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45.03KB ,
资源ID:1679658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79658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完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内古诗文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完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内古诗文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杨花落尽子规啼。 诗中写“杨花”“子规”的作用是什么? (李白的这首七言绝句在前两句的写景中有什么特色?)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 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 “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 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暮春季节的一种哀伤、惆怅气氛,表达了作者悲苦、哀怨的心情。 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1本诗最后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 形象地表达

2、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2诗人为什么偏要寄愁心与明月?答:因思念之情往往是夜间最为浓郁,由月的阴晴圆缺,最易想到人的悲欢离合。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 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者。 “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因何而愁?有愁不向人当面说,却要“与明月”,又是为什么?3 作者并不在朋友身边,“闻”、“遥”可证。因朋友王昌龄“左迁”(贬官)而愁。 三、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人。1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2. “客路”点明自已是客游在外,规定了全诗的情调氛围,旅途在青山之外,自已乘坐的船正在绿水中向前行。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

3、正一帆悬。 1 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作者通过“风正一帆悬”的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表现了出来。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的是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于岁暮月残,连夜行舟的。既写景又点出时令。这两句可以说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罴暗;江春,那江上景物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

4、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不言思乡之情,而思乡之情自在其中。看到南雁北归,自然想到鸿雁传书的典故,便想让大雁把他这游子的音讯带给洛阳家乡。“乡书”、“归雁”与首联的“客路”、“行舟”,遥相呼应,流露出身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清淡的乡思愁情。3.中心思想: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壮丽画面,写出了诗人客游他乡的羁旅漂泊之情,并流露出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真挚情怀。名句填空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在描绘长江景色。2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新事物孕于旧事物

5、解体之时的哲理,表达作者乐观向上,积极进 取的精神。(名句诗苑奇葩,艳丽千秋。) 3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见雁思亲,表现了淡淡的思乡愁绪。 4、这首诗的首联、颔联、颈联 都是对偶句。5你还能想起另外一些表现乡愁的诗句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淼,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恰似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潮 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美景。四、天净沙秋思 1.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后人把他和关汉卿、白朴、王实甫称为“元杂剧四大家”。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

6、窘潦倒一生。于是在一次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2.题目解说:“天净沙”,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意为秋天里的思念。题眼是“思”,“秋”是特定时 节,“秋思”二字概括了全曲内容。3.前两句是写景,末二句为抒情。“断肠人在天涯”是这首小令的主轴,贯穿着整首曲的情思:昏鸦还知道投树栖息,小桥流水旁的人家也有安身之地,而骑着瘦马的游子却只能在西风古道上奔波。“夕阳”如血,可以想见它照在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同古道瘦马上会各有各的色彩,但倍添迟暮苍凉之气氛是相同的。“天涯”二字的指出,与夕阳配合,正应了“日暮途穷”的成语,加重了悲凄衰残的色彩,说尽了千古羁旅人沉重的脚步与无限的愁闷

7、。4.此曲描绘了秋天黄昏的景色,烘托了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13句:用九个景物构成一幅水墨画,极力渲染悲凉气氛,表现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惆怅之情。45句:用了夸张。表达游子漂泊在外思乡的悲情,点明了文章的主旨。8.世说新语二则 一、译文:咏雪译文: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与小辈谈论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急了,谢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落下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大体可以比作把盐撒在空中。”而太傅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起。”谢太傅大笑起来很高兴。这就是谢太傅大哥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陈太丘与友期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

8、,约定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来。太丘便丢下(他)离开了。等太丘走后,友人才来。陈元方当年7岁,在门外玩耍。友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回答说:”等您很久不来,已经走了。”友人生气地说:”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自己却丢下我走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正午,过了正午还没来,就是没有诚信;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节。”友人惭愧极了,下车拉元方,元方跑进门去,看都不往回看一下(元芳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二、特殊用法的文言词语 (一) 通假字 : 尊君在不 “不”通“否 ” (二)古今异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

9、动词。 今义:日期,名词。 3太丘舍去: 古义:离去、离开 今义:前往。4下车引之: 拉。引用。 5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照顾或顾客。 2 三、课文分析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点拨:融洽欢快轻松。2.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在有意象,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撒盐”一喻只有物象而无意蕴。3文末为什么要强调谢道

10、韫是王凝之的妻子? (表示一种赞扬与敬佩) 4陈太丘与友人期一文给我们的启示是: 做人要诚实守信,重视礼仪,也即文章的主旨。5文中对谢道韫的评价如何? 点拨:聪明有才学。6从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7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阅读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

11、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8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是: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9通过文章对这两

12、个人的描写,以及对这两人之间发生的事情的记叙,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元方:明事理、懂礼仪;友人: 不守信用、不懂礼貌 知错能改 启示: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10.拓展延伸:(1)除“柳絮”一喻外,你还能写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比喻词吗?能否再写出几句咏雪的诗句吗?词:鹅毛、鸭绒、扬花、梨花、花絮、飞花,句: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 (2)你还知道哪些古代聪明小孩的故事。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王冕四

13、岁画画;曹植七岁做诗;甘罗十二岁做宰相;岳柱八岁指瑕;12.论语十二章 一、原文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讲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

14、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能不被外物迷惑,五十岁时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能顺从自己的意愿却不越过法度。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3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没有改变

15、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7.子曰:“知之者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知道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孔子在河边感叹

16、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却也不可以夺去他的志气。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并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二、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 儒 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 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 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孟子中庸 并称“四书”。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 丘 , 字 仲尼 ,春秋末期的 思想家 、 政治家 、教育家 , 儒 思 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

17、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万世师表”,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孔孟 ”。 三、给下列字注音 论语( ) 不亦说乎( ) 不愠( ) 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 ) 不惑( ) 不逾矩( )( ) 不思则罔( ) 不学则殆( ) 一箪食( ) 曲肱而枕( )( )( ) 好之者( ) 笃志( ) 四、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之( 按时温习 ) 2.有朋自远方来( 从 ) 3.人不知而不愠( 了解 )(生气、恼怒 ) 4.不亦君子乎( 指有才得的人 ) 5.吾日三省吾身( 每天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诚信 ) 7.传不习乎( 指老师传授的

18、知识 ) 8.三十而立( 指能有所成就 ) 9.四十不惑( 迷惑、疑惑 ) 10.不逾矩(越过 )( 法度 ) 11.温故而知新( 学过的知识 )(新的理解和体会) 12.学而不思则罔(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惘而无所适从 ) 13.思而不学则殆( 疑惑 ) 14.可以为师矣( 可以 )( 凭借 )( 作为 ) 15.人不堪其忧( 能忍受 )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知道的人 )( 喜爱、爱好) 18.饭疏食饮水( 吃 )( 粗粮 )( 冷水 ) 19. 曲肱而枕之( 弯着胳膊 )( 表修饰 ) 20.不义而富且贵( 不正当的手段 ) 21.于我如浮云( 对 )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个人

19、 )( 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 23.择其善者而从之( 好的方面,优点 ) 24.子在川上曰( 河边 ) 4 25.逝者如斯夫( 往,离去 )( 代词,这,指河水 ) 26.不舍昼夜( 止息 ) 27.三军可夺帅也( 指军队 ) 28.匹夫不可夺志也( 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 29.博学而笃志( 坚定 ) 30.切问而近思( 恳切地发问 )( 思考当年的事情 ) 五、通假字 1.不亦说乎。 “说”通 “悦”,意思是 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通“又” ,意思是 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六、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时;时间。习,古义:温习;习惯 )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

20、义:每天;日子 。三,古义:多次,今义:数次) 3.温故而知新(古义:学过的知识 ;旧的,过去的 )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好的方面,优点;好的。从,古义:引申为学习;跟从。) 5.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允许 ) 七、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替 ) 可以为师矣( 作为 ) 2.而:人不知而不愠( 表转折,却 ) 温故而知新( 表承接 ) 3.知:人不知而不愠( 了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知道 ) 温故而知新( 理解和体会 ) 4.乐:不亦乐乎( 快乐 )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以为快乐 ) 八、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

21、作状语,每天 ) 3.传不习乎( 动词作名词,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作动词,喜爱,爱好)(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 5.饭疏食饮水( 名词作动词,吃 ) 6.择其善者而从之( 形容词作名词,好的方面,优点 ) 7.温故而知新( 形容词作名词,学过的知识 )( 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 ) 九、主要内容 1谈学习方法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2谈学习态度的:贤哉,回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谈修身做人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22、乎?吾日三省吾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不逾矩。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4谈珍惜时间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十、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 温故知新、不耻下问、随心所欲、不亦乐乎、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逝者如斯、匹夫不可夺志、富贵浮云、箪食瓢饮 十一、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23、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 改其乐。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16诫子书 一、原文及译文: 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其子诸葛瞻的,全文短短八十六字,虽阐述的是敬业奉献、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5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德才兼备人的品行,依靠内心恬淡来修养身心,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中心句)(“志当存高远”) 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达到远大的

24、目标。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 静 志的关系) 学习必须静下心来,专心致志 , 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有广博的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年纪随同时光而急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后就像衰老的树叶般一片片凋落,这样的人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到那时)守着贫穷的小屋,悲伤叹息,知道要悔过,又怎么也来不及了。【启示】 本文的主要写了诸葛亮希望儿子可以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学有所成。 他写这封信的用

25、意是告诫儿子要注意珍惜光阴,勉励他刻苦学习。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二、诫子书知识点 (一)词类活用:1.非学无以广才 广:使动,使广 2.非志无以成学 成:使动,使成 3.多不接世 多:形作名,多数人 4.非宁静无以致远 远:形作名,高远的目标 (二)文学常识:1.三国蜀汉诸葛亮(181234),诸葛亮字孔明,三国蜀汉琅琊郡阳都人。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他出生于时代官宦家庭,其智谋为大家所公认,人称

26、“卧龙”。娶黄承彦之女为妻。2.这篇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则方面对其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甚至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也体现出对子女的细微关怀。在这篇诫子书中,有宁静的力量:“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有节俭的力量:“俭以养德”;有超脱的力量:“非澹泊无以明志”;有好学的力量:“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有励志的力量:“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有速度的力量:“淫慢则不能励精”;有性格的力量:“险躁则不能治性”;有惜时的力量:“年与时驰,意与岁去”;有想象的力量:“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有简约的力量。这篇文章短短几十字,传递出的讯息,比起长篇大论,诫子效果好得多。3本文论述了多层关系:学与静、才与学、学与志。4出自本文的成语:淡泊名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