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744.50KB ,
资源ID:1668272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68272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南省洛阳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Word版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南省洛阳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Word版文档格式.docx

1、C.唐朝缺乏监察更易出现权臣 D.都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出现3.据统计,魏音南北朝时期官绅的墓志多数署郡望(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而唐代官绅墓葬中,80%的墓志署名只写官衔,仅有8%的以郡望署名。出现这种变化表明A.民族融合淡化了族群间的差异 B.唐代旧的门阀政治逐渐走向衰落C.宗法制最维持家族郡望的关键 D.唐代由门第社会向平民社会转变4.下表为唐代宰相出身变化表(注:门荫,指门阀士族阶层凭借门第获得官职)。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科举制度的影响 B.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分散相权的需要 D.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5.“收敛藩镇,权归于上,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为之也。欲专大

2、利而无受其大害,遂废人而用法,废官而用吏,禁防纤悉,特与古异,而威柄最为不分,材料描述的是A.秦朝统一后推行的郡县制 B.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现象C.北宋解决地方割据的措施 D.元朝在地方推行行省制6.有学者统计:唐开元以前的官民比例约为1:2460,宋朝皇祐前则约为1:929。唐宋官民比例的变化A.说明官员定额渐趋正常 B.表明宋代官僚机构庞大C.推动科举制度不断完善 D,反映唐代政府效率低下7.元朝行省实行圆议连署制与分领制相结合。圆议连署制下,数名行省正官共同议政决策,“事从公议”。分领制指“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四大职事由正官分别执掌。这种权力运作方式A.便地方决策方式发生异变 B.有效

3、提高了中书省的行政效率C.继承了唐代三省运行机制 D.体现地方权力间的分枚与制约8.明清政府要求各地土司(指边骚官职)子弟进人国子监读书,学习儒家文化和礼仪;强制要求土司应袭子弟就近人官学(或司学、慊学)读书,否则就不准承袭土司之职。这些做法 A.促进了土司阶层对国家的认同感 B.导致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加剧C.提髙了边疆少数民族的文化素质 D.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基础9.“它的设立,本是一种超常规的做法。这个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名义上仅仅是皇帝的临时秘书机构,却实际上褫夺了内阁的权力,造成了中国特色的机构名实不 符现象。”材料中的“临时秘书机构”在清代的出现A.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 B.妨碍

4、了皇权髙度集中C.削弱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D.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10.在清政府看来,南京条约是永保和平的“万年和约”,而英国人则把南京条约称作“外国对华贸易的大宪章”。两者对南京条约的不同认识说明A.中英达成协议从此停止战争 B.清政府被迫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C.中英实现了国际贸易的接轨 D.中英对条约的本质认识角度不同1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部分官员认为中外冲突的根源在于外国人的嗜利。因此,可以全免关税,让列强放弃公使驻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这表明,当时清政府部分官员A.华夷观念正在转变 B.主张自由贸易以求自强C.已具有国际法意识 D.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12.蒋廷黻说洪秀全得到南京以

5、后,我们更能看出他的真实心志不在建设新国家或新社会,而在建设新朝代,太平天国运动中能支持该论断的是A.拒绝英国列强的要求 B.平分土地实行圣库制度C.等级森严的官制规定 D.洪仁轩提出资政新篇13.美国专使柔克义将辛丑条约内容分为四类:一是适当惩办策动排外屠杀和暴乱的分子及其参与者;二是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此类事件重演;三是对各国及其人民在暴乱中所遭受的损失予以赔偿;四是普遍改善与中国政府及中国的关系.这表明,列强当时的主要目的是A.继续保持在华特权和地位 B.扶植淸政府以抵制革命的潮流C。惩罚反帝官民以瓜分中国 D,修复形象以改善与中国的关系14.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对临

6、时大总统有选举、弹劾等权力,但却没有赋予临时大总统解散参议院的权力,即参议院和临时大总统是一种单向制约关系。这项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确立责任内阁制度 B.保障议会中心地位C.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D.限制袁世凯的权力15.辛亥革命后相继发生一些破坏民主共和的事件,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不久即被废止、袁世凯于1915年称帝、张勋于1917年拥立末代皇帝溥仪复辟等。出现这些事件说明A.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艰难 B.辛亥革命带有时代局限性C.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D.军阀割据阻碍政治民主化16.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何去何从是摆在中共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毛泽东用自己的实践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毛泽东的这

7、种“大胆尝试”A.指导了中共开始独立领导人民军队 B.标志着中共已从幼稚走向成熟C.确立了毛泽东在算中央的核心地位 D.探索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道路17.梁漱溟说日本准备数十年侵略中国,而中国长时间内战,教育、经济、国防都落后,理论上日本征服中国应当很容易,可中国依然存在,即使敌人再强大,无奈我们退守到西半部,土地依然广,人口依然多,资源依然丰富,我们还是可以支撑的。”他意在说明A.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开始破产 B.中国实行持久战的战略是合理的C.日本的侵略战争拖垮日本经济 D.中国国力强大是抗战胜利的前提18.1947年11月,中共中央要求“在土地改革中,应将解放区政权,改组为人民代表会议政权”

8、;并具体规矩“在乡村人民代表大会及政府委员会中,贫雇农、新中农应 合占三分之二,旧中农及其他劳动分子应占三分之一”。这一规定 A.巩固了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B.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框架C.顺应了革命形势发展需要 D.表明解放战争即将转人战略反攻19.1950年5月,蒋介石在台湾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对大陆“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1979年元旦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也 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争取和平统一”。这两份告台湾同胞书都 A.有利于国家的和平统一 B.反映了国共关系走向缓和C.以“一个中国”为前提 D.反映两岸人民的共同要求20. 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9、行政诉讼法颁布后,已受理的行政案件几乎涉及所有 行政管理领域。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统计显不:1989年至2008年,各级人民法院共受理各类一审行政案件超过140万件,结案率为99.7%。这主要反映了A.政治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效果 B.政治腐败案件不断增加C.国家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加强 D.民主法制建设亟待完善21.公元前5世纪伯罗奔尼撤战争期间,雅典发生了痕疫,情况艰难,雅典人开始谴责伯利克里,把所有的愤怒都转移到他身上。伯利克里在公民大会上说“你们正在攻击我,因为我曾主张战争;同时也攻击你们自己,因为你们自己也表决赞成战争。”最终伯利克里仍被废黜和罚款。这反映了A.伯利克里对决策失误应该负责 B.公

10、民大会的决定具有最终效力C.陶片放逐法有效维栌雅典民主 D.伯利克里与公民之间存在冲突22.古罗马和古希腊对待公民权的态度大相径庭。雅典观念中“公民的资格是有严格限制的;罗马后期则授予其他部族公民权,摒除了血缘纽带建立的封闭社会,代之以共同守护罗马意志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国家。罗马后期的这种做法A.实现了罗马疆域内公民的平等 B.推动古罗马统治基础不断扩大C.使罗马公民权利比希腊更广泛 D.削弱了罗马帝国的政治凝聚力23.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政治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是A.议会立法权力得到法律保障 B.王位继承权从国王转到议会C.首相掌樨行政权受议会监督 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24

11、.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宜布公立学校中黑白种族隔离制度违反宪法。1957年,阿肯色州州长福布斯却禁止黑人学生人学。对此,美国总统有权 A.采取强制措施保护黑人受教育权 B.提请国会参议院弹劾州长福布斯C.以违宪为由免除福布斯州长职务 D.要求州议会罢免福布斯州长职务25.有德国学者称德意志帝国是“半宪法的”甚至是“假宪法的”国家,更有德国史学家称德意志帝国的宪政机构是一畸形“怪胎”。依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能说明其观点的是A.确立了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 B.帝国宰相担任联邦议会的主席C.明确了内阁宰相对议会负责 D.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26.共产党宜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指出正如宜

12、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由此可知 A.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改革比较彻底 B.暴力革命的方式已经逐渐过时C.科学理论要顺应时代进步而发展 D.工人和资本家的政治地位趋同27.俄国二月革命后,列宁在远方来信中指出:临时政府不可能给人民和平、面包和自由,目前俄国处于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工人阶级团结农民,团结各国无产阶级,准备在革命的第二阶段取得胜利。列宁意在强调A.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必要性B.俄国的二月革命基本实现了民主政治C.暴力夺权是俄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必由之路D.列宁放弃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幻想28. 1949年1月

13、2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咨文中指出:不发达地区必须有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来满足人民的各种希望,倘若他们遭到挫折,希望破灭,就会转而追求那些鼓吹通过专制取得发展的“异端邪说”。据此可知A.不结盟运动的影响力逐渐提高 B.经济不发达地区易陷人专制统治C.美国致力于战后各国均衡发展 D.美国将经济援助作为冷战的手段29. 1955年万隆会议在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中明确反对“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以避免“利用集体自卫的名义组织侵略性的军事集团并以此作为大国控制小国的工具”。与会国的这一立场A.加剧了美苏之间的矛盾 B.表明不结盟运动兴起C.推动亚非国家联合自强 D.体现了求

14、同存异原则30.勃列日捏夫上台后,中苏边境上的苏联驻军,由10个师增加到54个师、100万军人,大有剑拔弩张之势。1964年10月15日至1969年3月15日,由苏联挑起的边境事件竞达4189起之多。这些事件导致A.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被终止 B.中国对外战略出现大调整C.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减弱 D.美苏争霸中苏联转守为攻31.法国总统戴髙乐主张欧洲应是“欧洲人的欧洲”。1964年,法国冲破美国设置的反华阵线,与新中国建交,1966年,法国正式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A.法国是欧共体的积极推动者 B.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受到挑战 D.北大西洋组织面临解散下表是近年美国等西方国家

15、未经安理会明确授权对一些主权国家发动的战争。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世界多极化的进程面临严峻挑战 B.恐怖主义成为多极化的最夫障碍C.两极格局瓦解后冷战仍不断加强 D.安理会与北约之间关系日趋紧张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共52分,其中33题20分,34题12分,35题20分。) 33.(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中夹行政並察体系囊括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都察院、六科给事中、巡抚、总督都御使等,这种严密的中央行政监察网络,从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来说,无疑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也脱离不了为皇权服务,加强封建统治的历史局限,都察院、六科给事中以及巡抚、总督都御使的设里

16、和沿革,虽以並察百官清廉与否为重要任务,但更重要的目的还在于监察囷家官贸对皇帝忠诚与否,由于封建社会直权凌驾于监察权之上,无论是中央监察机构还是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均是为了代表主帝加强对官员的管理和控制,以确保整个国家行政体制运行的稳定。摘编自朱建磊试析明代中央行政监察体系演变考略 材料二 西方从古希腊神话中潘多拉的盒子到基督教的原罪与救赎,都确信不疑地 认为人性本恶。既然人性本恶,那么权力的腐敗和滥用也就无从规避。在此基础上,西方得出政治原罪论:有权的人在行使权力时有一种自私和邪恶的自然本性和犯罪的潜在危险。西方对人的天然不信铎,迫使西方人时刻保持着对权力的天然警惕。洛克说:“在一切情况和条

17、件下,对于滥用职权的权力的真正纠正办法,就是用权力对付权力。”这样,西方创造出了基于分权制衡原则的行政监察理论。在实施中即为:政府向谁负责,就由谁行使对行政的监督权。所以在西方国家,行政监察多设立在议会之内,由专门机构负责,体现为一种立法监督和行政监察的合一。监察机构从形式上看主要有二类/一是监察委员 会议会之中专司国家行政监察职能的常设委员会机构,负责一般的行政监察;一是监察专负直属议会,是议会中高级官员,但不是议员,由国家元首任命且只对议会负责。摘编自屈双湖基于人性的行政监察思想及其实践分析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代监察体系的特点及作用。(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

18、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明代和西方行政监察在具体实施中的不同。 3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表为19世纪上半期一20世纪初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具有内在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信息,从中提炼出一个论题,并结合必修一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充分,史实准确。 35.(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期维新派第一次系统地揭示了中外条约的不平等性质,批评了清廷官员在对外交涉中的盲目无知,宣传和普及了国际法知识,对此后令国反对不平等条约的斗争产生了久远的影响。1902年,为应对统治危机,清政府决定改革旧法律制度。在清政府的要求下,英、美、日承诺,待司法

19、改革完成时放弃“治外法权”,但直到辛玄革命爆发,清政的法律改革草案尚未完全完成,致使英,美、日的承诺成为空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又为中国挣脱不平等条约的密网提供了一个最初的突破1917年,北京政府宣布 “自8月14日上午10时起,所有以前我国与德奥两国订立之条约、合同、协议及其他国际条款国际协议,属于中德中奥间之关系者,悉依据国际公法及惯例,一律废止。虽然一战后的巴黎和会未能实现中国的修约目标,但却是中国B)政府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的要求,两年后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中国再次全面提出修改不平等条约的要求,终于在九国公约中明确宣示,各国须“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暨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20、新生的苏俄政府自成立后三次发表对华宣言,宣布“苏维埃政府废弃一切特权。1927年初,中国人民抓住国民大革命的时机,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经过国民政府不断地努力,到1930年5月,所有国家都承认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与英美正式结成反法西斯同盟。1942年10月,经过一番磋商,英羑终于就立即废约达成共识。摘编自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一边倒”是当时中共基于国家利益的现实考查,为处理新中国与前苏联的国家关系而提由的外交方针。这一选择并非双方意识形态同一性的必然结果,也并不主要是应对当时国际格局的对策,随着中共从革命运动的领导者成为执政者,面临的主要任务转向建立和巩固新政权,新中国在安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国家利益便生成了,在“一边倒”的选择中起关楗作用的,就是对这些利益的考虑。摘编自关锦伟新中国成立初期边倒”政策研究综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推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这一政策的主要影响。(12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