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30.72KB ,
资源ID:16588846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58884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点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点Word下载.docx

1、人的听觉器官 外耳:耳廓和外耳道,直通鼓膜,将声音由耳壳传到鼓膜,谐振频率3000。中耳:由感觉振动的鼓膜、听小骨容纳鼓膜及听小骨的鼓室构成。内耳:由耳蜗等组成,后者内部充满淋巴液,掌管听觉的耳蜗部分为听觉神经。狮子吼多响才有杀伤力?响度是一个主观指标,表现为波形的幅度不同。声压级:以基准声压作为参考所得的以分贝值表示的量。听阀:声压级0,声压为基准声压。可听阀:人能承受的最大声压,声压级120。响度也和频率相关。100,40。动态范围:最大和最小声压级之差。120:70人们对声音高低的感觉音调主要与频率有关,且与变化的对数成正比。 次声:低于20超声:高于20 调幅广播:低于4.5音色对频率

2、和强度的综合反应基波和多种谐波构成一种声音 幅度最大、频率最低的称为基波幅度较小、频率成整数倍关系的正弦波称为谐波 最终构成一个非正弦波听觉的方向感人根据双耳听到的声音在时间上、强度上和相位上的差异来判断声源的方位。低频率:声强无差别,时间有先后 高频率:声强有差别。连续音:根据相位判断,但高频时不绝对。人的水平向判断力远超垂直向判断力。听觉灵敏度从忍者说起人耳对声压、频率和方位细小变化的判断能力称为灵敏度。响度:声压变,判断力亦变。大于50,级差1;小于40,级差1-3跟频率和强度相关。1000、40,级差3;低频、低声压,则级别增大。可通过训练提高,随年龄降低,高声压亦有负作用。第三节 无

3、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无线电广播技术是关于无线电广播发送设备的技术,广播发射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所以广播发射机的首要任务是把要传送的音频信号通过一定的方式调制在载波上,并放大到额定的功率,然后利用天线以电磁波的方式发射出去,在一定的覆盖范围内利用接收机就可以收听到声音广播。无线电波的产生由频率很高的交变电流通过天线辐射的结果,又称为电磁场。如天线中有高频率电流在不停变化,则附近空间的电场也随之变动,在变动的电场周围产生变动的磁场,磁场周围产生变动电场,形成交替的电磁场运动,并像波浪一样不断地向前推进。传送广播和电视节目,还可以用来通信、传真,发现目标,导航,无线电遥控和遥测。频率和波长波在每

4、秒钟内变化的次数称为频率,单位为。千 兆1*10/6 吉1*10/9普通交流电网供给的电流频率是50。3*108 m 电磁波每变化一次所占据的长度称为波长,单位m。= 频段的划分广播电视所占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称为频段,所占波长范围称为波段中波526.51605.5(波长570187m),国内广播短波2.326.1(波长13011.5m),国际广播甚高频()米波,主要用于电视和调频广播特高频()分米波,主要用于电视微波可分为特高频(分米)、超高频(厘米)、极高频(毫米)电离层和电波电离层:地球上空60公里以外,白天可分三到四层D、E、F1、F2,夜间只有E、F2层。D层对中长波有强烈吸收作用,衰

5、减很大电离层对短波的吸收很小,主要是F2层反射,存在衰落现象 超短波可以穿出电离层很远传播路径和特点天波:经过电离层反射后到达接收点的电波 空间波:经过对流层在自由空间传播的电波地波:沿地球表面传播的电波微波:像光线,可为抛物面形。可建微波站接力传播或靠卫星中波:功率越大、则越远,通过塔身发射,4/1波长,约传200短波:地面吸收强,传几十,靠天波则距离达上万,发射功率很小超短波:仅靠空间波,直线传播,仅几十,天线高传输网和覆盖网转播台:将接收到的广播电视高频信号改变频率或频道后转发。同步卫星:利用上面的转发器,将地面上行站送来的节目以小功率转发给地面,以覆盖全国。由卫星地面站接收手,传给发射

6、台发射出去。对我国效果显著。发射台的构成条件1:天线长度和电波波长相对应,才能有效发射;条件2:具有一定频率的电磁场才能发射,必须利用较高频率电波。核心设备发射机:调制载波、放大功率馈线和天线:前者将已调制载波送到天线,天线将能量转化为电波并发射辅助设备:冷却、调试监测控制台和配电系统模拟调制和解调技术调制:声音传声器音频电信号载运于高频交变电流无线电波发射载波:受调制的高频交变电流调制信号:调制载波的音频信号。解调:调制的逆过程,在接收机里完成,即把调制在载波上的音频信号设法还原成原来的电信号的过程。三种模拟调制方式:调幅、调频、调相,在广播电视实践中,以前两者为主。调幅:使高频载波的幅度按

7、音频或视频信号变化的调制方式,用表示。第一代广播技术。调频:使高频载波的频率按音频或视频信号变化的调制方式,用表示。第二代广播技术。数字调幅或调频:第三代广播技术。频谱任何信号都可以分解为不同频率的正弦波信号之和,所谓频谱,就是按频率分布情况组成的各正弦波分量的振幅。信号的正弦波分量的最高与最低频率之差,就是它的频率范围,简称“带宽”或“频宽”调频的特点优点:可限幅、失真小、信噪比高 频带宽、音质好 效率高、成本低解决了频率不够分配问题缺点:覆盖范围有限 “门限”效应、弱信号接收差 仍受寄生调频干扰(汽车、飞机)接收机原理调幅:分为直接放大式和超外差式接收机,由于后者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工作稳

8、定,是目前主要方式;调频:单声道调频接收机也采用超外差式,原理基本相同。中频:调幅465K,调频10.7M。接收机性能指标频率范围:中波、短波2.3-26.1M、调频88-108M;噪限灵敏度:信噪比26下接收微弱信号的能力;选择性:从复杂信号中选择有用信号的能力;输出功率:最大输出功率和额定输出功率;整机频率特性:在音频频率范围内的响应特性。第四节 立体声和电声器件层次分明,具有立体感(深度感和方向感)的声音效果,就是通常所说的立体声。在广播技术中,包括立体声广播、立体声录音、立体声重放。立体声的生物基础双耳效应:人利用自己双耳判断声音方位的能力,耳壳效应:依靠耳壳的形状特点来辅助判断声源方

9、位的能力。通过保留人耳能够对声源进行定位的因素,使人能够产生幻觉声源(声像)怎样制造声像?经过从全面传声中央传声三声道传声二声道传声的程。调频立体声调频立体声可以说是结合了单通道调频广播和立体声音响技术而实现的广播革命,使广播达到了人类听觉全面仿真的程度。立体声接收机与单声道调频接收机差别:信号的加重与去加重制拾音方式双声道立体声采用两个传声器拾取声音。它们的放置方式构成了不同的立体声拾音方式。制:法国人提出的最早的录制立体声的方式,用两个型号、性能完全相同的传声器并排放置于声源前方特点:便宜,但存在中央声后移和漏斗现象,间距不应太远获太近。英国人提出的现代拾音方式,采用两只相同传声器,使其成

10、一定的角度一上一下紧靠排列。特点:声源传到时几乎不存在时间差、只有声强差。通常将之装在一个壳体内,构成重合传声器为双指向时,夹角一般90度;可大于90度,但太大又会导致中部声源拾音不佳。丹麦人提出,将双指向性传声器与一个任意指向传声器一上一下紧靠,双指向为横轴、任意指向朝前。后者获得与单声道拾音相同的和信号(M),前者为左右声道差信号(S),然后再将和差信号经电路转换成左右声道。两传声器频率响应匹配,也常安装一个壳体内。信号精确且兼容性好。模拟人头制拾音将两传声器放置在用塑料等做成的模拟人头的双耳部位,分别作为声道信号。产生既有声强差、又有时间差的信号。使用耳机收听效果好,但使用双扬声器放音立

11、体声效果(尤其高频声像)将很差。传声器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相应电信号的换能器件,将声音振动变成相应的电流变化,首先将声波转化为机械振动,再将振动转化为电信号,因此,包括声波接收器和力/电换能器两部分。指向特性:早期无指向、后期双指向和单指向,目前心形最多,无线型也日益广泛。按接收原理:声压式和压差式、复合式。传声器类型动圈式 电容式 驻极体式 无线传声器传声器的技术指标灵敏度 频率响应(频率范围) 指向特性固有噪声:决定了能接收的最低声级,决定拾音下限。非线性失真:在强声压作用下传声器输出电压会产生一些非线形失真,这允许的最大值时所对应的电压级称为最高声压级。决定了拾音上限。使用和维护近讲效应 指

12、向特性 正确选择 切换开关:指向、音质、电平衰减、阻抗变换三防:防风、防潮、防尘、防干扰 防风罩:带微孔的泡沫塑料防风罩、金属网防风罩扬声器简称喇叭,是电能转换成声能的换能器件,效率仅为515%。高保真放音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目前使用最多的是电动式扬声器,包括纸盆式、球顶式、号筒式等。性能指标:频率响应(不等于频率特性)、辐射特性、失真、效率扬声器箱(音箱)将一个或数个扬声器都装在扬声器内,以便提高扬声器辐射、尤其是低频辐射的能力。敞开式音箱:障板和共鸣器的结合,后面开启或开孔;不能发出丰富的低音,但为了保证一定的低频特性,需有足够尺寸。音箱封闭式音箱 在前者基础上加上后盖,只有一个扬声器孔和

13、一个小的泄漏孔(保持气压平衡)。箱内装有吸音材料以削弱反射。反相声波无法传到箱外,防止了干涉现象的产生,使低频响应得到改善。功率浪费多。倒相式音箱 在封闭式基础上适当部分开孔,使反射达到180度,声波同相叠加,从而加强了整个系统的声辐射效果。因为效果主要发生在低频,故称“低频倒相箱”。体积更小,增加低频下限而不降灵敏度。易低频拖尾第六节 广播中心技术 广播中心是广播电台的核心,是广播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节目制作中心和播出控制中心两部分。节目制作中心:节目的发源地和主体。 播出控制中心:广播中心最主要的技术部门。播音室(录音棚)基本要求:有适当混响时间、并且声音扩散均匀;应能隔绝噪声

14、种类:自然混响(30001.5)和强吸收的短混响(0.2-0.8,200.4)隔音措施:地点选择,墙壁、门、窗、声锁、不平行窗、天花板、浮岛控制室利用调音台对播音室送来的节目信号进行放大、音量调整、平衡、混合等加工和监听。要求:一定的空间和混响时间。 语言播音室一般比音乐播音室简单调音台输入部分:以每个输入通道为一组,垂直排列,由信号选择开关、前置放大器、音质均衡器、声像移动器和电平控制器(滑动和旋转式)等构成。4倍输出部分:有多个输出通道,包含调音电路(混合放大器)、主音量控制、监视仪表等。监听:由监听输入和输出组成,各有功能;实际也由开关矩阵和混合放大器组成。指标:增益、频率特性、噪声、失

15、真数字调音台区别:数控台没有音频信号通过,数控部分的功能实际上是将普通台上各种控制键、钮和推子的状态由计算机改为数字信息对音频处理柜进行遥控。音频处理柜:包含了所有的音频处理电路,从数控台接受数控信号,然后对音频处理。信号实现通路最短,提高了声音质量。语言节目的制作以语言为声源的拾音和制作。 新闻中心具有特殊意义计算机系统有倍增作用 最简单的录音系统文艺节目的制作艺术再创作,对录音师要求高 演播室有一定要求单点拾音(合唱类节目) 多点拾音(轻音乐)实况录音提前准备,应有周密计划和安排 设备要求:轻便、牢固大多使用转播车和小型流动设备节目的音质评价由音质评价用语、审听室性能、评价用电声设备要求、

16、评价方法组成清晰、平衡、丰满、圆润、明亮、柔和、真实各类设备应达到专业级声学特性、混响、噪声、设备和人员方位七人小组,综合打分法第二章 电视基础知识光的基础知识 电视广播过程 广播电视发送系统 彩色电视基本知识 电视中心技术第一节 光的基础知识单色光:单一波长和波谱宽度小于5的光称为单色光,又称谱色光。复合光: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的光。使人眼产生混合色,又称非谱色光。如白光,最大的白色光源是太阳,阳光含有所有光的波长成分。人眼能够感知直射光、反射光和透射光光源和色温(1)一个光源发出的光由许多不同波长的谱色光组成,并且不同波长的光辐射功率也不一样。连续光谱:在一段波长范围内都有能量辐射; 线

17、状光谱:只在若干波长点上有能量辐射。日光在可见光范围内辐射功率分布较均匀;钠灯属于线状光源,发出特定黄色。等能白光源:在可见光范围内辐射功率完全均匀的假想光源,是人为规定的基准白色光源。光源和色温(2)绝对黑体:能完全吸收入射光的物体。当被加热时,能辐射出连续光谱,所以其光谱能量的分布只与温度有关。色温:绝对黑体在一定光色下的绝对温度。色温表示光源的光谱特性,而非光源的实际温度。阳光 早晨 2000K 白天 4800K 中午 6000K 钨丝灯 2854K 卤钨灯 3200K光源和色温(3)标准光源A:色温2854K,带橘红色,钨丝灯在2800K时发出的光。能实际实现。B:上午10点和下午4点

18、的直射阳光,不偏向任何色调,但不能用人工方法直接获得,由A光源通过滤色镜获得。C:近似于阴天的漫射光,略带蓝色,6800K,仅在自然界存在,间接获取法同上。D65:白天的平均照明光,6500K,目前彩色电视中应用最普遍的光源。E:等能白光,不实际存在,5500K。视觉机制:光-视网膜-光敏细胞-神经冲动-大脑锥状细胞:感光灵敏度较低,在微弱光线下不起作用,属于明视觉细胞能辨别出光的颜色,使人们能够感知自然界中绚丽多姿的色彩在黄斑区内分布密集,分辨景物细节的能力很强杆状细胞:感光灵敏度高,在暗淡环境也能感觉出景物的轮廓,属于暗视觉细胞没有辨色能力,只能判断景物的黑白层次相对稀疏分布于黄斑区之外,

19、只能辨认轮廓,细节能力差视敏特性指人们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灵敏度的特征,即对于辐射功率相同的各色光具有不同的亮度感觉。明视觉:最亮的光是黄绿光(波长555),感觉最暗的光是红光和紫光暗视觉:最亮在507处。 视敏函数和相对视敏函数人眼的亮度视觉范围定义:人眼能够感受到的亮度范围 总范围达10的九次方(光亮度单位)暗适应:瞳孔放大4倍,光通量16倍,椎状细胞转换为杆状细胞工作,时间几分钟亮适应:数秒钟同一时间感受到的亮度范围。亮度适中时为1000:1,当平均亮度较高或较低时,只有10:1,一般为100:1视觉惰性和闪烁感觉视觉惰性:视觉建立和消失的延迟。分为消失惰性和建立惰性,前者又称为视觉暂

20、留特性,比后者时间长,一般在0.05秒与0.2秒之间,与光脉冲强度有关。画面出现连续感的重复频率称为融合频率,1620闪烁感觉:当脉冲光源的重复频率不太高时,人眼会跟随光源的变化产生一明一暗的感觉。重复率提高,闪烁感减轻临界闪烁频率:不引起闪烁感的最低频率,主要因素:背景亮度、光源亮度、明亮时间占空比物体的颜色发光体: 即光源,颜色取决于自身的光谱功率分布,以直射光的形式被感知不发光体:通常所说的物体颜色 颜色由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谱功率分布决定决定因素:一,物体本身的发射特性或透射特性 二,照明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亮度:彩色光作用人眼而引起的视觉上的明亮程度。复合光的亮度等于各分量光的亮度之和色

21、调:彩色的颜色类别,它是决定彩色本质的基本参数。饱和度:颜色的深浅、浓淡程度,谱色光是饱和度最高的彩色,掺入的白光越多,饱和度越小,也称为色纯度。色调和饱和度合称为色度,彩电传送的彩色图象,即是指传输的每个像素的亮度和色度。三基色原理用三种不同颜色的单色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可得到自然界绝大多数色彩。具有这种特性的三个单色光叫做三基色光。具体内容:a,绝大多数彩色可以由三基色按一定比例混合而得,反之也成立;b,三基色必须相互独立,不能是其他基色光混合产物;c,色度由混合比例决定;d,可任意选择基色。补色,一种颜色与某颜色以适当比例混合时,可产生白色或灰色。三基色原理是彩电得以实现的理论基础。混色

22、法:混合基色以获得彩色 包括相加混色法和相减混色法相加混色:光源色光的相互混合,其中以光谱混色最简单。其次是时间混色法、空间混色法、生理混色法相减混色:在彩印、绘画中采用,利用颜料、染料的吸色性质(补色)来实现。常用品红、黄、青,对应补色绿、蓝、红第二节 电视广播过程根据人的视觉特性,利用光学原理及无线电原理远距离传送静止图片和活动影像的系统。像素:组成图像的元素,具有亮度信息和空间位置。由摄像 、传输、显像三部分组成关键:将活动图像变成电信号和电信号复原图像的传送同时制传送:将图像的所有像素同时转换成电信号,并同时传送。每个像素占用一个通道。技术和经济上不现实,没有实现。顺序制传送:按照一定

23、顺利将像素的光学信息轮流转换成电信号。所有像素只占用一个通道 当前的主要传输方式。关键在于转换开关能否同步。摄像原理摄像管的光电转换原理:利用光敏靶的作用和电子束的扫描来实现光电转换光敏靶:将光学图像变成电子图像,然后通过电子束的扫描变成电信号电子枪:产生高度聚焦的电子束,射向光敏靶,最后形成图像信号电流输出的光电转换原理:在感光面上分布有大量独立铝电极,在光的作用下产生电荷行间转移方式:结构简单、体积小、价格低、但容易拖尾帧行间转移方式:无拖尾,但结构复杂、昂贵显像原理显像:将电信号变化为光信号显像管的组成:荧光屏、电子枪、偏转线圈基本上是摄像的逆过程闪烁感的消除:放映电影时每幅图像连续出现

24、两次,传送电视时每帧分两次传送,每次为一“场”,每秒传送五十场。电子扫描将图像转变成顺序传送的电信号,电视中就是电子束从左至右、从上到下轰击荧光屏的过程。逐行扫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然后反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扫描周期。隔行扫描:把每帧画面分成两场来扫描,先扫奇数场、再扫偶数场;关键是保证偶数场正好镶嵌在奇数场之间。 参数:总行数625(显575)图像的分解力分解力:电视系统传送图像细节的能力。通常以能分辨的黑白相间的线数表示。垂直分解力:沿图像垂直方向系统能分解的像素数(水平线数),取决于图像状况、每帧显示行数、隔行扫描性能等。水平分解力:沿图像水平方向系统能分解的像素数,与电子束孔径相对于图

25、像细节的大小有关(孔阑效应)。同等长度内水平分解力等于垂直分解力时图像质量最佳。第三节 广播电视发送系统电视台即广播电视发送系统,将电视节目进行选择控制,调制在高频上,由天线辐射出去。图像信号的产生部分:摄像机等节目的各种来源,如电视电影、录像机、现场直播设备和测试信号发生器等。中心机房:对视频图像信号和音频信号进行处理与切换。发射机房:将视频信号和伴音信号分别调制图像载频和伴音载频信号,形成已调的射频信号,再输送到发射天线。发射天线:将能量以电磁波形式辐射出去。高频电视信号全电视信号:频宽6,使用调幅方式伴音信号:频宽从几十到15,调频方式,两边各保留250的带宽。高频电视信号:将前两者组合

26、成高频信号,频宽8,图像占7.25,伴音占0.5。频段和频道的划分:间隔8,米波段(甚高频)1-12频道,分米波段(特高频)13-68频道。电视差转机使用区域:中小城镇、边远山区等缺乏微波接力传送,也不具备卫星直播条件的区域。功能:将接收到的其他电视台节目经过处理,变换到所需的频道并加以功率放大,用天线向指定方向传送。功率等级和频道范围按需要决定。组成方式:二次变频和直接变频式,我国多采用二次变频式。电视播出系统的特点和要求不可重复,不间断运行,规模和信号源日增,处理任务多且重,进行同步和同相调节。设计要求:可靠性,操作方便,具有应急处理能力。控制方式:集中控制方式,把多个频道合成一个播出系统

27、;分散控制方式,每个频道组成一个播出系统。第四节 彩色电视基本知识传送与接收彩色图像的系统 彩色三要素:Y、F 图像的分解和组合是关键基本过程:在摄像端将彩色光学图像进行分解并转换成三基色电信号;然后按特定方式编码成一路彩色全电视信号,传输到接收端,接收机将彩色信号解码并恢复成三基色电信号,并利用混色法还原原始图像。图像的分解和还原分解:利用分光系统将图像分解成r、g、b三基色,然后利用光电转换器件和扫描将他们转换为相应的三基色电信号。常见的分光系统:双向分色镜系统和分色棱镜系统。前者由两个全反射镜、两个双向分色镜,三个滤色片组成。还原:利用相加混色原理,较多使用空间混色法。常用设备:、彩色:荧光粉的混色作用,电子枪可发射三条电子束三枪三束管和单枪三束管兼容问题兼容的含义:双向兼容。基本条件:彩电信号须包含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 频带宽度必须相等扫描参数应相同 尽量降低色度与亮度的互相干扰彩色电视制式美国1954,第一个成功的兼容制彩色电视制式,对信号的相位失真比较敏感,容易色调失真,对发送端与中间传送设备要求比较高。(日本 、加拿大)西德1967,在英联邦和中国得到采用,克服的相位敏感性,但接收机电路复杂。法国1966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