可后,织布官局

6、得以迁往武昌。这表明A. 汉族官僚势力开始崛起B. 民族工业对外依赖性C. 自然因素影响工业布局D. 洋务企业具有封建性解答本题需要抓住材料的关键点,材料的关键点是织布局随着张之洞的调任而发生位置的改变,不是从英国购买机器,不是张之洞是汉族官僚,我们要抓住主要问题,分析原因,这样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101879年,清政府派遗广东试用道张鸿禄、候补知县温宗彦赴南洋、新加坡一带考察航运,同时招徕华侨资本,成效显著。此举A.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 掀起了实业救国的热潮C. 彰显了朝廷奖励实业的决心D. 有助于洋务运动的开展洋务运动旧称“同光新政”。该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

7、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进行30多年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11下面是近代上海部分年份进出口贸易总值统计图(单位:万关两)。据图可知这一时期A. 上海逐渐成为全国的商贸中心B. 中国日益卷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D. 中国进口货物贸易额呈增长趋势【解析】图片显示从1867年-1894年

8、,我国进出口逐渐上升,主要是列强的步步侵略导致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正确;材料没有比较其他地区信息,A错误;C属于甲午战争之后;材料体现出进出口贸易总额,体现不出进口贸易额增加,D错误。12下表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工业产量的统计表。表中所述现象A. 为抗日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B. 得益于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C. 反映了官僚资本对经济的控制D. 加剧了中国工业结构的不合理性【解析】材料数据表明,从1927年到1936年(全面抗战前夕)中国的重工业产量增幅很大,这为后来的中国抗战提供了物质基础,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判断企业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还是官僚资本,故BC项错误;近代中国工业

9、有两大不平衡性,即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重工业和轻工业发展不平衡,而抗战前,国民政府已经有意识地发展重工业、发展中西部地区,故D项错误。131988年宪法修正案中指出“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党的十四大提出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十五大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有益补充”到“共同发展”,再到“重要组成部分”的变化主要表明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B. 改革开放是私营经济发展的源泉C. 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D. 对市场经济的认识逐渐走向深入141958年2月,为“加强田间管理”、保障“粮食放卫星”,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

10、指示。麻雀因“偷盗国家粮食”而在“灭四害”运动中被确定为“四害”之一加以捕杀。当时这一举措A. 保障了全国各地粮食丰产B. 是运动式经济建设的写照C. 改善了人民公社生活环境D. 是伪科学大行其道的表现解答本题,应注意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即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的基本史实,将材料所述放入该情景中作答即可。15据统计,1949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为845%,1952年为747%,1957年为623%。这说明该时期A. 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B.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 现代化建设取得较大成就D.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确立【解析】由1949年到1957年,我国农业总

11、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说明一五计划取得很大的成果,故选C;新中国农民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信息,排除B;经过三大改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得以确立,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16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的干部人人会背一段列宁援引的恩格斯语录,“消灭土地私有制并不要求消灭地租。”若有人前来质问土地出租,他们就流利地背诵给那些人听。这主要反映了改革开放A. 深受意识形态的干扰B. 以新经济政策为模板C. 考验领导人的政治智慧D. 遭到大多数国人反对【解析】改革开放初期,人们质问土地出租,这说明当时意识形态对改革开放的干扰,故A正确;深圳的干部会背列宁援

12、引的恩格斯语录,并不能说明改革开放以新经济政策为模板,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改革开放考验领导人的政治智慧,故C错误;改革开放顺应了民心,没有遭到大多数国人反对,故D错误。故选A。17孙中山割辫于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之后;黎元洪割辫于武昌起义的枪口逼迫之下;袁世凯割辫于就任民国大总统前夕;吃过很多洋面包的辜鸿铭在辛亥革命很久以后还拖着辫子。这说明剪辫A. 促进民主共和观念传播B. 是观念与立场变革的象征C. 给社会生活带来重大影响D. 先后次序反映了觉悟的高低18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公众在外交事务上越来越积极,成为美国外交不可回避的“公众向度”。国务院一位官员不无夸张的说:“我们所要做的第

13、一件事就是读报纸,这份报纸就是纽约时报,在国务院如果没有纽约时报是寸步难行的。”材料表明A. 报业巨头干预政府的决策B. 政府职能受公众制约C. 大众传媒推动外交民主化D. 外交呈现多元化格局【解析】从材料“美国公众成为美国外交不可回避的“公众向度”“在国务院如果没有纽约时报是寸步难行的”中可以看出,大众传媒推动外交民主化,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报纸对政府的干预和对政府职能的制约,故A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外交多元化,故D项错误。191910年秋,京师禁卫平的官兵剪辫。资政院通过“剪发易服”的议案,民间闻讯,大受鼓舞,广东、京津地区、东三省、上海,香港等地“剪辫者一时风起云涌,大有不可遇

14、制之势”。A. 剪辫易服顺应革命的潮流B. 清政府的统治不得人心C. 沿海地区的开放程度最高D. 晚清习俗变革的大众化【解析】1910年资政院会议上讨论剪辫问题,说明辫子已经受到很多人的反对,这是近代以来西方新思想在中国不断传播和影响的结果,亦说明清朝统治丧失民心,故选B;1910年,辛亥革命为爆发,排除A;材料与习俗无关,排除D。20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移民和国籍法,规定科学和艺术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移民和美国急需的熟练及非熟练劳工享有优先权,移民入境后从事美国人不能或不愿从事的职业,且从事的职业不会引起已经从事此种职业的美国人的失业或工资水平的下降。此规定A. 有利于战后美国经济的恢复与

15、重建B. 取消了移民政策的种族歧视观念限制C. 适应了美国解决“滞胀”问题的需要D. 体现了美国移民政策的实用主义原则21当最高法院宣布农业调整法违宪以后,在时任农业部长的竭力争取下,美国国会通过了土壤保持与作物调配法,法案规定:对凡不再种植消耗土壤肥力作物,而改种保持土壤肥力作物,且进行土壤整治的农民,由国家发给奖金。这一法案的通过A. 掀起了一场现代环境保护运动B. 意味着美国分权制衡的原则已被打破C. 有利于合理调节农产品的供应D. 实现了对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全面控制【解析】土壤保持与作物调配法颁布的目的是让农民进行土壤整治,显然是调整农产品的种植类别,这有利于调节农产品的供应,故C项正确

16、;材料主要目的是度过经济危机,故A项错误;美国中央政府一直奉行分权制衡的原则,故B项错误;罗斯福新政是部分干预经济,并不是全面干预,故D项错误。22全国工业复兴法宣布国家处于紧急状态,暂停部分反托拉斯法条款的实施;成立国家复兴管理局,并在它的认可和监督下,由资方、劳方和公众代表组成的委员会制定分别适用于各行业的法规。这一措施A. 维护了自由企业制度B. 剥夺了工业的合理利润C. 损害了劳工的利益D. 加剧了社会经济危饥和政治危机23罗斯福传记的作者弗雷德尔评论道:“尽管他希望通过国际经济合作以克服萧条,他仍然步其他业强国的后尘,走向一种经济民族主义的政策。”罗斯福新政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

17、是A. 计划指导,国家干预B. 放弃企本位制,美元贬值C. 以工代賑,刺激消费D. 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解析】材料中的经济民族主义是指国家采用的对外贸易保护主义,结合史实可知罗斯福新政时期实行的美元贬值具有此项特征,故B项正确;A C D三项不具有题意要求中的特征。2420世纪50年代,苏联政府对农庄、农场下达计划指标,详尽规定各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播种时间、技术措施、收割期限、产量等。这些做法A. 增强了集体农庄抵御风险能力B. 促进了苏联农业的快速发展C. 实现了政府对农业的科学管理D. 限制了集体农庄经营自主权【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苏联的做法干预农业的发展,限制了集体农庄经营自主权,

18、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苏联的做法限制了集体农庄经营自主权,而不是增强了集体农庄抵御风险能力,排除A。材料中苏联的做法最终阻碍农业的发展,排除B。材料强调苏联的做法限制了集体农庄经营自主权,不是对农业的科学管理,排除C。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所谓“题眼”,就是一道题中最核心的部分,本题的题眼是“苏联政府对农庄、农场下达计划指标,详尽规定各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播种时间、技术措施、收割期限、产量等”,根据对题眼的了解,结合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相关史实,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251928年,斯大林提出:“我们推翻了资本主义,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正在加速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工业,并使农民经

19、济和我们的社会主义工业结合起来。但是,我们还没有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这些老根藏在什么地方呢?它们藏在商品生产里,藏在城市小生产者特别是农村小生产里。”据此可知,斯大林要求A. 在农村实行粮食收购制B. 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的改造C. 集中力量进行农村建设D. 发展工业促进农业的现代化26苏共中央规定:1968至1975年,农村硬化公路年筑里程大于4万千米。公路的修养费,除国家拨款、汽车企业提成外,将向有个人轻便汽车的公民酌收少量款项。这可以说明A. 工业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反映B. 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私有制C. 政府计划改善农村生活条件D. 斯大林模式得到实质性突破【解析】材料主旨是苏联计划改善农民

20、的生活条件,故选C;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未提到工业反哺内容;B项“私有制”一说错误,排除;D项 “实质性”一说错误。本题考查苏联时期民生措施,根据材料显示,从时间上看是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农村修路由政府为主,目的是改善农村生活条件。27金融战争与美元霸权作者谭智元认为,表面看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是美元的灾难,其实相反,美元从此获得了黄金的生命,而不是和黄金共享生命。美国依靠独步全球的经济总量,垄断了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地位,偷取了黄金的生命,建立了全球美元经济独裁。作者旨在说明A. 美元取代黄金成为国际货币B. 美元进一步强化了国际货币地位C. 美国利用黄金实现经济独裁D. 美国依靠经济优势

21、垄断国际贸易28(2018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双基测试)英国前首相麦克米伦指出:如果我们继续留在共同体之外,不可避免的事实是,现实的权利导致我们的美国朋友将越来越重视(欧洲)共同体的观点和利益,而较少关注我们的声音和利益这意味着我们将同时失去对欧洲和华盛顿的影响,进而严重影响我们的国际地位。A. 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受到欧洲抵制B. 经济一体化提升了欧洲国际地位C. 西欧崛起形成了多极化国际格局D. 欧共体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过美国【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经济的一体化提升了欧洲的国际地位,故选B;A项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西欧崛起形成了多极化的国际格局与材料无关,排除C;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22、。29加入世贸组织后到2015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长期保持世界第二大吸收外资国的地位,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三大对外投资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关税减让承诺已经提前全部履行完毕;同时中国建立起了符合世贸规则和入世承诺的国内涉外经贸法律体制。这一切表明,入世后的中国经济A. 实现了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B. 日益体系化、制度化、全球化C. 推动了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D. 日益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解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经济更加与国际接轨,中国建立起了符合世贸规则和入世承诺的国内涉外经贸法律体制,使中国经济更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故选D;A项错在全面接轨,排除;材料中并未体

23、现中国经济全球化,排除B;C项夸大了中国经济的地位,排除。30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对此,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 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空前增强B.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逐渐缩小C. 发达国家掌握主导权D. 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占有优势,往往是获利者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传统战略文化思想是以民为本、文武并用。历史上盛世时期的治国理念都强调民本主义。君主执政的目的应是“以君保民利民”,其执政理念则应该表现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在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上,从不掠夺外邦的土地和

24、财富,而是坚持“与民休息”“以农为本”的政策,力求保持小农经济稳定发展。在与邻国的关系上,从不主动侵扰、扩张和掳掠,而是以尧帝确立的“协和万邦”思想为主导原则,以孔子的“天下大同”为理想目标。摘编自唐尧论中国古代盛世时期的战略文化材料二美国全球战略经历了大陆扩张、海外扩张、全球争霸和全球称霸四个阶段。在这四个过程中,美国人的战略选择在不同的国际体系下受其战略文化不同程度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美国战略文化特色。美国全球战略演变时间阶段美国历史分期国际体系美国在国际体系的中地位美国全球战略选择17831898年酝酿时期主要是英国霸权下的多极格局从一个北美小国变成地区强国孤立于欧洲事务,进行大陆扩张和亚

25、太扩张18981945年初始形成时期主要是列强争霸时期从地区强国一跃而成世界超级大国对外扩张,开始干涉欧洲事务19451991年全球争霸美苏两极格局西方盟主与苏联争霸,全球扩张1991年一超多强格局世界顶级大国单极霸权护持,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并行摘编自韩瑜从战略文化到战略选择: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及其规律特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盛世时期战略文化的特点和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8世纪以后影响美国崛起的因素。据材料一、二,说明对国家崛起战略选择的认识。【答案】(1)特点:以国内治理为主,民本、农本等思想影响深远;对外力主和平交往,以“协和万邦”思想为主导原

26、则,以“天下大同”为理想目标;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战略文化具有连续性。影响: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小农经济发展和儒家思想的传播;有利于边疆稳定,推动和平友好的国际关系的构建,扩大中华文明的影响;导致天朝上国、闭关锁国等观念产生,引发战略文化的僵化,致使近代中国的落后与屈辱;对现代中国的和平崛起战略提供了经验和借鉴。(2)因素:民主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不断创新与完善;抓住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不断扩张和争霸;国际格局的变化,原有大国的衰落;大量移民的迁入,带来先进的技术和劳动。认识:国家战略选择,要结合国情,适时调整。(2)第一小问因素,根据材料二中的时间阶段和美国发展的情况,可以从主观上,主要包括

27、政治上民主政治的确立、经济上利用三次工业革命的机会,对外根据材料二中“孤立于欧洲事务,进行大陆扩张和亚太扩张”“对外扩张,开始干涉欧洲事务”得出不断的扩张和争霸,客观上,从国际局势方面看,根据材料二中二战后英国的地位衰落,1991年后苏联解体,都推动了美国的地位的提升。第二小问认识,要综合两段材料的成败,得出国家战略的选择要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摘编自载逸主编简明清史等材料二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它的勘查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的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业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和所学知识,分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