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3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 a:陈鹤琴生平 陈鹤琴(1892-1982年),浙江上虞县人。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著名的儿童教育家。主要教育著作有:儿童心理之研究、儿童心理学、家庭教育、活教育的教学原则等。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统的陈鹤琴教育文集,是我们研究陈鹤琴教育思想的重要资料。 b:活教育体系 目标: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内容:五指活动课程 认为“大自然十大社会”才是活的书,直接的书; 而书本上的知识却是死的书,间接的书。” “活教育”课程大致有五类,亦即所谓 “五指活动”, (一)儿童健康活动(包括体育、卫生等学科); (二)儿童社会活动(包括史地、公民、常识等学科
2、); (三)儿童自然活动(包括动、植、矿、理化、算术等学科); (四)儿童艺术活动(包括音乐、图画、工艺等学科; (五)儿童文学活动 (包括读、作、写、说等学科) c:方法:做中教,做中学 张雪门的“行为课程” a:生平 b:编制原则 c:内容 儿童直接活动单元教学d:实施 围绕单元主题进行活动 4、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课程管理多元化、自主化 案例:城市与农村 发达与贫穷(2)课程改革立足点放在儿童一边 案例:儿童权利公约及中国现状 (3)0-6岁儿童教育课程一体化 案例:小小班的出现及早教机构的延伸 (4)幼儿园课程与社区教育和服务相融合 (5)重视教师职业水平的提高园长重视
3、研究型教师以及各种学习培训 四、小结 一、我国幼儿园教育制度的发展 (一)幼儿园地位的演变 幼稚园1904蒙养院蒙养园幼稚园幼儿园 (二)幼儿园教育管理制度的发展 1932年幼稚园课程标准 1939年幼稚园规程 1952年幼儿园暂行规程幼稚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 1981年幼儿园教育纲要改革开放 1989年1996年幼儿园工作规程目标、任务、原则、组织方式作出规定 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内容、组织实施、评价 二、幼儿园课程的发展 (一)幼儿园课程概述:(三)著名的幼儿园课程方案 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 张雪门的“行为课程” (四)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五、作业 陈
4、鹤琴、张雪门的主要课程思想是什么? 板书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还有很多地方不适合,比如案例较少,对中专学生的心理还是把握的不是很好,需要进一步改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教学目标:了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框架,理解幼儿教育终身观和知识观,树立专业 思想 教学重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内涵 教学难点:对动态知识观的理解 学情分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当前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核心文件,是学生以后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提问式 课时: 教学步骤: 1、复习我国第一所幼儿园创立时间? 20世纪20至30年代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特点? 陈鹤琴五指活动课程的内容? 2、导入 幼儿园活动课程研
5、究的对象是幼儿园所有的“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为什么要抓幼儿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较早入学有助于克服贫困或某种不利的社会环境或环境造成的最初困难,从而可促进机会均等,它还能为移民家庭的孩子或在文化或语言属于少数群体的孩子融入学校提供很大便利。(教师讲解) 3、新课 一、2001年6月29日,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这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改革迈进了一个新阶段。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纲要”的基本框架和基本指导思想。 二、“纲要”的基本框架:由四部分组成。总则、教育内容要求、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 三、内容解读 (一)总则共五条,其逻辑结构是: 第一条:制定“纲
6、要”的依据、原因、目的 第二条:幼儿园教育的性质、任务 第三条:幼儿园教育的外部原则 第四条:幼儿园教育的特点 第五条:幼儿园教育的内部原则 “纲要”的基本指导思想集中反映在总则里,贯穿在整个纲要的各个部分。主要有:终生教育理念下的幼儿教育、知识观、环境教育、整合观及教师成长。 (二)教育内容要求分五大领域进行: “纲要”第二部分对教育内容和教育要求的表述,与以往有较大的不同。这里没有单独列出一个幼儿应该学和教师应该教的知识和技能的清单,而是通过对教师提出要求怎样做和追求什么,将教育内容涵盖于其中。 这样的表述方式是服从于当前幼教改革的目的和所倡导的新教育价值观,是新知识观的直接体现。 所谓知
7、识观,简单地说就是对知识的看法。它要解答的基本问题有: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有价值的知识?个人是如何获得知识的?对以上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知识观。 传统上,人们把知识看作是一种客观存在(包括客观事实、原理、规律、理论等等),其主要的存在形式是语言和各种符号。对于学习者来说,知识是学习的客观对象,是独立于学习者之外的,与学习者的经验和认知方式无关。学习者的主要任务就是认识它、掌握它。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觉、记忆、理解它的过程。 而新知识观则认为,知识并非只有单一的存在形式,以语言和各种抽象符号形式存在的陈述性知识只是知识的一种形态,而做的知识、程序性知识、实践、体验的知识也是知识的重要类型。知识的
8、涵义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隐性知识观分析,大班科学活动“让沉下去的东西浮上来,浮上来的东西沉下去。”(教师讲解) 1、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 健康体育 语言语言活动(故事、诗歌、讲述等) 社会常识 科学数学、科探 艺术音乐、美术 注意:各领域的内容是相互渗透的,是一种整合的课程。 (例:新教材中每一个活动至少牵涉两个以上的领域,纯粹的只涉及到一个领域的内容是没有的,这是我们熟悉了分科教学的教师必须转变的一个观念。用新教材说明) 2、每一领域包括:目标、内容与要求、指导要点 “目标”:主要表明该领域重点追求什么,它主要的价值取向何在。 a、在目标表述上较多地使
9、用了“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等词汇,突出了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健康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语言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艺术1:给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艺术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给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b、以幼儿的角度制定目标。(包括新教材也是这样) (二)、“内容与要求”部分则在说明为实现教育目标,教师应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同时,将该领域的内容自然地负载其中。纲要在每个领域中都没有单独列出一个知识点或技能要求的细目,而是从活动的角度附带提出知识或技能要求。【篇二:幼儿教学设
10、计案例】 篇一:幼儿园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篇二: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案例 幼儿园中班教案案例数学 认识正方体 1、 让幼儿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2、 复习几何图形,并练习按特征分类。 3、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内容:认识正方体 准备:磁性教具:几何拼图太空城堡。图形标记、数不清字、大小标记。 正方体大纸卡一张,大正方体一个,积木拼图。(插正方体用)、胶带、绳子、小棒。过程: 一、 准备部分:复习几何图形。 1、 辨认几何图形。 师:这座太空城堡由哪些图形组成? 2、 练习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请小朋友把相同的图形归在一起。 二、 出尝试问题 1、 告诉幼儿今
11、天来认识正方体。(出示正方体盒子) 2、 展开正方体盒子平面纸卡,要求幼儿看一看,(什么图形)数一数(有几个)、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小朋友都有这样一张卡片和记录纸,请你看一看,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然后数一数,有几个图形?再比一比,这些图形的大小怎么样?请你在记录纸上写上来? 3、 提示记录方法。 三、 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了解活动情况 四、 幼儿表达活动情况(指折成的正方体)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大的? 五、 教师讲解 通过演示、讲解,让幼儿知道正方体的名称及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1、 数一数:有六个图形。 2、 看一看:每个图形是正方形。 3、 比一
12、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 4、 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1) 幼儿讲述以上特征。 (2) 分辨一下正方形和正方体。 六、 幼儿操作活动 建构正方体,幼儿进一步感知正方体的特征。用塑料学具,拼装成一个正方体。师:请小朋友每人做一个正方体的玩具,送给太空成的朋友。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做好后,提示他们检查一下,做的玩具是不是正方体的,有没有六个面,每个面是不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七、 集体游戏“拼图”,辨认正方体 大班数学活动量沙 设计思路: 沙是幼儿最喜欢的“玩具”之一,它的可塑性、流动性常常会使孩子激动不已:他们会用沙堆高山、做蛋糕等;会把沙当成米、糖等做游戏;会在沙里种上
13、一棵小树或小草;会在沙坑里挖个洞做小动物的家。他们喜欢用各种各样的工具来玩沙,相互比着各自沙的多与少,常常争执不下。(因为大班幼儿对于长度、高矮有一定的测量经验,但对于沙、米类的量的测量,幼儿缺乏经验。)针对他们在玩沙过程中碰到这样的实际问题,我设计了量沙这一活动。 本次活动主要引导幼儿两两合作、实验、记录,集体统计、比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科学的量沙方法,在教学过程 中,充分发挥了幼儿操作记录中的数据作用。量沙活动始终结合在运沙游戏中,游戏性与探索性恰当地结合,使幼儿探究既有兴趣,又有目标。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掌握运沙的科学方法。 2、引导幼儿在活
14、动中发现:用大小不同的工具来运同一堆沙,大工具运的次数少,小工具运的次数多。 3、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沙、大小不同的杯子、盆子、记录单、铅笔等 活动过程 : 1、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我们来玩一个运沙游戏,你想用什么工具来运沙? 2、幼儿第一次运沙。 (1)提出要求:两人一组轮流运沙,并记录运沙的总次数。 (2)出示统计表格,记录每组幼儿运沙次数,并引导幼儿观察,发现问题。(每组两人使用一个工具运同一堆沙,为什么次数不一样) (3)引导幼儿用科学的方法运沙:每一次要运得一样多,通过讨论、示范明确运沙的具体操作规则(满杯后用工具刮平) 3、幼儿第二次运沙,验证。 (1
15、)统计运沙次数 (2)引导观察数据,得出结论:同一堆沙用同样的工具,都装满抹平了来运,运的次数是一样的。 4、幼儿第三次用不同工具运沙。 (1)幼儿预测大工具来运刚才的一堆沙,运的次数会怎么样? (2)幼儿操作 (3)统计数据 (4)幼儿通过观察数据得出:运的次数不一样;大杯子那一排的数据小,小杯子那一排的数据大? 教师小结:用大小不同的工具运同一堆沙,大工具运的次数少,小工具运的次数多。 5、延伸游戏 请小朋友想想,如果用小碗来运沙,运的结果又会怎么样?下次我们再来试一下。 数学教案大班数学活动 量沙 大班数学活动:自然测量 实验幼儿园朱小燕 活动目的: 1、喜欢参与测量活动,乐意运用自然测
16、量的知识来解决所碰到的问题。 2、自主选择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初步认识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并且初步学习正确测量的方法。3、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探究精神,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和判断的能力。活动准备: 1、长短不一的测量工具、粉笔 2、故事图片 3、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以故事的方式引入,提出问题:蓝猫和淘气的争论如何测量小汽车的车顶长度?幼儿讨论 (二)幼儿尝试活动 幼儿自选工具测量某一物体 引导幼儿比较观察测量的结果,并与同伴对比,有什么发现? (三)讨论 1、比较测量的结果 引导幼儿寻找测量结果与工具的关系 2、讨论测量的方法 找准起点;沿边线测量,不
17、要偏离边线;首尾相连 3、小结:使用测量工具的长短不一样,那么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四)幼儿自主测量 1、提出测量的要求:选择一种工具,量时找准起点,用笔画个记号,沿边线测量,首位相连。 2、幼儿操作。 3、讨论与总结: (1) 你用什么工具测量的?结果是多少? (2) 谁也是用这个工具的?结果一样吗? (3) 你还测了什么?结果怎样?有人测的和他一样吗?你的结果呢? (五)延伸活动 1、讨论:还有什么也可以当测量的工具? 2、我们身体的那些部位也可以当测量工具? 3、幼儿游戏:跳远 大班测量物体的轻重(数学) 测量物体的轻重(数学) 一、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轻重。 2 理解
18、物体的轻重是相对的。 3 知道物体的大小与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二、 重点与难点 1 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 2 理解物体大小与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三、 材料与环境创设 1 材料:分类盒、天平、积木、弹子、雪花片等物品。 2 环境创设:在数学区中放置各种供测量的物品和天平。 四、 设计思路 本内容有两个难点。对于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这难点,设计首先通过分类活动提示问题,使原来重的一类物体中产生轻的物体,轻的物体中产生重的物体。同时通过设问促使幼儿思考、解答。其次,安排排序活动让幼儿进一步感知、体验、帮助他们理解。第二个难点是理解物体大小与轻重的关系。幼儿对物体大小与轻重的关系总是认为在的物体是重
19、的,小的物体是轻的。因此,设计通过游戏让幼儿在猜错的过程中纠正原先的想法,形成正确的观念即物体的大小与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五、 活动流程 分类讨论分类游戏排序 1 通过分类活动积累有关特体轻重的感性经验。 (1)在数学区中提供天平和各种物品。物品放在盒子里,每个盒子里放两件物品。 (2)要求幼儿将物品按轻重分类,即将每个盒子里的物品按轻重分别放入有轻重标记的盒子里。 2通过讨论确定区别轻重的方法。 (1)出示两件物品,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这两件东西哪个重哪个轻? (2)出示轻重差别很小的两样东西,讨论用手掂量和用天平哪种方法更好。 3通过分类活动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 (1)幼儿每人取两件
20、物品,用天平称出轻重后放入相应的分类盒中。 (2)从标有重或轻的盒子里取出两件物品,提问:这两样东西都是重的?然后放在天平上,让幼儿思考,解答其中的原因。 4通过游戏理解大的东西不一定是重的,小的东西不一定是轻的。 出示大小不同的物体让幼儿猜哪个轻哪个重。然后用天平验证。大盒子里放棉花,小盒子里放铁块。 5通过排序活动进一步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 让幼儿在数学区中将三个以上的物体按轻重排序,并作好记录。 中班说课梯形 “”, 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 我说课的活动是中班的数学梯形 一、设计思路: 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幼儿所要认识的平面图形中最难理解的一种,尤其是梯形的概念。因此,
21、中班幼儿认识梯形,只要理解梯形的特征,能找出相应的图形即可,不必要求幼儿用语言描述梯形的特征。我把本活动的目标定为: 1、初步理解梯形的特征,并能不受其他图形的干扰在各种图形中找出梯形。 2、认识不同的梯形,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动手能力。 3、诱发孩子们学习图形的兴趣。 重点: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难点:认识不同的梯形。 二:说准备 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我做出以下准备: 环境创设:活动室内放一些包含梯形的图画。 教师演示用具:正方形娃娃、长方形娃娃、梯形娃娃。 幼儿学具:包含有梯形的的图画若干张(没涂色)。 三说教学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该成为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
22、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得主体。因此我采用了操作法,情景法,互动法,并设计游戏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更好地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幼儿听一听,说一说、做一做等多种形式,让幼儿积极 篇三: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案例 一、大班音乐教案:粗心的小画家 1.尝试用自然音进行唱歌,掌握附点音符的唱法 2.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图片,磁带,录音,铃鼓,附点节奏图示 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谁来和大家一起做游戏了?(出示丁丁) 这个小朋友的名字叫丁丁,你们知道他最喜欢做什么
23、吗? 丁丁今天还带来几张图画,请小朋友帮忙看一下,画得怎么样? 二、通过图片理解歌词: 1、幼儿观察后集体讲述 “请你们看一下,画了些什么?画得怎么样?(引导幼儿用歌中的句子来回答。) 2、幼儿回答后,教师说:“我们把丁丁的故事编成几句话来说一说吧!”(引导幼儿按歌曲节奏来学说歌词。 三、学唱歌曲: 1、练声: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丁丁,现在我们一起来相互问候一下吧,我是中二 班的魏老师。(小朋友们好,你好你好,魏老师你好你 2.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 图片,磁带,录音,铃鼓,附点节奏图示(小朋友们好,你好你好,魏老师你好你好) 2、欣赏歌曲(教师范唱一遍) 现在我们就把丁丁这个故事,配上音乐一起来听听,感觉怎么样? 3、幼儿学唱歌曲: 现在我们一起来跟着唱一唱,唱的时候注意音乐中的符点。 四、在学唱基础上提高演唱要求: 1、给音乐起名字。 小朋友我们把这个故事变成了好听的歌曲,可是它还没有名字呢?你想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篇三:幼儿园教学设计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