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5.60KB ,
资源ID:1668538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68538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马原 总结版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马原 总结版Word文档格式.docx

1、015. 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两者之间即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1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2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016. 理论联系实际,就要在实际工作中,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017. 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018. 哲学的第一个基本问题: 1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是 最重要的方面。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2凡是认为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意识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物主义;

2、3凡是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第一性的,物质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心主义。019. 哲学的第二个基本问题: 1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主要指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即世界可不可以认识 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认识论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属于可知论; 3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性,认为世界是不可能认识的,属于不可知论。020. 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这种哲学就是一元论。 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这种哲学就是二元论。021. 世界的本质或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022. 运

3、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023.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024. 实践的基本特点:客观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025. 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其中,物质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026.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原因是:1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2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3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027. 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028.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029. 马克思、恩格斯是在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以及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

4、解决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所不能解决的理论课题,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030. 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唯物主义哲学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031. 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032. 唯物辩证法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一系列其他范畴构成 的科学体系。033. 对立统一规律亦称矛盾规律,其基本内容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034.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

5、吸引的性质。2矛盾的斗争性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的。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它们在矛盾运动中所处的地位是 不同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035. 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036.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原理的现实意义:是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037.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

6、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038. 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矛盾观点;要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即坚持“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反对 “一点论”,防止片面地看问题。039. 矛盾特殊性的方法论意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2另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040.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041. 我国正处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042.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原理的意义:这一关

7、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重点。这一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原理,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043. 质、量、度的含义:1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2量: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 物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3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或范围、幅度),体现质和量的统一。044. 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045.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又各不相同,都有其特殊性。046. 必然性:事物联系和发展

8、过程中确定不移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必然性与本质和规律是同等程度的概念。047. 偶然性: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偶然的东西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可能这样出现,也可能那样出现。048. 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关系:对立统一关系。049. 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1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的统一。 2内容和形式又是相互作用的。050. 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051. 规律的含义:是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联系。052. 规律的特点:客观性和普遍性。053. 意识的起源: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和社会性劳动的产物。0

9、54. 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创造性。 3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 4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055.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056. 实事求是的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进行研究。057. 实事求是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概括,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历史观等各个组成部分之中,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058.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059.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

10、本要求,是我们党的根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 胜利的重要法宝。060. 对世界存在状态问题的不同回答所区分的哲学派别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061.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还有四个明显的局限性:一是机械性;二是形而上学性;三是直观性;四是不彻底性。062.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063. 金、银、铜、铁、铝等同金属的关系属于个别与一般的关系。064. “白马非马”这一诡辩命题的错误在于割裂了个别与一般的关系。065. 要开一张包治百病的药方是很荒谬的,因为它违背了事物的矛盾的特点。066.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

11、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067. 质量互变规律是揭示事物的发展状态和形式的规律。068.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态度依据的是辩证的否定原理。069. 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还包括一系列其他范畴,主要有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等。070. 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人的社会实践。071.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这体现的是主观唯心主义。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072.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073. 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

12、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074. 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075. 主体含义: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 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076. 客体含义和构成: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构成认识客体的内容主要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077. 客体的性质:客观性、对象性。078. 感性认识的含义: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然而,它是表面的、个别的、不深刻的。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079. 理性认识含义: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全

13、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是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理性认识是深刻的,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全体和本质。三种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080.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081. 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082.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083. 实践-认识-实践的循环往复体现了认识和时间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084. 真理:正确地反映客体的认识。085. 谬误:歪曲地反映客体的认识。086. 真理和谬误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 1对立表现为:相互排斥、相互否定。

14、2统一表现为: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087. 真理的属性: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088. 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承认认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实际又符合客观实际。简言之,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089. 真理的客观性还在于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实践,实践是一种感性的物质活动,实践的主体、客体、手段、结果都是客观实在,都不以人 的主观意志为转移。090. 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人的认识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这个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真理的发展过程就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

15、过程。09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092. 真理标准问题上的两种错误观点。1用伟人、圣人之言作为衡量真理的标准(唯心主义哲学)。2“有用即真理”(实用主义哲学)。093. 实践标准的唯一性1是不是真理就是要判明 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2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094. 认识是否是真理,只有通过实践来检验。095. 实践能够对人类的一切认识作出检验,今天的时间未能证实或驳倒的认识,最终会被以后的实践所证实或驳倒。096. 任何实践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的实践,都是有局限性的。097. 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反复性。098. 真理与价值的对立是指真理和价值的不同。真理体现的是

16、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 是认识与对象相一致、相符合;而价值是指外物对人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099. 真理与价值又是不可分的,又有统一的一面。100. 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人们通过在真理指导下的实践,成功地改造世界,以这种实践的成果来满足人的需要,这就是真理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属性。101. 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一致,正确的价值观是在真理指导下形成的。102. 真理的价值表现在真理的功能上1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2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3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励的功能。10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含义: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 依托。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

17、导价值观。104. 本质内容:社会主义根本的价值理想、价值原则和价值规范。105.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106. 真理的发展过程就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107. “实事求是”这四个大字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它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108. 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109.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110. “圣人不行而知”,这种观点属于唯心主义先验论。111.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18、, 这句话表明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112. 感性认识基本形式的是感觉。113.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实践认识实践。114.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真理具有相对性。115. 在认识过程中,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属于实践与理论的关系。116. 作为真理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与时俱进的,是因为真理具有相对性。117. 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要检验人们的认识 是否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18.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119.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

19、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120. 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它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121. 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122. 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23. 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124. 社会意识含义: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它具有复杂而精微的结构,由诸多因素 和层次构成。125. 从社会意识主题的范围来看,可以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126. 意识形态包括思想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绝大部分社会科学,它们是上层建筑

20、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特定的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在阶级社 会里具有一定的阶级性。127. 社会意识受反映者(意识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和制约,而反映者的立场、观点、方法,由人们在社会存在中的地位决定。128.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或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展;落后或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 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129. 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范 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130.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131. 生产关系内容的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

21、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方式。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生产关系体系。132.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1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2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133.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1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134.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运动是矛盾的。135. 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136. 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三

22、个方面的总和。137. 上层建筑:是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范畴,是指社会的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138. 经济社会形态是直接或间接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139. 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是根据 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可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140. 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和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的关系:都是马克思提出来的,它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说明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共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141. 承认历史决

23、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是一致的、不矛盾的。142. 社会形态发展统一性:是指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的共同性、普遍性,即具有大致相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大致相同的生产关系体系,大致相同的上层建筑。143. 社会形态发展多样性:是指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经济、政治、文化发 展上都有自己民族的特色,各国的历史可以说是千差万别的。144.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 不是互相孤立、互相平行的,而是 相互制约、有 主次之分的。145. 阶级的含义: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生产体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个社会集团,

24、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146. 阶级的实质1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些经济集团,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2阶级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集团,而且是一个社会集团和社会组织。147.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48. 社会革命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2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社会的基础。149. 社会改革: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到持

25、续存在与发展或自我完善,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与革新。150. 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51.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由物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所决定的。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152.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153. 货币的职能:货币的五种职能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155.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156.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6、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157. 利己主义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158. 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159. 垄断利润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16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很大的发展,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161.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主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162. 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

27、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面世。163. 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从理论上说可以有暴力革命和非暴力革命即和平形式两种,但迄今的实践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形式。164.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165.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166.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第七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67.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条件和基础。168. 三大差别是指: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和体力劳动差别。169. 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同时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170.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和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