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词的分类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岳飞、陈亮、陆游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南唐后主李煜,宋代词人柳永、晏殊、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清代的纳兰性德等。6、流派的风格豪放派: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婉约派:题材狭窄,多抒情,婉约缠绵细腻,语言含蓄, 多写个人遭遇或者男女恋情。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7、宋词的发展
2、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宋词以它独有的魅力一直都那样熠熠生辉。下面哪一位同学说说宋词的发展脉络?【解说】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北宋前期词坛的中心人物是晏殊和欧阳修,后来大政治家范仲淹又开辟了词的意境并启发了豪放派词风,慢词圣手柳永拓宽了词的篇幅并发展了宛约派词风。北宋后期大文学家苏轼对词进行了彻底的革新开创了豪放派词风,周邦彦则成为此时宛约派之集大成者。南宋前期辛弃疾、陈亮等继承了豪放词风并形成了爱国词派,李清照是此时的宛约派大家。南宋后期出现了以姜夔为首继承了宛约派词风并发展为格律词派。 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词坛上,柳永是耀眼的明星之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柳永,通过柳永词
3、二首来感受他的情思。三、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七,又称柳七。仁宗景祐元年(1034)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他通晓乐律,熟悉民间乐曲,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作者,更是以描写城市风貌见长的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大约在公元1017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
4、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了5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著名的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这首牢骚词不胫而走,宋仁宗听后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一次终于通过考试,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
5、,并且不无解嘲地说:“奉旨填词柳三变。”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他创制了许多词调,而且这些词调得到广泛的传播,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音乐家。许多歌妓因善于演唱他所作的词,或者得到他的嘉许使得身价大大提高。柳永作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的传统,开创了文人俚词一路。他的词作具有很深广的群众基础,形成“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局面。(结合现实生活解说柳永的影响力)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得知,柳永是最早的歌坛偶像,其在当时的影响力绝不逊色于今天的“超女”“快男”。他的“粉丝”,也是历史上最狂热最忠诚也最具规模的“粉丝”。论数量,当时民谣
6、说“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就说明柳永的“粉丝”到处都有,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多得不计其数。论狂热,柳永的“粉丝”也丝毫不输于“超女、快男”“粉丝”。由于他写得一手绝妙好词,随便给哪个歌妓写上几句,她就会身价倍增。于是,歌妓们对他爱得发狂。柳永又称柳七,能和柳七亲热唱和,哪怕是倒贴银子。论铁杆,柳永的“粉丝”更是忠心不二,无人可匹。柳永死时家无余财,是他的那帮歌妓“粉丝”集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认识不认识的“粉丝”们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以至于相沿成习,称之为“吊柳七”或“吊柳会”。论影响,柳永的“粉丝”也是不得了的。连宋仁宗都成了他的最大“粉丝”,虽然他羞于承认,还对柳永有几
7、分嫉妒。论“副作用”,柳永的“粉丝”也闹出了惊天动地的大动作。追捧偶像,总难免有一定副作用。传说,柳永的名词望海潮使得金主完颜亮大举进攻南宋,让他差点儿成为汉奸。基于柳永词的艺术魅力和他对当时社会效应,我们今天来学习他的望海潮和雨霖铃这两首词。四、整体感知.反复诵读1、请同学朗读。2、听录音范读。3、划分节拍,再读课文。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琦,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朗读指导:
8、从朗读的角度来看,它的节奏特别的整齐,对仗多,要人一口气念下去,朗读起来感情越来越激越,造成一种宏大的气势。感情饱满,适度夸张。上片首句朗读在“繁华”处升调且顿为下文蓄势,写钱塘江潮的壮观,词句短小、如“怒涛”、“霜雪”、“天堑”这类色彩浓烈的而有气势的词语,音调急促,仿佛大潮劈面奔涌而来,有雷霆万钧、不可阻挡之势。写西湖清幽的美景,文字优美,词曲变长,节奏要平和舒缓,读出心旷神怡之感。结尾祝愿之辞要读的恳切。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
9、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教师指导(展示ppt) 寒蝉凄切“凄”字要读得长,“切”字要短促,要读出词的凄切情感 竟无语凝噎要稍重、稍停,并读出哽咽之声、冷涩之感(人物情感的高潮) 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处”要读出疑问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应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4、扫清字词障碍感知大意。形胜:地理形势重要。参差:形容楼阁高低不齐。天堑:天然的壕沟,此处形容钱塘江的壮阔。堑,qin。重湖叠巘清嘉:巘,yn,山峰。清
10、嘉,秀丽。高牙:原指军前大旗,因旗杆以象牙为饰而得名。词中代指孙何。异日图将好景:画下来。将,助词,无实义。寒蝉,蝉的一种,又名寒蜩。似蝉而小,入秋始鸣,深冬方歇。蝉,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秋生冬死。骤雨,指阵雨。都门帐饮,指在京都城外设帐饯行。无绪,指没有好的情绪。兰舟,指木兰舟,木兰木质坚固,适宜做舟楫。先传鲁班曾刻木兰为舟,古典诗词便借用“兰舟”作为舟楫的美称。凝噎,气结生阻,指因悲伤而说不出话来。暮霭沉沉,指黄昏时云气浓重。楚天,指楚地天空。古时楚国占有江南,后来泛指江南的天空为楚天。经年,一年又一年,指离别时间之长。风情,指美好的情意,也指风流韵意。五、尝试背诵六、作业布置1、背诵并默
11、写两首词;2、优化探究相关练习;七、歌曲欣赏第二课时【学习目标】赏析望海潮1、江南胜景自古令人魂牵梦绕,展开柳永的望海潮满眼一派商似繁盛的承平气象,富有天堂美誉的杭州更有天赐美景,八月钱塘西湖秀色,钱塘大潮是晴空排浪怒涛卷霜雪的黄钟大吕,西湖美景则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丝竹管弦,美的景致,美的画面,美的笔调,美的神韵,美的音律,柳永在这里告诉我们什么叫真正的美,脱俗的美。今天,我们就一起领略一下“情歌王子”柳永的另一种情怀。2、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自古就是著名的大都市,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经济繁荣,生活富足。历代歌咏杭州的诗词佳作不可胜数,其中北宋词人柳永的望海潮尤为脍炙人口 。
1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词,感受千年前杭州的魅力。二、检查背诵三、赏析(一)整体感知1、本词上下阙分别以什么为主要描写对象?明确: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下片写西湖美景和人民和平安静的生活景象。2、这首诗歌写的是杭州,通过刚才的阅读,大家对作者笔下的杭州是一个什么印象呢?一个太平盛世下的繁华大都市,富庶、美丽。人民的生活安定、富足、祥和。这首诗歌通过两个方面表现杭州的富庶、美丽、祥和的。上片着重刻画了杭州的自然风光之美,城市经济的繁荣。下片着重写的是百姓生活的安定、祥和。(二)、赏析上阕1、请同学们在上阕中找出能概括钱塘总体特点的词语或句子? 形胜 都会 繁华2、起首三句,分别从
13、哪些角度来写杭州?(1)、“东南形胜”,是从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着笔写的。杭州地处东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风景很优美,故曰:“形胜”。(2)、“三吴都会”,是从社会条件着笔写的。它是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那里人众荟萃,财货聚集,故曰:“都会”。(3)、“钱塘自古繁华”,从历史传统上看,都市繁华之美。同时“钱塘自古繁华”,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因为杭州具有这些特殊条件,所以“自古繁华”。3、首三句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揭示出所咏主题,是主旨句,在结构上总起全文。下面就对“形胜”、“都会”和“自古繁华”进行铺叙。4、请大家看看上阕后半部分,怎么照应起首三句的?(1)、“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14、照应“江吴都会”;(2)、“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照应“东南形胜”;(3)、“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照应“钱塘自古繁华”。5、赏析“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1)、“烟柳画桥”写哪方面的美?“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2)、“烟柳画桥”描绘了怎么的美景,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烟柳画桥”是说柳色如烟,彩桥如画。春日的柳树,像一片嫩绿的薄薄的轻纱,掩映着一座座精美的桥梁。或 轻纱似的烟雾中,隐现着枝条细柔的杨柳条,点缀着绘画精美,色彩鲜艳的小桥。 (3)、“烟柳”换成“杨柳”好不好,为什么?垂柳似乎迷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而杨柳就没有这种垂柳含烟的风韵。那“画桥”换
15、成“大桥”好不好?(4)、明确:“画桥”有什么特点?(小,雅致)大桥虽然很有气势,但江南是水乡,多的是小桥流水,所以用“画桥”更妥帖。(5)、“风帘翠幕” 写哪方面的美?“风帘”,挡风的帘子。“翠幕”,绿色的帷幕。本句写居民住宅的雅致。(6)、“参差十万人家”表现了什么?表现出杭州人烟之阜盛。“参差”,长短高低不齐,这里是形容城市房屋鳞次栉比,高矮不一。“十万人家”是说人烟稠密。虽说是个约数,但并非夸张。6、赏析“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1)、本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树、堤、涛、(浪、江)。(2)、“云树绕堤沙”描绘了怎样的景象?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
16、(3)、“绕”表现了江堤怎样的特点?改为“护”行不行?“绕”与“护”各有妙处。“绕”, “绕”字尽显古树成行,长堤迤逦曲折之态。“护”是拟人手法,化无情为有情,同时可以表现树木的多,郁郁苍苍。(4)、“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汹涌的江涛象发了怒一样奔腾而来,激起如霜如雪的白色浪花,壮阔的钱塘江就象一道天然的壕沟。(5)、这两句运用了哪些手法?“怒涛”拟人手法;“霜雪”比喻手法。(6)、“卷”能不能改为“推”?“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用“推”则显得比较平板,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7、赏析“市列珠玑,
17、户盈罗绮,竞豪奢”(1)、这三句从哪些角度表现杭州的“繁华”?描写了两个方面:一是商业贸易情况“市列珠玑”,市场里摆满了珠宝等珍贵商品,用市场上的珍宝,代表了商业的丰富、商业的繁荣;二是衣着情况“户盈罗绮”,家家户户都满是绫罗绸缎。“竞豪奢”,又总括杭州的种种繁华景象。(2)、为什么不从其他方面表现杭州的“繁华”?杭州的富庶当然不只这两个方面,但这两者都是妇女常用的装饰用品,暗示城市的声色之盛。 (3)、“竞豪奢”反映了杭州生活怎样的特点?反映了市民(这里主要指富室)穷奢极侈的生活。8、再读上片,尝试背诵。(三)赏析下片1、诵读思考,西湖之美美在何处?杭州之美在西湖,西湖之美在景美,更在人美。
18、2、哪些句子写“景美”,哪些句子写“人美”?景美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人美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3、赏析“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1)、南宋时有“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作者选取了选取了哪些景物来表现西湖之美?选取了湖光、山色、桂子、荷花。(2)、写出西湖景色怎样的特点?“清嘉”。是清新,秀丽的意思。(3)、“重湖”如何理解?“重湖”,指西湖湖中有湖,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在钱塘门外筑了一条长堤,世称白堤。西湖以白堤为界,分为外湖
19、和里湖,所以词人称为“重湖”。(4)、“叠巘”如何理解?是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表现山中有山的特点。(5)、为什么选取原本不在同一季节的“桂子”“荷花”?是为了前后照应。“三秋桂子”照应“叠巘”二字,写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应“重湖”写水里荷花。红花绿叶,莲子清香,也是很能体现西湖特点的景物。是为了从不同时空环境展现西湖之美。“三秋”,从时间着眼;“十里”,从空间着眼。桂在秋季开花,莲在夏季开花,写出了西湖不同季节的美景。引发联想,拓展词的意境。A“三秋桂子”就让人联想起有关西湖的美丽传说。传说西湖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带露的桂子从天飘落,馨香异常,那是从月宫桂
20、树上飘落下来的,是寂寞的嫦娥赠与人间有心人的。因此宋之问灵隐寺中写道:“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白居易忆江南中也有“山寺月中寻桂子”。美丽的传说给秀丽的西湖增添了神秘空灵的色彩。B、南宋杨万里说:“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6)、拓展西湖不论任何季节、任何时间都是美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一句牵出了诸多意象,湖、山、秋月、桂花、荷花奔赴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遐想万千。写得高度凝练,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的最美的景致概括出来,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传说金主完颜亮读到这首词后,对“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江南美景十分倾慕,遂起“投鞭渡江
21、”之意,于1161年大举进攻南宋。谢处厚有感于此,写了一首诗:“莫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作者把完颜亮大动干戈的责任归到柳永身。虽是传说,但柳永差点犯了个美丽的错误,就是把杭州美景写到了极至。(7)、“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在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上:这是照应开头的“东南形胜”,并进一步补写“东南形胜”;启下:正因西湖景美,所以就有游人去游玩,接下去,词人换转笔墨,从自然转向人物。4、赏析“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1)、这几句写西湖人之乐,写了哪些人?平民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
22、嬉钓叟莲娃。 官员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2)、作者从哪些角度写平民之乐?时间角度“羌管弄晴”写的是白天人们悠扬的笛声,“菱歌泛夜”写的是人们晚上快乐欢快的歌声。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两句为互文,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泛夜、弄晴。意谓笛声歌声昼夜不停,在晴空中飘扬,在月夜下荡漾。范围角度“嬉嬉钓叟莲娃”是对前面两句的总括,湖边钓鱼的老翁怡然自得,湖中采莲的孩童喧闹嬉戏。好一派歌舞升平,百姓富足的盛世景象。(3)、“弄”“泛”二字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弄”使得吹笛人和采菱女的潇洒欢快之情陡增;“泛”说明人们是在湖中吹笛演唱,笛声歌声似乎随着湖水荡漾开来,轻盈愉悦之貌全出。(4)、作
23、者从几个方面表现“官员之乐”?分两方面写的,一是“乘醉听萧鼓”宴酣之乐,二是“吟赏烟”山水之乐。权贵出行气派威风,真有一呼百应之势。闲暇时,品酒赏音,吟诗作画,赏玩山水,何等风流潇洒。(5)、作者笔下官员是怎样的官员?“千骑拥高牙”是写官员煊赫的威势。“千骑”,形容随从护卫人数之多,仪仗之盛。“拥”,簇拥,“高牙”,军前大旗,是主将的旗帜。“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写官员们的闲逸生活:饮美酒,听音乐,吟诗作赋,游赏山水。“烟霞”,这里指山光水色。(6)、这样的官员整天吃喝玩乐,想来前途堪忧了,是吗?不是。会步步高升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5、赏析“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1)、如何理解“异
24、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异日”,他日、来日,日后的意思。“图”,画,作动词。“将”,语助词,念阴平声。“图将”,画成。“凤池”,即凤凰池,本来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这里指朝廷。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来日升迁到朝廷做官,虽然杭州城无法带去,但可以把这西湖美景绘成图画,把它带回京城去欣赏。(2)、这样的官员为什么能“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好景”,表层意思是指钱塘的美好景观,实际代指其政绩成就。不仅政绩突出,而且能够与民同乐。当然是优秀的官员。(3)、如此说来,作者对这种官员持什么态度?赞美与祝愿。“异日”“归去凤池”是对孙何宦途前景的美好祝愿,而这“好景”足以向朝廷中人“夸”,又使这祝愿归结
25、到了对壮美秀丽的杭州的赞美上。(4)、作者为什么要赞誉孙何?(了解写作背景)、写作背景宋真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写作目的这是一首投赠词,目的是得到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虽然投赠之词恭维、夸张在所难免,但西湖的山水、人家已经为自己作了明证,不信就请到杭州来眼见为实吧!(5)、作为一首投献之作,这首词是否表现出低三下四的奴颜婢膝?没有,在歌咏太平盛世、
26、湖光胜景的作品中,此词的气格高华。(四)归纳拓展1、学完全词,不仅要赞叹杭州西湖之美,感慨作者写作技法之高。我们不妨来看看,作者这首词在结构上有何特点?总分总结构。“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是总起;“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总结;中间是分写。2、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图景。3、试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地理位置、历史传统、自然景观、市井面貌、百姓生活。4、这首词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艳羡。对两浙转运使孙何的奉承。5、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杭州之繁华,西湖之秀美?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词
27、有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本词就运用了“点染”的手法。(1)、何为“点染手法”?“点”就是“点明”。“染”就是用景物来烘托。“点”即抽象评点,“染”即具体描写,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明的情志。可以先“点”后“染”,也可以先“染”后“点”。(这在写景抒情诗中比较常见,一般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要抒发的感情,用景物来染,渲染是为了突出旨意。)(2)、望海潮运用了点染手法,请加以说明。从全篇看,开头三句是点;接着从几个方面分别详细描绘,是染。具体看对西湖的描写。“形胜”“繁华”四字点染了杭州的繁华热闹,宏伟气派。接着,“烟柳”等句作意染,通过具体的描述直观且鲜明地展现大都市的风采。
28、雕栏画栋,房屋密集,人口众多,社会太平,百姓富足,此乃“繁华”也。“重湖叠嗽清嘉”是点;“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是染。其中的染,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山色之美,二是湖荷之胜,三是人文风貌之佳。(3)、我们学过的哪些诗歌也是同样运用了点染的手法的呢?举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其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是点;其余各句均是“染”,渲染相思之情的伤悲。韦应物的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这里“归思”是点。用“秋雨”、“雁声”来烘托来染。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这首诗的三、四句运用了“点染”的手法。第三句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