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30.08KB ,
资源ID:1682762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82762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认知心理学期末复习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认知心理学期末复习Word文件下载.docx

1、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40年代末:注意研究从关注要忽略的阶段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末:注意研究的早期阶段 20世纪70年代至今:注意各种理论并行阶段二、早期注意理论: 1、选择性注意理论模型 (1)过滤器模型: 提出者:1958年,D.E.Broadbent提出的过滤器模型 内涵:认为刺激通过感觉通道首先到达过滤器,过滤器按“全或无”的原则决定刺激能否通过,通过的信息进入高级分析阶段,而未通过的信息就肯呢够暂时贮存或衰减。通过过滤器的信息收到进一步的加工而被识别和存储。 影响成分:选择性过滤器、容量有限的通道、觉察器 支持证据:鸡尾酒效应和双耳分听实验 (2)衰减模型:1960年A.M.

2、Treisman提出了注意的衰减模型treisman将刺激分析与检验细分为三步:一是分析刺激的物理属性;二是检验刺激是否是语言,如果是语言则将他们分为音节和单词,再检验识别单词并赋予意义;三是对刺激进行分析与检验后,再对信息进行选择。 刺激信息进入过滤器并不遵循“全或无”的原则,允许信息通过,不过一部分收到削弱,而未受到削弱的信息在高层水平爆出了原来的强度,容易达到兴奋阈限,激活对应的字词及其意义,从而使刺激得到识别,而收到削弱的信息则常达不到规定的“阈限”共同点:1、都认为人的信息加工系统或高级分析水平容量有限或通道容量是有限的,输入的信息都要通过过滤器进行调节2、注意选择都属于知觉性质的3

3、、过滤器位置大致相同,处于初级和高级分析之间 不同点:1、过滤器模型把注意的选择视为对刺激信息物理特征的分析 衰减模型不仅认为要对刺激物理特征加工处理,而且认为还对刺激的意义进行加工。2、过滤器模型是按“全或无”的原则进行操作的 衰减模型中未被选中的信息通道并不是完全被关闭,而是关小或者出现阻抑性衰减。 (3)反应选择理论1963年J.A.Deutsch&D.Deutsch(德尤奇)二人共同提出了反应选择模型认为当人们感知外界事物时,所有进入感觉道的刺激都进入高级水平分析,当需要对这些刺激进行反应时,就选择比较重要的刺激信息进行反应,重要性标准依赖于倾向性、上下文以及指示语等。 过滤器衰减模型

4、认为,注意出现的时间在感觉登记之后,通过过滤器时就已经决定了应该作出怎样的反应,而反应选择模型认为,注意出现的时间是在工作记忆中,先按刺激的重要性进行排列,然后作出反应。 评价:反应选择模型能很好解释人们对相对重要信息的选择,但它也不能完满解释人们同时顺利进行的活动,所有输入都得到加工,显得不太经济。(4)多重样式理论1978年由W.A.Johnston&S.P.Heinz提出。认为“瓶颈”的位置是由人们根据作用情况来确定的,从知觉选择到反应选择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瓶颈的位置是变化着的,即人们可根据任务要求不同,采取适应这一任务所需要的注意方式。三、70年 1、单一中枢能量理论

5、(简答、论述、分析)1973年,Danial Kahneman在“Attention and effort”一书中提出了中枢能量理论他认为,把注意看作是对刺激分类并进行识别的认知过程,就能对注意机制有一个深入的理解。这一认知过程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或资源。如果刺激复杂,需要的资源就多一些,如果同时呈现几种复杂的刺激,资源可能就会很快消耗。 单一中枢能量模型假定资源不是固定的,在特定时间内可利用资源量的一本分是由个体唤醒水平决定的,唤醒水平越高资源量就越多,当资源量确定后就要进行分配。2、两类限制理论(简答、分析)1975年由D.A.Norman&D.G.Bobrow提出的注意的两类限制理论可用P

6、OC曲线来说明,随着认知资源的分配量的增加,人们的认知操作水平会越来越好,最后到达材料限制区域,这时,虽然拥有更多的分配到的认知资源,但被试的认知操作水平不会进一步得到提高。3、双点模型1995年J.C.Johnston&R.W.Remington提出注意的双点模型他们认为,复杂任务的加工需要两种形式的注意:输入注意和中心注意。输入注意即加工早期的注意,用来完成提供有效线索的加工任务。中心注意即加工晚期的注意,用来完成反应延迟任务。第四章 知觉一、知觉直接性和间接性的比较 1、相同点:1、都是关于知觉是怎样形成的问题 2、他们都重视现实刺激,即承认知觉依赖于外部刺激的直接作用 2、不同点: 提

7、出者不同:知觉的直接性是由J.Gibson于1950年提出的 知觉的间接性是由J.Bruner(1957)、U.Neisser(1967)、R.Gregory(1972)等人提出来的 观点不同:知觉的直接性主张知觉具有直接性,不论已有知识经验的作用。人们通过共振的方式提取投射到眼睛的视觉信息,刺激物的多种特征直接在大脑中形成印象从而产生知觉。 知觉的间接性认为知觉是一个积极的、建构的过程,知觉的刺激是与内部假设、期望、知识经验及动机情绪等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知觉涉及一个内部表征的形成过程这一认知学派的观点有其合理的成分,既有推理的过程又有经验的参与。 特点不同:知觉的直接性重视直接觉察,而不是

8、通过知识经验,认为知觉是自下而上的过程。 知觉的间接性重视过去的知识经验,认为知觉是自上而下的过程。二、模式识别模式识别:指确认所知觉的模式,并将它与其他模式区别开来。 1、匹配理论 模板匹配模型(两种加工都有) 原型匹配模型(自下而上加工) 2、分析理论 (解释现象)人们长时记忆中存在刺激模式的各种特征,人们在识别时,对刺激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对抽取特征进行合并、简约、归类等,再与存贮的特征进行比较,如果两两符合,则外部刺激就被识别了。第五章 记忆结构一、记忆的分类根据记忆持续时间长短: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根据记忆的内容:声像记忆、语义记忆根据感觉道的不同:视觉记忆、听觉记忆、运动性记

9、忆根据所记忆的是事实还是行动:知识性记忆、程序性记忆二、记忆的两种传统比较(H.Ebbinghaus传统和F.Bartltt传统)(填空) 他们都是关于记忆研究的两种传统(概念比较) 1、H.Ebbinghaus传统:Ebbinghaus传统强调记忆的量,即我们保留了多少经验。这一传统强调记忆系统保持或贮存事物的能力。材料一旦学会并贮存,刺激的某种变式或者至少一部分材料通常就保留在记忆中。回忆失败的原因仅仅是记忆系统没有找到已贮存事物的结果,类似于图书被放错位置,而用时找不到。它强调记忆是一种贮存,而且贮存是被动发生的。 2、F.Bartltt传统:F.Bartltt传统强调记忆的质,即我们记

10、住了什么。它强调提取时所使用的知识和加工过程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往也会出现,即提取材料的减少,但人们能够回忆出原来并没有呈现过的内容。表明记忆量的增加,而非单纯的丧失。回忆的内容是对原呈现材料的重建。F.Bartltt传统强调记忆是一种重建,而且是主动进行的。三、两种记忆说 1、提出者:N.C.Waugh&D.A.Norman1965年提出两种记忆说 2、内涵:记忆系统由两种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组成 两种记忆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 刺激信息必须先经过短时记忆才能进入长时记忆,表现为一个过程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复述,可以保持或者进入长时记忆,而不经过复述就会产生遗忘四、记忆的三级加工模

11、型1958年D.E.Broadbent提出感觉记忆的设想,1965年N.C.Waugh&D.A.Norman提出两种记忆说,1968年R.C.Atkinson&R.M.Shiffrin以此为基础提出记忆信息的三级加工模型。三级加工模型的核心是两种记忆说。但它增加了感觉记忆,而且把记忆和贮存作了区分,认为记忆是需要保持的信息,而贮存一是指保持信息的结构,二是指把信息保存起来。 三级加工模型重视大脑对信息加工过程的监控,体现出人的主动性 三级加工模型特别重视短时记忆贮存的地位和功能,把短时贮存看作是一个工作系统,起缓冲器和加工器的作用。五、记忆加工水平说(简答)1972年F.Craik&R.S.L

12、ockhart记忆加工水平说坚持的是Bartlett传统,该传统强调记忆的变化性,即人们对自己个体经验所作的描述经常是变化,而个人知识、目标、动机等在确定记忆内容等方面都很重要。 3、早期观点(1972年F.Craik&R.S.Lockhart) 记忆信息加工过程是一系列不同水平的分析过程,这个过程从浅层的感觉分析开始到较深层次的抽象的语义分析 加工水平越深,记忆越持久而记忆的效果依赖于加工深度,记忆的持续时间是加工深度的直接函数,对记忆信息的加工需要不同水平的“复述”的参与。 4、后期观点 1975年E.Craik&E.Tulving提出把“加工一致性”概念引入加工水平说。加工一致性是指加工

13、材料和背景一致性当记忆的材料和背景一致时,提取效果就好,而当出现不一致情形时,提取效果就差。 1976年,E.Craik等人引入了侧向扩散概念,即在某一种加工水平上,操作或加工时向同一水平的各个方向辐射开来。 1990年,F.Craik&R.S.Lockhart认为应该考虑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加工的复杂交互作用,并且考虑到不同水平的加工将出现暂时的平等加工或部分重叠现象。六、短时记忆提取的三个理论 P134(选择、填空) 1、搜索模型(1969年由S.Sternbergtichu提出) 2、直通模型(1973年由W.A.Wickelgren提出) 3、双重模型(1973年由R.C.Atkin

14、son&J.F.Juola提出)七、工作记忆在进行学习、记忆、思维及问题解决等高级认知活动时,人们需要一个暂时的信息加工与存贮机制,它能够保存被激活的信息表征,以备进一步加工之用,A.D.Baddeley(1974年)等称这种机制为工作记忆。1982年,A.D.Baddeley提出工作记忆模型,此模型由三部分构成:视觉空间暂存器、中枢执行器、发音回路八、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的比较1972年,E.Tulving把长时记忆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它与我们个人的亲身经历分不开。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比较:前者按照时间

15、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组织,通常可以根据其他知觉特征进行描述,包含着个体经验,具有自传体性质 后者按照客观事物的类别或类属、总结等抽象规则进行组织,包含着他们的经验,具有百科全书性质。 前者以个人经历为参照,以时间空间为框架 后者以一般知识为残摘,可有形式结构。 前者处于经常变化状态,易受干扰,所存储的信息常被转换,不易提取。 后者不太受干扰,比较稳定,较易提取。 前者储存特定时间的个人事件,其推理能力小 后者储存一般知识,其推理能力大。九、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比较内隐记忆是指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无意识的影响,有时又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外显记忆是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

16、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有时又叫受意识控制的记忆。1、加工深度因素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加工深度不影响内隐记忆,但对外显记忆则有非常明显的影响。2、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保持事件不同:内隐记忆随时间延长而发生消退要比外显记忆慢得多。3、记忆负荷量的变化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产生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会随着记忆的项目的增多而不容易记住,内隐记忆则不然。4、呈现方式的改变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有不同的影响:感觉通道的改变会严重影响内隐记忆的作业,而对外显记忆的效果没有影响。5、干扰因素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很容易受到其他不管信息的干扰,而内隐记忆则不同。第六章 知识组织

17、一、比较层次网络模型和激活扩散模型相同点:都是简单的语义记忆的网络模型;都属于预存的模型,已经组织好的;都是以概念为基本单位来说明语义记忆的加工;都是以连线作为联结。不同点:1、层次网络模型是R.Quillian在1968年完成的博士论文中提出的最早的网络模型。 激活扩散模型是A.M.Collins&E.F.Loftus在1975年针对层次网络模型的不足而提出来的。2、层次网络模型的基本内容:知识以概念为基础和基本单元,概念按逻辑关系中的上下级关系组织,构成层次网络模型。 激活扩散模型的基本内容:知识以概念为基础,概念按语义相似性联系起来,概念之间用连线联结。3、层次网络模型的概念之间的关系为

18、纵向关系 激活扩散模型的概念之间的关系为横向关系4、层次网络模型线段长短并不表示概念联系的紧密性 激活扩散模型中两概念连线长度具有重要意义,线段越短概念联系越紧密。5、层次网络模型的提取过程为贮存、搜索、加工提取 激活扩散模型的提取过程为搜索、比较、决策 6、层次网络模型不能用来解释熟悉效应和典型性效应 激活扩散模型可以用来解释熟悉效应和典型性效应二、比较网络模型和特征模型他们都是以概念为基本单位来说明语义记忆信息的贮存和加工的,用连线表示关系,以网络状态存在;都属于较简单的语义记忆模型1、网络模型认为知识是以语义网络的形式而构成的,比较重视语义信息的组织。包括层次网络模型和激活扩散模型。 特

19、征模型的根本观点是把知识理解为一系列特征的结合,比较重视知识的加工过程。有集理论模型和特征比较模型2、网络模型是预存模型,特征模型是计算模型3、网络模型注重语义信息的组织,特征模型注重语义信息的加工过程三、ACT模型1、提出者:1976年J.R.Anderson首先提出知识组织的“思维适应性控制”模型2、基本内容:ACT模型认为,知识是以明天为单元来表征的,早期观点认为,知识获得是激活结点的过程。结点以概念来表征,不同的结点被激活后,形成一个命题从而为人所理解。模型内容此后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激活机制的变化上,ACTE中结点之间的联结状态为“二折一”状态,ACT*中结点激活依赖于一种类似变压器的装

20、置,而在ACTR中联结处在激活的不同水平上。另外,ACTR模型提出知识表征以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形式形成。陈述性知识以组块来表征,程序性知识是以产生式系统来表征。3、评价:ACT模型认为认知系统由组织原则,而且这些原则是有序的并加以描述的,提出人们用产生式系统和组块来表征知识,对解释大量复杂知识获得事实有重要意义。是认知心理学研究命题不能轻视的理论。四、线索依赖理论(填空、选择) E.Tulving1974年认为,遗忘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痕迹依赖性遗忘,即信息不再贮存在记忆中;而是线索依赖性遗忘,即信息任然贮存在记忆中但不能被提取出来。五、知识组织联结观知识组织的联结观认为,知识的获得是

21、记忆信息进入大脑后执行某种神经计算或操作的结果。这种神经计算比一般的信息加工更接近于神经活动,但比信息加工模型抽象程度要小得多。第七章 表象一、研究历史(填空、选择) 1、1879年以前的哲学时期 休谟、亚里士多德,概念来自表象 2、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测量时期 高尔顿1880年的研究;铁钦纳认为表象是一种心理元素,是构成心理现象的实体,而不是客观事物的反应 3、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中期的停滞时期 行为主义 4、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今的发展期 S.M.Kosslyn(科斯林)表象是独立的过程 Z.W.Pylyshyn(皮利辛)表象是依附于其他心理活动的 D.F.Msrks表象的周期理

22、论二、比较双重编码理论和计算理论 相同点:都是对不在眼前的物体进行表征的过程 1、双重编码理论是加拿大心理学家A.Paivio在1969年提出的 计算理论是S.M.Kosslyn于1980年提出来的 2、双重编码理论把表象看成是“物体不在眼前时,其知觉特征的内化回忆”;双重编码理论认为,大脑中存在着两个功能独立却又相互联系的认知系统,语言系统和非语言系统;双重编码理论的三种假设:基本经验假设、单元层次假设、系统层次假设 计算理论认为表象具有准图像的性质,是以空间数据作为媒介对信息进行描绘的结果;视觉表象以一种特定的空间载体来表征;表象有两个主要因素:深层表征一种发生于视觉缓冲器中的准视觉图像表

23、征,深层表征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 3、双重编码理论将加工分为三个层次:表征加工、参照样加工、联结性加工 计算理论将加工分为四个过程:图示过程、发现过程、放置过程、表象过程三、比较二级同构理论和计算理论表象的“二级同构”理论1975年R.N.Shepard提出。基本观点:表象与外部客体之间有同构关系,这一关系不是结构对应,而是功能对应。2、实验支持:1971年的心理旋转实验。实例它推崇表象的独立地位,认为表象与知觉的机能等价。有较强的说服力,但仅仅着眼于视觉表象。二、表象的计算理论 S.M.Kosslyn(1980,1981)2、基本观点:“阴极射线管”的比喻;表层表征和深层表征。示意图表象的

24、计算理论:基本观点(1)表象具有准图像的性质。(2)视觉表象以一种特定的空间载体来表征。这一空间载体的特征:A、具有空间的功能;B、它的最高分辨率部分是其中心部分;C、载体上有一些颗粒可以使表象细节变得模糊;D、表象一旦在载体上生成,就开始衰退。(3)表象有两个主要因素:A、表层表征:一种发生于视觉缓冲器中的准视觉图像表征。B、深层表征: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从表象生成过程来看,主要涉及图示(picture,描绘过程)、发现(find,搜索过程)、放置(put,显示过程)三个子过程,还可以有扫描(scan)、寻找(look for)、缩放(zoom)和旋转(rotate)等过程。3、实验支持

25、:距离效应实验;大小效应实验、PET扫描技术等。4、评价计算理论通过计算确定表象加工中所涉及的加工过程和相关表征,避免了含混不清的描述;清楚地表述了表象产生的层次性和过程性,易于理解;其理论观点大多获得了实验的支持,有较强的说服力。另外,他认为表象是在视觉缓冲器中生成的,使表象具有短时贮存的性质,这与Paivio的长时记忆中存在表象系统的观点不同,体现出自己的特色。Kosslyn以信息加工观为基础得出有关的理论,仍受到质疑,即怀疑表象加工是否一定按各种规则的加工过程进行。1、表象的二级同构理论是R,N,Shepard于1975年提出来的2、表象的二级同构理论认为表象与外部客体之间有同构关系,这

26、一同构不是结构对应,而是功能对应。功能对应是指表象各部分的功能联系与课题各部分的结构联系是对应的,也是相似的。二级同构关系还包含了表象与知觉的关系,表象的信息来自于知觉,客体在表象中的联系类似于客体在知觉中的联系。这一同构关系表明,表象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类似表征,操纵表象的工作过程就像是操作客体的工作过程,需要经历类似的中间阶段。深层表征一种发生于视觉缓冲器中的准视觉图像表征,深层表征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计算理论将加工分为四个过程:3、表象的二级同构理论描述的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表象的计算理论描述的是主体内部的加工四、活动周期理论 心理学家D.F.Marks于1999年针对表象的认知理论提出

27、了表象活动周期理论。他们认为表象的认知活动和过程含有重要的情感和动机成分,它是一个由表象到最终目标状态的不断修正和反馈的动态循环过程。表象对于目标的选择、行为过程的复述和对行为的计划、管理、调控有促进作用。视觉表象促进了许多知觉控制和认知任务的完成,表象的清晰程度越高,表象起到的作用就越大。第八章 语言一、言语研究历史(斯金纳、乔姆斯基)1、20世纪50年代以前:言语的初步研究时期2、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言语研究的对峙时期。这一阶段的对峙主要是先天论与后天论之间的对峙3、20世纪70年中期至今:言语研究的发展时期二、语言结构理论 1957年A.N.Chomsky(乔姆斯基)提出了生成转换语法理论,包括短语结构语法和转换语法两个部分。1、短语结构语法:言语镇南关的句子由许多成分构成,其中短语是最重要的结构,它实际上是由一系列重写规则构成,它可使一个符号转换成另一个符号。2、转换语法任何一个句子包含两个层次的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是我们听到或看到的句子成分的线性排列,而深层结构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