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火电机组安全运行水平呈逐年上升之势,体现在机组等效可用系数逐年增长,非计划停用次数及电厂供电煤耗则相应减少。电力工业在输电线路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步,全国电网已经基本上形成500kV和330kV的骨干网架,大电网已基本覆盖全部城市和大部分农村,以三峡为中心的全国联网工程开始启动,我国电网进入了远距离、超高压、跨大地区输电的新阶段。3.电力体制改革取得一定成效。通过实行集资办电和利用外资政策,发电环节基本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格局;电力企业加强管理、转变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工作稳步推进;电力工业政企分开、农电体制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试点三项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为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积累了
2、经验、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4电力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如小火电无序蔓延的状况得到初步遏制,关停小火电机组约1000万千瓦,高效大容量机组比重逐步上升;水电发展更加受到重视,三峡等大型水电站的建设按计划稳步推进;电网建设投入显著增加,西电东送通道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送电能力不断增加。5.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国火电厂基本实现了烟尘和废水达标排放,2000年烟尘排放总量与1995年相比下降了约25,废水排放总量下降了约35,废水回收利用量增加了约一倍;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开始呈现下降趋势,脱硫技术国产化和产业化取得了实质进展;年粉煤灰综合利用量超过6000万吨;水电和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和生态环
3、境保护工作逐步规范化。(二)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1.电力工业内部结构性矛盾突出。如电网建设滞后于电源建设,电网结构薄弱,对局部地区的资源优化配置还存在“瓶颈”制约;水能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开发利用率只有20左右,尤其是调节性能好的大型水电站比重偏小;电网调峰能力普遍不足等等。2.电力发展水平和电气化程度仍然很低。如供电煤耗、线损率分别比先进国家高23个百分点;我国人均拥有发电装机只有0.25千瓦,人均发电量只有1078千瓦时,均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仅为发达国家的1/61/10;全国还有574万户家庭没有用上电;电能消费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例为
4、11左右,远低于17的世界平均水平。3.电力工业管理体制还不能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由于电力工业的体制性缺陷,电力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存在着效率低、服务差的问题;电力市场壁垒阻碍着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电价形成机制不能充分反映市场的供需关系,制约了电力消费的有效增长和电网的发展,也妨碍了节约用电和环境保护技术的推广应用,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4.环境保护的任务十分繁重。我国能源资源以煤炭为主,在电源结构方面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将继续维持燃煤机组为主的基本格局。目前已采取烟气脱硫措施的火电机组容量仅500万千瓦左右,绝大多数火电厂还没有采取脱硫措施。火电厂的二氧化硫污染排放尚未得到有
5、效控制,这已成为电力工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约因素。(三)、2001年电力供求形势评述1、电力供求特点 2001年我国电力工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19月份,全国发电量10568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8.4,增速比上年有所提高。国家电力公司系统完成售电量7174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8.77。据有关方面预计,2001年我国GDP的增长速度为7.3%,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1453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接近8%。2001年我国的电力市场呈现以下特点:1、电力需求在经济结构调整和消费拉动作用下保持有力增长,几个结构调整较大的行业,其用电增长表现出与以往较为不同的特征。如:纺织行业用电大幅度增长、石
6、油加工业再现了负增长,房地产投资开发对电力需求增长起到了较大的拉动作用。2、 国际市场高耗电产品价格延续2000年走高的趋势,国内高耗电行业惯性发展,带动用电快速增长。全社会用电仍然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且用电增长速度略高于经济增长速度。3、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等因素的推动下,西部地区总体用电增速有所加快,上半年西部地区用电增长速度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对全国用电增长的贡献率较去年同期提高了2.6个百分点。4、各地区和各行业用电增长不平衡的情况依然存在。除东北地区电力需求增长速度较慢以外,其它五大区电力需求的增长比较均衡,增速均在8.59%左右。电力供应局部紧张状况依然存在,但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基本
7、平衡。5、全社会用电增长仍然主要依靠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用电的增长来带动,而且与去年同期相比,工业用电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有所增大。 从各地的电力供需情况来看,广东、浙江、蒙西、河北南网等电网,电力供需矛盾略为突出,相应在该网区的电力上市公司电力生产环境相对较为宽松,如广东的粤电力、广州控股、深能源、深南电和韶能股份,浙江的东电B和钱江水利,蒙西的内蒙华电。东北、华中地区、川渝地区、安徽等网省区电力仍然相对富裕。2001年19月份发电量数据显示,黑龙江省、重庆市分别增长3.44%和0.45%,龙电股份等上市公司的机组利用小时,仍然很难有明显的提高。由于今年的气候原因,华中地区的江西、湖南省
8、水电发电增长较好,一定程度也抑制了火电机组利用,对在该区域的电力上市公司如赣能股份等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从上述对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地区和行业电力消费的分析,可以看出:在需求方面,由于油料涨价、高耗电行业生产复苏等利好因素的影响减小、外贸企业生产萎缩、临近夏季的6月份没有出现酷热天气和去年基数相对较大等原因,2001年上半年用电量和最大负荷增长势头较上年明显减缓。但冶金、橡胶及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等高耗电行业由于国内需求增加和国际价格上涨等原因,实现较高速增长,带动工业用电整体快速增长。 在供应方面,上半年保持了一定的投产规模,而且各电网网络结构加强,区域间电力交换能力增加,使得全国电力供需趋于平
9、衡,没有出现大面积拉闸限电现象。局部地区(如浙江台州、河北南网、广西等)主要由于电网结构不合理原因,高峰时段出现过拉闸限电的情况。总体来看,上半年全国各地区电力供需基本平衡,部分地区电力供应略有富余。2、电力需求预测 2002年我国全社会用电将在2001年带有一定恢复性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相对较快速增长,全年增长速度将与经济增长速度基本相当或略高,但明显低于2001年增速。下半年受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国际高耗电产品市场价格走低以及我国外贸进一步下滑的不利影响,用电增长速度将会有所下降。1997年以来正常年份1-6月用电量占全年的比重在46.6%左右,预计2002年上半年用电比重将略高于正常年份,
10、据此预测2002年全年用电量为14430亿千瓦时,增长率为7.27.9%。(四)、电力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1、2002年电力行业展望 展望2002年,GDP增长预期为7%,低于2001年的增长水平,2002年我国电量增长速度也将低于2001年的增长速度,预计在6%-7%。各网省区的电力供需情况,在电网建设没有取得大的突破的情况下,预计仍将延续2001年的状况,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电网建设和能源结构调整,仍将是2002年电力工业的重点。电力体制改革仍将是2002年电力行业的一大不确定因素,由于电力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政府部门的改革,和相关电力监管机构的建立,是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因此,在
11、相关的监管部门没有建立之前,区域电力市场的建立将是热点。在这些区域,有规模扩张领先优势的电力企业,将倍受市场关注,比如广东的粤电力等。2002年我国煤炭市场供应将有较大缺口。不过,预计作为能源基础行业,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国家可能会出台一些调控措施,煤炭价格升幅将有限。据有关部门预计,2002年煤炭价格涨幅将控制在5-10%以内,电力企业电煤成本的上升将控制在一定范围。另外,预计明年税制的改革,同样将对电力行业带来较大的影响,如果改革企业所得税、统一内外资企业税率,将使部分电力上市公司不再享受税收优惠。另一方面,如果增值税改成消费型增殖税,对于固定资产投资较大的电力企业将受益。入世之后,关
12、税的降低,也将有利于电力企业新建项目的投资和技改。同时,我们预计,财税政策将会向水电和新能源开发倾斜。2、2002年电力行业面临的一些问题。我国电力工业在基本解决了国民经济“瓶颈”矛盾的同时,在电网建设、电价改革、电源结构调整、电力市场运行机制等方面依然任重道远。1)、电力体制改革: 1997年,国家电力公司成立并确定了电力工业发展战略及体制改革构想。在98年9月颁发的国家电力公司系统公司制改组实施方案中,在体制改革方面国家电力公司提出“四步走”的改革框架:在组建国家电力公司的基础上完成省级电力公司制改组;厂网分开试点组建一批独立发电公司;农电体制改革取得突破;计划于2001年2010年在实现
13、全国联网的基础上,全面实现厂网分开和发电市场的完全竞争;2010年以后,逐步放开配电和销售环节,实现电力市场的全面竞争。2)、电网改造: 目前,大规模的城乡电网改造工程已在全国展开,1999年电网投资达到878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以东北-华北联网工程为标志跨大区联网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三峡输变电工程的稳步推进加快了全国电网联合的步伐。3)、电价改革: 在电价改革方面,“十五”期间继续通过控制工程造价、整顿并努力降低电价。主要按照逐步建立三段式电价模式,在网厂分开的基础上在发电环节引入竞争机制,上网电价按由低到高的原则实行排序调度,在竞争中以动态的方式实现同网同质同价。重点解决和形成合理的输配
14、电价格机制,在发电侧和用电侧全面实行峰谷、丰枯分时电价,形成合理的比价关系。4)、电力结构的改革: 为了改变目前电力生产结构失衡的现状,国家在二十一世纪电力发展战略中明确了在2010年左右将水电比重提高到30%的目标。为此,国家采取各种优惠政策促进西部水利建设发展,积极引导东部发达地区向西部地区投资,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此外,严格控制常规火电项目执行关停小火电政策,积极开展洁净煤燃烧示范项目、超临界机组和核电国产化项目的研究工作,在优化电源结构方面迈出切实的步伐。目前,电力等基础产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这是价格制约、需求制约的直接后果,归根到底是由国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15、所致。从近年的电力消费结构中显示出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工业用电占全社会用电比重逐年下降,由于这部分用电在全社会电力消费中所占比重最大,它的变化对电力消费的影响也举足轻重。与此相反,居民用电及第三产业电力消费比重迅速增长,居民用电比重在电力消费结构中仅次于重工业与轻工业。因此,这种情况表明未来时期我国电力需求发展趋势将以生活用电及以交通邮电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用电增长为主导。而且,在电力消费结构中居民用电需求的电价弹性最高,随着国家实施大规模城乡电网改造工程的推进、城乡用电同网同价政策的执行,这部分用电增长前景可观。综合来看,电力行业供给过剩的局面,仅是低用电水平下的暂时现象,电力发展水平还不能充分满足
16、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因为,我国人均装机容量、人均年用电量还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全国还有6000万人口尚未用上电。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电力生产弹性系数为0.91.1,而我国97、98、99三年平均值仅为0.56。“十五”计划中预计投产70007500万kW的规模,2005年全国装机容量将达到3.53.55亿kW,年发电量将达到16140亿kW.h,年均增长5%左右。因此,为保证中国经济67%的年增长率,未来几年保持0.70.8的电力生产弹性系数是完全可能而且必须的,中国的电力工业将走向稳步发展的新阶段。(四)、加入WTO对电力行业的影响 由于目前我国与国外的电力交换数量较少,因此相对于其它领
17、域,电力行业受入世影响程度相对较小,我国电力行业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从长期看,尽管总体上加入WTO利大于弊,但是也给国内电力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只有发挥优势,消除劣势,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才能提高我国电力行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发电企业利大于弊 由于发电厂的政策、资金、时间等的进入壁垒,决定了我国发电企业受入世影响较小。其所获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发电效率,降低发电成本,增强竞争力;有利于加强和国外大的电力投资商和电力运营商的交流,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利于和国外厂商合作,引进我国电力建设所急需的资金。有利于我国部分电力产品的出口;有利于
18、我国电力企业向外拓展的国际化进程;刺激国内经济的发展,电力需求增加。 入世对国内发电企业的冲击则表现在:国外电力企业进军国内市场,将对国内企业产生较大的挑战;由于加入WTO后会对我国其它如冶金、化工、汽车、有色金属等行业造成较大冲击,因此对工业用电量会相应产生较大影响。 对于发电类上市公司,总体来看,利大于弊。入世后,它们可以引进更加先进的关键设备,降低发电成本,提高发电效率,并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不过,由于入世后,电力市场的垄断将会打破,发电市场的竞争将会加剧,电价也会出现一定的下调,对电力企业的整体盈利状况会有一定的影响,并直接导致两极分化,逐步淘汰机组规模小、发电效率低的小型电力企业
19、,因此,拥有小机组的发电上市公司要么转型退出发电领域,要么及早进行技术改造,扩大装机规模(如粤电力、汕电力等),而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通过不断的兼并做大主业,将保持更加强劲的竞争力,前景较为看好,如国电电力、桂冠电力等。电力设备企业 面临挑战 我国的电力设备行业市场开放较早,世界上各大高压开关制造商早已进入中国,占领了国内一定的市场份额,所以,国内产品不会由于关税的降低而很快失去相对的价格优势。而且,加入WTO,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保护后,在合理的市场机制和价格机制下,国内价格将受到国际价格的竞争,迫使电力企业按比较利益原则,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资源,促进我国电力行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整
20、体水平的提高。 具体来看,对输变电企业,国产输配电设备由于其生产集中度低、规模小、成本高,加入WTO后在价格和质量等方面将受较大冲击;在发电设备领域,我国尚未掌握一些亚临界的发电机组的关键技术,大容量的火电、水电和核电以及新能源机组主要以购买国外机组为主;电力环保领域,国内产业也将受到较大的冲击,如在烟气脱硫方面,目前我国在30万千瓦以上的机组领域,技术尚不成熟。在30千万以下,尤其是20千瓦以下,也只有少数公司掌握了核心技术。 就电力设备行业上市公司而言,利弊现在很难说清,但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只有掌握核心技术者,才能抢得市场先机,而缺乏竞争力的普通一次设备企业,将有可能很快被淘汰。由于国家
21、电力主管部门反复重申十五期间,输变电设备只能用国产化设备,因此短期内国产输变电上市公司还不会感到压力。但对于那些自身没有核心技术,一心只靠拷贝技术的企业来说,打击无疑是致命的。目前,一些有实力的上市公司如许继电器、特变电工、平高电气等,主动和一些国际电气跨国公司在管理、技术方面的广泛合作,就是为了尽快掌握关键技术,走上国际化的轨道,这些公司的前景,应该会相对较好。至于目前的几家电力环保类上市公司,由于电力脱硫的环保关键技术几乎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国内自主开发的关键技术较少,入世后将难免受到较大的冲击。不过由于电力行业特殊的垄断性,预计该项技术的市场主要将以中外合资为主。目前,凯迪电力、龙源环保、
22、龙净环保、九龙电力等公司所运用的烟气脱硫技术主要都是引自国外,入世后他们将会加强合作,共同分享国内电力环保的蛋糕。二、电力行业上市公司分析 (一)、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基本状况 在沪深股市中,共有33家上市公司投资电力行业,其中以火力发电为主的有15家,占45.5%;以水力发电为主的有8家,占24.2%;以生产热电为主的有9家,占27.3%,还有一家以电力环保承包为主。电力行业属国家支持发展的行业,上半年先后有4家公司发行上市。今年是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一年,电力行业作为能源行业,率先进入恢复性增长,经营业绩明显好于其它行业板块。电力板块具有以下一些特征:1、平均每股收益高,绩优蓝筹股特
23、征明显。在上半年的中期业绩中,电力行业33家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为0.217元,远远高于沪深股市平均每股收益0.1075元的水平,平均高出101.8%,绩优蓝筹股的特征明显。其中申能股份、国电电力每股收益在0.50元以上,占6.25%;深能源、粤电力、漳泽电力、广州控股、明星电力、桂冠电力、龙电股份、凯迪电力等8家,每股收益在0.20元以上,占25%;深南电、惠天热电、大连热电、华银电力、内蒙热电、富龙热力等6家,每股收益在0.15元以上,占18.75%;穗恒运、韶能股份、长源电力、赣能股份等4家,每股收益在0.10元以上,占12.5%;每股收益在0.10元以下的有12家,占34.38%;去年
24、亏损的粤华电今年也扭亏为盈。按照通常的划分标准,年每股收益在0.40元以上的为绩优股,按照简单相加推算,电力行业中绩优股占30%多。如果考虑部分上市公司下半年收购资产投资收益增加,新的项目投产等因素,预计到年底绩优股的比例还将有所增加,估计会达到50%。 2、资本运作手段娴熟,资产规模迅速扩大。电力行业由于建设周期长,投资见效较慢,为了保持稳定的增长势头,许多上市公司通过收购电力机组、增发新股、大比例配股等手段,使资产规模迅速扩大,经营业绩持续增长。东北热电上市以来,不断进行优质资产重组,上市时仅有2台1.2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年供电量为1.4亿千瓦时,到99年底已拥有和经营的设备能力达57.6
25、万千瓦,是上市时的24倍;年供电量达到30亿千瓦时,是上市时的21.42倍。公司的各项经济指标,始终位于上海股市的前茅,成为典型的绩优成长股。公司今年将实施大比例配股,国有法人以实物资产全额认购,通过配股收购,装机容量增加231万千瓦,发电量增加115亿千瓦时,业绩还将呈几倍增长。粤电力7月份出资3.65亿元收购韶关粤江发电有限公司65%的股权,每年可新增利润5000万元;将增发新股8400万股,用于收购沙角A电厂二期2台300MW机组,发电量将新增35.6亿千瓦时,随着国民经济回暖,电力需求增加,公司经营业绩下半年将明显好于上半年。申能股份通过回购国家股,转让石洞口电厂的股权,介入海上油气田
26、建设,使公司的利润同比增长151%,每股收益达到0.6634元。公司已由一家单纯投资电力的上市公司,成为一家集电力、油气、金融、环保、高科技为一体的综合类投资控股上市公司,将成为国内股市中少有的成长蓝筹股。 3、向高科技领域拓展,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相结合。高新技术是促进经济超常规增长的动力,传统经济与新经济相结合,才能跟上发展的潮流。创新是企业进步的灵魂,电力行业具有介入高科技领域,通过科技创新,在体制、机制、管理等方面创新,才能创造出不断稳定增长的蓝筹股形象。由于火力发电造成的空气污染,是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利用垃圾发电,是利国利民又能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的投资项目。因此,提高环保意识,加大环保
27、投入,是电力行业的一个重要内容。深能源、深南电共同组建能源环保公司,负责投资建设总投资额为7亿元的南山区、宝安区2座垃圾焚烧电厂。龙电股份与岁宝热电出资设立新型能源公司,利用日本无偿援助的垃圾焚烧设备进行发电,顺应了国家鼓励能源开发的产业政策,具有广阔的前景。漳泽电力参股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受让北京赛迪网信息公司20%股份,在向高科技领域进军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皖能电力出资2000万元,合资设立深圳桑厦皖能高科技有限公司,河南豫能大手笔投资9000万元组建高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大连热电受让大显网络系统公司20%股权,参与组建大连寰海科技开发公司等,也开始介入高科技领域,逐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
28、。 4、雄厚的政府支持背景,良好的发展机遇。电力行业受国家政策保护,具有天然的垄断性,又是上交利税的大户,理所当然地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是电力行业能够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申能股份背靠上海市政府,深能源背靠深圳市政府,富龙热电背靠内蒙赤峰市政府等,使这些上市公司在收购资产,电力资金的筹集,多种经营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而国电电力背靠国家电力公司,是今年新进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之一,漳泽电力、龙电股份等,经过股权结构的调整,已成为国家电力公司所属子公司的控股公司,成为垄断性行业中的一个链条,也有利于公司的迅速发展。电力行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电力消费的增长一般快于GDP的增长,今
29、年以来,电力消费开始强劲回升,上半年电力消费增长10.7%,预计全年用电量增幅将达8-8.5%。广东、上海、江西等增幅都达2位数。在未来的2年中,全国电力消费将继续保持回升的势头,据国家经贸委预测,2002年用电量将比今年年均增长5.8%,沿海发达省份及西部将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电力行业的整体回升,作为行业排头兵的上市公司,增长幅度有望超过行业平均水平,保持快速健康的增长水平。(二)、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综合分析 1、火电上市公司:前后夹击 从2001年中报看,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大部分火电公司的经营将面临较大的困难。首先,宏观上看全国大部分地区电力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只有广东、浙江等
30、少数地区电力供应紧张。随着三峡工程等一大批水电工程的投产以及“西电东送”的运行,广东等地区的电力供需矛盾也得到缓解,电力市场将进入类似1995-1997年的不景气状态。另一种观点认为,随着我国电网建设的加大,输配电能力的提高,广大农村和经济落后地区的用电需求将大幅增长,这是电力公司新的利润来源。对此我们认为,这类需求对电力公司的影响较为有限。因为我国自1998年投入2500亿元开始城乡电网改造,至2000年底已经基本完成,农村等经济落后地区的用电需求的确有一定增长,但火电类上市公司的业绩并没有随之上升,火电类公司1998年至2001年的业绩并没有因城乡电网改造而大幅增长,甚至呈小幅下降的态势。因此随着全国电力市场进入供求平衡的状态,火电类公司的发展将面临较大的困难。其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