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66.53KB ,
资源ID:1676211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76211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届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高三第一轮复习第五次阶段性过关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届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高三第一轮复习第五次阶段性过关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1、C. 给事中可否决皇帝诏令D. 相权可与皇权相互制衡【解析】据材料“唐穆宗想破格提拔前检校大理少卿、驸马都尉刘士泾为太仆卿。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唐代给事中具有封驳权,故A项正确;中书省负责起草皇帝诏书,给事中不属于中书省,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给事中可否决皇帝诏令,故C项错误;古代中国相权不可能与皇权相互制衡,皇权是不断强化的趋势,故D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学生应该正确理解封还诏书属于封驳权,但不等于可以否决皇帝诏令,据此即可正确判断。4. 武则天是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热议的历史人物,墓前的

2、无字碑引得千年评说。唐人史著对其事迹记载比较客观,宋明以来,在理学思想影响下史家评价逐渐发生变化。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A. 史家主观认识影响史事客观评价B. 历史人物评价永远难有定论C. 多数人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真相D. 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是在强调史家在理学思想影响下主观认识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了对历史人物史实的客观评价。历史人物评价当然难有定论,但是并不能说是“永远难有定论”, 历史真相的反映是依靠考古和历史文献的相互印证,历史真相并不取决于多数人的意见或者少数人的意见,并不能说“多数人

3、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真相”, 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也并不一定就愈客观,历史评价与时代远近没有关系的,其实B、C、D三个选项本身也均是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考点:史学研究史家主观认识史家主观认识影响史事客观评价【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适当地给学生传授一些历史理论、历史研究方法、历史史观等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等常用的知识,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5. 元代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各行省设丞相l员、平章政事2员、右丞1员、左丞l员、参知政事2员,采取群官圆署、集体议政

4、方式,其中丞相、平章政事总领民政和军政,左、右丞和参知政事主管区内的具体行政事务,据此可知,元代A. 中央政府过分集权B. 政制缺乏制约机制C. 行省权力大而不专D. 地方行政体制混乱【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根据材料“元代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可知,地方行省权力较大,所以中央政府过分集权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材料“采取群官圆署、集体议政方式”是指元代行省实行的是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各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而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协助或制约,故B项错误;C项正确;D

5、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6. 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A. 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 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 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 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前中期,朝廷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显然旨在维护专制权威和等级秩序,但是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显然说明冲击等级秩序,故排除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而是强调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排除A。朝廷对玉制器皿等规定不是传统伦理,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低级官员易染

6、奢靡风气,而是强调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中朝廷饮食器具的变化,运用所学知识可知是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7. 雍正帝即位后,严令各省在限期内补足国库的亏空,对查实的贪污官员严加惩处,追回赃款,抄没家产,并认真落实。这一举措A. 使军机处最终取代了南书房B. 打击了贪腐,整顿了吏治C. 有效加强了对中央官吏的管控D. 从根本上解决了财政危机【解析】由“对查实的贪污官员严加惩处,追同赃款,抄没家产,并认真落实”可以看出雍正帝严惩腐败官员,整顿吏治,故本题答案选B项;题干中没有提及军机处,A不选;C项错误,打击贪腐不仅是对中央官吏;D项错

7、误,经济不变,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财政危机。8. 明代王守仁是心学集大成者。“致良知”是其心学主旨,认为良知人人具有,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即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致良知”的途径是A. 格物致知B. 发明本心C. 知行合一D. 行优于知本题考查的是王守仁的思想主张。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格物致知”是理学的方法论,A项错误;“发明本心”是南宋哲学家陆九渊提出的认识修养方法,B项错误;王阳明讨论知行合一,也只是认为两者不分先后,知行并进,D项错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所表达的是“知”和“行”都产生于“心”,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选C。中国传统

8、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陆王心学王守仁的思想主张9. 清王昱东庄论画说“学画者先贵立品。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画虽可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跃毫端。文如其人,画亦有然。”该绘画理论A. 深受理学观念影响B. 表明文人画彰显人性追求C. 说明画家品德高尚D. 说明绘画与文学地位一致【解析】该绘画理论强调,绘画先要端庄品德,方能体现作品的正大光明,并强调“画如其人”,体现的是理学外在行为与内在人格道德修养的一致性,故A项正确。从材料中体现不出是“文人画”,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人的品德对绘画品质的影响,不能说明绘画者都具有高尚的品德,C项错误;“文如其人,画亦有然”强调的是文章、绘画

9、都体现人的品德修养程度,不是对绘画、文学地位的界定,D项错误。要理解绘画,就必须真正地了解其背后的绘画观念,而要了解绘画观念,就应该把它放到文化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作为文化体现之一的宋代绘画,必然会受到宋代文化的影响。宋代理学穷理致知和心性为主,外物为从的精神使宋代绘画产生了从理性到感性、从写实性到写意性的变化。10. 李贽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可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李贽A. 肯定人的私欲的正当性B. 强调私欲是唯一的人性C. 颠覆程朱理学的人欲观D. 批判了大公无私的思想【解析】李贽认为“人必有私,而后其心可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即是肯定人的

10、私欲的正当性,故A项正确;李贽认为人的私欲出自人的自然本性,并不是强调私欲是唯一的人性,故B项错误;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其所谓人欲是指人不正当的欲望,李贽的思想(肯定人正当的私欲)并不是对程朱理学的人欲观的颠覆,故C项错误;李贽的观点是针对当时的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说教,肯定人的私欲的合理性,适应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并不是批判大公无私的思想,故D项错误。李贽在这里强调的是坚持和维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同时主张承认个性的意见,也是有意义的,李贽所说“私”和“心”的关系,实际上也肯定了思想的独立性,“穿衣吃饭,人伦物理”即是这种观点的反映。11. 如图是宋至清(鸦片战争前)我

11、国粮食亩产量的变化情况示意图。图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创新B. 精耕细作农业持续发展C. 玉米等高产作物大量引进D. 政府鼓励大量开垦荒地【解析】依据题干图示可知,宋至鸦片战争前我国粮食亩产量持续增长,这是对土地单位面积利用率提高的结果,与精耕细作生产方式发展密切有关,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自宋代以来农业工具基本没有创新,故A项错误;玉米等高产作物大量引进是在明朝中后期,无法说明宋元时期粮食亩产量的原因,故排除C项;对荒地大量开垦不一定能提高粮食亩产量,故D项错误。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图示的解读与分析,结合精耕细作生产方式发展对粮食亩产量的作用解答即可。12. 1904年,

12、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A. 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B. 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C. 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D. 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解析】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留日学生占多数,结合所学知识,这与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较早开放通商口岸有关,经济文化水平较高,有利于接受外来文化,故A项正确;辛亥革命作为革命的高潮,开始于1911年,排除B;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

13、变化不足以解释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排除C;长江流域是英国的势力范围,因此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不足以解释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排除D。【考点定位】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近代中国的开放。【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以近代中国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近代中国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不平衡的认识和理解。本题难度不大,实际上类似的角度在以往高考题也曾考查过,如2015年全国卷27题就考查了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对文化格局的影响。由此就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

14、中要关注以往的高考真题,认识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规律,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历史问题的原因进行正确分析。13. 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 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B.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 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D.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解析】从材料信息看,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与1957年相比,有了较大提高,这与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有关。新中国成立后,外交上采取“一边倒”方针,经济体制和政治制度受苏联影响较大,且中国大陆的对外贸易对象多为苏联和东欧国家,而19

15、65年中苏关系恶化,双边贸易由此锐减,而中国大陆和西方国家的贸易额相对上升,B正确;1965年,中国尚未实现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排除A;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行了全方位外交政策,排除C;建国初期中国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贸往来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排除D。14. 20世纪初,梁启超发表多篇文章,重点围绕“公德”“自尊”“爱国心”“独立性”“自由观念”等进行了探讨。梁启超发表这些文章的主要目的在于A. 批判封建伦理旧道德B. 强调维新变法的重要性C. 增强国民的公民素养D. 为建立民国作思想准备【解析】“公德”、“自尊”、“爱国心”、“独立性”、“自由观念”是近现代公民应当具备的素养,梁启

16、超发表这些文章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国民的公民素养。故答案为C项。AB项材料没有涉及,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5. 在1927年8月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上,中共明确提出用“平民式”的革命手段来解决土地问题,规定党当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有计划、尽可能地在广大区域内准备农民的总暴动。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 工作重心将发生变化B. 开始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C. 已放弃城市工人运动D. 开始关注农民革命问题16. 1937年7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密令设立国家总动员设计委员会,指定作为总动员业务中心的“资源动员”由资源委员会召集有关部门会同筹办,并首次提出迁移上海民营工厂到内地。上海

17、民营工厂内迁的背景是A. 淞沪会战使政府军队受重创B. 上海成为全国政治经济中心C. 日本已经发动全面侵华战争D. 中东部地区大部分已经沦陷【解析】上海民营工厂内迁是抗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内迁,是抗战需要才内迁的,所以背景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上海民营工厂内迁和淞沪会战关系不大,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不能解释内迁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中东部地区大部分已经沦陷和内迁无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上海民营工厂内迁是抗战保存力量的需要。17. 新中国土地改革完成后,在许多地区,中农在农村人口中的比例由过去的20%上升

18、为80%左右,贫雇农则由70%左右减少到10%左右,而且在逐年减少中。材料表明A. 农村土地私有制得到根除B. 农民个体经济成为农业的主体C. 建立起初步的互助合作社D. 保护富农的经济政策得到贯彻【解析】根据材料文字“中农”“比例”“上升为80%左右”“贫雇农”“减少到10%左右”,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土地改革建立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民个体经济成为农业的主体,故B正确;新中国土地改革建立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仍属土地私有制,A项错误;CD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新中国土地改革完成后”“贫雇农则由70%左右减少到10%左右”,结合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史实分析解答。18. 在“一国

19、两制”方略和基本法的制定过程中,中央政府郑重做出了“中央不干预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范围的事务”的政治承诺,自我规限本来可由中央行使的某些本源性权力。这反映出A. 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权B. 中央政府对我国统一问题的重视C. 联邦制下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架构D. 中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发生了变化【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一国两制的问题,体现了中央政府对我国统一问题的重视,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而非完全的自治权,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我国不是联邦制,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我国不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19.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政府根据国际国内

20、形势对政策作出了重要调整,主要表现在A. 开始推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 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C. 实行独立自主的不结盟政策D.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答案】D【解析】1984年开始推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改革开放新时期推行独立自主的不结盟政策,AB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做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决策,故D正确。20.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规定:客商将所得利润用于在特区内进行再投资为期五年以上者,可申请减免用于再投资部分的所得税。这一规定有助于A. 鼓励客商在特区长期投资B. 增强政府对经济计划管

21、理C. 合理规范客商的企业经营D. 国有企业获得融资的渠道【解析】根据材料“客商将所得利润用于在特区内进行再投资为期五年以上者,可申请减免用于再投资部分的所得税”可知这一规定鼓励客商在特区长期投资,故A项正确;材料鼓励市场投资,并非对经济计划管理,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合理规范客商的企业经营,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国有企业融资问题,故D项错误。21. 始于12世纪的罗马法复兴运动主要是私法研究的勃兴,在“复兴的罗马法”的结构中,它的法律制度不是基于形式法律的原则,就是基于物质的原则,这主要理解为经济方面和功利主义的考虑。罗马法复兴是因为罗马法A. 符合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B. 强调私有财产神

22、圣不可侵犯C.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法律保障D. 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该罗马法复兴运动主要研究私法,主要为经济方面和功利主义的考虑,很显然符合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故A项正确;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也是出于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故B项错误;12世纪资本主义萌芽还未出现,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主要是私法研究的勃兴,主要考虑经济方面,故D项错误。本题考查罗马法复兴的原因,解题的关键是对“它的法律制度不是基于形式法律的原则,就是基于物质的原则,这主要理解为经济方面和功利主义的考虑”的解读与分析,结合罗马法的内容解答即可。22. 孔子反对盲从,提倡“当仁不让与师”;苏格拉底倡导“有

23、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二者思想的一致性表现在A. 提倡民本B. 呼唤仁爱C. 强调理性D. 倡导美德【解析】“当仁不让于师”的意思是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意思是在仁德和师道尊严方面,仁德是第一位的,而这里的“仁德”和苏格拉底所倡导的“有思想力”都是在强调人的理性而不是权威,故选C。23. 在共产党宣言的序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关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关注欧洲之外的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东方社会历史发展的特殊性问题。由此可以判断共产党宣言A. 可适用于世界任何地区B. 以关注全人类为己任C. 诞生于对全世界的考察D. 主要研究资本主义发展【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共产党宣言关注

24、的对象非常多,非常全面,是以全人类为己任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说法太绝对,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说法也太绝对,不符合题意,排除;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革命纲领,主要研究社会主义发展,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24. 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时英国拒绝加入,因为它认为同欧洲大陆的亲密关系与自身利益相悖。直到1973年它才成为欧共同体成员国。仅仅两年后,就发生了脱欧公投,当时留欧派在投票中以67%获胜选择继续留在欧共体中。这反映了A. 英国与欧洲国家关系处于敌对状态B. 英国的政治走向取决于民众的意愿C. 英国的自身利益影响着政治走势D. 经济全球化获得了发展的根本动力【解析】材

25、料无法体现“英国与欧洲国家关系处于敌对状态”,排除A;B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根据“因为它认为同欧洲大陆的亲密关系与自身利益相悖”,以及英国由拒绝加入欧共体加入欧共体脱欧公投,反映出国家利益是英国处理和欧共体关系的根本出发点,故C正确;D选项材料无法体现。【名师点睛】国家利益是国家制定对内对外政策的根本出发点,英国对待欧共体态度的变化也是始终围绕国家利益出发的。25. 1902年,时任美国纽约州州长的查尔顿修斯在一次演讲中感慨:“我们生活在宪法之下,但这个宪法是什么意思,却是法官们说了算。”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行政权与司法权难以协调B. 地方政府与联邦政府矛盾重重C. 法官掌握着司法解释权D.

26、 最高法院居于宪政体制核心地位【解析】根据“我们生活在宪法之下,但这个宪法是什么意思,却是法官们说了算”,表明法官掌握着司法解释权,C正确;A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只是说明法官掌握着司法解释权,不能体现最高法院居于宪政体制核心地位,D也不符合美国分权制衡原则,故D错误。26. 政权组织形式是指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以及国家权力的实现或运作机制,在实际的政治操作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运作原则,其中有一条“由谁产生对谁负责”。据此判断,符合这一原则的是A. 英国的首相和议会B. 美国的总统和国会C. 英国的国王和议会D. 德国的首相和议会【解析】根据材料“由谁产生对谁负责”,英国是议会选举首相,首相

27、要对议会负责,A项正确;美国总统对选民负责,故B项错误;英国国王不用对谁负责,故C项错误;德国首相对皇帝负责,故D项错误。27. 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一方面承认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若干重要技术发明产生的相对迅速性;另一方面他又指出,这些发明实际效益的发挥,一般都需要较长的时间,需要一系列社会经济条件的成熟。布罗代尔意在强调工业革命A. 在英国发生的条件不充分B. 进程的突变与渐进相结合C. 是个为时短暂的突发事件D. 对英国社会经济影响巨大【解析】布罗代尔一方面承认发明的迅速产生,说明工业革命在进行过程中具有突变性,同时又指出发明实际效益的发挥需要社会经济条件的成熟,时间较长,因此又具有渐进性,故B

28、项正确;布罗代尔指出发明的应用需要时间和条件,不是说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不充分,故A项错误;工业革命中某些发明的出现可能时间很短,但工业革命也不是突发事件,故C项错误;布罗代尔描述的是工业革命的进程,不是影响,故D项错误。28. 1933年,欧洲和美洲的许多国家组织了反对所谓的苏联“倾销产品”“强迫劳动”和实行“宗教虐待”等罪名的运动,指责苏联按低价和倾销价格出售商品。这表明A. 国际市场争夺日趋激烈B. 苏联经济建设成就突出C. 两种社会制度空前对立D. 苏联趁机主导世界市场本题主要考查国际市场争夺。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时期的“倾销战”,这表明国际市场争夺日趋激烈,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倾销战”而非苏联经济建设成就突出,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倾销战”而非两种社会制度空前对立,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主导世界市场的是美国而非苏联,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国际市场争夺29. 冷战结束后,美国的态势以小布什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