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221.28KB ,
资源ID:1676967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76967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北固山隧道监测监控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北固山隧道监测监控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1、YK6+06010602、地形地貌隧址位于变质岩断块侵蚀低山丘陵区,毗邻黄海。北固山、大棺材山、小棺材山及黄石嘴山体走向都为近东西向,海拔最高点为大棺材山顶243.8m。其中K4+300K4+550段(大棺材山与小棺材山之间)为山间凹地,海拔为3244m。小棺材山及黄石嘴北侧即为黄海,山体基岩裸露,风化层薄,局部地段山势陡峭,出现小面积的悬崖和陡壁。大棺材山西北坡和西南坡山坡较缓,近山麓多为第四纪松散堆积物覆盖,植被较茂盛,并发育有多处滑坡,滑坡体范围内发育有醉汉林。隧道最大埋深约107.5m。3、水文地质条件隧址区围岩为第四系土层、中晚元古代云台组区域变质岩系。隧道区地下水主要包括基岩裂隙水

2、和第四系松散岩组孔隙潜水,大气降水、沟谷两侧的基岩裂隙水及谷底的泉水为其主要补给来源。隧道左线涌水量846.7 m/d,右线832.9m/d。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判定:隧址区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1.2监控量测的目的(1)通过监控测量,了解施工期地层、支护结构与周边环境的动态变化,明确施工对地层、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以及可能产生安全事故的薄弱环节,预测临近建筑物的变形发展趋势,及时对其安全性做出评估,同时综合各种信息进行预警和报警,使有关各方有时间及时做出反应,防止环境事故的发生。(2)监控量测,能客观、真实、全面地掌握隧道围岩、支护结构以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关键

3、性指标,确保工程安全,也为可能的纠纷提供处理依据和独立、客观、公正的监测数据。(3)监测工作真正发挥优化设计和反馈指导施工的作用(而不是仅仅满足于收集资料和提交报表),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提出建议措施,提高本项目信息化施工水平,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4)修改工程设计。通过研究监测成果,判断结构的安全稳定性。有助于对工程设计进行修改,并通过监测数据与理论上的工程特性指标进行比较,以便了解设计的合理程度。(5)提供判断围岩和支护体系基本稳定的依据,确定二衬的施作时间。(6)验证支护结构设计,为支护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案修订提供反馈信息。(7)积累资料,为今后类似工程或工法本身的发展提供借

4、鉴,并为隧道运营后的养护与维修提供可靠的原始数据。1.3工程监测的必要性作为开挖对象,土体特性非常复杂,解析上的诸多假定是在所难免的,因此解析的结果只能作为一个初期的预测,而并非对环境的掌握。与解析相对应,监测具有相对准确地把握土体自身的动态(应力、变形、应变等)的特性。在解析结果的基础上对照监测结果,及时修正设计,实现信息化施工。如前所述,工程施工中的现场监测是其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而且各种施工开挖方法对土体和支护结构的受力以及周边的环境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不良地质现象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很可能发展成重大施工事故。为使施工满足安全性和经济性,通过现场监测进行预测、预报,是避免事故

5、,降低施工风险的有效手段,进一步证明现场监测的特殊性和重要性。1.4 必测项目洞内、外观察 洞内观察A.开挖面观察:每次开挖后进行一次,当地质情况基本无变化时可每天进行一次。观察后应绘制开挖面略图,填写工作面状态记录及围岩级别判定卡。B.初期支护完成区段观察:每天至少进行一次,观察内容包括喷砼、锚杆、钢架的状态。洞外观察:洞口地表情况、地表沉陷、边坡、仰坡的稳定、地表水渗漏的观察。周边位移量测每次开挖后尽早进行,最迟不大于24小时,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应完成读数。拱顶下沉量测拱顶下沉量测应与周边位移量测在同一量测断面内进行,其量测频率应相同;当地质条件复杂,下沉量大或偏压明显时,除量测拱顶下沉外,

6、尚应量测拱腰及基底隆起量。地表下沉量测隧道洞口段及洞身浅埋段地表下沉量测断面布置宜与拱顶下沉量测及周边位移量测在同一量测断面内,地表下沉量测应在开挖面前方隧道埋置深度与隧道开挖高度之和处开始,直到衬砌结构封闭、下沉基本停止为止。爆破振动及建筑物位移量测在隧道近接既有构造物(北固山大道3号桥(包括挡土墙)、4层疗养院、军事坑道、龙门山庄小区(最高26层)及其它居民楼)施工时,应加强对既有构造物处爆破振动的监控量测。同时,还须对既有建筑物进行沉降及倾斜变形量测,以确保其稳定及安全。小净距段中岩墙量测中岩墙是小净距隧道的薄弱部位和薄弱环节,中岩墙的稳定和强度是小净距隧道设计、施工的关键。因此,施工中

7、应对中岩墙处进行监控量测,特别须加强后行洞开挖时对爆破振动的量测。小净距段中岩墙必测项目有:中岩墙土压力、围岩内位移、围岩压力及爆破振动。锚杆质量检查中空注浆锚杆杆体材料质量检查:中空注浆锚杆杆体材料抗拉力不小于150KN。锚杆杆体插入钻孔深度95,注浆应饱满且杆体应居中,其保护层厚度不小于8mm。锚杆上垫板时强度5Mpa。锚杆必须设置垫板、螺母,并应与喷砼密贴。隧道进口段斜坡监测在施工期间应对隧道进口段斜坡体进行实时监控,以了解由于工程扰动等因素对坡体的影响,监测结果可作为判断坡体稳定状态、指导施工、反馈设计和防治效果的重要依据。斜坡监测内容一般有:地表变形监测、地表裂缝监测、坡体深部位移监

8、测、地面倾斜监测、地下水位监测、地应力监测等。1.5 选测项目钢架内力及外力量测围岩体内位移(洞内设点)量测围岩体内位移(地表设点)量测围岩压力量测两层支护间压力量测支护、衬砌内应力量测围岩弹性波量测渗水压力、水量测锚杆轴力量测地表下沉量测(h02b)(注:b为隧道开挖宽度,h0为隧道埋深)上述选测项目应结合本隧道建设规模、围岩性质、开挖方式有选择的进行;围岩压力、支护及衬砌应变等项目的量测频率开始时应与同一断面的变形量测频率相同,当量测值变化不大时可适当降低量测频率。1.6监测方案制定的原则根据隧道的工程地质和水位地质条件,结合我公司在以往隧道监测中积累的经验,编制本监测方案遵循以下原则:1

9、) 监测方案以安全监测为目的,根据工程特点确定监测对象和主要监测指标。2) 根据监测对象的重要性确定监测规模和内容、监测项目和测点布置,较全面地反映围岩的实际工作状态。3) 采用先进、可靠的监测仪器和设备,设计先进的监测系统。4) 为确保提供可靠、连续的监测资料,各监测项目间相互校验,以便数值计算、故障分析和状态研究。5) 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工程施工的交叉干扰影响。6) 按照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规范及招标文件要求编制监测方案。 图1-1 监测在信息化设计与施工中的作用1.7编制主要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7-9

10、1);(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4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5、其他公路工程建设相关规范、标准、资料。2监测项目实施方案根据询标文件、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要求,结合以前在类似工程中总结的监测经验,在本隧道中开展如下监测项目:监测项目包括:洞内外观察、洞内周边位移量测、拱顶下沉量测、地表沉降量测、建筑物基础沉降等必测项目;围岩体内位移量测、模筑二次衬砌应力监测、围岩压力及支护间压力量测;锚杆内力及抗拔力量测;钢支撑内力量测等选测项目。各必测项目的具体监测方法如下:2.1. 洞内外观察2.1.1观测内容(1)对开挖后没有支护的围岩:1)岩质种类和分布状态

11、,近界面位置的状态;2)岩性特征:岩石的颜色、成分、结构、构造;3)地层时代归属及产状;4)节理性质、组数、间距、规模、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和方向性,断面状态特征,充填物的类型和产状等;5)断层的性质,产状,破碎带宽度、特征;6)溶洞的情况;7)地下水类型,涌水量大小,涌水压力,湿度等;8)开挖工作面的稳定状态,顶板有无剥落现象;9)核准围岩级别。(2)开挖后已支护段:1)初期支护完成后对喷层表面的观测及裂缝状况的描述和记录;2)有无锚杆被拉脱或垫板陷入围岩内部的现象;3)喷混凝土是否产生裂隙或剥离,要特别注意喷混凝土是否发生剪切破坏;4)有无锚杆和喷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5)钢架有无被压弯现象;

12、6)是否有底鼓现象。 (3)洞外观察主要是了解洞口、洞身和浅埋段的地表变形、开裂情况。2.1.2观察目的通过对洞内外观察,以达到:1)预测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条件;2)为判断围岩、隧道的稳定性提供依据;3)根据喷层表面状态及锚杆的工作状态,分析支护结构的可靠程度;4)掌握地表变形变位及开裂等情况。2.1.3观测方法每次爆破开挖后,利用地质素描、照相或摄像技术将观测到的有关情况和现象进行详细记录,观测中,如发现异常现象,要详细记录发现的时间、具体的里程位置以及对异常情况的描述。2.1.4 监测频率 每次开挖后及初期支护后及时进行观察,暂定平均按每5m一个断面观察成果。2.2隧道周边收敛监测2.2.1

13、 监测内容隧道周边收敛监测,是监测隧道内壁两点连线方向的相对位移或监测点的绝对位移量。2.2.2 监测目的对隧道周边进行收敛观测,主要有以下目的:1)周边位移是隧道围岩应力状态变化的最直观反映,监测周边位移可为判断隧道空间的稳定性提供可靠的信息,以确定初期支护的安全性;2)根据变位速度、变位加速度判断隧道围岩的稳定程度,为二次衬砌提供合理的支护时机;3)判断初期支护设计与施工方法选取的合理性,用以指导设计和施工。2.2.3 监测方法在隧道内设置监控量测断面,每个断面分别在侧墙和拱顶设置测点,利用收敛计,采用一根在重锤作用下被拉紧的普通钢尺作为传递位移的媒介,通过百分表测读隧道周边某两点相对位置

14、的变化。测点应在距开挖面2m的范围内尽快安设,在爆破后24h内或下一次爆破前测读初次读数。2.2.4 测试仪器SWJ-型隧道收敛计。2.2.5监测精度监测的最小精度1.0mm。2.2.6 测点布置本隧道平均15米布设一个监测断面,每监测断面设置不少于4条测线,测点分别布置在拱顶及两侧。如图1所示。图1 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量测测点布置示意图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采用的仪器有水准仪、铟钢尺、收敛计等。2.2.7水平收敛警戒值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锚喷衬砌和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的允许洞周水平相对收敛值如表2-1所示。表2-1 隧道周边允许相对位移值(%)围岩级别覆盖层厚度(M)v

15、 10(01)D12次1天D为隧道宽度510(12)D1次1天15(25)D1次2天15D1次1周1)从不同测线得到的位移速度不同,监测频率应按速度高的取值;2)若根据位移速度和距工作面距离两项指标分别选取的频率不同,则从中取高值;3)后期监测时,间隔时间可加大到几个月或半年监测一次。2.3隧道拱顶下沉监测2.3.1 监测内容拱顶下沉监测,是指对隧道拱顶的实际下沉位移值进行监测,是相对于不动点的绝对位移。2.3.2 监测目的对隧道拱顶进行沉降观测,主要有以下目的:1)通过拱顶位移监测,了解断面的变形状态,判断隧道拱顶的稳定性;2)根据变位速度判断隧道围岩的稳定程度,为二次衬砌提供合理的支护时机

16、;3)指导现场设计与施工。2.3.3 监测方法在隧道内设置监测断面,在隧道拱顶设置测点,安设隧道拱部监测测点,将钢尺或收敛计挂在作为隧道拱部测点上作为标尺,后视点可设在稳定的部位,用水平仪观测。测点应在距开挖面2m的范围内尽快安设,并应保证爆破后24h内或下一次爆破前测读初次读数。2.3.4监测精度2.3.5测点布置本隧道平均15米布设一个监测断面,和隧道周边收敛布设于同一断面上。每监测断面设置在拱顶处设置监测测点。如图2-1所示。2.3.6拱顶沉降警戒值根据隧道埋深及围岩类别确定拱顶沉降控制值,按表2-1要求取值。2.3.7监测频率 按表2-2所列频率进行。2.4 地表下沉量测2.4.1监测

17、内容测试洞口浅埋段隧道开挖时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及其影响范围。2.4.2 监测目的1)判断开挖时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及其影响范围;2)根据监测结果决定对该区段设计、施工方法的调整和变更;3)保证施工安全,优化支护参数;2.4.3 测试方法用水准仪、全站仪对测点的高程进行量测,计算其高程的变化量。2.4.4 测试仪器水准仪、钢尺、全站仪2.4.5测点布置垂直隧道轴线在洞口段设置监测断面,隧道范围内从拱顶位置左右间隔2m对称布设沉降观测点。本隧道在进出口左右线各布置两个监测断面,对于洞口坡度较缓的,设置两个沉降监测断面,每断面不少于7个监测测点;洞口坡度较陡的,设置一个沉降监测断面,不少于7个监测测点,和

18、一个水平位移监测断面,不少于4个监测测点。地表下沉桩的布置宽度应根据围岩级别、隧道埋置深度和隧道开挖宽度而定,地表下沉量测断面的间距按表3采用。地表下沉量测断面布置表 表2-3埋置深度 H地表下沉量测断面的间距 (m)H2B20-50BH10-20B5-10 1. 无地表建筑物时取表内上限值; 2. B表示隧道开挖宽度。地表下沉量测频率和拱顶下沉及净空水平收敛的量测频率相同。地表沉降断面及测点布置见图2、图3。图2 地表沉降监测断面位置示意图图3 监测主断面测点布置示意图说明:隧道范围内以隧道中轴线为中心每两米一个点;45度角范围每4米一个点;45度范围外每5米一个点,每侧布置两个点。2.4

19、房屋基础沉降监测北固山一号隧道下穿周边有厂区办公及宿舍房,需进行建筑物基础沉降监测。测点布置在建筑物基础的四个角上,从开挖面前方30米开始,直至开挖面后30米,沉降基本停止为止。为了保证施工影响范围内建筑物的安全,在施工过程中需进行建筑物监测,目的是掌握工程施工期间建筑物的变化情况,以便当建筑物变形过大,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护加固措施,确保建造物安全。在地下工程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周边的建筑物进行调查,根据建筑物的历史年限、使用要求以及受施工影响程度,确定具体的监测对象。然后,根据所确定的拟要监测的对象进行详细调查,以确定监测内容及监测方法。建筑物四角或沿外墙每68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裂缝、沉

20、降缝、伸缩缝和不同埋深的基础两侧,框架结构的主要柱基或纵横轴线上。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的接壤处;建筑物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图4 建筑物沉降观测点埋设示意图1钢筋;2观测点头部;3建筑物墙式柱监测频率及仪器同地表沉降监测。2.5 下穿高压铁塔段的监测方案华表山一号隧道下穿高压铁塔地段前后30米范围列为重点监测地段,洞内监测项目按表5-4-1执行,地表沉降监测布点沿线路纵向每5米一个断面,每个断面7个测点,并在铁塔基础四个角增设4个监测点。监测频率按表5-4-1执行。3监测数据的处理分析和报送3.1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本监测工程采用地下工程智能监测软件处理监测数据并进行分析,以数值和图形、图表等多种形

21、式描述各项监测项目的变化趋势。(1) 能及时对现场量测数据绘制时态曲线(或散点图)和空间关系曲线。(2) 当位移-时间曲线趋于平缓时,应进行数据处理或回归分析,以推算最终位移和掌握位移变化规律。(3) 当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时,则表明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此时应密切监视围岩动态,并加强支护,必要时暂停开挖。将量测数据及时输入计算机系统,并绘制位移时间曲线图,在位移时间曲线中如出现以下反常现象,表明围岩和支护呈不稳定状态,应加强监视,并加强支护,必要时应立即停止开挖,并进行施工处理。 (4) 隧道周壁任意点的实测相对位移值或用回归分析推算的总相对位移值均应小于规范要求值。当位移速率无明显

22、下降,而此时实测位移值已接近规范要求值,或者喷层表面出现明显裂缝时,承包人应立即采取补强措施,并调整原支护设计参数或开挖方法。(5) 根据量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确定变形管理等级,据以指导施工。变形管理等级见表2-4。 变形管理等级 表3-1管理等级管理位移施工状态U0(2Un/3)应采取特殊措施 注: U0:实测变形值; Un:允许变形值表3-2监控量测设置一览表序号监测项目监测手段测点布置监测频率控制标准(按设计)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岩性、结构面产状及支护裂缝观察或描述、地质罗盘、照相机等开挖后及初期支护后进行1次/天无2周边收敛收敛计每1020m一个断面,每断面23对测点115d:12次/天

23、16d1个月:1次/2天13个月:12次/周水平允许相对位移值%3拱顶下沉水平仪、水准尺、钢尺或测杆每1020m一个断面2030mm4地表沉降精密水平仪洞口每550m一个断面,每个断面至少7个测点,每隧道至少2个断面,中线每520m一个测点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2D时,12次/天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D时,1次/2天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D时,1次/周5建筑物基础沉降精密水准仪在隧道开挖面上方选择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将基础沉降监测点设置在建筑物四角上2030mm 6围岩体内位移(洞内设点)洞内钻孔中安设单点、多点杆或钢丝式位移计每代表性地段一个断面,每断面5个测点1次/2天13个月:需设计提供7围

24、岩压力及两层支护间压力各种类型压力盒每代表地段一个断面,每断面5个测点8锚杆轴力各类电测锚杆轴力计每代表地段一个断面,每断面5根锚杆轴力计9钢支撑内力钢筋计1次/212次/周天模筑二次衬砌应力混凝土应变计3.2监测报表的内容及报送时限正常情况下,以周报、月报的形式每周、每月向业主、监理及其它相关部门提交周报、月报。当出现沉降或变形的异常现象时,应立即复测。确认后先以电话或口头形式告知业主代表和监理工程师,本次监测工作结束后,必须以纸质文件形式出具简报。4监测组织机构及质量管理体系4.1监测管理体系 监测管理体系见图4-1监测管理体系框图。图4-1 监测管理体系框图4.2监测组织机构4.2.1项

25、目拟投入的主要仪器设备名 称型 号数 量制造厂商备 注水准仪DSZ2苏一光水准仪脚架数码相机打印机电脑钢尺铝合金伸缩杆探照灯花杆11办公桌12安全帽4.2.3监测组织主要职责1)、负责监测方案和监测计划制定;2)、监测仪器的选择和调试、仪器保养维修工作;3)、负责量测计划的安排与实施。包括量测断面选择、测点埋设、日常量测、资料管理等;4)、监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5)、负责及时进行量测值的计算和绘制图表。并快速、及时准确地将信息(量测结果)反馈给现场施工指挥部,以指导施工。6)、现场监控量测,按监测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并与其他环节紧密配合,不得中断。7)、及时向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提交监测报告。4.2.4监测流程监测数据分析为达到预定的监测目的,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安排,监测需严格按监测流程进行,如图4-2所示。图4-2 监测流程图4.3质量管理及资料反馈体系监测管理水平及管理体制如表4-3所示。表4-3 管理水平及管理体制上表中管理水平级按控制标准的50,管理水平级按控制标准的70,管理水平级按控标准的100考虑。上述标准将视实际量测项目和其重要程度作适当的调整。同时,建立健全监测工作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各项监测工作严格监测方案及规范实施,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4.4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