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第一节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及其分界线。识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识读“北方地区图”;理解北方地区主要的山脉、高原、平原及其分布特点;了解黑土地和黄土地的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方式。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介绍家乡的活动,掌握四大地理单元的差异;通过“图片+说明”、播放视频的方式分别介绍黑土地和黄土地的位置和主要特征,再通过相关活动让学生概括出自然条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土地、热爱国土、热爱祖国
2、大好河山的热情,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的情感教育。教学重点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教学难点综合、根据、归纳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教学时间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同学们,经过一个长长的暑假,新的学期又开始了,不知道同学们在这个暑假到过哪些地方呢?又见到过什么有趣的事情?能跟大家一起分享吗?学生七嘴八舌:略上课请同学们翻开书本首页,这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景观图。请结合图片进行讨论,你在当中看到了什么?又联想到哪些方面呢?假设你是来自上述的四个区域的人,你会怎么介绍“自己”所在的家乡情况呢?我们请四个小组的代表来模拟一下。学生活动一组: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阔,耕作易于机械化操作,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
3、高。二组:南方地区主要土地是红土地,丘陵较多,平原少,所以人们耕种主要在一些低级的丘陵和小平原进行,一般是精耕细作的。三组:西北地区有辽阔的草原,马牛羊特别多,所以我猜农业是畜牧业为主。四组:我看到青藏地区高山冰雪覆盖,雪山连绵,反映青藏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是世界屋脊。教师总结正是由于区域的差异性较大,而同一区域内相同或相似性较多,所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单元,分别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活动完成书本P.3活动。过渡首先我们学习了解的是北方地区。展示北方地区图。(引导学生找出我国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主要地形区。)师生互动.让学生找出北方地区所管辖的省级行政区,并分别说出
4、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2.在图5.2中,找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秦岭、太行山、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渤海、黄海、黄河、淮河、黑龙江、松花江。3.让学生自读课本P.45内容,整体感知北方地区的地理环境。提问根据所了解到的知识,请归纳出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并出示表格: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经济特点位置范围主要地形区农业工业秦岭淮河以北东北三省两河、两山京津陕甘宁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平原广,耕地以旱地为主,机械化程度高,是我国重要粮食产区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工业发达、工业城市密集,资源消耗量大重要农业区:二大商品粮基地、华北平原重要工业区:
5、京津唐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过渡同学们,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地,人类对土地有着天然的感情,请问,以下两幅图(课前准备两幅黑土地和黄土地的照片)各反映的哪种土地?主要分布地区在哪里?学生回答:黑土地、黄土地;东平平原、黄土高原。教师对了,两种土地都有各自的特点,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它对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影响呢?结合手上的资料,进行小组讨论。(结合我国干湿区和温度带的分布分析)总结归纳略播放视频黄土高原提问壮观雄伟的黄土高原,我们已经看过了,谁能概括出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呢?学生回答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主要是因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结构疏松,容易受到流水的侵蚀。提问
6、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如何有效治理黄土高原?师生互动一起阅读书本P.6活动2的案例。学生回答建设淤堤坝,拦蓄泥沙;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绿化等。活动完成书本P.6活动。小结同学们,学习完北方地区,我们得到什么收获?(总结由学生说,教师作最后总结)。总结北方地区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使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等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因此,我们要记住: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安排生产、生活要合理。板书设计1.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见投影表格)山区寒冷针叶林黑土地东北平原2.地区差异地广、机械化耕作;一年一熟黄土地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缺水,水土配合不佳;两年三熟特点:结构疏松,易水土流失千沟万
7、壑,支离破碎3.黄土高原治理措施:建於堤坝,拦蓄泥沙;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绿化等4.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三江中学杨壮仁)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第二节南方地区湿热的红土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北方地区的特点的比较,引导学生探讨南方地区的特点,并更好地掌握南北方地区的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进一步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教学重点、难点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环境特点及经济发展教学时间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北方地区,了解了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在
8、此基础上,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南方地区。新课讲授提问同学们,我们就居住在南方地区,在你的印象中,南方地区是怎样的呢?与北方地区对比,南方地区有什么特点?(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对南方地区有个在概的整个认知。)展示图片南方地区地形图。学生活动读南方地区的地形图,在图上找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海南省、东海、南海、长江、珠江、洞庭湖、太湖、鄱阳湖。(通过学生的读图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在图中找到的这些地理事物可以说明南方地区有什么特点。)师生总结南方地区主要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区域。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沿岸及入海口处,河湖众多、水网密
9、布。.自然条件优越的红土地(1)位置、范围。(2)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红土地。(主要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学生活动完成书本P.7活动2,观察图5.9中东南丘陵的土壤与北方地区土壤的不同,认识红壤的特征。介绍红壤不同于北方地区的黄土地和黑土,它是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发育形成的一种颜色较红的土壤,呈酸性,缺乏肥力,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耕作时,要适当增施有机肥。提问南方地区的气候有什么特点?属于什么气候类型?相对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气候有什么优越性?学生回答气候一月0以上,降水在800毫米之上,气候类型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
10、条件。(3)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学生活动结合书本P.8图,说一说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对生产、生活产生什么影响?(4)影响: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水稻、茶叶、甘蔗、淡水鱼等主要产区。展示图片南方地区面积、人口GDP占全国的比例图,并提问这图反映南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什么特点。2.经济大潮涌动的红土地(1)人口众多,经济活跃、发达。学生活动找出南方主要的城市和我国5个经济特区的名称及所在的省份,并总结它们的分布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这对发展经济有什么有利之处?(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促进南方地区的发展。)(2)水陆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最广泛。教师为
11、了促进南方地区更进一步地发展,带动内陆更多地区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南方提出了一种新的区域合作,那就是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3)泛珠三角区域合作(“9+2”)。学生活动阅读“知识之窗”,了解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范围,了解不同省区各自的优势,并且完成书本P.10活动3。总结略板书设计一、自然条件优越的红土地.位置、范围2.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红土地(主要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四川盆地)3.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4.影响: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水稻、茶叶、甘蔗、淡水鱼等主要产区二、经济大潮涌动的红土地.人口众多,经济活跃、发达2.水陆交通便利,对外联系
12、最广泛(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三江中学杨壮仁)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第三节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教学目标.知道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位置及其地理特征;了解“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法、讨论法,掌握“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壮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教学重点为、难点了解“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教学时间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同学们,听过晏子使楚的故事吗?故事讲到晏子出使楚国时,讲过这么一句话“橘生淮南为橘,
13、橘生淮北为枳”,就是说橘子生长在淮南是橘树,生长在淮北则是枳树,它们只是叶子的形状相似,它们的果实的味道却不同。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通过晏子使楚的故事引入,并用其中“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这一句话设问引发学生思考。)讲授新课.秦岭与淮河的位置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读图,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1)说出秦岭山脉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有什么特点?(2)找出“秦岭淮河”一线通过的主要省级行政单位。(3)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是()湖北河北江西山东浙江山西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学生活动1.在地图中找出0等温线与“秦岭淮河”一线的关系,理解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气温差异;2.找出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秦岭淮河”一线的关系,理解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降水差异;3.通过这两气候要素的差异理解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引导学生思考,同时利用景观图辅助学生理解。)学生活动2填写下面表格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温度带干湿区水资源丰富程度河流是否结冰耕地类型耕作制度植被类型主要粮食作物主要经济作物主食其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