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7 ,大小:50.36KB ,
资源ID:1675528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75528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项目安排在桐梓镇、水清镇、铁清镇、四面山镇、井口镇等范围内实施,即桐梓镇的全乐、石头、安子、石岗、合香村,水清镇的金山洞、新窝头村,铁清镇的新柳、田坝、道祝、高湾、杨狮、七柱村,四面山镇的九台、普照、新华、场坝、天泉、山华、龙泉村,井口镇的复员、走马村。共涉及21个村,受益退耕农户3473户,受益人口11690人。五、建设规模建设高产稳产农田面积3415亩,其中:桐梓镇495亩、水清镇326亩、铁清镇501亩、四面山镇1656亩、井口镇437亩。六、建设内容包括改土培肥、中低产田改造两个方面。改土培肥主要内容是地块平整、增厚土层、地埂砌筑、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中低产田改造主要内容是新建蓄

2、水池、石河堰、田间生产路,整治维修山平塘。七、建设任务改土培肥面积911亩,其中:铁清镇174亩、四面山镇380亩、井口镇357亩;中低产田改造2504亩,其中:桐梓镇495亩、水清镇326亩、铁清镇327亩、四面山镇1276亩、井口镇80亩。中低产田改造任务是建设蓄水池 50 口,其中桐梓镇27口、铁清镇10口、四面山镇13口;石河堰 4 座,水清镇、四面山镇各2座;田间生产路23.554千米,其中水清镇2.304千米、铁清镇5千米、四面山镇16.25千米;山平塘整治维修40座,其中桐梓镇6座、水清镇9座、四面山镇23座、井口镇2座。八、投资总概算总投资307.4万元。其中:改土培肥81.9

3、7万元,中低产田改造225.43万元。九、资金筹措及来源总投资307.4万元,其中:专项资金补助205.1万元,县级配套及群众自筹资金(含投劳折资)102.3万元。十、建设期限 1年(2009年)。第二章 基础条件一、自然、社会经济概况(一)自然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江安县位于四川盆地南部宜宾东南部,地处东经1045740至1051430,北纬282220至285645。东邻泸县、纳溪;西接长宁、南溪;南连兴文、叙永;北与富顺接壤。县境内南北长59公里,东西宽15.5公里。全县幅员面积885.8平方公里。长江至西向东横穿县境,把全县分成南北两部分。2.地形地貌。江安县地处四川盆地盆中丘陵地貌

4、向盆周山区地貌过渡地带,全县地势南高北低,境内最高海拔是大井镇天花板村民小组的天皇寺1000.2米,最低海拔是井口镇红花村金山寺附近的长江河岸236.8米,相对高差763.4米。根据地面形态特征,成因类型、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全县分为5个地貌类型:(1)平坝阶地地貌:分布于长江两岸,由第四系冲积沉积物形成。海拔236.8米300米,新冲积土为灰棕砂壤,老冲积土为黄壤,土地面积(包括长江水面)为15.6万亩,占全县幅员面积的11.3%,是全县经济作物及夏橙主产区。(2)低丘宽谷地貌:分布于长江以北,海拔300400米,整个区域丘埂相间,山丘多为馒头状,相对高差1540米,局部地区山头为60100

5、米,谷底宽浅平缓,谷宽100150米,面积39.2万亩,占全县幅员面积的28.7%,是全县粮食、夏橙、生猪等主要产区;地下矿藏资源主要是天然气。(3)中丘中谷地貌:分布于长江以南留耕镇、夕佳山镇、蟠龙乡、大妙乡、底蓬镇、大井镇等乡镇,因地质运动抬升影响程度不同,被剥蚀后,有的成山,有的成丘,形成中丘中谷地貌。丘坡外貌多为馒头山与猪背岭,少数为单斜丘。海拔320450米,相对高差3080米,谷宽50120米,呈树枝状分布。谷间最大盆地为底蓬、留耕、大井盆地。土地面积36.5万亩,占全县幅员面积26.8%,是全县粮食、脐橙、畜牧主产区。区内盛产天然气,是川南重要矿井之一。(4)低山地貌:分布于长江

6、以南的蟠龙背斜的南北两翼,成两个短轴斜倒置低山,低山切割深度绝对高度500800米,相对高度150300米。(5)长岗山槽坝地貌:分布于江安县最南端的五谷、五矿,丘埂相连,形成长岗山,呈东西走向,山埂之间形成槽坝,故称长岗山槽坝地带,海拔450550米。低山地貌与长岗山槽坝地貌的总面积45.4万亩,占全县幅员面积的33.2%,是全县林产品、林副产品及硫、铁、煤、石灰、水泥、麻石等矿藏的主产地。3.水文。长江自西向东流经县境内长35.5公里,占面积22.90平方公里。县境内共有长1公里以上的河流145条,其中5公里以上的25条,最长为绵溪河,县境段49公里。全县溪河总长507.7公里。长江以南主

7、要溪河有红桥河、绵溪河、留耕河等;长江以北主要有高洞河、南井河、利水河等。除江北利水河流入沱江水系外,其余都分别以各地流入长江,属长江水系。年降水总量10.27亿立方米,长江过境水年总量约为2531亿立方米,长宁河过境流量约100亿立方米。4.气候。江安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县气候温和,具有雨量充沛,冬春偏旱、夏季偏涝,无霜期长,湿热同季等特点。全县年均温18.1,最冷月(1月)气温8.0,最热月(7、8月)气温27.1,极端最高气温40.6,极端最低气温-1.5,年10积温5850.0,无霜期346.2天。全县常年日照时数为1173.7小时,江北多于江南,江南中丘多于低山区,全县太阳

8、总幅射能为86.04千卡/平方厘米。年均降水量1134.0毫米,59月为雨季,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又以7、8月为最多,年均相对湿度为84%,蒸发量年平均为1077.9毫米,冬春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夏季蒸发量小于降水量。由于不同地带气候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同地区气候特点。江北浅丘区,高温高湿干旱,沿江平坝区高温高湿干旱,江南中丘高温湿润偏涝,江南低山区温凉湿润多雨。五谷五矿长岗山地带温暖少雨干旱。5.土壤条件。根据江安县土壤普查资料,全县土壤共分5个大类、7个亚类,23个土属,71个土种,181个变种,其中耕作土壤共分4个大类,6个亚类、19个土属,71个土种;森林土壤有1个大类,1个亚类,4

9、个土属(种)。(二)自然资源。1.植物资源。江安县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复杂的自然环境和多变的气候条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的植物、动物种类,全县有树木类50个科、91个属、120余种;有竹类1个亚科、6个属、30余种。主要乔木树种有湿地松、马尾松、杉木、柳杉、柏木、檫木、香樟、桢楠、青杠及其它硬阔叶类树种等,列入国家二级保护珍稀树木有红豆、香樟、楠木、润楠、银杏、水杉、树蕨、红椿等。全县分布有野生兽类动物近二十种,有禽类动物40余种,鱼类120多种,分布有国家保护野生动物红面鹰、白鹭、杜鹃、乌龟、猴面鹰、乌梢蛇、锦蛇、中华鲟、大白鲟、胭脂鱼等。2.森林资源。据2006年森林资源出数,全县现有林业用

10、地29088公顷,其中,国有1384公顷,占6.0%;集体27704公顷,占94.0%;有林地28162公顷,未成林造林地774公顷,疏林地28公顷,无林地113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32.71%,活立木蓄积672735立方米,大径竹蓄积11227961株,杂竹蓄积899193吨。竹类是我县的森林资源一大优势,全县有成片竹林30万余亩,竹类资源按面积的多少依次是:慈竹、黄竹、楠竹、鸡爪竹、牛儿竹、箭竹、水竹、苦竹、白夹竹、罗汉竹、人面竹、龟甲竹等。近年又引进了撑绿竹、甜龙竹、苦龙竹等优质竹种。3.矿产资源。矿藏资源主要有天然气、煤、硫铁矿、石灰岩、沙金、沙卵石、方解石等,可供开发的有20多种,其

11、中无烟煤储量约800万吨;硫铁矿总储量13127万吨;铜矿石储量53400吨;铁矿5000万吨;石灰石储量3亿吨;天然气储量丰富。4.旅游资源。江安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西南紧邻蜀南竹海,境内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夕佳山古民居、省级森林公园青峰寺风景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立剧专(中央戏剧学院前身)旧址,县城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此外江安还有世界罕见的硅化木群、鱼化石群,以及魏晋陵、金仙洞、红佛寺等众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古汉安景区、道祝山景区、仁和响水洞自然生态旅游区、南坪森林公园等亟待开发。(三)社会经济概况。2006年,全县幅员面积885.8平方公里,辖18镇(乡)297村、23个社区、3

12、个居委会。年末总人口536892人,其中农业人口468324人,农村劳动力322338人。全县国民生产总值269826万元,农业总产值13980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24元。全县农用地总面积1171602.4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436320亩,耕地面积595182.4亩(习惯面积363863亩)。全县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1.27亩(习惯面积0.77亩。全县粮食总产量23.65万吨,粮食单产397公斤(国土量算面积),人均占有粮食量420公斤。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情况(一)退耕还林基本情况。江安县自2001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到2004年的四年中共完成退耕面积51000亩(含万里镇退耕面

13、积),其中2001年10000亩,2002年15000亩,2003年20000亩,2004年6000亩,共涉及16个乡镇,174个村,涉及退耕还林农户33097户,共120439人,其中家庭劳动力74332个。2000年至2004年,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配套荒山造林面积48000亩,其中2000年8000亩,2001年5000亩,2002年10000亩,2003年15000亩,2004年10000亩。(二)退耕地还林分林种(生态林、经济林草)情况。全县实施的退耕还林面积51000亩(含万里镇退耕面积),其中生态林41112.6亩,占80.6%,经济林9887.4亩,占19.4%。三、退耕农户基

14、本口粮田现状我县农耕地面积为36.39万亩,农业人口平均占有耕地0.77亩,其中中低产田土面积25.83万亩,人均基本农田不足0.5亩。县域地处长江上游,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水利设施不完善,生产条件比较差,尤其是退耕还林区。我县属中亚热带四川盆地湿润气候区,其主要灾害性气候为干旱和洪涝。据气象资料显示,春旱平均三年一遇,夏旱六年一遇,伏旱两年一遇,严重干旱平均23年一遇;洪涝有60%年份发生,平均每年1.1次,最多一年二次,生态环境比较恶劣。我县退耕还林区,共有耕地132899亩。实施退耕还林以来,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但退耕还林区域大部分在大于25丘陵区和岩区,该区域的耕地土壤侵蚀

15、严重,耕地层瘠薄,肥力不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降低了农业效益,且退耕还林区水利设施很不完善,加之水土流失严重,水利设施淤积且年久失修,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严重影响退耕还林区域农业生产的发展。实施退耕还林51000亩后,退耕农户仅剩耕地81899亩,其中水田53234亩,旱地28665亩,人均耕地仅0.68亩,退耕农户共有高产稳产农田9145亩,人均高产稳产农田仅0.08亩。可见,我县退耕还林区域的耕地大多为中低产田土,人均高产稳产农田远没达到0.5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产出不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低。四、退耕还林区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一)土壤。退耕还林区内的地形地质构成较为复

16、杂,形成的土壤类型较多,且由于多分布在山坡上,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中低产田土地面积大,占耕地面积比例也大,这是制约退耕还林区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二)水利设施。水利设施老化、年久失修是制约退耕还林区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退耕还林区水资源分布不均,水利设施不完善且年久失修,淤积、垮塌、渗漏相当严重,输水损失高,基本上发挥不出应有的灌溉效益,遇到干旱将造成粮食大幅度减产,严重的制约了经济发展。(三)气候。我县属中亚热带四川盆地湿润气候区,干旱和洪涝频繁,严重的影响了农业生产。五、退耕农户基本口粮田建设的需求及建设情况从全县摸底调查情况来看,退耕还林区农户需要进行基本口粮田建设且具

17、备条件的面积36753亩。主要建设需求内容为:坡薄改造,基本口粮田配套微型和小型水利设施(蓄水池、山坪塘、排灌沟渠、石河堰、山平塘等)建设,改土培肥建设,田间生产路建设。六、口粮田建设群众基础在项目规划初期,项目区乡镇人民政府非常重视,积极向县农业局提出项目建设申请,承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做好群众动员、劳动力组织和各种问题的解决等工作。村社干部群众积极性高,主动热情地与技术人员一起进行规划,认为实施标准粮田建设项目是改善他们生产条件、生活环境,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并表示将在项目建成后,一定管好用好相关设施。第三章 建设背景及建设意义一、建设背景切实加强基本口粮田建设,是

18、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也是促进退耕农户实现粮食基本自给,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关键。江安县退耕还林区所涉及的农户达到退耕总人数的60%以上,多数退耕农民存在缺粮问题。而在退耕还林区现有的基本口粮田中,中低产田所占比例大,产量较低,是造成退耕农户口粮缺口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基本口粮田建设力度,使建设区现有基本口粮田中中低产口粮田转变为高产稳产基本口粮田,促进退耕还林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及资源的有效利用,确保退耕还林区退耕农户的口粮安全。二、建设意义国家实施退耕还林8年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退耕地区的生态问题。但相应地退耕农户的基本农田减少,而人口却在不断增加。从

19、摸底调查的情况来看,全县退耕户户均减少耕地约1.5亩;退耕地区耕地质量差,中低产田占该区的80%以上。因此在退耕地区开展基本口粮田建设是十分必要的。这项举措对退耕地区实现粮食稳定,确保退耕户拥有基本口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是通过基本口粮田建设和改造,可以实现以改促退,以改稳退;二是基本口粮田建设是国家粮食生产的重要任务,通过基本口粮田建设,可以确保退耕区粮食供应,稳定粮食价格;三是可以增加退耕农户粮食产量和收入,促进贫困地区退耕户脱贫奔小康;四是基本口粮田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第四章 建设目标通过改土培肥、中低产田改造,提高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水平,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增强防灾抗灾能力。在项目

20、建成后,项目区耕地肥力总体达到中等偏上或高肥力水平,平均基础地力提高0.51个等级,项目区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100%,专用配方肥推广面积不少于作物总播面的80%,肥料利用率提高4-5%,秸秆还田及有机肥施用量达2000Kg/亩(实物)以上;实施工程改造后,农田灌溉用水生产效益提高15%,渠系配套率上升60%,灌溉设计保证率达到80%以上,旱耕地达到75%以上;为退耕户建成人均0.5亩以上的基本口粮田基本口粮田亩产不低于400公斤,基本实现项目区粮食供求平衡。第五章 建设思路及建设原则一、建设思路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远近结合,综合整治的原则,立足退耕后农户现有的口粮田,配套完善田路渠网,培

21、肥地力,加强监控。通过建设,合理配置土、肥、水资源,在不增加灌溉用水的基础上,通过提高水肥利用率,将中低产基本口粮田建设成为高产稳产基本口粮田。在区域布局上,结合退耕户中缺粮人口分布情况,以退耕还林村为基本单元(非退耕还林村不能纳入建设范围),规划各项建设内容,落实基本口粮田建设规模。本年度建设任务完成后,退耕还林区人均高产稳产基本口粮田面积达0.5亩以上。项目区退耕农户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退耕还林地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二、建设原则(一)坚持以人为本,尊重退耕农户意愿的原则。切实维护退耕农户在项目实施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实行项目公示制度,确保农民满意

22、。(二)坚持国家支持与退耕农户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在国家帮助下,积极动员退耕农户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三)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建设内容、规模。(四)坚持利用现有基础,以行政村为基本单位,相同类型相对集中建设的原则。第六章 设计范围及编制依据一、设计范围包括以下两部分:(一)改土培肥:地块平整、增厚土层、地埂砌筑、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二)中低产田改造:建设蓄水池、石河堰、田间生产路,维修整治山平塘。二、编制依据(一)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的通知(

23、川府发200751号)。(三)四川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领导小组关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的批复(川天退20099号)。(四)四川省农田基本建设(20062020年)规划。(五)四川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六)四川省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程汇编。(七)四川省农业厅中低产田改造技术规程。(八)四川省坡改梯工程建设技术规程。(九)灌溉与排水设计规范GB5028899(十)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十一)雨水积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2001(十二)四川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07)(十三)四川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2007)(十四)四川

24、省农机局四川省机电灌溉设施建设规划设计实施办法(十五)其他相关依据。第七章 工程设计及资金补贴一、工程总体布局实行领导、群众、技术人员三结合,室外勘察、调查研究、室内资料分析相结合。根据项目区农业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矛盾,结合当地生产传统和习惯,在工程技术上可行、经济、合理,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兼顾的前提下,对工程项目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布置。在中低产田改造建设上,充分利用现有排灌渠道和蓄水工程,重点整治水源,完善旱地蓄水池,配套排灌渠系、田间作业生产道,使项目区达到能排能灌,能水能旱,增强抗旱能力,改善农业生产交通条件。改土培肥建设主要是土地平整,通过对旱地薄改厚,改善土壤条件,对水田进行田块归并、

25、切小并大,砌筑地埂保水、保土、保肥,同时进行测土配方肥推广和秸秆还田,培肥地力。二、主要建设工程设计及资金补贴主要内容是地块平整、增厚土层、地埂砌筑、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1.增施有机肥:主要实施秸秆还田并配合使用秸秆腐熟剂等提升土壤有机质的技术。2.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施用测土配方肥为主,增施微肥。3.对退耕农户土层较薄的旱耕地,进行人工增厚土层、地块平整。通过聚土垄作、土面耕整拉平等技术改造后,地面纵、横向平整,地面坡度在5以内;土层厚度50厘米以上,耕作层20厘米以上。4资金补贴:改土培肥按国家资金600元/亩补助。主要内容是蓄水池、石河堰、田间生产路、山平塘修建及整治维修。1.蓄水

26、池:根据农业生产要求和蓄水池功能设置,蓄水池应修建在有良好汇流面的地点,并配套沉沙池、引(排)水沟等设施。单座蓄水池容量为50立方米设计为圆形,内径6米,深2米,墙体下1.3米,厚37厘米;上1米,厚24厘米。用M7.5砂浆砌红砖,表面用M10砂浆抹面,底板为C15砼护底,厚15厘米。池内设阶梯,方便农民取水和维修。在水池上游可适当布置12条引水沟,沟长约50米左右,设计为砖砌2420厘米渠道,用M10砂浆砌,拦截降雨和汇流。沉沙池建在引水沟入池处,以避免泥沙进入蓄水池,设计为方形,容积为1.0立方米(15060100厘米),池墙厚12厘米,用M7.5砂浆砌红砖,表面用M10砂浆抹面,底板为C

27、15砼护底,厚5厘米。补助标准:8500元/座。2.石河堰:坝长20m左右,高2m,基础1m,条石浆砌,下厚1.2m,上厚0.9m。18000元/座。3.田间生产路:为了满足农民出行,便于田间作业和田间管理,建设田间生产路工程。生产路布置原则是尽量和项目区内原有道路衔接,结合排水沟建设,同时考虑方便生产和生活,满足农用车运输、农机行驶和田间生产管理的要求。田间作业道是为人工田间作业和收获产品服务的,主要结合原有生产大路改造,力求随坡就势,坡度平缓,线形流畅。设计路面宽1.0米,路面在夯实基础上采用C15混凝土现浇,现浇厚度为0.08米。22.4元/米。4.山坪塘:山坪塘整治是在已建山坪塘的基础

28、上,对上游坝面、下游坝坡进行护坡加固。山坪塘整治首先将坝体内侧杂草、腐质土清除,垮塌边坡回填夯实粘土层,20cm为一层,层层成阶梯状,人工夯实。然后,将上游坝面人工整平,基脚浆砌条石加固,坡面浆砌条石或防浪板护坡,坝顶浆砌条石压顶,外坡原土夯实或取土夯实。内坡迎水面采用M7.5水泥砂浆砌条石,砌体厚度0.30米,浆砌护坡边坡视工程而定,一般0.51.0。溢洪道采用M7.5浆砌条石砌筑,其溢洪标准是按照10年一遇排洪标准设计,上设预制砼人行桥,内坡一侧设置阶梯,方便群众取水。放水设施采用涵卧管,用预制砼管。通过整治,山坪塘有效蓄水均能提高30%左右。12000元/座。第八章 投资概算一、编制概算

29、依据(一)四川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二)江安县基本口粮田建设专项规划。(三)宜宾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四)宜宾市基本口粮田建设规划参考参数。(五)项目工程设计。二、项目总概算根据建设内容,项目概算总投资307.4万元。其中专项资金补助205.1万元,县级配套及群众自筹资金(含投劳折资)102.3万元。资金安排培肥地力措施费81.97万元,改造中低产田土工程建设费225.43万元(详见附表1、附表2、附表3)。三、培肥地力措施费用概算总投资81.97万元,其中专项资金54.64万元,群众以劳折资27.33万元,培肥耕地面积911亩,包括:(一)实施秸秆快速堆腐还田投资9.22万元,其中专项资金4.37万元,群众以劳折资4.85万元。(二)测土配方施肥投资51.85万元,其中专项资金49.41万元,群众以劳折资2.44万元。(三)增厚土层投资20.90万元,其中专项资金0.86万元,群众以劳折资20.04万元(详见附表2)。四、改造中低产田土工程投资概算总投资225.43万元,其中专项资金150. 46万元,群众以劳折资74.97万元(详见附表3)。(一)整治山坪塘40座,概算总投资91.43万元,其中专项资金48.00万元,群众自筹43.43万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