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101.72KB ,
资源ID:1671102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71102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一历史月考试题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一历史月考试题Word格式.docx

1、8秦统一后,“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一区域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些官员()A定期朝觐皇帝 B监督监察百官C负责地方行政 D拥有世袭权1下图是古代官员的印信,上刻“冀州刺史”,这位官员可能生活在() A西周 B战国C秦朝 D西汉2下列诗句所述内容哪些与科举制的实行有关()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甲第朱门无一半,天街踏尽公卿骨。A BC D3下列有关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秦朝的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主要强化

2、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C元朝的行省制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D明朝的内阁不是中央一级正式行政机构4有人评价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银河里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北宋官员人浮于事 B北宋科举考试的发展C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D北宋吸取了前代的教训5“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这反映出元朝在行政区划方面的重大创新是()A实行郡县制 B建立宗法制C推行行省制度 D设立刺史6自秦以后,君权逐步加强,曾有一些大臣说:“昭代本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上委之圣哉,下委之六部。”这些大臣应是()A秦代的三公 B唐代的三省长官C明代的内阁大学士 D清代的军机大臣7以

3、下各项不属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是()A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B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C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D行事快捷的军机处8上图是清政府首次发行的邮票“大龙票”。请推断邮票取名“大龙”的主要原因是A龙是皇室的象征,代表皇权至高无上B龙有霸气,代表中国的强盛C军机处建议,皇帝审批D龙是中国最古老的图腾17.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

4、转变1B“授土”、“授民”表明鲁国国君从周天子那里得到土地和人口,权力来源于周天子。2C山东简称鲁,来源于分封制下的鲁国;山西简称晋,来源于分封制下的晋国。3C上述材料反映出分封制度遭破坏,但不是被废除,故选C。4A除夕夜隆重祭祀祖先的活动,意味着对祖先的敬重。追根溯源,应是宗法制的影响,故选A项。5D由“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D正确;A虽然说法正确,但不是材料所要说明的观点;B、C显然错误。6A从史记记载的“更名号”的背景看,皇帝名号是统一后出现的。7B太尉掌管军事,尚书令属于宰相之一,只有御史大夫和刺史具有监察职能,而御史

5、大夫出现在秦朝,刺史出现于汉武帝时期,故选B。8C材料描述的是郡县制,在这种制度下,地方官员主要是负责地方行政事务,不需要定期朝觐皇帝、监督百官,也没有世袭权,故C项正确。1D西汉年间刺史是监察官员,东汉刺史权力逐渐扩大,不但掌握监察权还掌握行政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2C科举制的实行,使庶族地主可以通过考试成为高官,打破了士族对官吏的垄断,沉重打击了士族势力,就是科举制实行的结果;是九品中正制,士族把持高官的结果;是士族势力衰落的表现,这是农民起义打击的结果。3B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中央官制,加强了皇权,而不是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4C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反映出的宋朝出现的冗官现象,结合中国古

6、代政治制度演变过程,可知这主要是由于宋太祖鉴于唐末藩镇割据而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造成的后果,故C项正确。A项是现象,B、D两项是次要原因。5C元朝的地方行政区划是行省制度。6C从材料“本无相名”“票拟”“六部”中可以推断出其为明代的内阁大学士。7D8A龙是皇室的象征,代表皇权至高无上,因此皇帝经常称自己是“真龙天子”,此邮票的用意即在此。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山东省临沂市212届高三3月质检,1)“乃惟成汤克以尔多方简,代夏作民主。”这是 出自尚书的一段文字,其中的“民主”是指()A民主管理 B人民之主C人民做主 D封建君主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能力及对“民

7、主”一词的理解认识。材料的意思是说,只有成汤受四方诸侯的拥戴,代替夏桀成了百姓的主人。这里的“民主”是人民的主子君主国王的意思。A、C、D三项中的“民主管理”、“人民做主”、“封建君主”与奴隶制社会时代不符。答案:B2 (四川省南充市2012届高三期中,12)阅读下列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分布表。从中得出的正确信息有 ()诸侯国与王室关系地理位置晋姬姓贵族山西卫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鲁山东南部齐功臣山东北部一带燕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分封的主要对象是功臣同姓诸侯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西周政治贵族色彩浓厚A BC D主要考查学生对图表材料的分析能力。本题可以用排除法。由晋、卫、鲁、燕等

8、姬姓贵族可知分封的对象并非主要对象是功臣,不正确。所以排除即可。D3 (厦门外国语学校2012届高三10月月考,2)史学家吕思勉的中国制度史在论述“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其中构成 “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是()A分封制和宗法制 B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C三公九卿制 D三省六部制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根据题干信息,部落时代之后进入封建时代,部落时代尚未形成国家的雏形,之后形成了国家,即封建时代,这一时期主要的代表王朝是商周,其主要制度是分封制和宗法制。郡县时代形成了B、C、D所述的内容。A4(山东省聊城一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段考,3)吕氏春秋记载

9、:“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这则材料反映了()A财产继承的原则 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C任人唯才的要求 D兄终弟及的传统5(河南省卢氏一高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2)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本题为最佳选择题,从材料中“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可知材料重在说明宗法制实施的目的是维护政权统治。6(2012年重庆卷)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在发动起义时说:“

10、天下苦秦久矣。” 其表现有()战乱频仍 民族矛盾尖锐刑罚严酷 土地兼并严重A BC D本题由“天下苦秦”得知,考查考生对秦的暴政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理解。 不符合秦统一时的史实,为秦暴政表现。故选 项。即 D 项。7 (2011年新课标卷文综,24)仲舒认为孔子著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孔子著春秋和董仲舒改造儒家学说,应结合汉武帝时代强化“大一统

11、”的时代背景突出这两个文化贡献的价值。从而先排除A(郡县、行省)、D(均田制)两项,再排除B(法家)。C8 (佛山市禅城区2012届高三9月调研,12)汉书地理志载:“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中的“周制”是指()A郡县制 B分封制C王位世袭制 D行省制考查阅读能力,周实施的“周制”宗法分封制使周亡,所以实行郡县制。本题考查对分封制的理解。材料的意思是秦朝为了避免“为诸侯所丧”,不实行分封制而实行了郡县制。因此“周制”应是指西周实行的分封制。答案为B。9 (2011年4月天津市河东区一模,1)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

12、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察举制代替世卿世禄制C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分析材料可了解到这一制度始于商鞅变法、秦始皇时极盛、汉武帝时期完成。联系所学只有C项郡县制符合这一特点,商鞅变法开始行县制,秦始皇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设36郡,汉武帝基本上解决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郡县制得以巩固,本题选C项。A项始于夏代;B项始于汉武帝时期;D项内阁制确立于明成祖时。10(厦门双十中学2012届高三9月月考,7)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

13、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儒家学派的学者“大惑不解”是因为“巨变”()A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B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C加剧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 D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通过对材料分析,“巨变”指秦废分封实行郡县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最主要的礼乐制度,儒学一直以来推崇周礼,秦废除分封制对儒家学派产生了沉重冲击。联系各选项,儒家学派的学者“大惑不解”的原因应是分封制的废除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选D项,其他A项“加速了秦朝的灭亡”与题意无必然联系;B项说法本身不成立;C

14、项说法所学知识中未体现。11(安徽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模拟,1)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D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在分封制废除以后,皇帝的子孙、兄弟受分封(血缘分封)的长期存在,只能是巩固皇权的一种体现。A项错在“长期稳定”;B项错在“基础”;C项错在“历代政权推崇”。12(2011年4月北京海淀区一模,12)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西汉和秦朝相比,中央权力机构最大的变化是()

15、A出现了内外相制的权力结构 B扩大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监察体系C加强了三公九卿的官僚体系 D增强了以丞相为首的中枢机构权力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根据题中信息分析秦朝实行皇帝之下的三公九卿,西汉实行皇帝之下“内朝”和“外朝”并行制度,“内朝”官员是由皇帝任命等级较低的官员担任,区别与由丞相组成的“外朝”形成了内外相制的权力结构。13 (浙江萧山九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质检,3)西汉前期相权之重,是后代少见的,所谓“道德出于君,制令传于相”。汉武帝在制度上为克服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A设“中朝” B置枢密院C置刺史 D设内阁“道德出于君,制令传于相”大意是:道、德出自于皇帝,制度政令出自于丞

16、相,反映了西汉初期丞相位高权重,对皇权构成威胁。汉武帝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设立中朝,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本题选A项,B项北宋时设立枢密院;C项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监督,设立刺史;D项明成祖时设立内阁。14(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17)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面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根据所学材料中“隋唐政治制度”指在中央实行的三省六部制。三省是中书

17、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的合称,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本题选C项。A项中“相权三分”和B项中“地方分权”都不符三省六部制说法,D项“皇权顶峰”是指清雍正帝时期军机处的设置。15(河北正定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考试,9)资治通鉴唐纪记载:“每议政之际,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这表明唐朝时期()A政治民主化出现 B皇帝大权已旁落C三省体制存有弊端 D社会纷争错综复杂本题考查古代中国主要政治制度。唐朝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

18、省主要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敕,门下省主要负责纠核朝臣奏章,尚书省负责执行。三个部门之间相互牵制,因此出现题干中“是非蜂起,上不能决”的现象,因此C项正确。16(吉林市2012届高三摸底测试,4)有学者认为,“(这一制度)所体现的许多价值的观念,特别是公平竞争、广泛参与、唯才是举的思想,不但在封建社会是进步的,还超越时空、超越社会发展阶段,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材料中所说的“制度”是()A世袭制 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提取关键词“公平竞争、广泛参与、唯才是举”,科举制是最符合题意的选项。17(烟台市2012届高三5月适应性练习一,9)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

19、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由此可见宋朝()A相权进一步削弱B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C众相制初步确立D内阁与枢密院分掌实权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于汉武帝时期,B项错误;众相制初步确立于唐朝,C项错误;内阁最早出现于明朝,D项错误。由“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别置中书于禁中枢密院对掌大政”可知相权进一步削弱,故A项正确。18(2012年江苏卷)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

20、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本题以明朝内阁的设置与内阁地位变化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明朝内阁的理解能力。内阁设置是为了帮助皇帝处理政事,并非入仕做官,也不是法定决策机构,到后来虽列六部之上,但不能说明C项。故D项正确。19(济南外国语学校2012届高三9月质检,4)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

21、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A项与材料“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不符,排除A。作出最后决定的还是皇帝,与大臣只是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所以排除C、D。虽然最后作决定的还是皇帝,但皇帝必须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所以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所以正确选项为B。20(湖南衡阳八中高三2012届高三9月月考,3)自秦以后,君权逐步加强,曾有一些大臣说:上委之圣哉,下委之六部”。这些大臣应是()A秦代的三公 B唐代的三省长官C明代的内阁大学士 D清代的军机大臣据材料

22、“昭代本无相名”可以看出此时已经废除了丞相,故这些大臣只能是明朝或是清朝。但从材料可以看出这些大臣还有票拟权,而清朝的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故正确答案只能为C。21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顺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宫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A中央集权的强化 B皇权的独尊C等级的森严 D文化专制的扩展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材料中百家姓在不同朝代的排序,都突出本朝皇帝的姓氏,放在首位,可见B符合题意。材料中无法体现中央集权和森严的等级,排除A、C。D项专制二字也无法体现。22(济南市2012届高三5月针对性训练,9)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指出,“古来帝王,由

23、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是指()A王位世袭制度 B中央集权制度C选官制度 D监察制度本题考查对“国家政体”概念的理解认识及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掌握程度。“国家政体”属于政治学科的基本常识,一般指一个国家政府的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可知考查的是封建社会的国家政体,首先排除A;然后根据政体的基本含义排除C、D两项,因为C、D从属于B,是中央集权制度的构成和体现。23(无锡市一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考试,2)“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凡制敕宣

24、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该材料所述的中国古代机构是()A唐朝门下省 B宋朝中书门下C元朝中书省 D明朝内阁提取材料信息,“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由此可见,该部门负责政令的封驳,应该属于门下省的职责。24(曲阜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10月月考,6)钱穆在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一书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以下各项表述中,最能体现钱穆这一观点的是()A秦朝创立皇帝制度和郡县制 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C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 D清朝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置材料反映的是君主专制的不断

25、强化,最能反映的应该是D项,标志着君主专制到达顶峰。25(乌鲁木齐市八中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7)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封建社会初期曾出现了郡县制与分封制之争,导致地方权力的强弱出现过几次反复。如西汉初年的郡国并行制,导致“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后最终解决。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也与此相似。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卷,38)(18分)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