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20.16KB ,
资源ID:1672754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7275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朱德的扁担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本二年级上册定稿版.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朱德的扁担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本二年级上册定稿版.docx

1、朱德的扁担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本二年级上册定稿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朱德的扁担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本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本二年级上册)16.朱德的扁担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朱德、扁担、会师、不料”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读文、感受朱德同志和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重点难点重点:识字写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分角色朗读。难点: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群从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生:搜集查阅朱德及

2、红军的有关资料。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1谈话: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吗?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位革命领袖呀?(毛主席)师:对,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对关怀人民的革命领袖毛主席产生了敬爱之情,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认识另一位老一辈领导人。2课件出示朱德的图片。你们认识他是谁吗?出示“朱德”两个字,帮助学生认识“朱德”这两个字。(板书:朱德)提问:关于朱德,你们搜集了哪些资料?请先和同桌互相交流。学生全班交流朱德的资料,教师适当补充资料。3课件出示扁担的图片师:这是扁担(相机出示“扁担”两个字)谁知道用它可以干什么?(生自由回答)师:“扁担”这两个

3、字怎么记。(减一减、加一加、换一换)课件演示两个字的书写笔画顺序后,(老师示范在田字格中书写“扁担”)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后进行书写。学生描红并练写两遍,老师巡视指导。4、朱德这位伟大的总司令,却和扁担之间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板书: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课前几项预习。(1)集体回顾(相机出示):读五遍、标序号、圈生字,标音序,标疑点(即自己不懂的地方)。(2)同桌检查2.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相机正音。3.轻声读一读课文,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出示填空题降低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难度)_,在_上,_带领战士们_,,战士们心疼他,就_,但是,_

4、,从此,_。老师出示自编绕口令:(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扁担长、扁担长,冒着危险去挑粮。扁担长、扁担长,朱德的扁担不用藏。扁担长、扁担长,司令以身做榜样。生齐读。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一)出示并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1、学生思考: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指名学生介绍“井冈山”。老师相机补充:井冈山周围500多里都是高山,地势险要。1927年,毛主席带领红军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上井冈山,与毛主席的部队会合了。师:咱们走进井冈山,来欣赏一下革命根据地的风采吧。(出示图片)2、理解“会师”:(1)(课件出示会师图)看,两支部队见面了,战士

5、们是多么高兴啊,他们跳啊、叫啊.多么兴奋!这从课文第1自然段中哪个词可以体会出来?(相机出示“会师”两个字)师:(出示田字格里的“师”字)这个“师”字,对小朋们而言,应该是非常熟悉,现在你们面前就站着一个老师呢。咱们读一读这个字和词吧。师点击组词。(生:师,老师,师傅)师:请跟老师写师字。师范写在田字格中,学生举起手指书空,并读笔顺。教师边范写边强调左旁第一笔是短竖,第二笔竖撇。右旁一笔是横,下部是一个巾字。(2)(出示“队伍”这个词)让学生观察一下“伍”字有什么特点?(形声字、左窄右宽)请跟着老师将这个字送回田字格中去吧,师范写“伍”字,并适时提示学生“五”字的斜竖压在竖中线,横折要横在横中

6、线。(3)是哪两支队伍会师呢?请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根据学生发言,相机出示句子“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师:我们来认识一下会师的两位军事领袖吧。(出示朱德和毛泽东的图片及名字:朱德同志、毛泽东同志)指名读,齐读名字。看来名字中的两个生字一点儿也没难住你们呀,咱们再单独认识一下它们吧。(出示“志”和“泽”字)指名读并组词。说说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呢?(组词法、加一加:士+心;换一换:择-泽.)课件演示志字的笔顺,学生跟读笔顺。师范写“志”在田字格中,重点提醒:“志”字上部是“士”字,一横长,二横短。千万别写成“土”字。(4)介绍背景:会师后不久,毛

7、主席就把这两支队伍整编成立了红军,朱德任红军最高指挥官军长。(出示红军、军长两个词及“军”字),齐读两个词,提示学生军字的部首是秃宝盖,千万别认成宝盖头。师:秃宝盖的家族中还有哪些成员呢?大家回忆一下。指名说(相机出示:农、冠、写、冤等)课件演示“军”的书写,学生观察笔顺、间架结构和笔划位置。师在田格中范写“军”字,学生伸出小手指,跟老师书空,记一记部首和结构,记一记压线笔。(5)练习书写、规范写字学生在书上将“志、伍、师、军”描红并书写两遍,教师巡视指导。反馈纠正:展示学生的书写并进行点评。(6)师出示句子“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出示“敌人”一词,学生读读记记,提示学生“敌”字左

8、边一个舌字,区别“故”字。(出示形近字及组词)师:毛主席和朱军长带领战士们住在井冈山,山下到处都是敌人,红军战士们过着艰苦的日子。他们的处境真不容易啊!来,咱们来齐读第一自然段。四、课堂小结:山下到处是敌人,红军们的处境很艰难,那山上又是什么样的情形呢?咱们下节课再去井冈山上瞧瞧吧。第二课时一、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回顾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以及参与故事的人物。二、教学第2自然段1、师:(出示第二段)山下是敌人,山上又是什么样的情形呢?请一个同学给大家读一读第2自然段,帮助我们了解一下。指名读。课件出示:“井冈上生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读一读,想一想,从这句话中,你读懂

9、了什么?引导学生感受到井冈山山高地少,所以产粮少。师相机补充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为何要挑粮上山。2、红军去挑粮时会遇到哪些困难呢?学生交流。(1)出示句子: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指名读、齐读)(2)抓住“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理解。“五六十里”会有多远?(出示操场与六十里相比,200米的操场,大约等于150个操场的长)路程远,而且路还不好走,文中讲到了“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见山势险峻、山路艰难。(出示图片和词语)(3)出示想象练习:烈日当空时,红军战士们_;下雨天,红军战士们走在山路上,有时_;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荆棘遍布,一不小心,红军战十_指导学生有

10、感情地朗读这一句。(5)路那么远,又山高路陡,可是_(引读:“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相机出示句子)师:从这句话中,你看出红军战士怎样的品质?(红军战士团结、不怕吃苦)师:你是从哪个字看出来的?(从“大家都争着去”中的“争”可以看出。(出示圈画的“争”)3、出示本段的生字:抽、陡、难,师:回过头,咱们再来和这几个生字打打招呼吧。开火车读并组词。咱们又和这个“难”字见面了,在大禹治水中它是“灾难”的“难”,这次它又变成了“难走”的“难”字,这个多音字,咱们再读一读、记一记吧。(出示难字的不同组词)将生字送回句子,咱们再来读一读吧。齐读多音字及组词。齐读第2自然段,读出条件的艰苦,战士们的热情。

11、三、教学第3自然段1、出示朱德挑粮的图片:看,这就是当年红军战士们挑粮的情景。走在最前面的是谁?你瞧,朱德军长正挑着担子从远处走来呢!说说你看到的朱德。(学生交流)出示填空:他()草鞋,()斗笠,()粮食,跟大家()()。(齐读句子)师: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是的,朱德没有因为自己是军长就穿得好一点,也是穿草鞋,戴斗笠;也没有因为自己是军长就摆官架子,他也挑着粮食;同样的,他也没有比别人少走一点路,他和战士们一起翻山越岭(可以画画)。你能根据课文内容用“一样.一样.一样.”把朱德同志挑粮的场面描述出来吗?完成句式练习: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样(穿着草鞋、戴着斗笠),一样

12、(挑起粮食),一样(爬山)。师总结:朱德同志虽然是军长,但和战士们没有什么区别。他平易近人,和战士们一起挑粮,一起吃苦,我们可用词语”同甘共苦”来概括(板书:同甘共苦)2、白天这么辛苦,那到了晚上,作为首长的他应该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了。然而事实是(出示“他不仅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齐读句子,着重读出“整夜整夜”,感受朱德军长的异常辛苦。3、那么战士们看到敬爱的军长这样辛苦,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请你们读读第3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再说一说。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4、既然挑粮上山这么重要,为什么战士们还要把朱德的扁担

13、藏起来呢?学生交流。(相机出示课件)5、是呀,这些就是战士们藏扁担的原因所在。一个“藏”字,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呢?学生交流,师生明确:从“藏”字,我们体会到战士们非常关心朱德军长;从“藏”字,我们知道大家非常敬爱朱德军长。这种体贴和关心,其实也是一种爱戴。真是“藏中见真情”哪!6、出示句子: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战士们的想法有没有实现呢?从哪个词看出来(不料)“不料”可以换成什么词?(没想到)指名读。指导读出后面“不料”的语气。7、朱德同志为什么又找来一根扁担,还在扁担上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呢?学生自由讨论,师生明确:朱德是为了在扁担上作记号,表明这是朱德的扁担。

14、为了不让战士们再藏他的扁担。师:作为军长,带头挑粮,非常负责。朱德愿意与战士们同甘共苦。这就让大家更加敬爱朱德同志了。“朱德的扁担”五个字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8、当时井冈山流传着这么一首歌谣:(课件出示)(齐拍手念)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9、出示生字词:仗疼料师:咱们再来和这个自然段中的三个生字宝宝打打招呼吧。指名读并组词。出示与这三个字相关的形近字组词填空,帮助学生正确辨别形近字。出示词语:打仗、心疼、不料师:生字邀来课内的好朋友,请你再来打打招呼吧。出示第三自然段师:把字、词都送到句子里,咱们再来完整地读一读这段吧。10、

15、学到这里,你能说说朱德同志是一个怎样的人吗?(出示问题)是呀,这样一位身先士卒、平易近人、不怕吃苦的军长,让大家对他越发生回答(敬爱)了。出示“敬爱”这个词。师:敬是一个后鼻音,千万要发准呀。师带读两遍。指名组词(尊敬、敬意、孝敬等)师:而大家对朱德同志是既有敬意更多了一份爱戴,咱们把这个词放进文中,再来读一读。出示第四段: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齐读。四、总结拓展,感悟深情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朱德总司令和扁担之间的故事。2、看(课件出示图片),1958年,72岁的朱德同志还亲临十三陵水库劳动,和大家一起挑土筑坝。看到此情此景,你想对朱德同志说些什么?3、是啊,千言万语就在胸口,让我们一起深情地朗读课文。(学生齐读)4、关于朱德同志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请你们课后收集有关他的故事,开个故事会。五、指导书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