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植株乙:_,培育并获得含有目的基因的纯合植株。(二)预测转基因植株的表现型:植株甲:_维持常绿;植株乙:_。(三)推测结论:_。28(1)a(2)替换增添(3)y2 获取 y 基因,构建 y 基因的表达载体,用含有该表达载体的农杆菌感染 y2 的细胞叶片衰老后叶片衰老后由绿变黄水稻 y 基因通过调控叶绿素降解,使叶片衰老后由绿变黄解析(1)根据题干所给信息野生型豌豆成熟后,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可推测出野生型豌豆成熟后,子叶发育成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降低。分析图 3,b 从第 6 天开始总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因此 b 代表野生型豌豆,则 a 为突变型豌豆。(2)根据图 4可以看出,突变型的 sg
2、ry 蛋白和野生型的 sgry 有 3 处变异,处氨基酸由 t变成 s,处氨基酸由 n 变成 k,可以确定是基因相应的碱基发生了替换,处多了 2 个氨基酸,所以可以确定是发生了碱基的增添;从图中可以看出sgry 蛋白的第 12 和 38 个氨基酸所在的区域的功能是引导该蛋白进入叶绿体,根据题意,sgry 和 sgry 都能进入叶绿体,说明处的变异没有改变其功能;所以突变型的 sgry 蛋白功能的改变就是由处的变异引起。(3)本实验通过具体情境考查对对照实验的设计能力。欲通过转基因实验验证水稻 y 基因能使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的功能,首先应用含有空载体的农杆菌感染 y2 的细胞,培育并获得纯合植株
3、甲,作为对照组;再获取 y 基因,构建 y 基因的表达载体,用含有该表达载体的农杆菌感染 y2 的细胞,培育并获得含有目的基因的纯合植株乙,作为实验组。然后观察两植株叶片颜色变化。如果植株甲叶片衰老后维持常绿,植株乙叶片衰老后由绿变黄,则可验证水稻 y 基因的功能,即水稻 y 基因通过调控叶绿素降解,使叶片衰老后由绿变黄。g2 染色体变异6g22012 广东卷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成功替代了酵母菌的第6 号和第 9 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得到的重组酵母菌能存活,未见明显异常。关于该重组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还可能发生变异 b表现型仍受环境的影响 c增加了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 d改变了
4、酵母菌的进化方向6d解析题干中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成功替代了酵母菌的第6 号和第 9 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重组酵母菌仍能发生变异,a 正确。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b 正确。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中 dna 的碱基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与原来酵母菌的不同,增加了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c 正确。进化的实质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故酵母菌进化的方向由自然选择来决定。g3 人类遗传病及优生 30g32012 江苏卷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 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 tt)患者,系谱图 10 如下。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
5、hh 基因型频率为 104。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图10(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_。(2)若3 无乙病致病基因,请继续以下分析。2的基因型为_;5 的基因型为_。如果5 与6 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如果7 与8再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_。如果5 与 h 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 h 基因的概率为30(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 x 隐性遗传(2)hhxtxthhxty 或hhxty1/361/600003/5解析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判断及概率计算,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能力。(1)由患病者的父母都
6、正常可以判断,甲乙两病都为隐性遗传病。甲病女患者(2)的父亲(1)正常,因此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多在男性发病,最可能为伴 x 隐性遗传病。(2)若3 无乙病致病基因,则可确定乙病为伴 x 隐性遗传病。据甲乙两病的遗传方式可知,12 的基因型分别为 hhxtyhhxtxt,5 为 hhxty(1/3)或hhxty(2/3)。同理可知,6 为 hhxtxt(1/6)hhxtxt(1/3)hhxtxt(1/6)hhxtxt(1/3),如果5 和6 结婚,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病(hhxtxt)的前提是5 和6 的基因型分别为 hhxty(2/3)hhxtxt(1/3),概率为 2/31/31/
7、4(hh)1/2(xt 卵细胞)1(y 精子)1/36。7 的基因型为 hh(1/3)hh(2/3),她与8 所生的女儿患甲病(hh)的概率为 2/31041/41/60000,此题中性别已经确定,因此不需要再计算性别的概率。据前面分析,5 为 hh(1/3)或 hh(2/3),与 h基因携带者(hh)所生孩子中 hhhhhh 的概率依次为1/31/22/31/41/31/31/22/31/21/22/31/41/6,因此在正常个体中携带h 基因的概率为 hh/(1hh)1/2/(11/6)3/5。31g3l62012 安徽卷甲型血友病是由 x 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h 对 h 为显
8、性)。图 4 中两个家系都有血友病发病史,2 和3 婚后生下一个性染色体组成是 xxy 的非血友病儿子(2),家系中的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均正常。图 4(1)根据图4,_(填能或不能)确定2 两条 x 染色体的来源;4 与正常女子结婚,推断其女儿患血友病的概率是_。(2)两个家系的甲型血友病均由凝血因子(简称 f8,即抗血友病球蛋白)基因碱基对缺失所致。为探明2 的病因,对家系的第代成员 f8 基因的特异片段进行了 pcr 扩增,其产物电泳结果如图 5 所示,结合图 4,推断3 的基因型是_。请用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说明2 非血友病 xxy 的形成原因。图 5(3)现3 再次怀孕,产前诊断显示胎儿
9、(3)细胞的染色体为 46,xy;f8 基因的 pcr 检测结果如图 5 所示。由此建议3_。(4)补给 f8 可治疗甲型血友病。采用凝胶色谱法从血液中分离纯化 f8 时,在凝胶装填色谱柱后,需要用缓冲液处理较长时间,其目的是_;若 f8 比某些杂蛋白先收集到,说明 f8 的相对分子质量较这些杂蛋白_。(5)利用转基因猪乳腺生物反应器可生产 f8。要使乳腺细胞合成 f8,构建表达载体时,必须将 f8 基因 cdna 与猪乳腺蛋白基因的_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f8 基因 cdna 可通过克隆筛选获得,该cdna 比染色体上的 f8 基因短,原因是该 cdna 没有_。(6)为获得更多的转基因母猪
10、,可以采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将纯合转基因母猪的体细胞核注入_,构建重组胚胎进行繁殖。31(1)不能 0(2)xhxh 图解如下在3 形成卵细胞过程中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带有基因 h 的姐妹染色单体移向细胞同一极,形成 xhxh 卵细胞。xhxh 卵细胞与正常精子结合形成 xhxhy受精卵。(3)终止妊娠(4)洗涤平衡凝胶,并使凝胶装填紧密大(5)启动子内含子(6)去核的卵母细胞解析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减数分裂蛋白质的提取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1)2 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xxy,这两条x 染色体,有可能是精子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形成了一个含有xy 染色体的配子,也可能是减
11、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单体分开后未移向两极,形成了含有两条 x 染色体的配子,故无法判断两条 x 染色体的来源。4 的基因型是 xhy,肯定将xh 传给女儿,女儿不可能患血友病。(2)2 是血友病患者,含有 xh,图中位于下部的条带均应含有 xh 基因,上面的条带应含 xh 基因,则3 的基因型是 xhxh,2 是非血友病患者,且从条带的位置可以看出其基因型是xhxhy,故不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出现异常产生含有 xhxh 的配子,精子的形成过程正常,图解如答案所示。(3)3 再次怀孕的孩子是男孩,从条带结果看含有基因 xh,为血友病患者,应当终止妊娠
12、。(4)凝胶装填色谱柱后用缓冲液处理较长时间,目的是洗涤平衡凝胶,并使凝胶装填紧密。(5)表达载体上的调控组件包括启动子和终止子,基因必须含有启动子才能开始复制。真核细胞基因的编码区含有外显子和内含子,转录出成熟的 mrna 时经过了剪切,mrna 上不含有内含子,cdna 是 mrna 通过反转录得到的,也就不含内含子。(6)动物细胞核移植的受体细胞是去核的卵母细胞。g4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32g4g62012 浙江卷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基因为 aa)高秆和矮秆(基因为bb)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有不抗病矮秆玉米种子(甲),研究人员欲培育抗病高秆玉米,进行以下实验:取适量的甲,用合适
13、剂量的射线照射后种植,在后代中观察到白化苗 4 株抗病矮秆 1 株(乙)和不抗病高秆 1 株(丙)。将乙与丙杂交,f1 中出现抗病高秆抗病矮秆不抗病高秆和不抗病矮秆。选取f1 中抗病高秆植株上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选出纯合二倍体的抗病高秆植株(丁)。另一实验表明,以甲和丁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一代均为抗病高秆。请回答:(1)对上述 1 株白化苗的研究发现,控制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 dna,因此该基因不能正常_,功能丧失,无法合成叶绿素,表明该白化苗的变异具有_的特点,该变异类型属于_。(2)上述培育抗病高秆玉米的实验运用了_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其中杂交育种技术依
14、据的原理是_。花药离体培养中,可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芽根获得再生植株,也可通过诱导分化成_获得再生植株。(3)从基因组成看,乙与丙植株杂交的f1,中抗病高秆植株能产生_种配子。(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乙与丙植株杂交得到 f1 的过程。32(1)表达有害性基因突变(2)诱变育种基因重组胚状体(3)4(4)解析本题考查遗传和变异,综合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推理和应用能力。由于是该基因缺失了一段 dna,导致最终相应表达产物不能合成,说明表达(转录和翻译)不能正常进行,发生在基因内部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此变异对该生物来说不利于其生存,所以是有害突变(基因突变大多是有害的)。用射线照射说明用了诱变育种,杂交
15、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在获得愈伤组织后可以通过悬浮培养获得单细胞,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这种单细胞发育成胚状体,胚状体继续发育,可以形成植株。乙和丙得到的抗病高秆植株基因组成是 aabb,经过减数分裂得到的配子基因组成有:abababab 四种。遗传图解见答案。28g42012 江苏卷科学家将培育的异源多倍体的抗叶锈病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育成了抗叶锈病的小麦,育种过程见图 8。图中 abcd 表示4 个不同的染色体组,每组有 7 条染色体,c 染色体组中含携带抗病基因的染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图 8(1)异源多倍体是由两种植物 aabb 与 cc 远缘杂交形成的后代,经_方法培育而成,还可用植物细
16、胞工程中_方法进行培育。(2)杂交后代染色体组的组成为_,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_个四分体,体细胞中含有_条染色体。(3)杂交后代中 c 组的染色体减数分裂时易丢失,这是因为减数分裂时这些染色体_。(4)为使杂交后代的抗病基因稳定遗传,常用射线照射花粉,使含抗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接到小麦染色体上,这种变异称为_。28(1)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植物体细胞杂交(2)aabbcd1442(3)无同源染色体配对(4)染色体结构变异解析本题考查变异原理及其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1)两种植物 aabb 与 cc 杂交的后代为 abc,是不育的,需经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后成为异源多
17、倍体 aabbcc。也可将两种植物 aabb 和 cc 经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而成。(2)异源多倍体产生的生殖细胞为 abc,普通小麦产生的生殖细胞为 abd,因此杂交后代的染色体组成为 aabbcd,进行减数分裂时可形成 7 个 aa 四分体和 7 个 bb 四分体。体细胞中共 6 个染色体组,42 条染色体。(3)杂交后代中来自 c 组的染色体条数是随机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配对,因此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易丢失。(4)染色体片段在不同染色体间的转接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g5 生物的进化与生物多样性 24g52012 江苏卷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正确的是()a栖息
18、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 b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c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少于现有物种灭绝量d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 24acd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知识。生物生存需占有一定的栖息空间和资源。由于人为因素的破坏,生物的栖息地减少栖息地种类变少,使很多生物失去了生存的环境资源,从而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降低,a 正确。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会减少各个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的机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小。再加上生物与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变化往往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故 b 错。生物多样性是千万年进化的结果,新物种产生速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现有条件下,一些物
19、种因生存环境遭到破坏而灭绝是物种多样性降低的原因之一,故 c 正确。过度的人为干扰会破坏生物生存的自然环境,导致生物的多样性降低,故 d 正确。5g52012 江苏卷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 c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d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 5d解析种间竞争使两个种群的生物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是一种自然选择的过程。化石是古代生物在特有的条件下形成的,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珍贵资料。外来物种能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可以改变生物进化的进程。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突变是可遗传变异的一种,是生物
20、进化的基础。g6 生物的变异综合 32g4g62012 浙江卷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基因为 aa)高秆和矮秆(基因为 bb)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有不抗病矮秆玉米种子(甲),研究人员欲培育抗病高秆玉米,进行以下实验:取适量的甲,用合适剂量的射线照射后种植,在后代中观察到白化苗 4 株抗病矮秆 1 株(乙)和不抗病高秆 1 株(丙)。将乙与丙杂交,f1 中出现抗病高秆抗病矮秆不抗病高秆和不抗病矮秆。选取 f1 中抗病高秆植株上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选出纯合二倍体的抗病高秆植株(丁)。另一实验表明,以甲和丁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一代均为抗病高秆。(1)对上述 1 株白化苗的研究发现,控制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 dna,因此该基因不能正常_,功能丧失,无法合成叶绿素,表明该白化苗的变异具有_的特点,该变异类型属于_。(2)上述培育抗病高秆玉米的实验运用了_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其中杂交育种技术依据的原理是_。花药离体培养中,可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芽根获得再生植株,也可通过诱导分化成_获得再生植株。(3)从基因组成看,乙与丙植株杂交的 f1,中抗病高秆植株能产生_种配子。(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乙与丙植株杂交得到 f1 的过程。32(1)表达有害性基因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