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次谈话活动可重点帮助幼儿学习围绕中心话题谈话,下次可能是重点学习围绕中心话题深入拓展小话题,在之后的谈话活动中还可能学习幼儿自己提出话题谈话,等等。另外,教师在此阶段向幼儿展示的新的谈话经验,不是用示范、指示的方法说给幼儿听,而是通过深入拓展的话题范围将这种经验逐步传递给幼儿。教师用提问、平行谈话的方法,将新的谈话经验引入,让幼儿在谈话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沿着新的思路去说,潜移默化地应用新的谈话经验,最终学会这种新的谈话经验。3. 教学范例及评析我要吃的水果(小班)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学习安静地倾听别人谈话,不随便插嘴,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2. 引导幼儿围绕“水果”这一话题交谈,能用简单的句子
2、谈论自己爱吃的水果名称、形状及味道。3. 鼓励幼儿与同伴个别交谈,并愿意参与集体谈话活动;在集体面前谈话时,要求幼儿讲话声音响亮。活动准备1. 每人带一个自己爱吃的水果,用塑料袋装好,上课前放在幼儿椅子下面。2. 另买几个水果,切成块状,上面插上牙签,用盘子装好。活动过程1. 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请幼儿品尝切好的水果,每人一小块,引起幼儿的兴趣。老师问幼儿:“水果好吃吗?你们喜欢吃水果吗?”幼儿回答后,请幼儿把自己带来的水果拿在手上。2. 引导幼儿围绕“水果”的话题自由交谈。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出话题:你喜欢吃什么水果?你带来的水果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有什么味道?幼儿手拿水果与旁边的
3、小朋友自由交谈。教师巡回参与谈话,提醒幼儿安静地听对方谈话,等别人说完自己再讲;对跑题的幼儿给予指导,用插话的方式将幼儿谈话内容集中在谈自己带来的水果上。教师注意倾听,发现讲得好的幼儿,为下一步集体谈话作准备。3. 引导幼儿拓展谈话范围。(1)集体谈论“水果”。请在自由交谈中讲得好的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教师用语言提示幼儿围绕“水果”说话,并要求讲话声音响亮,让大家都能听见。教师还要注意请语言表达水平较差的幼儿参与谈话,为他们提供在集体面前讲话的机会,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述能力。(2)教师用提问方式提出新的话题:你还吃过哪些水果?吃水果有什么好处?让幼儿围绕新话题思考自己的谈话内容。
4、此时,教师用平行谈话的方式参与谈话,给幼儿提供一定的谈话经验,注意提醒幼儿用普通话谈论。教师进行小结,使幼儿懂得吃水果有利身体的道理,最后唱“苹果歌”结束。评析该活动的目标体现了对小班幼儿学习谈话的基本要求。活动过程能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在“引出话题”这一过程中,教师采用“品尝水果”的方法导入,并在品尝的同时提出问题:”这一品尝过程中的提问策略,旨在引起幼儿对话题的有意注意,帮助其集中注意力倾听所要谈论的话题,并通过味觉的参与,唤起幼儿对水果的已有经验的形象动态体验,从而为下面的谈话做好准备。接着针对幼儿手中的水果提出问题,创设出亲切、温馨的谈话气氛。针对小班幼儿具有明显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谈
5、话特征,教师在第二环节中帮助幼儿学习结伴谈话,帮助幼儿逐步养成“有意识集中注意力倾听”的习惯。第三环节的活动拓展的是:从这一个(水果)到那一个(水果)(从特殊到一般);水果对人的益处(客体与人的关系)。目的在于帮助幼儿逐步形成定向思考:噢,原来这一话题还能从这方面谈下去!以此培养幼儿倾听和交谈的能力。二、讲述活动的教学模式:四层次教学模式帮助幼儿正确感知、理解讲述对象,根据语言环境要求,针对具体的言语凭借物的实际,组织口语表达的内容和方式,运用正规的语言风格说话,使幼儿逐步获得独立构思和表达的语言经验。第一层次:感知理解讲述对象。讲述活动的特点之一,是具有相对固定的讲述对象即凭借物,因而在设计
6、组织讲述活动时,首先要帮助幼儿感知理解讲述对象。感知理解讲述对象,主要通过观察的途径进行。教师可根据讲述类型、凭借物的特点、具体活动的要求来指导幼儿感知理解讲述对象。第二层次:运用已有经验讲述。这一层次的活动组织,要求教师尽量放开让幼儿自由地讲述,给他们以充分的机会,实践运用已有的讲述经验。可采用幼儿集体讲述、幼儿分小组讲述、幼儿个别交流讲述等形式。在这一活动中,教师的任务是:交代清楚讲述的要求;仔细倾听幼儿的讲述内容。第三层次:引进新的讲述经验。经过上一阶段“开放性”的讲述之后,教师应将活动导入“收”的程序,为幼儿引进新的讲述经验。新的讲述经验是每次讲述活动的学习重点,主要是讲述的思路和讲述
7、的方式。引进新的讲述经验的方式可以有:教师示范新的讲述经验;通过教师提示引进新的讲述经验;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新的讲述思路。第四层次:巩固和迁移新的讲述经验。讲述活动中,仅仅引进新的讲述经验是不够的,还需要提供幼儿实际操练新经验的机会,以利于他们更好地获得这些经验。因此,讲述活动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巩固和迁移新的讲述经验。巩固和迁移新的讲述经验的具体做法是:由A及B,即提供同类不同内容的机会,让幼儿用新的讲述A的思路去讲述B;由A及A,即让幼儿尝试用新的讲述方式来讲同一件事、同一情景;由A及A1,即教师为幼儿提供一个扩展或延伸原内容的讲述机会,让幼儿巩固和迁移新的讲述经验。会想办法的乌龟(大班)1.
8、 引导幼儿通过仔细准确的观察,了解图片所表现的重点内容。2. 重点指导幼儿讲述乌龟是怎样机智地躲过狗熊追捕的。3. 通过讲述活动,培养幼儿的幽默感和创造力。幼儿用书画面“会想办法的乌龟”。1. 感知理解讲述对象。(1)教师不按照顺序出示图片,而是摆乱图片顺序让幼儿仔细观察,排列图片顺序。期间教师用问题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图中有谁?它们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么样呢?(2)在幼儿初步了解图中的主要内容后,教师引导幼儿仔细地去观察。理解图片中主要角色与次要角色的神态、动作。教师可以这样提问:乌龟看见熊来追它们,脸上露出什么样的表情?熊看见乌龟是怎么想的?脸上有什么样的表情?乌龟想了什么办
9、法来对付熊?2. 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述。(1)将幼儿分成若干组进行结伴讲述。在幼儿讲述时,教师倾听幼儿的讲述,引导幼儿注意说出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细致地描述“乌龟”和“熊”的表情、动态或对话。(2)请个别幼儿到集体面前进行完整讲述。3. 引进新的讲述经验。教师完整地讲述图片的内容,引导幼儿找出教师讲的与刚才小朋友讲的哪里不一样,从而帮助幼儿归纳出:老师重点讲了乌龟怎样逃脱了熊的追捕的情节。帮助幼儿将注意力集中到所要表述的主要事件和冲突的角色身上。4. 迁移新的讲述经验。教师提出新的问题供幼儿思考:如果一只乌龟到树林里来玩,它遇到熊,怎样逃脱熊的追捕呢?让幼儿将思考的结果大声地讲出来。在幼
10、儿讲述时,教师注意引导幼儿运用刚刚获得的讲述经验(还可以这样迁移:分别以龟、熊为第一人称进行讲述,同样可以迁移新的讲述经验)。讲述的成功,关键之一在于观察仔细。为提高幼儿观察水平,教师在出示图片时,可不按顺序出图。因为大班幼儿已有了对事件发生、发展的正确的“序”的概念,因此在看图时格外认真,一旦他们发现出示的图序与事件原来发生、发展的顺序不相符时,又会激发起重新排图的欲望。在欢快、有趣地重排图序及讨论的过程中,孩子达到了“仔细、准确”观图的目的。将老师讲述与幼儿的讲述相比较,主要目的在于让幼儿看到什么是教师讲述的重点,理解这个活动要让幼儿学习讲述的方法:有重点地讲。但是在具体活动过程中,如果幼
11、儿已经能够较好地讲出重点了,甚至比老师的想像还要丰富,教师应当及时调整原有的计划,放弃教师讲述与幼儿讲述比较的环节,而直接分析比较幼儿的讲述,帮助他们掌握有重点讲述的方法。这里迁移新的讲述经验采用了更换情景的方法。同样的角色,同样的中心情节,但是更换了情景后,就将人物角色和故事事件置于不同的环境之中,也就可能有不同的事件发展过程和结果。让幼儿在讲述时练习用同样的思路讲一个新的故事。三、听说游戏的教学模式:四步式教学模式帮助幼儿按一定规则进行口语表达练习:复习巩固发音,扩展练习词汇,尝试运用句型。在听说游戏中提高幼儿积极倾听的水平,培养幼儿在语言交往中的机智性和灵活性。第一步骤:设置游戏情景。这
12、一步骤的主要目的在于向幼儿展示听说游戏的氛围,引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教师应调动一些手段去设置游戏的情景,一般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一是用物品创设游戏情景;二是用动作创设游戏情景;三是用语言创设游戏情景。第二步骤:交代游戏规则。这一步骤的活动实际上是教师对幼儿布置任务,讲解要求的过程。教师在交代游戏规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注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第二,注意讲清楚听说游戏规则要点和游戏的开展顺序;第三,注意用较慢的语速进行讲解和示范。第三步骤:教师引导游戏。教师带领幼儿开展游戏,是一种以教师为主角指导幼儿游戏的过程。在这一段时间内,教师在游戏中充当重要角色,可以主宰游戏的过程。幼儿此时
13、参与活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部分地参与游戏;另一种是全体幼儿参加游戏的一部分活动,待幼儿熟练掌握游戏后再完全参加游戏。这一步骤有利于幼儿在活动进展过程中熟悉游戏规则,进一步理解游戏的程序,掌握在游戏中运用语言交往的思路,从而为独立开展听说游戏做好充分准备。第四步骤:幼儿自主游戏。在幼儿自主游戏的阶段,教师可以放手让幼儿自己开展活动。此时,教师已从游戏领导者的身份退出,处于旁观的地位。观察幼儿游戏时,应注意对个别不熟悉规则的幼儿进行及时地指导点拨,帮助这些幼儿更快地加入到游戏的队伍中去,真正成为游戏活动的一员。同时,教师也须要注意发现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和纠纷,及时予以解决,以免因角色
14、分派不当或其他问题影响游戏顺利进行。幼儿自主游戏活动可以根据每一个听说游戏的具体要求来考虑适当的活动形式,可以以集体活动的形式进行游戏,也可以以小组形式开展游戏,还可以一对一结伴进行游戏。采用何种活动形式,取决于幼儿参与活动的最佳效果。顶锅盖(中班)1. 要求幼儿发准“盖(gi)、怪(gui)、菜(ci)”等容易混淆的字。2. 培养幼儿集中注意倾听,迅速把握语言信息的习惯与能力。3. 提高幼儿语言表达和动作反应的敏捷性。1. 小铝锅盖一个(锅盖中心最好有个孔)。2. 丰富幼儿对有关菜名的经验。1. 设置游戏情境。(1)教师出示锅盖,用手指顶着锅盖的中心孔,口念游戏儿歌,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游戏气
15、氛,引起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附游戏儿歌)。(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念游戏儿歌,练习发准“盖、怪、菜”等字的音。2. 交代游戏规则。教师向幼儿讲解游戏规则:(1)幼儿必须边念儿歌,边用食指顶着“手掌锅盖”。(2)儿歌念完,“手掌锅盖”才能去抓顶着锅盖的食指,同时食指也要赶紧缩回,不让“锅盖”抓住。(3)若被抓住,就要问“烧的什么菜”,被抓住的幼儿必须说出一道菜的名称,方能与“锅盖”交换角色,然后游戏继续进行。3. 教师引导幼儿游戏。(1)教师扮锅盖,组织引导幼儿玩“顶锅盖”游戏。游戏时,教师手掌平放,手心向下做锅盖,请35名幼儿上来分别伸出食指顶着“锅盖”。然后大家一起念游戏儿歌,念到“噗!一口
16、风”时,可做吹风状,以增加趣味性。儿歌一念完,教师迅速去抓顶锅盖的食指,同时,幼儿的食指赶紧缩回。如被抓住,教师问“烧的什么菜?”,幼儿答“炒菠菜”等。交换角色,再进行一次游戏。(2)教师组织幼儿每人用一只手做锅盖,另一只手顶锅盖,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练习游戏中的语言,从而让每位幼儿都能亲身体验和感受游戏的整个过程和具体规则。4. 幼儿自主游戏。教师组织幼儿采用两两相对结伴和以小组为单位的形式玩“顶锅盖”游戏。教师观察全体幼儿活动的情况,对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使每个幼儿都能与同伴在一起愉快地游戏。活动延伸在幼儿比较熟练地玩上述游戏之后,教师可采用提问的方式,根据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
17、引导幼儿说出各种菜肴的名称。如问:“小朋友,你吃过什么菜?你最喜欢吃什么菜?它是用什么做的?”使幼儿不仅流畅地说出各种单色菜的名称,而且能够说出多种配料的炒菜、凉菜及汤类菜,不断丰富幼儿对菜肴名称的表述,如西红柿炒鸡蛋、腰果炒虾仁、糖醋排骨、清蒸鳊鱼、麻油拌黄瓜、紫菜鸡蛋汤等,从而使“顶锅盖”游戏的内容更丰富,达到不断提高和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附:游戏儿歌顶锅盖顶锅盖,油炒菜,辣椒辣了不要怪。噗!一口风,二口风,三口风。本案例所创设的游戏情境,不仅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而且也能使幼儿基本了解一些游戏儿歌的内容。交代规则时,采用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的方法,讲解的语言较简短,这样幼儿能听懂并理解
18、游戏规则。教师担任主角带领部分幼儿完整地开展游戏,引导幼儿进行问答练习,目的是使全班幼儿都能完整地观察到游戏的整个过程。在此基础上再安排幼儿自己独自扮角色进行自问自答活动,这种做法又给每个幼儿都提供了实践和练习的机会。幼儿自主游戏这一步骤,能不断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和与同伴友好合作交往的能力。四、文学活动的教学模式(一)感知学习的模式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语言文学作品,感知理解语言文学作品,培养幼儿有意识倾听的能力。(1)引出主题。即采用适合幼儿特点及该文学作品特点的方式引出作品的名称,介绍作品中的角色等。(2)欣赏作品。教师可采用不同的方式让幼儿欣赏作品,根据作品内容的难易程度,或者采用比较直
19、观形象的幻灯,或者使用挂图,或者配以桌面教具,辅助进行作品的教学。如果作品内容比较浅显易懂,也可直接给幼儿朗读作品,减少琐碎麻烦的程序。(3)谈话讨论。用提问的方式组织幼儿讨论,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的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倾向,尤其是注意用联系幼儿个人经验的问题或假设性的问题引导幼儿深入思考和想像。不强调让幼儿机械记忆背诵文学作品内容,减轻幼儿在学习时的短时记忆负担,以便他们将注意力更多地投向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思考。(4)欣赏作品。在这种模式的教学中,不要过多地重复讲述作品,以免使幼儿失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故事类作品以讲两遍为宜。诗歌绿色的世界(小班)1. 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画面内容,体验诗歌所展示的
20、大自然的美和快乐的情绪。2. 引导幼儿用诗的眼光观察周围生活,大胆进行艺术想像。让幼儿先熟悉幼儿用书画面“绿色的世界”。1. 教师出示图片,朗诵一遍诗歌,并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绿色的世界”。2. 教师提出下列问题:这首小诗说了什么?绿色的世界都有些什么?让幼儿讨论。3. 提问讨论后,教师取出绿色眼镜或绿色透明纸,让幼儿戴着试看周围的世界,对“绿色世界”有个感性印象。4. 教师再进行第二遍诗歌朗诵。让幼儿拿着绿色透明纸看看周围的事物,边看着边跟着老师学念。朗诵之后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一切都变成绿色的呢”,“你戴上绿眼镜后看到什么东西变绿了”。欣赏诗歌前,让幼儿先熟悉一下幼儿用书画面,对“绿色的
21、世界”有个感性认识,教师朗诵诗歌时,幼儿便会跟随诗歌寻找画面。第二步教师所提问题比较笼统,目的是让幼儿将印象深的内容反映出来即可。教师准备了绿色眼镜或绿色透明纸,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再次欣赏作品时所使用的方法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二)理解体验的模式帮助幼儿深入理解体验作品的内涵,让幼儿切身地感受作品中所展示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提高幼儿用多种手段表现作品的能力。(1)欣赏、谈论作品。唤起幼儿对已学习、感知过的作品的回忆,让幼儿围绕着已学的文学作品去思考,去表达。(2)创设情境。可以采用观察走访的活动方式,让幼儿接近了解与作品内容相关的自然或生活情境;也可以在活动现场特意为幼儿创设与文
22、学作品内容相关的情境。(3)表现作品。表现作品的方式有表演游戏、歌唱、美术活动等。教师应引导幼儿投入地去表现、反映作品的内容和情绪,鼓励他们创造性想像及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提高幼儿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童话故事:会唱歌的生日蛋糕(活动二)(中班)1. 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品展示的神奇的情节和天真美好的人物形象。2. 帮助幼儿感受作品欢快积极的情感基调,懂得“使别人快乐的人自己也快乐”的道理。3. 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幼儿表现作品的能力。1. 头饰若干,幼儿用书面画“会唱歌的生日蛋糕”。2. 各种材料,包括纸、油泥、水彩笔、泡沫塑料、吹塑纸等。1. 组织幼儿讨论:小熊是怎样为外婆过生日的
23、?在作品的原有的基础上,发挥幼儿的想像力。2. 开展游戏活动。设置小熊家、外婆家的场景。设置几个家,取决于班上小朋友的人数,以每人都能参加活动为宜,并为他们提供头饰、油泥、纸张等物品。3. 游戏中,幼儿三五结伴,学习分配角色、扮演角色,教师运用外部指导法,促进角色之间的语言交往。这里安排的故事表演游戏,主要是让幼儿通过扮演童话中的角色,模仿角色的言行,再现童话中人物活动的情景,以此来体验人物活泼、勤劳、爱关心帮助别人的心理过程。游戏中,能让幼儿自主游戏,充分地、创造性地表现作品内容。(三)迁移仿编的模式帮助幼儿将文学作品内容整合纳入自己的经验范畴,使得他们的直接经验与文学作品的间接经验实现双向
24、的迁移,提高幼儿的迁移、创造能力。在仿编活动开始时,教师可组织幼儿再次欣赏作品,并对将要仿编的作品做简单的讨论,引导幼儿注意仿编的关键问题。例如,教师组织幼儿仿编诗歌“绿色的世界”,就可以让幼儿谈谈“为什么在这个孩子的眼里,世界是绿色的”,“假如戴上其他颜色的眼镜,世界会变成什么颜色”。(2)启发想像。教师可视情况通过示范启发幼儿想像。仍以“绿色的世界”为例,老师可戴上红色眼镜,把诗歌编成“红色的天空红色的房子红色的小朋友红色的面孔这儿一片红那儿一片红到处都是红、红、红”。教师的示范在启发幼儿的想像的同时,又能帮助幼儿将自己的想像纳入一定的语言框架结构之中。(3)自由仿编。为了帮助幼儿熟练掌握
25、思路,教师可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具,让幼儿借助于某一图片或实物来仿编。如果是仿编“绿色的世界”,可以向幼儿提供其他各种颜色的眼镜(例如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自制的玩具眼镜),让幼儿戴上这些眼镜来看周围世界,然后仿编诗歌。等幼儿熟练地进行想像并仿编出诗歌后,教师可取消直观教具的使用,要求幼儿脱离实物或图片去想像与仿编,一步步地引导幼儿掌握仿编诗歌与散文的方法。(4)串联与欣赏。在幼儿分别编出自己的诗或散文段落后,教师可引导幼儿将原来的诗歌、散文(如果散文较短,容易记的话)复述下来,然后将幼儿仿编的段落加上去。有的诗歌散文原文有总结句,可以用总结句来结束全文。教师在幼儿仿编时,应随时注意记下幼儿仿编的内容。
26、教师可以采用在黑板上或纸上随手画记的方法,以便总结欣赏时指引幼儿将仿编段落一段一段地加到原来的诗歌后面上去。仿编散文:秋天的雨(大班)1. 在幼儿欣赏理解作品画面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理解作品的情感倾向和一些特别的语言表现方法。2. 让幼儿学习按照散文的结构形式,运用个人的经验想像画面内容,仿编新的散文。1. 为散文配上音乐、音响(雨滴声等)。2. 美工材料:纸、彩笔、颜料、树叶等。1. 教师帮助幼儿复习散文后揭示,散文主要的三个画面说了“秋天的颜色”、“秋天的气味”和“秋天和冬天的准备”。2. 引导幼儿从自己看到的秋天的色彩,用 “我看到”的句型来简括自己所叙述的内容,接在“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
27、缤纷的颜料”之后。3. 启发幼儿思考自己闻到的秋天的气味,用“我闻到”的句型来表现自己所叙述的内容,接在“秋天的雨,有非常好闻的气味”之后。4. 再引导幼儿想一想:“秋天向冬天过渡,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包括人怎样准备?”要求用“我见到”的句型来叙述这样的内容,接在“秋天的雨,有一支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之后。教师在指导幼儿仿编时,用一张大白纸写下三段的开头,然后随手记录下幼儿的仿编内容。当幼儿仿编结束,教师将新编的“秋天的雨”完整地念给幼儿听,供幼儿欣赏、评价。在仿编活动开始时,教师组织了幼儿对将要仿编的作品简单的讨论,引导幼儿注意仿编的关键问题。接着教师带领幼儿适当地复习散文,将幼儿的想像纳入一定的语言框架结构之中。然后教师采用集体仿编的方法,启发幼儿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仿编,因为这篇散文比较长,幼儿很难独立完成。教师在指导串连和总结时,用大白纸记录幼儿的仿编内容,并且及时加以整理,最后形成完整的散文念给幼儿听。这种方法有利于让幼儿充分地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和成功感,并且可以使他们看到集体合作的成果。五、早期阅读活动的教学模式:四环节教学模式帮助幼儿初步认识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对应关系,使幼儿萌发出接受书面语言的最初步、最根本的情感倾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