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62.75KB ,
资源ID:1666529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66529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

1、选测项目:一般包括新纳入的在土壤中积累较少的污染物、由于环境污染导致土壤性状发生改变的土壤性状指标以及生态环境指标等,由各地自行选择测定。 2布点与样品数容量2.1“随机”和“等量”原则样品是由总体中随机采集的一些个体所组成,个体之间存在变异,因此样品与总体之间,既存在同质的“亲缘”关系,样品可作为总体的代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异质性的,差异愈小,样品的代表性愈好;反之亦然。为了达到采集的监测样品具有好的代表性,必须避免一切主观因素,使组成总体的个体有同样的机会被选入样品,即组成样品的个体应当是随机地取自总体。另一方面,在一组需要相互之间进行比较的样品应当有同样的个体组成,否则样本大的个

2、体所组成的样品,其代表性会大于样本少的个体组成的样品。所以“随机”和“等量”是决定样品具有同等代表性的重要条件。2.2布点方法2.2.1简单随机将监测单元分成网格,每个网格编上号码,决定采样点样品数后,随机抽取规定的样品数的样品,其样本号码对应的网格号,即为采样点。随机数的获得可以利用掷骰子、抽签、查随机数表的方法。关于随机数骰子的使用方法可见GB10111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办法。简单随机布点是一种完全不带主观限制条件的布点方法。5.2.2分块随机根据收集的资料,如果监测区域内的土壤有明显的几种类型,则可将区域分成几块,每块内污染物较均匀,块间的差异较明显。将每块作为一个监测单元,在

3、每个监测单元内再随机布点。在正确分块的前提下,分块布点的代表性比简单随机布点好,如果分块不正确,分布点的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2.2.3系统随机将监测区域分成面积相等的几部分(网格划分),每网格内布设一采样点,这种布点称为系统随机布点。如果区域内土壤污染物含量变化较大,系统随机布点比简单随机布点所采样品的代表性要好。2.3基础样品数量2.3.1由均方差和绝对偏差计算样品数用下列公式可计算所需的样品数:N=t2s2/D2式中:N为样品数;t为选定置信水平(土壤环境监测一般选定为95%)一定自由度下的t值(附录A);s2为均方差,可从先前的其它研究或者从极差R(s2=(R/4)2)估计;D为可接受的

4、绝对偏差。示例:某地土壤多氯联苯(PCB)的浓度范围013mg/kg,若95%置信度时平均值与真值的绝对偏差为1.5 mg/kg,s为3.25 mg/kg,初选自由度为10,则N=(2.23)23.25)2/(1.5)2=23因为23比初选的10大得多,重新选择自由度查t值计算得:N=(2.069)2(3.25)2/(1.5)2=2020个土壤样品数较大,原因是其土壤PCB含量分布不均匀(013 mg/kg),要降低采样的样品数,就得牺牲监测结果的置信度(如从95%降低到90%),或放宽监测结果的置信距(如从1.5 mg/kg增加到2.0 mg/kg)。5.3.2由变异系数和相对偏差计算样品数

5、可变为:N=t2CV2/m2CV为变异系数(%),可从先前的其它研究资料中估计;m为可接受的相对偏差(%),土壤环境监测一般限定为20%30%。没有历史资料的地区、土壤变异程度不太大的地区,一般CV可用10%30%粗略估计,有效磷和有效钾变异系数CV可取50%。2.4布点数量土壤监测的布点数量要满足样本容量的基本要求,即上述由均方差和绝对偏差、变异系数和相对偏差计算样品数是样品数的下限数值,实际工作中土壤布点数量还要根据调查目的、调查精度和调查区域环境状况等因素确定。一般要求每个监测单元最少设3个点。区域土壤环境调查按调查的精度不同可从2.5km、5km、10km、20km、40km中选择网距

6、网格布点,区域内的网格结点数即为土壤采样点数量。农田采集混合样的样点数量见“6.2.2.2混合样采集”。建设项目采样点数量见“6.3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监测采样”。城市土壤采样点数量见“6.4城市土壤采样”。土壤污染事故采样点数量见“6.5污染事故监测土壤采样”。3样品采集样品采集一般按三个阶段进行:前期采样:根据背景资料与现场考察结果,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分析测定,用于初步验证污染物空间分异性和判断土壤污染程度,为制定监测方案(选择布点方式和确定监测项目及样品数量)提供依据,前期采样可与现场调查同时进行。正式采样:按照监测方案,实施现场采样。补充采样:正式采样测试后,发现布设的样点没有满足总体

7、设计需要,则要进行增设采样点补充采样。面积较小的土壤污染调查和突发性土壤污染事故调查可直接采样。3.1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3.1.1采样单元采样单元的划分,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监测一般以土类为主,省、自治区、直辖市级的壤环境背景值监测以土类和成土母质母岩类型为主,省级以下或条件许可或特别工作需要的壤环境背景值监测可划分到亚类或土属。3.1.2样品数量各采样单元中的样品数量应符合“5.3基础样品数量”要求。3.1.3网格布点网格间距L按下式计算:L=(A/N)1/2L为网格间距;A为采样单元面积;N为采样点数(同“5.3样品数量”)。A和L的量纲要相匹配,如A的单位是km2则L的单位就为km。根据

8、实际情况可适当减网格间距,适当调整网格的起始经纬度,避开过多网格落在道路或河流上,使样品更具代表3.1.4野外选点首先采样点的自然景观应符合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的要求。采样点选在被采土壤类型特明显的地方,地形相对平坦、稳定、植被良好的地点;坡脚、洼地等具有从属景观特征的地不设采样点;城镇、住宅、道路、沟渠、粪坑、坟墓附近等处人为干扰大,失去土壤的代表不宜设采样点,采样点离铁路、公路至少300m以上;采样点以剖面发育完整、层次较清楚、侵入体为准,不在水土流失严重或表土被破坏处设采样点;选择不施或少施化肥、农药的地作为采样点,以使样品点尽可能少受人为活动的影响;不在多种土类、多种母质母岩交错分面积较

9、小的边缘地区布设采样点。3.1.5采样采样点可采表层样或土壤剖面。一般监测采集表层土,采样深度020cm,特殊要求的测(土壤背景、环评、污染事故等)必要时选择部分采样点采集剖面样品。剖面的规格一般长1.5m,宽0.8m,深1.2m。挖掘土壤剖面要使观察面向阳,表土和底土分两侧放置。一般每个剖面采集A、B、C三层土样。地下水位较高时,剖面挖至地下水出露时为止;地丘陵土层较薄时,剖面挖至风化层。对B层发育不完整(不发育)的山地土壤,只采A、C两层;干旱地区剖面发育不完善的土壤,在表层520 cm、心土层50 cm、底土层100 cm左右样。水稻土按照A耕作层、P犁底层、C母质层(或G潜育层、W潴育

10、层)分层采样(图6-1对P层太薄的剖面,只采A、C两层(或A、G层或A、W层)。对A层特别深厚,沉积层不甚发育,一米内见不到母质的土类剖面,按A层520 cm、A/B层6090 cm、B层100200 cm采集土壤。草甸土和潮土一般在A层520 cm、C1层(或B层)50 cm、C2层100120 cm处采样。采样次序自下而上,先采剖面的底层样品,再采中层样品,最后采上层样品。测量重金属的样品尽量用竹片或竹刀去除与金属采样器接触的部分土壤,再用其取样。剖面每层样品采集1kg左右,装入样品袋,样品袋一般由棉布缝制而成,如潮湿样品可内衬塑料袋(供无机化合物测定)或将样品置于玻璃瓶内(供有机化合物测

11、定)。采样的同时,由专人填写样品标签、采样记录;标签一式两份,一份放入袋中,一份系在袋口,标签上标采样时间、地点、样品编号、监测项目、采样深度和经纬度。采样结束,需逐项检查采样记录、样袋标签和土壤样品,如有缺项和错误,及时补齐更正。将底土和表土按原层回填到采样坑中,方可离开现场,并在采样示意图上标出采样地点,避免下次在相同处采集剖面样。3.2农田土壤采样3.2.1监测单元土壤环境监测单元按土壤主要接纳污染物途径可划分为:(1)大气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2)灌溉水污染监测单元;(3)固体废物堆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4)农用固体废物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5)农用化学物质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6)综

12、合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污染物主要来自上述两种以上途径)。监测单元划分要参考土壤类型、农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商品生产基地、保护区类型、行政区划等要素的差异,同一单元的差别应尽可能地缩小。3.2.2布点根据调查目的、调查精度和调查区域环境状况等因素确定监测单元。部门专项农业产品生产土壤环境监测布点按其专项监测要求进行。大气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和固体废物堆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以污染源为中心放射状布点,在主导风向和地表水的径流方向适当增加采样点(离污染源的距离远于其它点);灌溉水污染监测单元、农用固体废物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和农用化学物质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采用均匀布点;灌溉水污染监测单元采用按水流方向带状布

13、点,采样点自纳污口起由密渐疏;综合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布点采用综合放射状、均匀、带状布点法。3.2.3样品采集3.2.3.1剖面样特定的调查研究监测需了解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时采集土壤剖面样,采样方法同3.1.5。3.2.3.2混合样一般农田土壤环境监测采集耕作层土样,种植一般农作物采020cm,种植果林类农作物采060cm。为了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减低监测费用,采取采集混合样的方案。每个土壤单元设37个采样区,单个采样区可以是自然分割的一个田块,也可以由多个田块所构成,其范以200m200m左右为宜。每个采样区的样品为农田土壤混合样。混合样的采集主要有四种方法(1)对角线法:适用于污灌农田土

14、壤,对角线分5等份,以等分点为采样分点;(2)梅花点法: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组成和受污染程度相对比较均匀的地块设分点5个左右;(3)棋盘式法:适宜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土壤不够均匀的地块,设分点10个左右;受泥、垃圾等固体废物污染的土壤,分点应在20个以上;(4)蛇形法:适宜于面积较大、土壤不够均匀且地势不平坦的地块,设分点15个左右,用于农业污染型土壤。各分点混匀后用四分法取1kg土样装入样品袋,多余部分弃去。样品标签和采样记录等要求同6.1.5。3.3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监测采样每100公顷占地不少于5个且总数不少于5个采样点,其中小型建设项目设1个柱状样采样点,大中型建设项目不少

15、于3个柱状样采样点,特大性建设项目或对土壤环境影响敏感的建设项目不少于5个柱状样采样点。3.3.1非机械干扰土如果建设工程或生产没有翻动土层,表层土受污染的可能性最大,但不排除对中下层土壤影响。生产或者将要生产导致的污染物,以工艺烟雾(尘)、污水、固体废物等形式污染周围土壤环境,采样点以污染源为中心放射状布设为主,在主导风向和地表水的径流方向适当增加采样点(离污染源的距离远于其它点);以水污染型为主的土壤按水流方向带状布点,采样点自纳污口起由密渐疏;综合污染型土壤监测布点采用综合放射状、均匀、带状布点法。此类监测不采混合样,混合样虽然能降低监测费用,但损失了污染物空间分布的信息,不利于掌握工程

16、及生产对土壤影响状况。表层土样采集深度020cm;每个柱状样取样深度都为100cm,分取三个土样:表层样(020cm),中层样(2060cm),深层样(60100cm)。3.3.2机械干扰土由于建设工程或生产中,土层受到翻动影响,污染物在土壤纵向分布不同于非机械干扰土采样点布设同6.3.1。各点取1kg装入样品袋,样品标签和采样记录等要求同6.1.5。采样总度由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同剖面样的采样深度,确定采样深度有3种方法可供参考。3.3.2.1随机深度采样本方法适合土壤污染物水平方向变化不大的土壤监测单元,采样深度由下列公式计算:深度=剖面土壤总深RN式中RN=01之间的随机数。RN由随机数骰

17、子法产生,GB10111推荐的随机数骰子是由均匀材料制成的正20面体,在20个面上,09各数字都出现两次,使用时根据需产生的随机数的数选取相应的骰子数,并规定好每种颜色的骰子各代表的位数。对于本规范用一个骰子,其出现的数字除以10即为RN,当骰子出现的数为0时规定此时的RN为1。土壤剖面深度(H)1.2m,用一个骰子决定随机数。若第一次掷骰子得随机数(n1)6,则RN1=(n1)/10=0.6采样深度(H1)=H*RN1=1.20.6=0.72(m)即第一个点的采样深度离地面0.72m;若第二次掷骰子得随机数(n2)3,则RN2=(n2)/10=0.3采样深度(H2)=H*RN2=1.20.3

18、=0.36(m)即第二个点的采样深度离地面0.36m;若第三次掷骰子得随机数(n3)8,同理可得第三个点的采样深度离地面0.96m;若第四次掷骰子得随机数(n4)0,则RN4=1(规定当随机数为0时RN取1)采样深度(H4)=H*RN4=1.21=1.2(m)即第四个点的采样深度离地面1.2m;以此类推,直至决定所有点采样深度为止。3.3.2.2分层随机深度采样本采样方法适合绝大多数的土壤采样,土壤纵向(深度)分成三层,每层采一样品,每层的采样深度由下列公式计算:深度=每层土壤深RN式中RN=01之间的随机数,取值方法同6.3.2.1中的RN取值。3.3.2.3规定深度采样本采样适合预采样(为

19、初步了解土壤污染随深度的变化,制定土壤采样方案)和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采样,表层多采,中下层等间距采样。6.4城市土壤采样城市土壤是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城市土壤不用于农业生产,但其环境质量对城市生态系统影响极大。城区内大部分土壤被道路和建筑物覆盖,只有小部分土壤栽植草木,本规范中城市土壤主要是指后者,由于其复杂性分两层采样,上层(030 cm)可能是回填土或受人为影响大的部分,另一层(3060 cm)为人为影响相对较小部分。两层分别取样监测。城市土壤监测点以网距2000 m的网格布设为主,功能区布点为辅,每个网格设一个采样点对于专项研究和调查的采样点可适当加密。6.5污染事故监测土壤采样

20、污染事故不可预料,接到举报后立即组织采样。现场调查和观察,取证土壤被污染时间,根据污染物及其对土壤的影响确定监测项目,尤其是污染事故的特征污染物是监测的重点。据污染物的颜色、印渍和气味以及结合考虑地势、风向等因素初步界定污染事故对土壤的污染范围。如果是固体污染物抛洒污染型,等打扫后采集表层5 cm土样,采样点数不少于3个。如果是液体倾翻污染型,污染物向低洼处流动的同时向深度方向渗透并向两侧横向方向扩散,每个点分层采样,事故发生点样品点较密,采样深度较深,离事故发生点相对远处样品点较疏,采样深度较浅。采样点不少于5个。如果是爆炸污染型,以放射性同心圆方式布点,采样点不少于5个,爆炸中心采分层样,

21、周围采表层土(020 cm)。事故土壤监测要设定23个背景对照点,各点(层)取1kg土样装入样品袋,有腐蚀性要测定挥发性化合物,改用广口瓶装样。含易分解有机物的待测定样品,采集后置于低温(冰箱)中,直至运送、移交到分析室。4样品流转4.1装运前核对在采样现场样品必须逐件与样品登记表、样品标签和采样记录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分类装箱。4.2运输中防损运输过程中严防样品的损失、混淆和沾污。对光敏感的样品应有避光外包装。4.3样品交接由专人将土壤样品送到实验室,送样者和接样者双方同时清点核实样品,并在样品交接单上签字确认,样品交接单由双方各存一份备查。5样品制备5.1制样工作室要求分设风干室和磨样室。

22、风干室朝南(严防阳光直射土样),通风良好,整洁,无尘,无易挥发性化学物质。5.2制样工具及容器风干用白色搪瓷盘及木盘;粗粉碎用木锤、木滚、木棒、有机玻璃棒、有机玻璃板、硬质木板、无色聚乙烯薄膜;磨样用玛瑙研磨机(球磨机)或玛瑙研钵、白色瓷研钵;过筛用尼龙筛,规格为2100目;装样用具塞磨口玻璃瓶,具塞无色聚乙烯塑料瓶或特制牛皮纸袋,规格视量而定5.3制样程序制样者与样品管理员同时核实清点,交接样品,在样品交接单上双方签字确认。5.3.1风干在风干室将土样放置于风干盘中,摊成23 cm的薄层,适时地压碎、翻动,拣出碎石、砂砾、植物残体。5.3.2样品粗磨在磨样室将风干的样品倒在有机玻璃板上,用木

23、锤敲打,用木滚、木棒、有机玻璃棒再次压碎,拣出杂质,混匀,并用四分法取压碎样,过孔径0.25mm(20目)尼龙筛。过筛后的样品全部置无色聚乙烯薄膜上,并充分搅拌混匀,再采用四分法取其两份,一份交样品库存放,另一份作样品的细磨用。粗磨样可直接用于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等项目的分析。5.3.3细磨样品用于细磨的样品再用四分法分成两份,一份研磨到全部过孔径0.25mm(60目)筛,用于农药或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量等项目分析;另一份研磨到全部过孔径0.15mm(100目)筛,用于土壤元素全量分析。5.3.4样品分装研磨混匀后的样品,分别装于样品袋或样品瓶,填写土壤标签一式两份,瓶内或袋

24、内一份,瓶外或袋外贴一份。5.3.5注意事项制样过程中采样时的土壤标签与土壤始终放在一起,严禁混错,样品名称和编码始终不变;制样工具每处理一份样后擦抹(洗)干净,严防交叉污染;分析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物或可萃取有机物无需上述制样,用新鲜样按特定的方法进行样品前处理。6样品保存按样品名称、编号和粒径分类保存。6.1新鲜样品的保存对于易分解或易挥发等不稳定组分的样品要采取低温保存的运输方法,并尽快送到实验室分析测试。测试项目需要新鲜样品的土样,采集后用可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容器在4以下避光保存,样品要充满容器。避免用含有待测组分或对测试有干扰的材料制成的容器盛装保存样品,测定有机污染物用的土壤样品要

25、选用玻璃容器保存。具体保存条件见表9-1。6.2预留样品预留样品在样品库造册保存。6.3分析取用后的剩余样品分析取用后的剩余样品,待测定全部完成数据报出后,也移交样品库保存。6.4保存时间分析取用后的剩余样品一般保留半年,预留样品一般保留2年。特殊、珍稀、仲裁、有争议样品一般要永久保存。新鲜土样保存时间见“9.5新鲜样品的保存”。6.5样品库要求保持干燥、通风、无阳光直射、无污染;要定期清理样品,防止霉变、鼠害及标签脱落。样品入库、领用和清理均需记录。7土壤分析测定7.1测定项目分常规项目、特定项目和选测项目,见“4.5监测项目与监测频次”。7.2样品处理土壤与污染物种类繁多,不同的污染物在不

26、同土壤中的样品处理方法及测定方法各异。同时要根据不同的监测要求和监测目的,选定样品处理方法。仲裁监测必须选定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选配的分析方法中规定的样品处理方法,其他类型的监测优先使用国家土壤测定标准,如果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没有的项目或国家土壤测定方法标准暂缺项目则可使用等效测定方法中的样品处理方法。样品处理方法见“10.3分析方法”,按选用的分析方法中规定进行样品处理。由于土壤组成的复杂性和土壤物理化学性状(pH、Eh等)差异,造成重金属及其他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形态的复杂和多样性。金属不同形态,其生理活性和毒性均有差异,其中以有效态和交换态的活性、毒性最大,残留态的活性、毒性最小,而其他结合

27、态的活性、毒性居中。部分形态分析的样品处理方法见附录D。一般区域背景值调查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重金属测定的是土壤中的重金属全量(除特殊说明,如六价铬),其测定土壤中金属全量的方法见相应的分析方法,其等效方法也可参见附录D。测定土壤中有机物的样品处理方法见相应分析方法,原则性的处理方法参见附录D。7.3分析方法7.3.1第一方法:标准方法(即仲裁方法),按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选配的分析方法(表10-1)。7.3.2第二方法:由权威部门规定或推荐的方法。7.3.3第三方法:根据各地实情,自选等效方法,但应作标准样品验证或比对实验,其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不低于相应的通用方法要求水平或待测物准确定量的

28、要求。8分析记录与监测报告8.1分析记录分析记录一般要设计成记录本格式,页码、内容齐全,用碳素墨水笔填写详实,字迹要清楚,需要更正时,应在错误数据(文字)上划一横线,在其上方写上正确内容,并在所划横线上加盖修改者名章或者签字以示负责。分析记录也可以设计成活页,随分析报告流转和保存,便于复核审查。分析记录也可以是电子版本式的输出物(打印件)或存有其信息的磁盘、光盘等。记录测量数据,要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只保留一位可疑数字,有效数字的位数应根据计量器具的精度及分析仪器的示值确定,不得随意增添或删除。8.2数据运算有效数字的计算修约规则按GB8170执行。采样、运输、储存、分析失误造成的离群数据应剔除。8.3结果表示平行样的测定结果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测定数据用Dixon法、Grubbs法检验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