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36.07KB ,
资源ID:1653532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5353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加大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和培养力度,先后设立9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51名。发挥留学人员创业园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了“以园带区、有园无界、辐射全市”的格局,各创业园区已入驻留学回国人员企业190家,在孵项目500余项,其中近100个项目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聚集各类高层次人才1800多人。坚持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项目与引进高层次人才有机结合起来,争取上级引智经费1200万元,实施国外先进技术项目155个,引进急需的外国专家628名,先后有2名专家获国家友谊奖,10名获齐鲁友谊奖,13名获泉城友谊奖,引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从健全培养、选拔、评价机制入手,把高技能人才作为推动转方式调

2、结构的重要支撑,全市高技能人才总量达13.4万,占技术工人总数的28.1%,高技能人才万人比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和多元化评价体系,全力打造“泉城金蓝领”培训品牌,首席技师工作站增至13家。技工院校改革深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不断扩大职业技能鉴定覆盖面,开展职业资格考核鉴定的职业工种达到187个,年鉴定人数在6万人以上,在全省首家通过人社部“质量管理体系”认定,首家获得国家题库运行管理机构授牌。(三)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积极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重要成果,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基

3、本养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30.9万、149.5万、91.6万、129.2万和72.3万,比“十五”末相应增加49.2万、83.4万、26.7万、64.2万和17.3万人。基金征缴总额累计达409.8亿元,确保了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连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从“十五”末月人均782元提高到“十一五”末的月人均1520元。搭建“市、区、街道、居委会、退休人员互助组织”五级管理平台,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稳慎推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8.06万人,并相继开展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保险项目。城

4、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顺利启动,参保人数达到105万人。农民工优先参加医疗、工伤保险工作稳步推进,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7.2万人、54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有序展开,已在3个县(市)区全面推开,参保人数达82万人。(四)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更加规范。从完善政策制度入手,着力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科学管理水平。出台人事计划卡管理办法,新补充人员全部实行计划管理。新录用公务员公开考录率达100%。自2008年以来,市属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全部面向社会实行公开招聘,各县(市)区也逐步实行公开招聘制度。通过公开考录招聘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学历、年龄、专业结构明显改善,市直机关近三年研究生学历公务

5、员所占比例提高了2个百分点。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调配管理,提高了调配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完成了3.02万人的公务员登记工作和全市参照管理单位人员登记审批工作,公务员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认真开展公务员培训,通过4类培训,公务员队伍能力素质明显提升。严格规范和控制奖励项目,行政奖励表彰工作步入制度化轨道。扎实推进事业单位岗位管理改革,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完成了3777个事业单位的岗位核准工作。着力解决实行评聘分开后评多聘少的历史遗留问题,初步建立起以岗择人、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竞争机制。率先实行事业单位按岗申报和差额预申报制度,职称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稳步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

6、度改革,公务员工资分配逐步规范,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积极稳妥。实施“四公开一监督” 的考试考核安置办法,5年来共安置军队转业干部5214人,基本做到军转干部、用人单位和部队的“三满意”。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管理体制不断健全,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健全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工作长效机制,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规范考试管理,做到了“零失误”,实现了“零投诉”,人社部门的公信力进一步提升。(五)劳动关系基本和谐稳定。积极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全方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健全完善国有企业重组改制和关闭破产劳动关系处理政策。注重发挥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作用,顺利完成“推行劳动合同

7、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各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普遍签订劳动合同。全市用人单位劳动合同已备案2.9万家,涉及职工72.16万人。坚持企业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制度, 建立起企业工资支付长效机制,企业历史拖欠职工工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对停产半停产企业实行紧急快报制度,规范用人单位裁员行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进基层和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步伐加快,全市141个乡镇、街道建立争议调解组织,市及6个区县成立了实体化仲裁机构。全市共处理劳动争议案件1.69万件,标的额1.73亿元。推行劳动监察“两网化”试点经验,畅通劳动者“维权绿色通道”,累计检查用人单位8.4万家,涉及劳动者312万

8、人次,清欠社会保险费2.7亿元,清欠农民工工资3966万元,取缔非法职业介绍机构182家,有力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二、“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既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和新挑战。(一)稳定和扩大就业面临新压力。作为人口大市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任务较重的城市,“十二五”时期,我市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复杂,供大于求的总量矛盾和人员岗位不相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仍将长期存在,实现充分就业的任务目标任重道远。一是经济企稳回升存有不确定因素,扩大城镇就业的

9、空间有待进一步拓展。由于我市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第二产业比重大,能够大量吸纳就业的第三产业还不够发达,扩大就业的空间比较有限。据预测,我市每年需要安置的城镇劳动力约有21万人,预计每年只能安置10万人左右,岗位缺口11万人。二是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安置的压力较大。特别是由于农业富余劳动力大多缺乏专业技能,就业质量差,失业风险高,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转移安置的压力。据测算,我市每年需转移就业农业富余劳动力31万人,预计可转移就业16万人次,每年仍有15万人的缺口。三是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用人单位对岗位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主要是技能劳动者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结构性失业问题不断加剧,甚

10、至出现一边是大量失业人员找工作难,一边是10万年薪请不到高级技工的状况。再就是高校毕业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知识无能力,有专业无专长、有学历无经历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就业质量。(二)人才队伍建设面临新要求。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证。我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产出高效的人才队伍,建成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国内一流人才高地。对照这一要求,我市人才队伍建设还有较大差距。一是高层次人才匮乏、创新创业能力不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人才十分有限,另外政策制度不配套、跟踪服务不到位,重引进轻使用、重外来轻盘活的问题也

11、比较突出。二是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尽合理,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支撑工业强市的人才明显不足,中小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短缺。技能人才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在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储备不足,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匮乏。技能人才价值的社会认可度不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三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消除,以用为本的理念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有利于人才成长发展的培养、使用、激励机制还不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评价机制还不健全。四是人才发展环境不够优化,创新创业载体建设需要进一步强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首席技师工作站、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区的规模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扩大和提升,

12、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业的社会氛围以及平等公开和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面临新任务。“十二五”期间,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将由改革试验状态进入相对成熟状态。但是,具有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一是要解决社会保险基金收支不平衡问题。由于人员社会流动性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少数企业存在不报、瞒报和少缴、漏缴社会保险现象,社会保险征缴扩面任务重。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使得养老和医疗负担不断加重,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支付压力越来越大。再就是部分职工因不适应产业结构调整过早失业,也增加了失业保险支出。二是要解决社会保险政策制度不完善

13、问题。当前,社会保险政策不合理、制度碎片化的问题比较突出,需要加快梳理完善各项政策制度,解决社会保险跨地市、跨统筹地区转移的政策流程复杂,医疗保险统筹层次低、管理难度大的问题;解决工伤、生育保险基金分布不均衡、地区之间互济功能差的问题;解决农民工、灵活流动就业人员等特殊群体社会保险转移接续难的问题;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三是要解决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不到位问题。我市的社会保险基金运营回报率低、监管体系不健全、监管力量薄弱,要健全完善各项内控制度,建立健全基金监督管理及责任追究办法,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公开透明、责任明确、监管有力的管理体系,确保基金安全运行。(四

14、)人事制度改革面临新难题。“十二五”时期,人事制度改革将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很多改革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一是破解公务员登记工作中遗留的难题。逐步消除由于分流渠道有限、触及切身利益等原因带来的工作阻力。二是破解事业单位实施岗位管理中遇到的难题。针对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专业技术人员评多聘少、只评不聘、岗少人多等突出矛盾,深入推进职称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影响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性的制约因素。三是破解工资制度改革推进中出现的难题。由于科学合理的工资收入分配格局尚未形成,各类群体间收入差距扩大,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尚不健全。特别是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推行过程中,在工作量、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岗位平衡等

15、方面都面临一定难题。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措施,尽快构建科学合理的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格局。(五)建设和谐劳动关系面临新考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矛盾进入凸显期,劳动者利益诉求日趋多元化,统筹协调劳动关系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劳动关系的协调和处理面临新的考验。一是面临就业形式日益灵活带来的考验。就业形式日益灵活,劳动关系更趋复杂,部分国有困难企业改革遗留的劳动关系问题亟待解决,非公企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劳动权益受侵害问题亟待关注。二是面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带来的考验。部分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落实不到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工资决定机制不健全,解

16、决收入差距增大、特别是一线职工收入偏低、增长缓慢的问题迫在眉睫。三是面临劳动关系调处机制不健全带来的考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纠纷调处机制和监察执法机制不完善,基层劳动关系工作体系不完备,执法力量不足,调解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迫切需要建立健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三、“十二五”时期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维护省城稳定、发展省会经济、建设美丽泉城”的总体目标,着眼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加快构建有机统一、科学完善的大就业、大保障、大人才、大监察、大信息的工作格局,全面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

17、项事业协调发展,为实现全市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作出新贡献。(二)基本原则以人为本,保障民生。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合理调节收入分配,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人才优先,服务发展。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牢固树立人才优先理念,尊重人才成长发展规律,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步伐。坚持以用为本,加大人才资本投入力度,激发人才发展活力,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充分发挥人才在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促进产业结构调

18、整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立足我市实际,着眼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统筹城乡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区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筹机关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和社会保障政策,统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深化改革,创新机制。进一步解放思想,围绕促进社会公平、提高效能,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管理方式方法,化解深层次矛盾,消除影响发展的机制性障碍。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和可能产生的影响,把握好改革的力度、时机、节奏,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发展。强化基础,整体提升。

19、以建立健全符合市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目标,大力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基础建设,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工作体系、人员队伍和信息网络,加快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提高公共服务可及性和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三)目标任务实现城乡比较充分就业。城乡就业人数稳定持续增长,就业结构更加合理,劳动者素质明显提高,就业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十二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50万个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新增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6万人。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人才总量稳定增长,人才素质

20、明显提高,人才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创新创业能力明显提升,人才队伍结构与我市产业体系、社会事业发展的需求基本适应。到2015年,市属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46万人,市属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6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的比例达到34%以上。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政策制度更加完善,体制机制更加顺畅,管理服务更加便捷。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85万、295万、105万、140万和76万。全面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11年实现对城乡适龄居民的全覆盖。合理的工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建立合理规范的收入分配

21、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水平决定和调整机制不断完善,企业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健全。有效遏制并逐步缩小不合理的工资差距,形成公正合理有序的工资收入分配格局。企业收入分配秩序更加规范,收入分配关系趋于合理,职工工资稳步增长。人事管理制度更加健全完善。建立符合各类人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公务员管理机制更加健全,公务员队伍结构更加合理,整体素质和能力全面提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聘用合同和岗位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绩效工资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职称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军转安置工作机制更加科学合理,军队转业干部得到妥善安置。劳动关系日趋和谐稳定。健

22、全劳动关系协调长效机制,加强劳动合同备案与社会保险登记联动,普遍建立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强化三方协调机制。劳动标准体系更加健全,劳动人事争议、劳动监察处理机制更加完善,争议案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理,维权渠道进一步畅通。四、发展重点(一)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动各类人员充分就业。按照“就业优先”和“基层就业”的发展战略,立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建立健全促进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推进由扩大就业为主向扩大就业和稳定就业并重转变,由帮扶就业为主向帮扶就业和促进创业并重转变,由开发岗位为主向开发岗位和素质就业并重转变,由关注重点群体就业向关注重点群体和各类群体统筹就业并重转变。扎实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

23、进一步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1健全完善就业政策体系。认真贯彻就业促进法和山东省就业促进条例,建立科学配套的就业促进政策,加强对已出台就业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和执行情况评估,着力解决政策落实中的难点问题,修订完善有关政策规定,最大限度地释放政策效力。进一步完善社保补贴、创业补贴、岗位补贴、岗位开发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就业扶持政策,最大限度地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制定出台鼓励企业优先吸纳本地生源毕业生的政策,完善“三支一扶”政策,创新鼓励创业扶持政策,最大限度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健全完善农民工进城务工和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就地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完善开发公益性岗位有关政

24、策措施,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落实补贴政策,最大限度地促进困难群体就业。逐步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完善失业保险监测制度,研究建立失业预警制度。2健全完善就业培训体系。建立灵活实用的就业培训制度。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注重实效的原则,把提高城乡劳动者的技能素质作为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大力整合优化现有培训资源,不断完善就业培训措施,积极组织订单式、定向式培训,逐步将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城乡劳动者全部纳入培训范围。对城镇失业人员重点开展再就业和创业培训,对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业富余劳动力重点开展转移就业培训,对有创业愿望并具备创业条件的城镇失业人员

25、、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和农业富余劳动力重点开展创业培训,形成政策引导、社会各方参与、培训适应市场、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培训经费的使用效益。3健全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对人力资源市场的监管。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和用工信息系统,将信息网络延伸到社区(村居),不断完善企业用工和人力资源状况数据库,健全供求信息动态监测、汇总和发布机制。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电台、报纸等途径,及时发布最新就业政策,定期召开供需双方见面会,为求职者提供免费的职业指导、求职技巧、能力测评、政策咨询等服务。针对大学生、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不同群体的特点,制定不同

26、的就业指导计划和细则,不断提高就业指导的人性化、标准化服务水平,形成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鼓励支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立综合性服务场所,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按照统筹城乡就业的要求,不断完善从岗位开发、信息发布到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创业扶持、就业援助的就业服务工作机制。加快建成集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孵化、展示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市级创业孵化中心,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4健全完善就业保障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促进基层就业的安排部署,依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健全工作制度,完善考评机制,推广先进经验,以典型的示范作用促进基层就业工作。深入开

27、展创建充分就业和谐社区活动,多渠道多形式开发就业岗位。加大政府对就业工作的资金投入,鼓励引导支持社会和企业对就业促进工作进行融资和投资,形成全社会参与保障就业的新格局。完善就业联动机制,拓展基层就业服务功能,增设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窗口,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向基层延伸。(二)以双高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政府人才工作中的综合管理作用,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培养、评价和服务体系,优化人才成长发展环境,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人才数量不断增长,人才质量明显提升。1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强高层

28、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灵活的人才政策,吸引高端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来济创新创业。设立海外人才联络处和网络联络窗口,定期举办海外人才洽谈会,通过合作研究、兼职、咨询、讲学等方式,使来济工作的国外人才数量大幅增加,层次进一步提高,结构更趋合理。建立高层次人才信息数据库,完善跟踪服务和联系制度。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按照设施先进、服务配套、功能完备的标准,规划建设国内一流的人才服务大厦,推动国际化学校、国际化医院、国际化社区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为高层次人才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大力推进“5150” 引才计划和“百千万”人才引进工程,造就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领先水平的科技领军人物和中青年高级专家学者,形成

29、一批具有攻克学术技术前沿阵地能力的创新团队。在抓好高新区创业园扩规模、上水平的同时,规划建设集孵化区、创业区、生活区等为一体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努力形成龙头带动、整体推进的发展格局。把引进国外智力与平台载体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和新能源等领域开展引智工作,注重发挥好引智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2以提高行政能力为核心,加强行政机关公务员队伍建设。全面落实公务员法,改进和完善考录工作识人选人的功能模式,不断提高录用质量。加大从基层招考选拔公务员的力度,拓宽进人渠道,优化队伍结构。依法开展公务员轮岗、交流、回避、辞退等工作,加大规范性制度执行力度。严格执行公务员个人申请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辞退等制度。改进公务员考核办法,完善公务员奖励激励机制。大力推进公务员队伍的思想、作风和能力建设,进一步抓好培训教育,全面提升公务员队伍素质能力。深入开展“人民满意公务员和集体”评选活动,引导公务员自觉遵守从政规范,在全社会塑造公务员队伍的良好形象。3以提升专业素质为核心,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省会城市高校、科研机构集中的优势,定向定期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