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70.90KB ,
资源ID:1666692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666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原子与原子核的结构》同步练习2.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原子与原子核的结构》同步练习2.docx

1、原子与原子核的结构同步练习2原子与原子核的结构同步练习1(2014虹口区三模)汤姆孙发现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并提出了原子的“葡萄干蛋糕”模型按照这个模型推理,“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结果应该是( )A. B. C. D.2(2014徐州三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B.卢瑟福将量子观点引入到原子模型中,成功解释了氢原子的发光现象C.汤姆孙在研究射线时发现了电子D.我国科学家钱三强和何泽彗夫妇研究铀核裂变时,发现了铀核也可能分裂成三部分或四部分3(2014徐汇区二模)氢、氘、氚是同位素,它们的核内具有相同的( )A.电子数 B.质子数 C.中子数 D.核

2、子数4(2014聊城一模)关于原子结构和原子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由玻尔理论知道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会放出光子B.衰变现象中放出电子,这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C.在、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D.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有16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后一定只剩下4个氡原子核5(2014闵行区二模)研究物质结构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任务,下列关于物质结构的认识正确的是( )A.电子的发现证实原子是可以再分的B.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C.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原子的葡萄干蛋糕模型D.质子和中子是目前人类认识到的最小粒子6(2014漳州三模)下列说法中正

3、确的是( )A.玛丽居里首先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B.查德威克在利用a粒子轰击铍核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C.卢瑟福在“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电子D.玻尔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7(2014湖北二模)关于原子与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可以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B. 玻尔的氢原子模型,成功引入了量子化假说C. 元素的放射性不受化学形态影响,说明射线来自原子核,且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D. 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E对于相同质量的核燃料,轻核聚变和重核裂变产生的能量是相同的8(2014江西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 )A. 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 结合能越大,原子核结构一定越稳定C. 如果使用某种频率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需增大入射光的光照强度才行D. 发生衰变时,元素原子核的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增加1E在相同速率情况下,利用质子流比利用电子流制造的显微镜将有更高的分辨率9(2014南昌模拟)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基本的粒子即所谓“夸克”组成的两个强作用电荷相反(类似于正负电荷)的夸克在距离很近时几乎没有相互作用(称为“渐近自由”);在距离较远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很强的引力(导致所谓“夸克禁闭”)作为一个简单的模型,设这样的两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力F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关系

5、为:F=式中F0为大于零的常量,负号表示引力用E表示夸克间的势能,令E0=F0(r2r1),取无穷远为势能零点下列Er图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10(2014南宁三模)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了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He+NO+HB.粒子散射实验表明核外电子轨道是量子化的C.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D.组成原子核的核子质量之和大于原子核的质量参考答案1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结合电荷的分布,可知,两边的射线偏转较大,而中间基本不变,从而即可求解解:提出了原子的“葡萄干蛋糕”模型:正电荷均匀分布在

6、原子中,电子像葡萄干分布其中,当用“粒子轰击金箔”中间的射线受力平衡,则不会偏转,而两边的射线,因受力不平衡,导致偏转较大,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考查汤姆孙“葡萄干蛋糕”模型的内容,依据电荷间的库仑斥力,注意与粒子散射实验现象区别开来2AD【解析】试题分析: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玻尔理论能够很好解释氢原子发光现象;汤姆逊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解:A、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故A正确B、波尔将量子观点引入到原子模型中,成功解释了氢原子的发光现象,故B错误C、汤姆逊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故C错误D、我国科学家钱三强和何泽彗夫妇

7、研究铀核裂变时,发现了铀核也可能分裂成三部分或四部分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主要涉及到近代物理的常识性的知识,难度不大,关键要熟悉教材,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3B【解析】试题分析: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的中子数的原子之间互为同位素,以此来解答解:A、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的中子数的原子之间互为同位素,所以同位素的判定与电子无关故A错误;B、C、D、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的中子数的原子之间互为同位素,所以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与不同的中子数,不同的核子数;故B正确,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同位素,明确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注意利用原子中的数量关系来解答,较简单4AC【解析】试题分析:衰变中

8、产生的电子是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化而来的目前已建成的核电站的能量来自于重核的裂变一群氢原子从n=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能辐射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卢瑟福根据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解:A、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能量将以光子的形式释放出去;故A正确;B、衰变时,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释放出来的电子就是粒子,可知衰变现象不是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故B错误C、在、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故C正确;D、半衰期是统计规律,对于小数分子是不适用的;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原子核的结构及半衰期的计算,注意半衰期是统计规律,不能适用于少量原

9、子核5A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他认为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核外饶核做圆周运动后来的研究表明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与不带电的中子组成解:A、在探索微小粒子的过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故A正确;B、天然放射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故B错误;C、根据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从而否定了原子的葡萄干蛋糕模型,故C正确;D、目前人类已认识到质和中子还可以再分,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及原子核组成问题,注意质子

10、和中子还可以再分;考查的是基础知识,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6B【解析】试题分析:卢瑟福首先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查德威克在实验中发现了中子;汤姆生发现电子;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解:A、卢瑟福在“粒子散射实验中,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故A错误;B、查德威克在利用a粒子轰击铍核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故B正确;C、汤姆生发现电子,故C错误;D、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故D错误;故选:B点评:考查物理学史的熟悉程度,注意之间的区别,因此多看书,多记忆,多比较,才能正确解题7BCD【解析】试题分析: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仅能解释粒子散射实验;玻尔的氢原子模型,成功引入了量子

11、化假说;元素的放射性不受化学形态影响,说明射线来自原子核,且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轻核聚变和重核裂变产生的能量与反应过程损失的质量有关;解:A、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无法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B、玻尔的氢原子模型,成功引入了量子化假说,B正确;C、元素的放射性不受化学形态影响,说明射线来自原子核,且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C正确;D、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D正确;E、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轻核聚变和重核裂变产生的能量与反应过程损失的质量有关,与核燃料的质量没有直接关系,

12、E错误;故选:BCD点评:对于原子物理部分知识,大都属于记忆部分,要注意加强记忆和积累8ADE【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关键要知道:卢瑟福通过分析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比结合能越大,原子越稳定;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才能发生光电效应;衰变时,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增加1;相同速率情况下,质量越大的,动量越大,则波长越小,衍射现象不明显,则分辨率高解:A、卢瑟福通过分析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A正确B、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结构一定越稳定,故B错误;C、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是因入射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与入射光的光照强度无关,故C错误;D、衰变时,

13、元素原子核的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增加1,故D正确;E、相同速率情况下,质子流的动量大于电子流,根据,可知质子流的波长比利用电子流小,衍射现象不明显,则有更高的分辨率,故E正确;故选:ADE点评:本题是原子物理部分的内容,卢瑟福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光电效应发生条件等等都是考试的热点,要加强记忆,牢固掌握,注意理解分分辨率高低与衍射能力大小关系9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通过分析两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力F做功情况判断势能的变化情况,即可进行选择无穷远处电势为零,从无穷远开始到r=r2位置,势能恒定为零,在r=r2到r=r1过程中,两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力F为引力,恒定引力做正功,势能逐渐均匀减小,rr1

14、之后势能不变,恒定为U0解:从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开始到r=r2位置,由F的表达式可知,两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力F=0,则知势能恒定为零;在r=r2到r=r1过程中,恒定引力做正功,势能逐渐均匀减小,即势能为负值且越来越小,此部分图象为A、B选项中所示;rr1之后,F=0,势能不变,恒定为U0,由引力做功等于势能将少量,故U0=F0(r2r1)故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是信息给予题,关键根据两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力F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关系,分析F做功的正负,判断势能如何变化10D【解析】试题分析:查德韦克发现中子;玻尔原子模型提出轨道量子;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的关系;由质量亏损可知,组成原子核的核子质量与原子核的质量的大小关系,从而即可求解解:A、查德韦克通过实验发现了质子,核反应方程为:He+NO+H,故A错误;B、玻尔原子模型提出核外电子轨道是量子化的,故B错误;C、发生光电效应时,根据EKm=hW,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线性关系,故C错误;D、由质量亏损可知,核子组成原子核后会释放能量,则原子核的核子质量之和大于原子核的质量,故D正确;故选:D点评:考查质子的发现者,理解粒子散射实验的作用,掌握玻尔原子模型的内容,注意成正比与成线性关系的区别,同时理解质量亏损的含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