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5 ,大小:42.30KB ,
资源ID:1654923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54923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1、王国问题依然存在并不利于中央集权统治文化上:西汉初年推行“黄老思想”不利于思想统一主观上:汉武帝“举贤良对策”寻求新的治国之道,董仲舒改造儒学,以“天人三策”被汉武帝采纳(二)董仲舒新儒学思想概况:1董仲舒:著作春秋繁露 把道家、阴阳五行思想糅合到儒家之中,形成新儒学体系。(儒学神仙体系)2董仲舒发展儒家思想 主张: a 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b 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c 经济上主张:“限民名田”,抑制土地兼并d 提出“三纲五常”出世道德标准,并主张“孝道”为“天经”“地义”。3 汉武帝的举措: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 起用儒生参与国政b 兴办太学、立“博士”,传授“五经”、“学而又则仕”_c设立郡县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推广儒学(三)历史影响:1 西汉儒学特点:儒学神化体系形成。糅合道家、阴阳家思想,用“君权神授”“天人合一”把君权、神权、父权、夫权贯穿一起的神学体系。2 作用:a 标志儒学成为传统思想主流意识形态,确立儒学正统地位b 保证中央集权,儒生参政,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僚素质c 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形成,巩固儒家文化的地位 三 宋明理学-“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儒学哲学体系(一)儒学的发展:1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道、佛三教并立,开始融合2 隋朝时期,“三教归儒”即“三教合一”3 唐朝时期

3、,三教融合趋势中趋向“理学”,并重注五经正义推动儒学新发展。(二)宋明理学概况: 程朱“理学” + 陆王“心学”主 张特点程颐程颢A“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世界先理后有物B “天理者,人伦也”,天理就是纲常道德C “仁”与万物俱生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朱熹四书章句集注A“理气论”:世界由理气构成,先理后气B“道统论”:仁义礼智也是“天理”的反映C“心性论”:“存天理,灭人欲” 南宋客观唯心主义王阳明“心学” A“宇宙便是吾心”:心就是理,“心外无物”B“致良知”:“良知就是天理”、“存心灭欲” 明朝主观唯心主义(三)评价:1性质特点:理学是儒、道、佛“三教合一”,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进程,形成了儒学

4、理论的哲学体系。为中央集权政治服务+ 严格礼教严重束缚人民思想日益走向历史的反面。四、明清时期传统主流思想批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新的社会力量产生专制主义统治进一步强化,封建制度日趋衰落文化专制严重束缚人们思想,反对传统思想出现:(二)概况:明清时期的四大思想家著 作李贽藏书焚书自称异端A破除孔子的迷信,批判孔子标准B 批判男尊女卑封建礼教,倡男女平等C 赞扬历史上“异端” 行为(改革、起义、恋爱、女皇)黄宗羲明夷待访录A 抨击君主专制,“君主乃天下之大害”B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C 批判“君臣纲”的愚忠D 主张“工商皆本” 顾炎武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A主张限制君权,扩大地方权。B “

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主张“经世致用”,反对文化专制及心学的空谈理论!王夫之读通鉴论朴素唯物主义思想A 反对“天下王土”,主张耕者有其田B 哲学上,主张物质是第一性,宇宙万物是由物质性的“气”构成,理在气中C 认识论上,批判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天命论”、“生知论”,主张知行合一,实践出真知。(三)历史意义1 对传统儒学唯心体系的批判继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资本主义萌芽后早期市民的进步思想。2 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的民主思想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3 局限性:资本主义萌芽力量弱小,早期的民主思想不占统治地位,无法撼动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一、中国古代的

6、科学技术-发明发现的国度(一)前提条件:经济条件:发达的古代农业技术和农业经济政策条件:统一多民族国家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统治,便于集中调动分散的人力、物力资源劳动条件:各族人民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动力外部因素:活跃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促使中外文化借鉴文化因素:历代文化的积累和积淀(二)古代科技成就概况:项目成就地位意义四大发明司南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对内:文明标志对外:预示资本主义社会到来数学1十进制:2圆周率:周髀算经“周三经一”魏晋刘徽的“割圆术”祖冲之:=3.141592627早于西方1000年天文1赤道坐标(最早)2 战国石申的天文和石氏星表(现存早古老星表)3天文观测仪:西汉武帝时期

7、:浑天仪元朝郭守敬:简仪农学1混合选择法:最早记录于_齐民要术_2 人工杂交法:有性杂交:吕氏春秋骡无性杂交:_嫁接 插条、身接、根接医学1名医辈出:扁鹊、华佗2黄帝内经中医学奠基之作 a 经络学说b 中医诊法:四诊法_c 中医疗法:针灸法3 其它建筑1特点:砖木、瓦结构2代表:长城、故宫、赵州桥3应县木塔(辽代建筑依存)航海指南针牵星术武备志二、 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学成 就意义春秋战国1诗经第一部诗歌总集:“六义”: 风雅颂、赋比兴(现实主义)2楚辞:屈原创“骚体”离骚确立了中式“浪漫主义” 风格诗标志诗歌成熟汉代1 汉赋:特点:手法夸张、词藻华丽、气势恢宏,体现西汉豪迈时代精神代表:司马相如

8、、贾谊、张衡 赵壹2 乐府民歌:质朴的现实主义风格唐代1诗歌:鼎盛时期,二千多人,五万首诗歌代表作家:a初唐四杰:_b盛唐高峰: 边塞派_ 山水派_大李杜:“诗仙 _“诗圣”_c中唐:白居易d晚唐:小李杜_2 散文:“古文运动”:韩愈、柳宗元3 传奇:李娃传柳毅传宋代1词的兴起:新体诗,长短句,适合歌唱(两万多首)婉约派:_豪放派:2 宋诗:陆游3 散文:“唐宋八大家”:_4 散曲:(诗歌形式)雅俗共赏 元朝1元曲=元杂剧+散曲散曲四大家:郑_、关_、白_、马_2 戏剧成熟-元杂剧明清1小说演变:a兴起与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b唐代出现“传奇小说”c 宋代出现话本d 明清成熟蓬勃发展时期:2

9、 代表作品:明清名著:明朝四大奇书:清朝三大奇书:_三、繁花似锦的戏曲1 中国戏曲演变:元杂剧的繁荣 a春秋出现优伶b宋代产生杂剧(滑稽戏)、金代讲唱戏(诸宫调)c 元杂剧标志中国戏剧成熟:表演形式:音乐、说唱、舞蹈、表演熔为一炉剧本结构:“末唱本”“净唱本”(独唱本) 角色:末、旦、净、丑、杂五种角色 代表作品:关汉卿_王实甫 马致远 白朴 2 明代传奇(戏曲)的兴盛 a 宋元时期温州一带“南戏”明代发展为“传奇”b 昆曲形成:明朝中期南戏发展各种腔调,昆山腔最大 魏良辅 改造为新腔“昆曲” 梁鱼辰 利用昆腔创作浣纱记 推动昆曲发展,并出现昆曲一统天下局面c 明朝后期,传奇进入黄金时期汤显祖

10、牡丹亭3 国粹艺术清代京剧的崛起(1)昆曲的衰落:外因:地方戏兴起,乾隆时期地方戏与昆曲争雄局面形成内因:昆曲为上层社会欣赏,脱离实际(2)京剧的形成 a 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风行一时b 道光年间:湖北汉调进京,形成“徽汉合流”,兼收昆曲、秦腔以及民间小调形成新剧种“京剧”c 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著名艺人:程长庚、谭鑫培等“同光十三杰”(3)京剧特点: a题材:以历史故事为主b乐器:京胡、二胡、笛子、唢呐、鼓、板、大锣等c角色:生、旦、净、丑四大行当d 表演形式:唱、念、做、打有机结合的艺术体系(4)地方戏名目繁多:秦腔、越剧、豫剧、川剧、粤剧、黄梅戏四 充满魅力的中国书画(一)

11、书法艺术发展1 汉字起源和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2 书法艺术发展(魏晋为界限)第一阶段 魏晋前为“自发阶段”第二阶段 魏晋以后“自觉阶段”(隶楷草行书法艺术化)a 楷书艺术:钟繇 王羲之 颜真卿 柳公权 宋元_b 草书艺术: 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盛唐张旭、怀素c 行书艺术: 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苏轼(二)中国画的起源与发展时代 特点 代表作品1起源:新石器时代彩陶鹳鱼石斧图(岩画、壁画)2战国时期:关键帛画3秦汉时期 门类丰富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魏晋南北朝(宫廷画)士大夫画家活跃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杨子华:北齐校书图隋唐 山水画人物画展子虔游春图阎立

12、本步辇图“画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敦煌壁画、雕塑两宋 宫廷画最活跃阶段,“画学”兴起风俗画突出成为亮点: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元明清时期“文人画”王冕墨梅徐渭黄甲图郑板桥墨竹图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一)历史背景客观原因: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闭关政策,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侵略同时进入主观原因: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装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促使了新思潮的萌发。(二)西学东渐概况:1 地主阶级学习西方“器物”(抵抗派、洋务派)(1)抵抗派:a代表: 林则徐四洲志、各国律例魏源-海国图志介绍西方史地、科技、政治制度b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的“器物”)c 特点:没有具

13、体实践,但是具有启迪作用。(2)洋务派的洋务运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科技、教育、赋税、武备)c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巩固清政府统治)d论战:顽固派vs洋务派焦点内容:如何维护统治的方式(忠信礼义vs舰船炮利)e实践:兴办军事工业:_民用企业:_建立近代海军:_兴办近代教育:创办新式学堂,委派留学生f 结果:1895年,甲午战争中失败而告结束。2 资产阶级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1)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君主立宪”制度(早期维新派、康梁维新派)a 早期维新派:王韜、薛福成、郑观应 主张:革新政治制度,设立议会制;主张工商业、商战; 特点:尚未形成完整理论,

14、未付诸实践b成熟维新派:康、梁、严复:共同主张:变法图存;兴民权、设议院、君主立宪;西学康有为:孔子改制考“三世说”,主张“升平世”梁启超:变法通议变法图存,伸民权,设议院严复:译著天演论法意倡导“主权在民否定君权”c 顽固派与维新派论战:“体用”之争焦点:“中体西用”vs“西体西用”即要否:“变法”;兴民权行君主立宪;西学,改革教育制度实质: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中国近代历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d 维新变法实践:1898.6.119.21 1898.6.11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 9.21 慈禧太后代表顽固派“戊戌政变”失败意义:爱国性、进步性、启蒙性。(2)资产阶级

15、革命派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章炳麟、邹容、孙中山主张: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论战:保皇派vs革命派三民主义(改良革命;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反封土地制度)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实践:辛亥革命(1911.10.10)推翻清政府统治,结束两千多年封建帝制,建立民国,颁布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打击帝国主义,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3)资级激进民主派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1、历史背景:经济:中国民资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政治:袁世凯北洋军阀专制统治,尊孔复古,开历史倒车文化:业已启蒙资级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打破封建思想束缚2、新文化运动概况: 第一

16、阶段(19151919)新文化运动前期a标志:1915.9 陈独秀 上海创办青年杂志b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吴虞、刘半农c阵地:北大(蔡元培的“兼容并包、百家争鸣”)d旗帜:“民主”“科学”(德先生、赛先生)e主要内容:(四提倡四反对)思想解放文学革命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儒家传统道德思想)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倡导文学形式白话文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倡导内容革命反封内容鲁迅 成为文学革命的典范狂人日记3影响:进步性:中国近代史上较为彻底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动摇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它解放了人们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基础

17、;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局限性:对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的态度陷入形而上学的方法论。第二阶段 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91923)1原因:十月革命影响,传来马克思主义前期的思想启蒙和解放,新文化运动阵营分野,左派阵营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2 概况旗帜:社会主义思潮代表:李大钊、杨匏安内容:a介绍十月革命_ b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李大钊 杨匏安 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恩格斯著作 列宁 c 主要刊物:新青年每周评论d 论战“问题与主义”之争 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 实质:资产阶级改良思想与无产阶级革命思想较量e 影响: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了思

18、想上和组织上准备! 一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工人阶级接受马克思主义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上海、北京、长沙 二马克思主义者形成: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7.23中共“一大”:1921.7.23 组织上建党中共“二大”1922.7 思想建党,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第四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一、孙中山三民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寻求救国之路主观:孙中山其人不断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思想,实现转变:(1894年,由改良转向革命;1924年,由就民主革命转向新民主革命)(二)

19、三民主义形成过程:1 萌芽:1894年 兴中会成立,“驱、恢、创立合众政府”2 形成:1905.8“中国同盟会”成立:正式形成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理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内涵: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3 论战:“立宪与共和”之争力量:三民主义:(改良革命;影响:进一步传播三民主义思想,推动民主革命高潮到来4 实践:指导辛亥革命,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 武昌起义胜利,两千年封建帝制结束:1911.10.10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c 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斗争1912-1919: 二次革命、护国运动

20、、两次护法运动失败5 发展:“新三民主义”思想形成 a 孙中山的伟大转变:接受共产国际、中共的建议 b 1924年1月 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党一大宣言c 确立三大政策:联俄、联共、辅助农工d重释“三民主义”为“新”三民主义:(1)“新”的内容:_ (2)评价:性质:新三民主义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畴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成为大革命的指导思想。 二推动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到来。由于阶级的局限,本纲领仍然没有彻底实现人民的权利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比较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有明显的局限性)二 毛泽东思想:阶级基础: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实

21、践基础:毛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和实践,共同创立了(二)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概况;A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论”+“人民民主理论”+社会主义建设初步理论B思想精髓:事实求实、群众路线、独立自主C 形成过程:如下-大革命时期(1924-1927.7)(1)著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分析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指出农民问题是革命中心问题。(2)观点: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观点2 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时期(1927.8-1937.7)井冈山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_(2)思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3)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

22、成3 正式形成: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1)著作: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 (2)思想:a 人民战争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中国革命的两步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形成完整的理论 (3)中共七大:1945.4 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4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人民民主革命理论形成著作:1949年 七届二中全会讲话、论人民民主专政思想: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政权”思想为人民政协制度和新中国成立奠定理论基础5 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理论:a“社会主义改造”思想:1953中共定“一化三改”方针b“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三)毛

23、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共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a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指导了民主革命赢得了胜利,建立了人民共和国b是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的代表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d创造性第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马义的继承和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三、邓小平理论(一)、历史背景:社会基础: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导致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两个凡是“左”的束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国以来若干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经验1重要讲话及思想:a解放思想_国特色理论宣言书b“九二南巡讲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2形成过程和重要内容:(1) 改革开放思想的形成:a 1978.12十一届三中全会:“三条路线”的拨乱反正b 南巡讲话:解释社会主义本质和“三个有利于”标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计划手段互补)(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四次会议) a 中共十二大:1982 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 中共十三大:198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c 中共十四大:邓小平理论形成完整科学的体系,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