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28.87KB ,
资源ID:1674810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74810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背诵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背诵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3)为一些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消极影响:()美苏对抗导致世界被一分为二,造成西欧一定时期内依靠美国,东欧长期受制于苏联。()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如古巴导弹危机)。()引发局部热战(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4)导致民族国家(德国、朝鲜)的分裂。5.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出现在什么时候?表现在什么方面?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实力增强并走向联合,日本崛起,中国国际地位提升,不结盟运动形成并发展,都冲击着两极格局,标志着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二)两极格局结束后的世界形势与国际格局(1991)1.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两极格局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世界形势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

2、与动荡并存的局面。2.两极格局结束后的国际格局?两极格局终结,冷战结束后,世界出现“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3.两极格局结束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两极格局瓦解,为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扫清障碍。(必修2,P111)世界的经济中心随着世界各地区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也在变动着。(一)资本主义世界世经济格局演变1.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独霸世界经济百年。那英国单极的世界经济格局表现在什么方面?英国是世界工厂,是最大的殖民帝国,是国际金融中心,英镑成为国际通行货币。2.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新变化?出现的原因?新变化:英国丧失了对世界工业的垄断地位,美国工业产量居

3、世界第一位。原 因:作为老牌殖民帝国,英国掌握广大市场和廉价劳动力,对采用新设备和新技术缺乏应有的积极性。美德工业迅猛赶上和超过英国,使英国逐渐失去“世界工场”地位。3.美国如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在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中,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本土没遭破坏,并且大发横财,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战争中力量严重削弱。二战后,美国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标志着美国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4.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变迁?伴随欧共体和日本崛起,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资本

4、主义世界呈现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世界经济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体系的出现和演变1.20世纪三十年代经济格局的新特征?伴随苏联建设高速发展和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世界呈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体系。2.两极格局下的经济体系?二战后,世界大致划分为东西两大阵营,经济上分为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两极格局长期存在,严重阻碍了世界经济向一体化的方向发展。3.两极格局结束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两极格局的瓦解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绝大多数国家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三)世界范畴的经济格局演变1.近代以大西洋为中心的经济格局1

5、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使得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工业革命的开展,巩固了大西洋沿岸(欧美)的经济中心地位。2.二战后,世界经济重心正在从大西洋沿岸向亚太地区转移亚太地区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近代以大西洋沿岸为中心的经济格局,正逐步向亚太地区转移。中国崛起,日本复兴,亚太经合组织建立,都提升了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四)如何应对国际经济竞争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增强科技实力,不断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的更新换代,优化产业结构。重视教育和人才,走科教兴国道路。20世

6、纪30年代以前20世纪30年代20世纪五六十年代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自由放任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出现“滞胀”,减少国家干预,实行“混合经济”美国克服经济危机,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模式黄金时期逐步克服危机。“新经济”,知识经济。(一)经典力学:1.伽利略对近代科学的贡献?(P54)2.牛顿经典力学包含的内容?具备的特征? (P55)(二)相对论和量子力学1.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内容?(P55)意义? (P56)2.19世纪末20世纪初打开原子大门的发现?X射线和放射性的发现 3.普朗克的量子假说?4.爱因斯坦、波尔对量子

7、理论的贡献? (P57)5.量子论和相对论的意义?(三)生命科学的进展1.拉马克的两个著名原则?(P59,第2自然段)2.达尔文的著作物种起源提出的理论?(P59,第3自然段)达尔文的理论被后人归纳为哪三句话?(P60,第1自然段)(四)从蒸汽机到互联网(P6264)文学美术音乐古典主义崇尚理性、模仿古代,注重规则,服从王权,维护统一。理性、重大题材、英雄主义、严整和谐理性,恢弘大气,浪漫主义情感、激情、想象力、情节,描绘自然情感、激情、奔放重抒情,热情奔放现实主义现实、社会问题、社会现实、平凡人物、日常生活现代主义自我、怪诞、模糊、悖离传统,反映20世纪困惑、迷茫自我感受、怪诞,反映20世纪

8、的迷惘。轻松活泼附:美术还有印象派,吸收科技成果,追求光、色效应(一)中国古代农业1.古代农业进步的表现?(春秋战国、汉朝、隋唐、宋朝)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表现在什么方面?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并推广,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逐步形成。(必修2,P6最后,1自然段)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P5)隋唐江东地区曲辕犁能适应不同土壤的耕作要求。宋朝以后江南出现一年两熟甚至三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P6)2.古代土地和农业政策?夏商周时期土地国有(井田制),春秋大量出现私田,战国时期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北魏至唐朝推行均田制,即政府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明朝鼓励

9、农民垦荒。3.古代农业发展的意义?农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国防的巩固,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一定程度上也改善了农民的生活。(二)中国近代(18401949)的农民起义、土地和农村政策1.晚晴的两次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主要活动区域为南方的安徽、江浙一带,太平天国运动兼具反封建反外来侵略双重性质,提出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义和团运动(19世纪末),主要活动区域在北方的山东、河北、京津地区,义和团“扶清灭洋”,盲目排外,1900年遭八国联军和清军联合镇压。2.近代中国的土地政策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但绝对平均主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加上

10、面临激烈的军事斗争形势,并没真正实行。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但没有真正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南京国民政府执政后也没有改变农村的土地状况。中共的土地政策: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6)在根据地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开展土地革命,进行经济建设,努力发展生产,粉碎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巩固了革命(苏维埃)政权。中共在抗战时期(19371945)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既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又有利于联合地主以其抗日,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中共在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使农民分到土地,激发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保

11、障解放战争的胜利。(三)新中国的土地政策、农村政策1.毛泽东时代(19491976)的土地、农村政策毛泽东领导土地变革的总体趋势:由地主所有转为农民所有,由私有变为公有。19531956年,农民纷纷加入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个体小农经济转变为农村公有经济。1958年的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损害了农民积极性,“左”的经济政策是造成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1960年中央提出“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失误,60年代经济得到回复发展。2.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的农村政策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逐步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

12、农民(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农村改革还为城市改革提供借鉴。3.农村政策的调整带来的启示? 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维护农民的权益,切实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四)苏联的农业、农村政策1.列宁时代(19171924)的农村政策?国内战争时期(19181920),战时共产主义,实行余粮收集制,保障军事斗争胜利,但损害了农民利益,并逐步引发政治危机。1921年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2.斯大林时代(19241953)的农村政策斯大林时代,为迅速增强经济和国防实力,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

13、的发展提供资金;同时在农村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违背了农民自愿的原则,破坏了农业生产,阻碍苏联经济持续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3.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赫鲁晓夫把改革重点放在农业,但由于脱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违背客观规律,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勃涅日涅夫把改革重点又转入工业尤其与军事相关的重工业。戈尔巴乔夫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一)中国古代手工业1.官营手工业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特征?(必修2,P8,第1自然段)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产品?(P89)2.民间手工业(分家庭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作为农户的副业,主要用来缴纳赋税和家庭消费。(

14、P1910)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两宋以后,除纺织品外,城乡所需日用品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明朝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明中后期江南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P10)(二)中国近现代手工业19531956年,手工业者接受改造,手工业进入公有制经济范畴。(一)传统社会的消费特征?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传统社会消费特征: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社会个体成员的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型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根 源:专制集权的政治体制。(二)重农抑商政策?1.如何全面认识“重农

15、抑商”政策中的“抑商”政策? “重农抑商”中的“抑商”,其实是抑制私商,即通过官营商业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同时削弱私营商业。抑商的核心是抑制富商大贾,其次是抑制中小商贩过多,遏制农民经商,从而保障农业生产。 2.“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重农抑商”政策对于保护农业生产的发展、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以及维持社会的相对稳定,起过积极的作用。但“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在明清时期又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重农抑商政策还间接导致地主官僚不断兼并土地,使土地高度集中,农民破产流亡,激化了社会矛盾。(三)海禁与闭关锁国1. 明初实行海禁的原因?直接原因:明廷敌对势力残余依托大海继续对抗,倭寇侵

16、扰,海盗和沿海不法之徒勾结,统治者(朱元璋)对海外诸国的轻视。根本原因:传统农耕文明和自然经济。2.明朝中后期出海政策调整表现在什么方面?带来什么影响?表现: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影响:促成海上贸易发展,有利于沿海百姓的生计,有利于海外移民,加速白银内流,促成制度改革。3.“海禁”和“闭关锁国”的消极影响?“海禁”和“闭关锁国”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使中国错失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良机,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四)宋元明清经济新气象1.宋朝经济新气象?政府工商业政策宽松,商业活动打破了坊市界限(时间和空间限制);宋朝工商业种类繁多,具有地域性特征;伴随经济中心的南移,南方工商业城市崛起;伴

17、随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海外贸易发展,2.明清经济发展新状况?为何明朝清前期没能向近代社会转型?明清经济新气象?明清时期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专业生产区域出现并扩大,出现了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初步发展。明朝清前期为何中国没有向近代社会转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文化专制(八股取士)对思想的禁锢,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一)中国经济文化的变迁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原因、影响?表现:唐朝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宋朝中国的经济重心正式转移到江南地区。原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自然环境优越,南迁的

18、人民带来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统治者鼓励农耕的政策。影响:促进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催生了一批新兴工商业城市,改变了中国经济格局,使南北人口分布趋于合理。2.中国近代经济格局的变迁现象: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或南北发展不平衡,或南方先进于北方);人们对近代工业的认识不一。晚清通商口岸的开辟, 1927年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19371945年的抗战都对中国近代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3.新中国的经济格局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五计划期间(19531957)将工业建设的重点放在东北,便于得到苏联的援助。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政策和地域优势,经济特区、沿海地带经济率先腾飞。(二)中国人口的迁移

19、1.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及影响?特点:由北向南迁移(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或者更南地区移动);受国内政局及民族关系影响,具有自发性。使南北人口分布趋于合理,促进了南方的开发,使中国经济重心逐步南移,促进了民族融合。2.近代中国人口迁移的新特点及原因?新特点:迁移方向和方式多元化,海外移民增多。伴随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西方文明的冲击),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政局动荡。3.现代中国海外移民群体发生的新变化和背后的原因?精英阶层和富裕阶层大量移民。建国以来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提高。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与世界联系

20、的加强。1.民国时期的阶段划分北洋军阀时期(19121928年)国共十年对峙/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2.北洋军阀时期(19121928)大事集锦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根本上否定君主专制;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体现三权分立思想;确立责任内阁制,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19121916年,袁世凯执政,企图复辟帝制失败。1917年,张勋复辟帝制失败。两次复辟帝制很快失败体现了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1921年中共诞生。中共一大明确重心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说明中共成立之初还未完全认清中国社会性质

21、和革命性质。 1924年国民党一大,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开始,国民革命运动(大革命)正式开始。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中,国共两党以党内合作方式进行。1924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革命运动(大革命)时期,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北洋军阀仅剩盘踞东北的张作霖)。3. 国共十年对峙/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4.抗战时期(19371945)抗战防御阶段和相持阶段,以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为界。(一)毛泽东时代(19491976年)的经济1.毛泽东时代的阶段划分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年)195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时

22、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2.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年)“一五”是指哪五年?(P50)“一五”期间的建设方针?(P50)在发展生产力取得的成就?(P51)“一五”期间:19531957年。建设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成 就: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一五的企业分布有何特点?原因何在?特点: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原因:东北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工业基础较好,邻近苏联便于获取援助。新中国早期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可归纳为“一、二、三”?一个创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政策。两大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

23、系并举(一化三改造)。三大结果:初步奠定工业化基础,确立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中共八大的时间,提出的主要任务和经济建设方针?中共八大:1956年。主要任务:把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时间?提出的总路线及掀起的两场运动?并作简要评价(P51)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两场运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评价:反映了迅速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总路线在实际执行中只注意了“多”、“快”,忽略了“好”、“省”。大跃进

24、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导致19591961年经济困难的原因?(P52,倒数第二自然段)中共中央60年代采取的措施?效果?(P52,最后一自然段)19561966年,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过程中呈现的趋势?初期后期较好,中期问题严重。4.“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文革” 对经济的影响?“文革”后期经济好转的原因? (P53)“文革”期间科技、经济取得成就的原因?广大干部群众对“文革”左倾路线的抵制。(二)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的经济1.经济体制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转折性意义表现在什么方面?(必修2,P54)人民公社体制在经营管理和分配制度存在哪

25、些弊端?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过于平均的分配方式,损害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农村如何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有何意义?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撤销人民公社。意 义: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农业得到发展; 为城市改革提供借鉴。城市全面改革什么时候开始?城市改革的中心?农村改和城市改革的相通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984年开始。城市改革的核心: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通处:改变单一的管理模式,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体制曾经有过的积极作用和暴露弊端?积极作用:国家建设初期,有利于集中人力、人

26、物和财力,集中进行大规模建设,推动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弊端: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制于政府,缺乏自主权,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企业失去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背景、较早提出、和正式确立?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遇到了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提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正式确立:1992年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简述不同时期对市场的认识。简要谈谈今天应该如何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计划经济时代认为市场起“破坏性”作用,是“资本主义尾巴”。改革开放初期(1980年代)提出市场起“辅助性”作用。1992年十

27、四大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增强科技实力,不断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2.改革开放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底实施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走向缓和,有良好的开放环境。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中国同美国等西方大国的关系走向缓和。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1980年确立的首批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新增的经济特区?(P58第1自然段)为什么几个经济特区集中在广东、福建?(P58,学思之窗)经济特区“特”在何处?设立经济特区的示范意义?(P5859) 经济特区“特”在特殊优惠的经济政策。全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排头兵,对沿海地区的探索和示范作用,为全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P61最后一自然段)3.新时期几次重要的会议说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的召开时间,通过的决议。(必修3,P8788)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