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2 ,大小:59.98KB ,
资源ID:1678702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78702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亳州总体规划说明书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亳州总体规划说明书Word文档格式.docx

1、近期1986-19921995年2000年远期1992-20002001年2010年现状建成区人口(万人)10.1在册12.2,基数按17万人用地(km2)914.4规划城市性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以药材、酿酒和木材加工为主的工贸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以轻工商贸为主的皖西北边界中心城市规划城市规模1618万人,17.28平方公里2025万人,24.2平方公里2225万人,23.76平方公里4550万人,48.0平方公里城市发展方向与城市结构形态近期向南,远期向西发展,紧凑发展,涡北刘营铁路货站作为独立地区,形成北部老城、涡北、北关,南部新区的一城四区的格局近期向南发展,同时对老城进一步控潜改

2、造,远期主要向南,适当向西、向北发展,控制向东跨铁路发展。 二、上轮城市总体规划简评: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由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于一九九六年编制完成,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1996年城市总体规划的时限为:近期1996年2000年,远期至2010年,远景至2020年,主要规划编制要点如下:1、城市性质和规模城市性质确定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以轻工、商贸为主的皖西北边界中心城市。城市规模:近期人口规模为24万人,远期人口规模为48万人,城市建设总用地48平方公里,人均城市用地100平方米。2、城市用地布局:城市发展方向主要向南,适当向西、向北发展,控制向东跨铁路发展。城市空间结构:一条涡河城

3、市景观带,一条(魏武大道)历史文化及现代环境艺术大道,两条城市轴线,两条城市环路,数条滨河绿化带。用地功能结构:一个城市主中心,三个城市副中心,一个科研文化区和仓储区,三个工业区,六个居住区。工业用地主要划分为三个工业区,涡北工业区依托亳州北站,布置运输量较大的工业,东南工业区布置在铁路以东,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无污染工业。西南工业区,布置一般类型的轻工业。仓储用地主要结合火车站场布置。居住用地分为六个居住区,主要布置在老城区和城市中心区周围,结合工业区布局适当配套建设居住用地。城市中心位于魏武大道和站前路两侧,布置行政中心、商务中心和药材交易中心等大型公建,以及公园绿地和广场。老城区、涡北区各规

4、划一处次中心。城市道路交通体系:老城保持棋盘式道路格局,新区以方格网为主,规划城市外环路联系涡河两岸和铁路两侧。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充分利用穿越城区的涡河,规划一座带状滨河公园,重点开发建设和完善汤陵公园、薛阁公园、曹四公园、陵西湖公园;对花戏楼、道德中宫、华佗纪念馆、白衣律院和一些有价值的古墓和历史遗址都应加强绿化保护,完善设施,结合城市中心,河流、水面、规划城市各级公园绿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突出亳州的历史文化及城市的特点及特色,以保护老子、汤王、曹操、华佗等历史人物的遗迹为主线,以商埠、药都为重点,兼顾小明王、花木兰、薛凤翔等历史人物的遗址和其它文物古迹,进行全面规划,并与城外四周的名

5、胜古迹相结合,组成统一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对历史文物及历史街区,划定各级保护区、保护点及保护街巷,并确定保护地段的影响控制范围。在开发建设中,坚持保护第一,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必须地上地下兼顾,在地下有重要历史文物的地段,地上建设要服从地下文物的保护。在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科学指导下,经过五年来的建设,亳州市的城市建设发展迅速,修建了西外环路、南外环路,东外环路将动工修建,城市整体道路框架已经形成,历史街区的保护和火车站新区开发建设均取得很大进展,火车站前大型药材专业市场形成规模经营,成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城市人口规模已达到近期24万人的规划目标。上一轮总体规划是在亳州县级市的基础

6、上进行编制,规划思路清晰,城市定性准确,城市规模和功能布局科学合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是一轮较优秀的城市总体规划。 由于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省辖地级亳州市,行政区划扩大为谯城区和涡阳、蒙城、利辛三县。亳州市由中、小城市向大、中城市跨越,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规模、用地发展方向、城市功能、布局结构需相应调整,三县一区的网络联系需进一步加强,城市发展组团应更加清晰,城市公建中心应进一步强化,区域旅游开发及涡河两岸开发利用尚待加强。第三章 城市现状概况及建设发展条件分析 一、城市现状概况 1、概述 地理位置亳州市位于东径11525-11603,北纬3325-3404,地处黄淮海平

7、原南端,安徽省西北部。三面与河南省接壤,西为郸城县、鹿邑县,北连商丘市、虞城县,东邻永城县,南、东南面与本省的太和县相接。105国道(北京珠海)、311国道(连云港西安)在此交汇。国家南北大动脉京九铁路纵穿市区东侧。行政区划及规模亳州市辖谯城区、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等一区三县,全市总人口521万人,市域面积8394平方公里。谯城区面积2226平方公里。市区现辖3个街道办事处(北市、中市、南市办事处),总人口153万人。建成区面积约22.37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4万人左右。历史沿革亳州古为南亳故地,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改称谯郡,唐武德七年(624年)谯郡复改称亳州。为唐代“十望”州府之一

8、。元末至正十五年(1355年)刘复通拥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于亳州称帝,国号大宋,改元龙凤,称“小明王”。明洪武初(1368年)降州为县。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年)又复称亳州。1912年州改为县。解放初期设亳州市之后又改为县。1986年5月撤县设市,同年12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000年9月19日正式挂牌成立地级亳州市。城址变迁与城市发展亳州城在历史上历来为县、郡、州治所、亦曾短期建都,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皖西北的一座军事重镇,一向有中州门户,徐兖咽喉之称。但旷野地势平坦无险,历代守御者皆筑城垣,以为屏障。春秋时期,陈国在境内建焦城,是现亳州城的前身,公元前528年,

9、楚平王为加强楚北方的防卫,又在焦城的基础上修建谯城。三国魏,定谯城为“陪都”。唐代,亳州为“十望”州府之一。当时亳州城商业繁荣,城垣高筑,威极一时。北宋祥符四年(1011年),真宗赵恒谒太清宫落亳城,赐城西门名“清真”,门楼曰“奉元”;北门名“均禧”,门楼曰“均庆”。北宋末,金国军队于开封附近掘开黄河大堤,亳州尽为泽国,城垣多遭水毁。元蒙哥八年(1258年)汝南王张柔率军戌亳,重筑亳城。元末,刘复通拥立韩林儿起义,定亳州为都。明宣德十年(1435年),将原土城改建为砖城,并加修女儿墙,疏滩城壕。城垣高二丈五尺,基宽九尺,马道宽五尺,周长九里三十步。外有护城河,内有城壕,深各一丈,有桥通之、因城

10、形如卧牛,亦名“卧牛城”。至明清时期,随着商业发展,城区逐渐形成城里,北关和河北三个部分。城里为官府、士绅家居住区;北关为商业区、商铺林立,10多个省和地方的商业会馆分布,其中北关街巷多以行业命名,如:铁果巷、爬子巷、白布大街等,有“八步六街”的集市中心,河北多为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城内有花戏楼、华祖庵、商汤古墓、地下运兵道等名胜古迹。解放后,政府进行旧城区改造和新城区的扩建工作。1956年,平整了北部城垣,修建了和平路,改造合并街道109条,并修建了亳州市当时的重点项目。城市在原老城区北关,城里向四周拓展。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商业繁荣,城区沿过境公路(105国道、311国道和604省

11、道)向外扩展。1980年编制了第一轮亳县总体规划1988年调整为亳州市总体规划,城市在规划蓝图指导下,由中心向外拓展。自然条件1)水文、地质、地貌2)气象亳州市地处黄淮海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淮河第一大支流涡河横贯市区,其最大流量为2140立方米/秒,最高洪水位35.82米,最低水位31.45米,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年平均降水量为811.2毫米,极端最低气温-20.6,极端最高气温为42.1。国民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亳州市社会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2000年亳州市国内生产总值达55.9亿元,财政收入6.168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4900元及2160

12、元。上述四项指标九五期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8.5%、13%、11.3%和9.8%。 附表3-1 现状2000年建设用地平衡表序号用地代号用地名称现 状面积(万m2)比例(%)人均用地(m2/人)1R居 住 用 地1033.4246.343.062C公用设施用地325.8714.615.58其中行政办公80.353.63.35商业、金融124.995.65.21市 场35.711.61.49文化娱乐25.671.151.07体育用地2.680.120.11医疗用地4.020.130.17教育科研设计51.562.312.153M工业用地238.8210.79.954W仓储用地82.583.73.4

13、45T对外交通用地112.055.024.696S道路广场用地285.7012.811.907U市政公用设施31.251.41.308G绿 地111.605.04.65其中:公共绿地45.982.061.92D特殊用地城市建设用地2232.010093.0 2、现状存在主要问题城市框架不能满足地级市建设要求;用地结构不尽合理,生产、生活用地存在少量交叉,影响居住环境;缺乏社会停车场建筑风格未能很好反映古城特色和新区风貌 二、建设发展条件分析 1、有利条件 区位条件优越亳州为我省西北门户,地域广阔,农业发达,劳动力资源丰富,我国南北大动脉京九线纵贯市区东部,交通条件极为便利。此外,亳州地处黄淮海

14、平原,位于我国南北经济的过渡带及沿海、中原和西部地区梯度发展的网络节点上,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联系沿海,发展中原的功能和区位特征。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省六次党代会都提出要重点发展中西部地区;加快欧亚大陆桥(陇海兰新)地带的经济发展,将给亳州市的经济发展带来政策优势。区位交通便捷亳州是105国道与311国道的交汇点,京九铁路从市区东侧纵贯南北,拟建中的商丘阜阳的高速公路有可能从城市东边选线。亳州水运相对薄弱,但公路与铁路使其北至商丘、东至淮北、西至鹿邑,南至合肥、阜阳、淮南均可便捷到达。旅游资源丰富亳州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文物古迹遍布市区,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6处,北关老街古风犹存,引人

15、神往。药用植物(亳芍等)不仅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也是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去彩霞”,形象地描绘出了芍花盛开时的美不胜收。涡河河道弯曲有致,水体清澈,两岸绿树桐花,药圃随处可见。对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应加以充分利用,使旅游业成为亳州的支柱产业之一。城市经济颇具特色著名药都、酒城、桐乡、烟地 2、不利因素 矿藏资源相对缺乏: 工业基础较薄弱,门类较为单一。目前,亳州市财政收入大部分自古井酒厂,因此,亳州除食品工业(酿酒业)以外,其它工业与省内地级市相比,基础较薄弱,门类较为单一。技术人才不足: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省常住人口中,接受大专(指大专以上)教育的137.5万人

16、,占2.29%,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教育程度的由1990年普查由883人上升为2292人,全市常住人口中,接受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的4.5万人,占0.88%;每10万人具有大学教育程度的由1990年人口普查的214人上升为879人。大致接近全省1990人口普查时的水平。科技人才的拥有量制约着亳州市经济的发展。 第四章 规划总则 一、修编主要内容 (一)论证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确定城市发展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人口容量和建设用地发展规模。 (二)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明确市域城镇体系发展目标、策略、原则,确定市域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以及空间布局结

17、构,明确城镇人口分布和土地利用模式,明确市域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 (三)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选择城市发展用地,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初步意见。 (四)确定确定城市能源、交通、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重大原则问题,以及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举措。 (五)优化城市干道网络,明确其他大型城市基础设施的布点。 (六)强调城市景观轴线的处理,使反映城市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的人文历史轴线和涡河自然景观轴线相结合,创造优美的城市空间。 二、规划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三)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四)陇海兰新地带城镇体系规划 (五)安徽省城镇体系规

18、划(19952010年) (六)阜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年版) (七)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年版) (八)其它有关法规、标准及已批准实施的各专项规划 三、规划指导思想 1、城市与区域相结合:在区域规划的指导基础上,分析亳州市的地位与作用,培育和完善城市功能,保持其本身发展和特色的前提下,共同建设区域性公共设施及基础设施,通过土地与资金的统筹以提高经济效益。2、现实与未来相结合:立足现状,认真分析现状建设发展条件;着眼未来,从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出发进行城市规划,使规划同时具有现实可行性与正确控制,引导城市建设的作用。3、人与自然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使城市功能结构和规划布局有利于提

19、高居民生存空间质量,有利于创造富于活力的健康的社区生活;居住与工作地之间交通便捷易达,公园绿地及广场体系满足居民休闲需要;合理分布人口,节约土地资源,最大限度降低开发与保护资源的冲突,保持城市及区域的生态平衡,使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4、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在城市总体布局的控制下,制定近期建设规划,做到远期有目标,近期有步骤,从近到远,近远结合,使本规划具有较强可操作性。5、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为指导,借鉴相似城市的有益经验和规划手法,使之与亳州的自然、历史条件相结合,充分利用地方特色,使规划上有较强科学性和先进性。 四、规划原则 1、连续性原则:以

20、1996年版规划为基础,尽量保持空间与时间上的连续性,使本次规划成为连续性规划的重要一环。2、效益原则:规划要符合地域以及亳州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要求,为地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各项建设服务。3、可持续原则:面向未来,面向二十一世纪,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编制高水平、高标准的建设规划。4、特色原则:城市特色即城市个性。规划注重发挥城市特色,使亳州在旅游业方面有长足发展,并且更具有招商引资的能力。 五、规划年限 1、近期:20012005年 2、中期:20062010年 3、远期:20112020年 规划考虑2020年以后一定时期的城市发展趋势。 六、城市规划区范围本规划分市域、城市规划区和市区

21、三个层次。市域指亳州市行政辖区,包括谯城区、涡阳县、荣城县、利辛县和市区。城市规划区包括市区和谯城区辖区,土地总面积2226平方公里。市区指汤陵办事处、花戏楼办事处、薛阁办事处行政辖区。第五章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目标 一、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坚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全面实施“科教兴市”、“大开放”、“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经济发展力度,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产业与空间布局协调发展;加速亳州市市区、涡阳、蒙城、利辛三个县城的发展,大力推进以中心镇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构架市域现代化网络城镇群,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进一步优化社会经济结构

22、,不断提高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建设水平,优化投资环境。采用“生物工程开发、食品工业、旅游业强市,市场活市”的发展战略,采取“重点突破,连锁带动,滚动发展,秩序渐进”的发展策略。重点建设亳州市市区、涡阳、蒙城、利辛和涡河沿岸地带城镇群。这个战略的指导思想是:充分发挥亳州市区位、资源优势,利用重点产业的突破及产业间的关联效应,积累资金,改善软硬环境,增强投资吸引力,逐步使亳州市向产业结构现代化方向发展,由资源开发导向转变为市场开发导向,在皖、豫、鲁、鄂四省交界地区和皖北地区占有有利地位,促使亳州市从区域化向国际化方向转化,拓展市场和腹地,引导主导产业向高层次转变。 二、发展目标 (一)社会经济发

23、展总目标主要经济指标逐步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社会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新进展,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市场化、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程度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培育发展若干个在省内外有优势、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产品和企业,带动药业、酒业、畜牧业等支柱产业发展壮大,基本确立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产业体系。国有企业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所有制结构更加合理;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力争在本规划期间,把本市建成全省经济规模较大,产业层次较高,综合实力较强,以商贸、食品、旅游为支柱产业

24、的,全方位开放的,具有较强辐射功能的皖西北中心城市、京九明珠、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二)国民经济发展指标具体为:2005年,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优化经济结构,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国内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162.3亿元增长到249.7亿元,年平均增长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581.6元人民币。2010年,经济结构趋于优化,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区域现代化网络城镇群基本形成,在皖西北区域的地位得到巩固和提高,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66.9亿元,年均增长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218.6元人民币。2020年,区域现代化网络城镇群协调发展,区域中心地位加强,辐射功能

25、加大,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92.1亿元,年均增长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398元人民币。 (三)城市建设目标总体目标:力争在规划期内将亳州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结构优化、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秩序良好、工作和生活条件方便舒适、城市风貌具有鲜明地方传统和特色的大城市。力争做到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的共同发展,具体目标为:1、确保城市发展所必需的土地及基础设施的配置,以协调不断增长的工业、办公、商业、住房、道路、绿地及其他主要经济活动的需要。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统筹兼顾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城市,交通和市容景观。2、保护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古迹、建筑物、

26、建筑群。重点保护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和人文景观等历史文化资源,在发展中保持地方文化特色,提升亳州市文化价值。3、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并严格控制城市水源生态保护区以及涡河文化带的绿化建设,植树种草,培植适宜的药用植物,美化城市景观河段和提高经济价值相结合。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整治污染源,做好三废处理工作,保持并改善亳州市现有的生态环境品质。4、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活、服务配套设施,重点处理好城市内外交通设施建设,满足地级市的发展要求,增强城市综合功能。 5、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0m2/人左右,人均城市公共绿地面积13.3m2,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2m2以上,城市自来水普及率100%,燃气

27、率95%,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90%,城市工业废水处理率100%。电话普及率市区达到50部/百人,全市达到40部/百人。 三、战略重点1、加快建设中心城市,重点建设亳州市区、涡阳、蒙城、利辛县城。发挥亳州市区行政和商贸中心、旅游服务基地、中药材科研及开发的中心职能。2、保护生态环境,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使全市环境整体化,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在重点建设市区、县城的同时,积极发展条件较好、有带动作用的重点镇,促进城乡协调发展。3、调整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针对国内外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向变化以及绿色生态产品,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开发中药材种植资源、绿色生态产品和肉类加工,把经济发展建立

28、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走一条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农工商一体化、合理开发优势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特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亳州市产业的空间布局根据市域发展条件,以市区为核心,以京九大通道为一级发展轴,重点发展区域中心城市亳州;以涡河沿线、界阜蚌高速公路沿线为二级发展轴,重点发展县城和中心镇;以市域内其它交通干道沿线为三级发展轴,发展一般城镇。以区县行政辖区为单元划分为四个经济区,各经济区根据自身资源条件,突出经济区特色,城乡协调发展。 四、战略对策1、将农业生产、工业生产、旅游与科研相结合,以生物高科技产品、食品工业为龙头,大力发展旅游业。2、适应市场,把握机遇。巩固现有以药材、农产品为主体的市场体系,开发新的产品和品牌。促使亳州市市域经济向国内拓展,进而向国际化方向转化,在国内国际经济分工中占据有利地位。3、科技领先、文教育人。突出具有特色的生物工程科技。推进科研成果高层化。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产业化,并与科研一体化。积极实施义务教育,提高整体文化素质。第六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城镇体系发展战略目标1、建立同市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相适应的城镇体系,促进市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重点建设中心城市,加速发展小城镇,远期市域城镇化水平达到全省平均水平。3、远期实现中心城市的现代化,为在本世纪中期全面实现城镇现代化奠定基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