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1.15MB ,
资源ID:16535671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53567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心理学课件复习资料完整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心理学课件复习资料完整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知觉是人在感觉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是对感觉信息的综合与解释。知觉的特性整体性: 选择性: 理解性: 恒常性 知觉的整体性: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在一定时间里,人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作为知觉对象(object),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background)。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在对现时事物的知觉中,需有以过去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解释、说明,知觉的这一特性叫理解性。 知觉的恒常性:人们在剌激变化的情况下把事物知觉成稳定不变的整体的现象。 大小恒常性:对物体大小的知觉不因网像大小的变化而变化。 大小知觉是由网像

2、大小与知觉距离二者共同决定的,对于网像大距离近与网像小距离远两种组合,人们可以根据经验做出物体大小相等的知觉解释。形状恒常性:对物体形状的知觉不因它在网膜上投影的变化而变化。如图。颜色恒常性:不同照明条件下,同一件物品反射到眼睛中的光变化很大,但物体颜色没有因此而改变。与经验有关。 错觉是错误的知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

3、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圈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 。3. 社会刻板效应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人们由于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聚集在一起,所以,在进行社会认知的时候,人们也往往将聚集在一起的人们赋予相同的一些特征,对不同职业、地区、性别、年龄、民族等群体的人们形成较为固定的看法。当人们采用这些较为固定的看法去识别一个具体的人,去对他进行判断、推测和概括的时候,就有可能

4、出现偏差,这就是社会刻板效应。 首因效应是因为起始项目不受前面项目的干扰;近因效应是因为结尾项目不受后面项目的干扰。 识记的种类 1 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程度不同 无意识记: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特点:不随意、片面性、偶然性,被动; 有意识记:事先有预定目的,经过一定意志努力的识记。 如:? 特点:有意识、全面、客观,主动。 有意识记得效果优于无意识记 有效识记的策略: 1 增强目的性,提高主动性、自觉性 2 提高对识记材料的理解水平,弄懂、弄透 3 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 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同时能在多个神经中枢性建立暂时性神经联系,有助于识记和保持。 遗忘:对识记材料不能再

5、认或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地再认或回忆。 前摄抑制:先前的学习材料对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新学习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材料的意义与作用: 材料的性质: 熟悉材料形象材料言语材料无意义材料 材料的数量: 学习 程 度:过度学习( 150%) 材料的序列位置: 首易记,不易忘,中偏后最差。 识记者的态度:情绪、动机、兴趣等 有效复习的策略: 及时复习:6小时、一天、三天、一周、一月 “巩固建筑物”,而不要等待去“修补已经崩溃的建筑物”。 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相结合 尝试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 复述:机械复述、精细复述 形式多样化: 如何提高记忆力 加强动机:动机越强

6、烈,效果越好。 理解所记忆的内容:愈有意义的东西愈容易记住。 挖掘兴趣:兴趣是帮助记忆最有利的推进器。 利用多种感官:视觉+其他感官会改善记忆效果 融会贯通:前后知识融合为一体。 寻求特色:人之本性是好奇的,越神秘越好奇。 分段记忆:补日记时从后往前容易还是从前往后容易-对于冗长复杂的知识事物,采取摘记要点,分段记忆,较为妥善。 温故知新-背诵,对于记忆的永久保持,极有帮助。过度学习(过半为佳) (一)问题解决的涵义 问题:个体面临一个不易达到的目标或遇到困难的课题时的情境,不能运用已有知识直接达到目标或解决困难,必须经过一系列思维操作才能达到目标,解决困难。 问题解决:由一定情境引起的,按照

7、一定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技能,经过一系列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目标指引性、操作序列性、认知操作影响问题解决的客观因素 1 问题情境:问题呈现时的空间组织(即知觉方式)。 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与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越接近,问题就越容易解决; 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与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相差越远,问题就越难解决。 2 刺激数量: 刺激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3 问题的具体性: 问题越具体,越容易解决。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因素 1 问题表征: 问题在头脑中存在和表现的形式。 如果问题表征恰当,对问题有清晰、准确的理解,那么复杂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2 知识经验 贾德在“水下击靶”实验中,以五

8、、六年级学生为被试,分成两组。 实验者要求他们练习用标枪投射水下的靶子。实验组:讲授水的折射原理; 控制组:则只让他们投射。 在开始的一些投掷练习中,靶子置于水下 12 英寸处。结果,学过和未学过折射原理的学生,成绩相同。 因为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学会运用标枪,因此理论学习不能代替练习。 改变条件,把水下 12 英寸处的靶子移到水下 4 英寸处。 结果:差异显著。 实验组:迅速适应了水下 4 英寸的条件,表现出极大混乱,前面的练习不能帮助其改进投掷水下 4 英寸的靶子。 说明:水的折射原理在新情境中得到了应用,知识促进了对问题的解决。 3 思维定势 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从而影响了该活动效果的

9、准备状态。 思维定势一般有利于常规问题的解决,但是不利于创造性问题的解决。 功能固着(functional fixation):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们能否改变事物固有的功能以适应新的问题情景的需要,常常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功能变通)。 动机是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在一定范围内问题解决的效率随着问题解决者动机的增强而提高,但是动机强度超过了一定限度之后,问题解决的效率反而越来越低(欲速则不达)。 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提高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推动问题的解决;而消极的情绪状态则会干扰问题解决的进程。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唤醒水平-问题难易-操作效率) 6 个性 气

10、质、性格等个性差异也影响着解决问题的效率。 理想远大、意志坚强、情绪稳定、谦虚勤奋、富有创造精神等优良个性品质都会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缺乏理想,意志薄弱、情绪不稳定、骄傲懒惰、墨守成规等消极的个性品质都将有碍于问题的解决。 好动、果断、大胆、自信和自我评价能力等个性特征,如果处于中等程度,可以促进问题解决,但当大胆、果断近乎冲动、自信近乎专横独断与自命不凡、自我批评变成自我贬低时,结果将会相反。 7 人际关系 协作和互助有利于问题解决。 人处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中,解决问题不仅受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影响。影响创造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创造性而言,存在着智力

11、阈限,即智商为 120 ,低于这个阈值,个体就难以表现出创造性。 也就是说,智力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基本条件,智力水平过低者,不可能有很高的创造力。 1早期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早期教育对创造力发展有很大影响。我国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创造型儿童大多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比较高。幼儿园在儿童创造性培养中亦有重要作用。幼儿的特点在于他们是以创造性的方式学习,以自己的认知方式来探索和发现问题。 2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对个体创造力的发展更为重要。一方面,教师可以促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向现实性转化,另一方面,教师本身的创造性对学生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社会教育。 良好的社会教育有利于

12、个体创造力的发展。 魏门( 1918 )的研究表明,发明者的平均年龄是 35.3 岁。罗斯曼( 1935 )研究了 1927-1929 年美国拿到发明专利权的 453 位发明家和 1925 年美国工程界名人录中 258 位工程师兼发明家的发明情况,在这 711 位发明家中有 61% 的人在 25 岁前就有了第一项发明,这些发明家首次发明的平均年龄为 21 3 岁。莱曼( 1945 )的研究表明,哲学家完成其主要作品的平均年龄是 35 岁,音乐家多产的年龄是 35 39 岁,油画家最优秀的作品产生于 32 36 岁之间。一般说来,人们在进行创造性工作时,他们的动机是任务中心,而不是目标中心,是内

13、在动机,而不是外在动机。他们最关心的是做什么,而不是从中得到什么。外部奖励只会削弱工作的创造力。 (一)知识 创造需要知识,但知识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研究表明,并非知识积累越多,人的创造力就越大。某一领域的知识与创造力之间存在着倒 U 型关系。 (二)思维 创造性活动需要多种思维成分共同参与。 创造力是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有机结合 。 创造力也是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的有机结合。 情绪状态 1心境一种比较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具有弥散性。 有乐观与悲观之分; 持续时间因事件和个性不同而不同; 原因:多方面(经历、现状、健康、环境等) 影响:多方面(健康、心情、活动、将来) 2. 激

14、情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为时短暂的情绪状态(狂喜、绝望、暴怒、恐惧)。 伴随机体生理变化和明显外部行为; 有时出现“意识狭窄”现象-认识活动范围缩小,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自我控制能力减弱。行为失控。 3应激由出乎意料的紧张状况所引起的情绪状态,是人对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已有知识经验不能应对、过去从未经历过、已有经验告知个体当前境遇无力应对等而产生的过度紧张焦虑反应。 伴随机体系列反应,以适应急剧变化环境,但过长? 有时出现知觉狭窄、行为刻板、注意力受限,思维僵硬,影响心理操作效果。但有时也有积极效果情感的种类 1.道德感 道德感是个体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

15、意图或行为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个体-责任感、正义感;不安、内疚等。 他人-爱慕、崇敬、尊重;厌恶、反感、鄙视 属于社会历史范畴,标准变换不定。 确立正确世界观和道德意识是形成良好道德情感的基础。 2.理智感 理智感是个体在智力活动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如认识事物时求知欲、好奇心、怀疑感;解决问题时犹豫不决、问题解决后的欣慰与解决不了时的郁闷;评价时坚持自我见解的热情、违背事实而自感羞愧等。 3.美感 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美感包括自然美感、社会美感和艺术美感三种。 有愉悦的体验,并带有好恶倾向。 为社会制度制约,并与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和艺术修养

16、等密切相关。 焦虑与学习 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情绪状态。 1在一般情况下,焦虑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可用倒U型表示。 2. 焦虑对学习效率的影响视课题的难度、焦虑强度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定。 3考试焦虑可以提高学习积极性,也可以导致精神紧张。情绪(emotion)和情感(feeling)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 情绪的三维理论 1896年,冯特 Schloberg,1954提出情绪是由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睡眠 紧张 挫折是指人们在意志行动过程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障碍,使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 1.挫折情境

17、:即导致意志行动目的不能实现的事件或情境,如比赛失利等; 2.挫折认知:即个体对挫折情境的态度、评价和解释; 3.挫折行为:即伴随挫折认知而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如焦虑、攻击等。 处理挫折的策略: 1 情境转移: 2 精神宣泄: 3 代偿转移: 4 心理咨询: 受挫后积极的表现形式 -理智分析,积极对待。 升华:将个体对那些不为社会所接受的行为与心理冲动,加以改变、净化、提高,使其成为符合社会标准的、高尚的追求。如把失恋的痛苦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不仅能使原来的动机冲突得到宣泄,消除焦虑情绪,保持内心的安静与平衡,还能满足个人的进步与成就需要。 (三)提高挫折承受力的途径 1正确对待挫折 2正确

18、看待自我,对自己充满信心 3运用适当的心理防卫机制 心理防卫机制:个体处在挫折与冲突情境时解脱烦恼、减轻紧张以恢复情绪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反应。人格的特征人格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具有下述特征:(一)人格的独特性和共同性人格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的独特性。人格是在遗传和成熟等先天因素和环境、教育等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由于人的遗传素质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受的教育和从事的活动也不一样,因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不仅一般人在心理面貌上存在差异,即使同卵双生子,他们在人格上也不完全一样。如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就认识到人的人格的差异。人格虽然具有独特性,但也具有共同性。正因为人格具有共同

19、性,所以中国古代有“心同此心,理同此理”的说法。孟子也就有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训诫(孟子.梁惠王上)。如果人格中只有独特性没有共同性,那么,不同民族、阶层的个体之间就无法相互理解和沟通。如人们在进行认知、情感和意志活动时,有一些共同规律,如不同的民族都喜欢音乐,爱好艺术。同一民族、阶层、集团,往往有共同的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因此人格中就包含着一定的民族特征和集团特征,它们是人格的个性中的共性。人格的独特性和共同性是辩证的统一。共同性寓于独特性之中,又通过个人表现出来。(二)人格的整体性和适应性人格是人的整个心理面貌的表现,它是由多种人格特征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20、。人格具有内在一致性。人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能及时地调控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使它们经常保持和谐一致。人格还具有适应性。人格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它对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影响。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道路,甚至决定人的命运。人的成功和失败,顺利与挫折,幸福和痛苦,人格都是重要的根源。当面临挫折与失败、苦难与折磨时,坚强者能勇敢地面对,愈挫愈坚,而懦弱者则会逆来顺受,一蹶不振。这些都体现了人格的适应功能。人格的适应性的另一含义是,只有在确定的情境中,人格的某些特征才能表现出来,他人也才能能够识别。(三)人格的稳定性和可变性任何人格特征都不是在短时间内形成的,它一旦形成,就具有稳

21、定性。由于人格具有稳定性,所以在个人行为中偶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不能算是人的人格特征。如一个性情温和的人,待人极为宽容,但偶尔发火了,在发火时也十分苛刻。对这个人而言,温和与宽容是他的人格特征,而脾气暴躁和苛刻则不是他的人格特征。人格虽然稳定,但并非不可改变。人格也具有可塑性。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和实践活动的变化,人格或多或少也会发生变化。(四)人格的生物性和社会性人既是生物实体,也是社会实体。所以,人格的本质就不能不受这两个实体影响。人的自然生物特征虽不能预定人格的发展方向,但却构成了人格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影响人格的发展道路和方式,影响人格形成的难易。但是,人格不是天生具有的,人初生时既不会表

22、现出善良或恶毒,也不会显示出勇敢或怯懦。那些由野兽哺育大的儿童的例子表明,虽然他们有人的身体组织和大脑,但由于他们生后不久就脱离了人类社会,他们既没有形成人的智力,也没有形成人格。人格是在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人格还是生物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在人格中,既有生物性成分,也有社会性成分。恩格斯指出:“人来源于动物的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也不可能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一些或少一些,在于兽性和人性的差异。”人既不是天使,也不是恶魔。再高尚的人也有七情六欲,而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品行恶劣的人在某些情况下,也会有良心的发现。当社会环境条件良好,教育措施得当,人民丰衣足食时,人

23、格中人性的成分就会得到光大和发扬;当社会环境被邪恶力量控制,教育方向错误,人民饥寒交迫时,人格中生物的成分就会占据统治地位,就会出现象二次世界大战中德日法西斯那样的兽行。从这一角度看,无论认为人的本质是善良的还是认为人的本质是邪恶的,都不全面。在心理学上,气质(temperament)是人生来就有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人的能力是不断发展的。不仅个体能力不断发展,人类的整体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能力的发展既有共同趋势,又有个体差异。一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一)能力发展表现为能力种类的扩大和能力水平的提高人出生时,只有少量的知觉能力和动作能力,随着年龄增长和教育与训练的影响,个体的能力日益呈现多样化的局面,单一能力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二)能力在人生的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同童年期与少年期是智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从三四岁到十二三岁,智力发展与年龄增长几乎等速。以后随年龄增长,智力发展趋于缓和,呈负加速变化(图16-6)。成年期是人生最漫长的时期,也是能力发展最稳定的时期。成年期也是人生的工作期,在成年期常出现创造。(三)人的智力在1825岁间达到顶峰。智力的不同成分达到顶峰的时间不同(四)能力的发展趋势存在个体差异能力高者能力发展快,达到高峰的时间也比较晚;能力低者能力发展慢,但达到高峰的时间却比较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