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7 ,大小:65.99KB ,
资源ID:16753533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75353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上科学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上科学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1、一、谜语导入,感受空气。1.猜谜语:“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变化多,动物植物都需要。”2.学生回答。3.谈话:不错,谜底就是空气。关于空气 ,你都知道些什么?生:我们知道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看不见摸不着,我们身边到处都有空气,人要呼吸空气才能生存下去。师:还想知道什么?我们还想知道空气和水有什么不一样?月球上有没有空气?空气可不可以被压缩?压缩之后空气会怎么样?空气有没有质量?4老师对学生问题进行归纳板书:空气会不会流动?空气有没有质量?空气能不能压缩?如果可以,压缩之后会有什么变化?空气是否占据空间?5.师:既然同学们对空气有这么多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空气的性质。

2、(板书课题:空气的性质) 设计意图:用猜谜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引入课堂,并在猜谜的过程中自然的实现了对空气的第一次探究,发现了空气的一些基本属性,意识到空气无处不在及空气的珍贵。同时,通过关于空气,你都知道了什么?调动学生对空气已有的知识储备,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为继续探究空气的性质做好准备。二、动手实验,自主探究。活动一:“纸团湿不湿”1师:老师把一团餐巾纸塞进玻璃杯的底部,然后将杯子垂直倒立放入这个盛满水的水槽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呢?(教师演示)2同学大胆预测可能会发生的现象。3老师进行实验,全班学生观察。发现纸巾不湿。4师:如果把杯子倾斜着放,又会产生什么现象呢?5

3、教师继续演示实验。6思考:为什么在第一次实验中纸团没湿?而在第二次实验中纸团却湿了呢?还有没有不同的发现和认识?(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时间去思考,不要让急于回答。)设计意图:小学生的注意力易被新事物和游戏这样的形式所吸引,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也引起了学生对生活中已有认知和经验的回忆。活动二:“玩气球”1教师给各小组提供形态各异的气球,让学生玩气球、吹气球。2放掉气球中的气,将气球分别塞进空矿泉水瓶中,气球口套在瓶口上,再向气球里吹气。3把两只气球分别系在长棍的两端,在长棍中间系上绳子,调节其位置,使长棍保持平衡;用大头针从贴胶带处刺破气球,观察发生的现象。这一活动要求小组学生动手之前

4、画下实验装置图。4解开没破的气球绳子,让气球的口对着自己的脸,有什么感觉?5(教师出示一个充足了气的塑料口袋)让学生用手轻轻压“气垫”有什么感觉?松开后会发生什么现象?6根据上面的四个活动,组织学生思考: 塞进空瓶里的气球为什么吹不大?通过这些现象你们又有什么发现?7教师帮助学生梳理问题:关于空气你已经知道了什么?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8师生交流讨论,形成结论。学生连续经历四个探究活动,其活动的积极性一定会很高。对活动的方法和注意点教师要加以指导,力求让学生要有目的、有计划、有过程和有记录。实验的结论在四个活动结束后一起归纳,这样效果会更好些。三、拓展延伸1讨论:对刚才未能够解决的问题,哪些

5、可以在课后进行解决?怎样进行解决?2学生交流,形成初步的方案。3课后自主实验。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空气的特性也是不易理解掌握的。教学中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在感受到空气的特性的同时,培养他们探究的兴趣和能力。好在四年级的学生已经经历了三年级一年的探究学习,对科学学习、对科学探究有了一定的基础,这样的设计应该比较有利用于学生的探究活动。第二课时一、比较空气和水的异同点,归纳空气的性质1提问:过去我们认识了水,水有什么性质?2讨论:(结合图)水和空气比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4教师演示水和空气压缩性的比较实验:水难以被压缩,空气容易被压缩。5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

6、4页上的表格填写。二、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的大小1投影喷气式飞机的图片,思考:喷气式飞机是怎样飞起来的呢?2小组讨论:怎样根据教材提示,利用气球模拟喷气式飞机飞行。3小组研究用气球模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4思考:喷气式飞机跑的速度和距离与什么有关系呢?怎样来进行研究呢?5小组讨论研究的方法、步骤及注意点。6学生实验。7学生交流实验结果。提起飞机,对于学生来说都比较感兴趣,对于喷气式飞机的工作原理,更是充满了好奇,因此让学生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研究,他们一定很积极,气氛更活跃。三、探究压缩空气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玩”注射器。1教师出示注射器、橡皮和充足了气的塑料袋让学生自由玩注射器、橡皮和充足

7、了气的塑料袋。思考:玩注射器、橡皮和充足了气的塑料袋有什么发现?用手压“气垫” (充足了气的塑料袋)有什么感觉?松开手后会发生什么现象?这是怎么回事?注意用力不要太大,以防袋子破裂。2学生分组实验,形成结论并作好记录。3学生汇报实验情况。4联系生活讨论: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起什么作用?5学生交流,教师作适当的补充。用注射器、橡皮和充足了气的塑料袋进行实验,以验证空气被压缩有弹性,这样的实验操作简单,可以放手让学生自由做。教师要做的不仅是陪学生“玩”,还要让他们思考其中的“为什么”。让学生充分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科学教学的新理念。制作空气枪1教师演示自制的空气枪,

8、激趣:你想制作一个你自己的空气枪吗?2指导学生制作空气枪。3学生自选材料制作空气枪。4到室外玩空气枪: 比一比,谁射得远。(强调:不要对着人)5评比并讨论: 为什么有的空气枪射得远?边玩边学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不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较难调控课堂。教师不仅要做学生学习的伙伴,更要发挥好组织引导作用,制定必要的规则,引导学生在玩中理解压缩空气的特性。活动三:制作压缩空气水“火箭”1演示压缩空气水“火箭”。要强调注意安全。2教师讲解制作要领。3课后分组制作,强调安全。压缩空气水“火箭”玩时要有足够的场地,还要注意安全,不易在课内玩。以上两个制作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项做实、做细、做好。

9、四、 总结1谈话: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空气具有哪些性质?是怎么知道的?用哪些方法进行实验的?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2师生讨论交流。科学学习的最终归宿是为生活生产服务,因此本课按“探究归纳应用”的结构组织学生探究学习。玩的形式极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的创造潜能,但也易失控。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和调控好,并落实安全措施。相关链接:【空气】亦称大气,包围地球的气层,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大气层上界大约是20003000公里。大气总质量约为5.21015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0-6倍。大气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稀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氦、氖、氩、氙)、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组成

10、。其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是可变成分,其余成分含量较稳定。氮气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压缩空气及其应用】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但它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在对密闭的容器中的空气施加压力时,空气的体积就被压缩,使内部压强增大。当外力撤消时,空气在内部压强的作用下,又会恢复到原来的体积。如果在容器中有一个可以活动的物体,当空气恢复原来的体积时,该物体将被容器内空气的压力向外推弹出来。这一原理被广泛应用在生产、生活中。例如:皮球里打入压缩空气,气越足,球越硬;轮胎里打入压缩空气,轮胎就能承受一定的重量。在大型汽车上,用压缩空气开关车门和刹车;水压机利用压缩空气对水加压;在工厂里,

11、压缩空气用来开动气锤打铁;在煤矿里,它能开动风镐钻眼。压缩空气还用于管道输送液体和粒状物体。2. 热空气和冷空气教材57页 本课主要指导学生探究空气是否流动、冷热空气是怎样流动的、冷热空气的流动有什么规律及风的成因。教材从感受空气流动的活动开始,让学生体验到流动的空气就是风,然后通过多种活动推断空气流动的规律,并实验验证,最后运用以上研究指导学生初步认识风的形成,知道热空气的用途。1能借助烟雾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认识空气的流动规律;2知道空气受热会上升,冷空气会下沉,冷热差异会造成空气的流动,流动的空气就形成了风;3了解人类对热空气的利用。体会科学给人类带来的好处。认识冷热空气的流动规律

12、。理解风的成因。气球、蜡烛、纸蛇、水槽、线香,有关孔明灯及热气球的资料等一、亲身体验空气的流动1学生吹气球比赛。看谁吹得大、吹得快。(课前师生准备每人一只气球)2思考:气球为什么会大起来?假如把手松开,里面的空气会怎样?气球回怎么样?3学生放飞气球。学生自己对着脸放掉气球中的气,体验有什么感觉。同桌同学互相对着同学的头发放飞气球,彼此观察头发的变化,气球的变化。学生表演吹气球比赛,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实验探究的内驱力;又很自然地进入该课的研究课题。以上的活动要让学生玩够、玩好、玩充分,主要就是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这样的活动在课堂上进行相对来说危险性比较小,教师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介入

13、其中和学生一起吹气球,多次的亲历和体验,为接下来的交流研讨作了良好的铺垫。4经历刚才的吹气球、放气球的活动,大家有什么新的发现和体验,准备提出哪些问题?5学生交流描述刚才吹放气球的经历和体验。6师生概括:这样流动的空气就是风。科学老师不仅组织学生“玩”,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在玩的过程中或玩后要组织学生思考讨论“玩”的收获。为了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收获和体验,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要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的交流、讨论乃至争论,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生成和创新。二、探究热空气上升的原因1.谈话:空气受热为什么会上升呢?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解释。学生猜测,交流。2.师:在木棍两端各挂一个

14、大小相同的纸杯,使木棍保持平衡;用手扶住木棍的一端,用燃烧的火柴烤热另一个纸杯内的空气;移开燃烧的火柴,同时松开扶住木棍的手,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4.提问:为什么底下点火柴的纸杯会上翘?学生回答。5.小结:点燃火柴后,使纸杯里的空气变热,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就会上升,上升的热空气就推着纸杯往上升了。三、研究冷热空气的流动空气有了冷、热之分,也就有了空气的流动,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有空气的流动现象?想一想是怎样的冷热空气的作用和影响?2师生讨论交流日常生活中冷热空气的各种现象。3小组活动一:点燃蜡烛,用手感觉蜡烛火焰周围、上下的冷热情况。按照教材第6页的提示,剪制“蛇”

15、,观察“蛇”在火焰上方的情况。4小组活动二:教师引导学生做线香实验。要求学生点燃线香后,观察罩内的空气是怎样流动的,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流动的?把观察到的空气流动的路径画在活动记录上。5师生交流小组活动的感受和体验。6总结风的形成原因。冷热的不同形式形成了空气的这种流动。学生讨论生活中的空气流动现象,使学生领悟空气流动需要动力,为探究自然界的风怎样形成铺垫。利用线香实验可以直观形象地看到空气对流的情景,但不是唯一的方法,教师可鼓励学生运用其它器材或方法来验证。以上活动要让学生充分讨论、操作和思考,这此基础上再进行总结应该水到渠成。四、了解热空气的用途人们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发明许多东西,你们知道有

16、哪些吗?2教师出示孔明灯和热气球的图片。3师生交流它们的工作原理。五、课外拓展1制作简易的热气球或孔明灯。2搜集资料:风的有关资料,包括人们是怎样是利用风力的?以及风给人们带来的种种灾难?“做中学”的教学理念不仅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也符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需要。本课遵循这一理念循序渐进地设计多种活动,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让学生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教师要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经历探究的每一步,在学生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同时获得风的形成的知识。【风的形成】地球上任何地方都在吸收太阳的热量,但是由于地面每个部位受热的不均匀性,空气的冷暖程度就不一样,于是,暖空气膨胀变轻后上升;冷空气冷却变重后

17、下降,这样冷暖空气便产生流动,形成了风。 在气象上,风常指空气的水平运动,并用风向、风速(或风力)来表示。风向指风的来向,一般用16个方位或360度来表示。以360度表示时,由北起按顺时针方向量度。风速指的是单位时间内空气的行程,常以米/秒、公里/小时、海里/小时来表示。【台风】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台风经过时常伴随着大风和暴雨天气。风向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台风按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的大小进行分级,中心最大风力在8级9级时称为热带风暴,中心最大风力在10级11级时称为强热带风暴,中心最大风力在12级或12级以上时称为台风。【寒潮】是来自北方(极地或西伯利亚、蒙古高原一带)的

18、强冷空气,是一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过程。寒潮过境时,常伴随68级的偏北大风(最大达12级),并使沿途气温骤降,发生霜冻。在北方,还会引起沙尘暴,对农业生产有一定影响。【寒流】是指海洋里从高纬度向低纬度大规模的海水流动现象。海洋表层的海水,由于定向风的吹送,或由于海水盐度、温度及海底地形、海岸轮廓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常以巨大的规模,缓慢地沿着一定方向不停地流动,这就是洋流,也叫寒流。寒流由于来自高纬,本身水温较低,所以对沿途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3空气中有什么教材911页本课主要通过一系列实验引导学生弄明白空气的组成成分,知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及其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在学习这课之前,学生已了

19、解了一些空气的有关性质,但在学生的头脑中,可能认为空气就是一种单纯的气体。教材则通过实验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空气,使学生认识到空气原来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并在此基础上和学生一起来探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1.能用实验探究空气的成分。2.知道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它是由氮气、氧气等气体混合而成的;知道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 3.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得出的结论要以收集到的证据为依据,让学生经历探究的一般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了解空气的成分。掌握往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技能。水槽、蜡烛、火柴、石灰水、集气瓶、醋、小苏打一、激趣导入,聚焦空气谈话:同学们,你们以前玩过

20、蜡烛吗?怎么玩的?这样肯定没玩过(出示教材第9页的三支蜡烛图),老师想请你们来猜一猜,这里有三支点燃的蜡烛,如果在第三支蜡烛上方罩上这只玻璃杯(演示大号的),第二支蜡烛上方罩上这只玻璃杯(演示小号的),第一支蜡烛上方不罩玻璃杯,这三支蜡烛中哪支蜡烛燃烧得最久,哪支最先熄灭呢? 2.谈话:事实胜于雄辩,最后结果是不是跟你们猜的一模一样呢?请大家瞪大眼睛瞧好了。 3.提问:你们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4.学生尝试分析演示实验结果的原因:学生有可能会说,没罩杯子的蜡烛周围由于有源源不断的空气,所以暂时不会熄灭;由于杯子小的里面的空气少,一会儿就烧完了,所以它里面的蜡烛第一个熄灭。 5.提问:由此可以推想

21、:燃烧跟什么有关系呢?空气)教学中少不了必要的预设。这个环节通过在演示实验前进行预设,设置悬疑,让学生猜一猜,通过这一情景的创设,自然地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空气”这个关键词上来,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这是让每一堂课顺利开展的关键。 二、层层深入,认识空气实验一:“水柱上升”燃烧要消耗一部分空气1.提问:那燃烧与空气有怎样的关系呢?你们想不想也用实验来探究一下? 2.实物投影仪投影第9页实验情景图及实验方法,学生进行观察。 3.小组商量一下实验步骤及进行成员分工。把粘有蜡烛的玻璃片放在盛有红水的水槽中。(水不能太多,能淹没蜡烛下部即可)不点燃蜡烛,用去底塑料饮料瓶把蜡烛扣上,立即拧紧瓶盖

22、观察水是否能进入杯子把瓶盖拧松,把瓶子拿起来(不能弄湿灯芯),点燃蜡烛,等蜡烛燃旺后再用瓶子把蜡烛扣上,然后立即盖上瓶盖,拧紧。4.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指导。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实验现象。点燃前水不能进入瓶子,就是有也很少。点燃后,蜡烛慢慢熄灭,水涌进瓶子。水涌进瓶子的现象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瓶内空气会减少?实验二:“竹签熄灭”剩下的气体不支持燃烧饮料瓶中剩下的气体还能支持燃烧吗?学生猜测,并说出依据。2.引导学生用实验来检验猜测。3.根据以上研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我们可以初步确定空气中至少有几种气体?它们各具有什么性质?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的“做中学”告诉我们,儿童感知知识和技能的主要表现

23、形式就是“动手做”,通过动手做的实践情境,为孩子们的交际搭建了平台。三、总结1.讲述:通过讨论,我们明确了“空气中有什么”(把课题补充完整)。原来,空气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而是一种混合气体,这张图清清楚楚地显示了空气的组成成分(出示空气成分比例图)。 2.阅读教材第10页上的资料。3.交流:空气中有能支持燃烧的氧气和不能支持燃烧的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4、联系生活,说说你对这些气体有哪些了解?一、导入新课空气是由哪些气体组成的?其中氧气和氮气分别占空气体积的多少?还有百分之一的气体是什么呢?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二、运用实验,揭示性质制取二氧化碳提问:空气中有一种重要的气体叫

24、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怎样的气体呢?你们对二氧化碳了解吗? 谈话:你们对二氧化碳的认识正确吗?为了研究需要,我们先一起来制取瓶二氧化碳,好吗?指导学生制取二氧化碳。 实验器材介绍:广口瓶、橡胶管、瓶塞、食碱、稀盐酸 学生看制取二氧化碳情景图及交流实验方法。 教师讲解实验过程及注意事项。 学生分组制取二氧化碳。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1.师:二氧化碳已经制取好了吗?二氧化碳是一种怎样的气体呢?让我们先从观察二氧化碳开始吧!观察二氧化碳。学生交流汇报。(二氧化碳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 2.师:二氧化碳还有什么性质呢?做了下面这个实验,你们肯定会发现的。 投影仪出示实验情景图及方法介绍。学生按实验提

25、示实验并填好观察记录。 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所见所思。(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3.讲述:二氧化碳还有一个神奇的本领,想不想知道?那好,自己来探究吧!出示 课本实验情景图,教师演示倾倒二氧化碳的方法。小组进行实验并交流汇报。(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4.师:通过实验,现在大家已经了解了二氧化碳的性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参加“慧眼识气体”活动吧!出示三瓶气体,教师介绍:有三瓶透明的气体,它们是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但搞乱了排列顺利,你能从中辨别出哪一瓶是二氧化碳呢?同桌讨论,想办法判断二氧化碳。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气为了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我把冰块放进杯子里,盖上玻璃片(同时请学生摸一摸,杯

26、子的外壁是干的)。过一会儿,我们来观察发生的现象。2.学生观察得出:杯壁上有小水珠。3.师:有小水珠证明了什么呢?(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5小结:实验结果和生活中的许多例子,都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活动原理”告诉我们,教育者应精心组织种类活动,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学习者自主性的活动,使学习者的行为及认知相互结合,能促成学生行为结构及心理结构迅速互化。这里,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让学生掌握探究技能,获得了相应的知识,也使学习价值观得到了提升。三、有效利用,改善生活讲述:由同学们的聪明才智,老师想到了人类的聪明才智,他们将氧气、二氧化碳恰当地运用到了生活、生

27、产中,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学们,用你们的双眼,用你们的大脑,一起来找找,氧气及二氧化碳的用途有哪些,分别利用了它的哪些性质?(教师出示氧气和二氧化碳应用的光盘) 2.学生汇报。 3.教师用画面补充学生所说。 4.小结:人类多么聪明,利用科学技术,让“小气体”作大贡献。同学们,学好本领,将来要让这些气体的用途更广泛,好吗?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一直是学习科学追求的一个目标。老师恰当地捕捉这个机会,让学生在充分寻找氧气及二氧化碳的用途之后,使学生明白科学技术可以造福人类,但只有学好本领,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激励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志趣。四、拓展延伸,关注生活 问题: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了会怎样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怎么增加的呢?我们可以为人类共同的家园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4空气也是生命之源教材1214页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认识空气也是生命之源,了解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危害及其防治,意识到保护空气的重要性。教学形式应围绕讨论展开,以讨论开始,再以交流、汇报终结。1.认识到空气也是生命之源;能通过观察、实验,对空气的污染、危害作出合理的判断;2.关心人类生存的空气环境,能针对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积极提出建议;3.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舒适的生活会给空气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能为保护空气积极行动。教学重难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