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7 ,大小:49.18KB ,
资源ID:1652933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52933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周口店实习报告电子完整版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周口店实习报告电子完整版Word格式.docx

1、第一节 区域变质岩 11一、板岩 11二、千枚岩 12三、变质砂岩(砾岩) 12四、片岩、片麻岩 12五、大理岩 12第二节 热接触变质岩 12一、角岩类: 12二、片岩类 12三、大理岩 13第三节 动力变质岩 13一、糜棱岩系列 13二、碎裂岩系列 13第四节 周口店地区变质岩形成的影响因素 13一、区域变质作用形成条件讨论 13二、热接触变质作用的证据及影响因素 13三、动力变质作用的证据及影响因素 14第五章 构造 14第一节 褶皱 14一、164背斜 15二、太平山向斜 15三、孤山口复杂褶皱 15第二节 断裂构造 16一、走向断裂系 16二、横向断裂 16第三节 构造活动对周口店地

2、区地层和岩石的影响 17一、构造对地层的影响 17二、构造对岩石的影响 17第三节 构造演化 17一、前印支期构造 17二、印支期构造 17三、燕山期北北东向构造 17四、喜山期高角度正断层 18第六章 地质发展史 18一、基底形成阶段 18二、盖层形成阶段 18三、盖层活化阶段 18四、新构造阶段 19第七章 经济地质 19第一节 矿产和建材 19一、煤 19二、石材 19三、石灰 19四、耐火材料 19第二节 环境地质 19第三节 旅游地质 19第四节 灾害地质 20第八章 结束语 20参考文献 20附小论文:官地-羊屎沟一带变质核杂岩构造特征的初步讨论 21附图21第一章 前言实习区位于

3、北京市西南房山区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实习站设在国土资源部探矿工程研究所。实习区距北京市约46Km,铁路及京石高速的修建使与区外联系十分便利(图1-1),周张公路及各乡村间沥青路、水泥路相通,使区内交通也十分方便。实习区位于太行山脉北麓与华北平原接壤处,地形以丘陵为主,最高山峰为位于实习基地东约500m的太平山,海拔301.1m,相对高差为250,区内主要河流为周口河,植被覆盖情况良好。周口店地区年降雨量为150700mm,雨季为7-8月,其降雨量占全年70%,七月气温最高,平均28,最高达40。每年11月到次年2月,气温最低。实习区基岩出露良好。实习区工矿业以石油化工为主,燕山石化公司建在

4、房山岩体之上;小型煤矿散布于太平山一带;另外,水泥、石灰、大理石、花岗岩、耐火材料等也很闻名。农业以小麦、玉米为主,山区有较丰富的柿子、李子、酸枣、桃子等水果。该区研究程度较高,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914年以前为初期阶段,代表性成果是F.Solger(1910-1912)测绘成的1:200000北京西山地质图;在1914-1949年中期阶段,叶良辅(1920)等的北京西山地质志、步达生(1926)的亚洲之第三纪人-周口店人之发现等发表;新中国成立至2000年为第三发展阶段,国内地质事业逐步进入发展阶段,1954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周口店建立实习站,马杏垣(1965)北京西山的香肠构造和宋

5、鸿林(1996)北京房山变质核杂岩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因探讨等著作发表;2000年以来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学者们对本区的岩石、区域构造、变质作用等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代表性成果有王根厚等(2006)的周口店地区地质实习指导书、蔡建辉等(2005)的北京房山岩体锆石U-Pb年龄和Sb、Nd、Pb同位素与微量元素特征及成因探讨等。本次实习为二年级的地质教学实习,也是地质入门实习,。组队教员:徐德斌、赵志丹、张宏远、袁国礼、朱弟成、王建平、于海亮、王小牛、李胜利、王海荣、毛世德、樊春、刘景彦、姚艳斌;实习班级: 011070、011071、011072、011073、013070、013071、0130

6、72、061071、061072、015071、062071、062072、062073。本班带队教师是朱弟成老师和裘碧波老师,分成六个小组。实习由6月29日开始,8月2日结束,分三阶段进行:教员示范路线及学生半独立工作路线;学生独立填图、小论文研究与写作;编制图件及最终实习报告。本次实习完成的主要工作量详细见表1-1。名称单位数量观察点个填图面积2观察路线条实测剖面图幅1实测剖面综合柱状图信手剖面地质图素描构造纲要图标本块实际材料图产状表1-1 完成的工作量统计表第二章 地层实习区地层发育较全,主要发育有太古界、中新元古界、古生界,新生界零星出露(附图I、附图II)。第一节 太古界本区太古界

7、统称官地杂岩(ArG),分布于房山岩体南北两侧,区内分布于房山岩体南侧,沿官地乱石垅周家坡山顶庙一带展布,出露面积0.372(附图I);主要岩性为: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岩、斜长角闪岩和长英片麻岩,内部层序不清,后期又遭受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糜棱岩;其锆石U-Pb年龄为252120Ma(颜丹平等,2005)。第二节 中元古界中元古界包括长城系、蓟县系,本区仅出露蓟县系的雾迷山组(Jxw)、洪水庄组(Jxh)和铁岭组(Jxt)。区外在八角寨栓马庄大桥一带出露完整(图2-1),孤山口火车站也可见雾迷山组(Jxw);区内分布于一条龙羊屎沟骆驼山五副坝一带。一、雾迷山组(Jxw)在八角寨栓马庄大桥一带(图2

8、-1)主要为上部第五段的灰白色中薄层白云岩、灰质白云岩,白云岩中夹有浅灰色、白色硅质条带,劈理化发育,劈理面上可见丝绢光泽的绢云母。含化石Conophyton sp.(锥叠层石),厚度大于500m,由于仅见其上部,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不详。孤山口火车站主要出露浅黄色钙质千枚岩和灰色灰质白云岩。在区内只分布于羊屎沟,面积50 m2,主要岩性含透辉石、透闪石、硅灰石和硅质团块的灰白色厚层大理岩,且由于断层作用厚度明显减薄。二、洪水庄组(Jxh)在八角寨栓马庄大桥一带(图2-1)主要岩性为灰色薄层板岩,上部含白云质及白云岩透镜体和砂岩透镜体,厚38m,与下伏雾迷山组呈整合接触。在区内分布羊屎沟一带,面

9、积不足50m2,主要岩为灰色板岩、千枚岩,由于断层作用使其减薄,与下伏地层呈断层接触。三、铁岭组(Jxt) 在八角寨栓马庄大桥一带(图2-1),根据岩石组合,将其分为下、中、上三段,呈“两厚夹一薄,两白夹一黑”:下段(Jxt1),灰色中厚层白云岩,夹硅质条带,发育水斜层理;中段(Jxt2),深灰色、灰黑色中薄层灰质白云岩,夹多条顺层硅质条带;上段(Jxt3),灰白色中厚层灰质白云岩为主,上部发育大型包卷叠层石,含化石:Cryptozoon sp.(包心菜状叠层石);Chihsienella sp.(蓟县叠层石)。总厚186m,与下伏洪水庄组呈整合接触。在区内分布于一条龙-骆驼山一带,面积约为0

10、.5km,主要岩性为灰色薄层大理岩,发育硅质条带;由于断层作用使其减薄,与下伏地层呈断层接触。四、岩相简析蓟县系岩石普遍经受区域变质,但是,原岩较易恢复。雾迷山组以白云岩为主,夹燧石条带,代表环潮坪沉积环境;洪水庄组以千枚岩为主,原岩为泥质岩石,代表局限泻湖低能沉积环境;铁岭组上、下段为潮间-潮下高能沉积环境,中段潮间-潮上沉积环境。因此,蓟县系从雾迷山组开始海水逐渐海退变浅,至洪水庄组沉积期海平面最低;从铁岭组沉积早期开始,海水又经历了两次个由深变浅的过程,直至最后暴露地表,经受风化剥蚀作用。第三节 新元古界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包括下马岭组(Qbx)、长龙山组(Qbc) 、景儿峪组(Qbj),区

11、外在八角寨栓马庄大桥(图2-1)和黄院东山梁(图2-2)一带出露。区内分布于一条龙骆驼山山顶庙房山西一带。一、下马岭组(Qbx)在八角寨栓马庄大桥一带(图2-1),岩性主要为灰色薄层千枚岩、板岩,含化石Chuaria sp.(藻类化石),厚161m,与下伏铁岭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底部含有厚30-40的铁褐色风化壳,代表了一次构造升降运动芹峪运动。在区内分布于一条龙-骆驼山-山顶庙-房山西一带,呈弧形展布,面积约0.5km2。石榴石云母片岩、红柱石石榴石云母片岩、红柱石云母片岩、炭质板岩。二、长龙山组(Qbc)在八角寨栓马庄大桥一带(图2-1),岩性主要为浅灰色中厚层状变质石英砂岩和板岩,厚24

12、m,与下伏下马岭组呈整合接触。在区内分布于一条龙-骆驼山-山顶庙-房山西一带,呈弧形展布,面积不足0.3km2。主要岩性为灰黄色变质石英砂岩和砂质板岩。三、景儿峪组(Qbj)在黄院东山梁(图2-?)岩性主要为浅灰色钙质板岩,厚55m,与下伏长龙山组呈整合接触。在区内分布于一条龙南。主要岩性为灰色板状大理岩和钙质板岩。根据原岩恢复及沉积特征,下马岭组代表了泻湖-潮坪沉积环境;长龙山组为滨海浅滩沉积环境;景儿峪组为环潮坪沉积。青白口纪从早到晚海水逐步加深,最终受晋宁运动影响,暴露地表。第四节 下古生界黄院东山梁剖面(图2-?)出露完整。包括下、中寒武统府君山组、馒毛组、徐庄组、张夏组,上寒武统黄院

13、组及下奥陶统冶里组、亮甲山组和马家沟组。图区内分布于一条龙南骆驼山山顶庙向源山房山西一带,因后期断层作用部分地层难以详细划分,地层厚明显厚度减薄。一、下、中寒武统(1+2)府君山组(1f):黄院东山梁剖面(图2-)主要岩性为青灰色中厚层豹皮灰岩、纹带状灰岩、具刀砍纹的白云质灰岩、竹叶状灰岩,含化石:Redlichia sp.(莱德里基虫),厚25m,与下伏景儿峪组平行不整合接触,底部含厚约30的风化壳,代表蓟县运动。图区内分布于一条龙、骆驼山、向源山,岩性组合为纹带状灰岩,与下伏地层呈断层接触。馒毛组(1+2m) :黄院东山梁剖面(图2-)主要岩性为夹褐黄色白云岩透镜体两层。厚为46m,与下伏

14、地层整合接触。图区内分布于一条龙南骆驼山山顶庙向源山房山西一带,岩性组合为土黄色千枚岩,风化较严重,与下伏地层呈断层接触。徐庄组(2x):黄院东山梁剖面(图2-)主要岩性为青灰色中厚层灰岩、青灰色板岩、千枚岩,厚41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张夏组(2z):黄院东山梁剖面主要岩性(图2-)灰黑色鲕粒状灰岩与灰色薄层状板岩互层出露,厚36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二、上寒武统黄院组(3h):黄院东山梁剖面(图2-)主要岩性为灰黄色,含化石:Ptychaspis sp.(褶盾虫), Blackwelderia sp.(蝴蝶虫),厚123m,与下伏张夏组为整合接触。区内的分布在一条龙南骆驼山山顶庙向

15、源山房山西一带,岩性为泥质条带灰岩,偶见板状大理岩,面积约为500,由于断层作用使其减薄,与下伏地层呈断层接触。三、下奥陶统冶里组(O1y):在黄院东山梁,主要岩性青灰色中厚层泥质纹带灰岩、中厚层灰岩,夹白云质灰岩和白云质豹皮灰岩,含化石:Piloceras sp.(枕角石),Ophiteta sp.(蛇卷螺),厚67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亮甲山组(O1l):在黄院东山梁,主要岩性为灰色中厚层白云岩与灰质白云岩,含少量燧石团块,含化石:Armenoceras sp.(阿门角石),厚70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马家沟组(O1m):在黄院东山梁主要岩性为青灰色厚层灰岩、纹带灰岩、豹皮灰岩,夹

16、薄-中层白云质灰岩,厚180m,与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区内分布于一条龙南骆驼山山顶庙向源山房山西一带和164背斜核部、煤碳沟一带,岩性为灰岩、结晶灰岩,与下伏地层呈断层接触 。下古生界原岩易于恢复。寒武系代表滨海-浅海沉积,其中中寒武世海水相对较深,水动能较低。下奥陶统冶里组与马家沟组为浅海沉积,亮甲山组为碳酸盐岩台地潮坪沉积。第五节 上古生界上古生界分布于图区中部及西南部,主要包括上石炭统本溪组(C2b)、太原组(C3t)和下二叠统山西组(P1s)、杨家屯组(P1y)。一、中、上石碳统本溪组(C2b):分布主要在太平山、大砾岩山、煤碳沟及牛口峪等(图2-?),面积约260。岩性组合为:灰绿

17、色厚层状硬绿泥石角岩,灰色红柱石角岩,杂色砂纸及粉砂质板岩,灰色生物碎屑灰岩,灰色、灰黑色红柱石角岩,灰色、浅灰色压力影板岩。底部在太平山北坡出现底砾岩(三好砾岩)。化石:Fusulina sp.(纺缍蜓)及蜓、腕足类、双壳类、植物类等碎片。厚36.8m,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图2-?),代表了一次构造升降运动加里东运动。详细文字剖面描述如下(附图III):灰黑色板岩1.0m灰白色红柱石石英砂岩,该层为“砂”7.5m上覆地层为太原组(C3t)整合接触厚36.8m灰色、灰黑色红柱石角岩9.3m灰色、浅灰色压力影板岩9.5m灰色生物碎屑灰岩1.8m杂色(灰-深灰色、黄-灰黄色、褐色、粉红色等

18、)砂纸、粉砂质板岩10.5m灰色红柱石角岩4.9m灰绿色厚层状硬绿泥石角岩0.8m 平行不整合接触 下伏地层为马家沟组(O1m)灰色中厚层角砾状灰岩3.7m青灰色厚层状结晶灰岩10m太原组(C3t):主要分布在太平山南坡、北坡及牛口峪水库一带,面积约为2.5km2,由下而上依次为:灰白色红柱石石英砂岩,灰黑色板岩,含红柱石石英砂岩,黑色板岩夹炭质板岩(煤线),灰黄色变质粉砂岩、粉砂质板岩。含化石:Neuropteris ovata(卵脉羊齿)。厚46.6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褐灰色变质岩屑砂岩,为“砂”17.0m上覆地层为山西组(P1s)厚46.6m灰黄色变质粉砂岩、粉砂质板岩、炭质板岩1

19、3.8m黑色板岩夹炭质板岩(煤线),该层为“板”及“煤”6.0m含红柱石石英砂岩18.3m下伏地层为本溪组(C2b)灰色-灰黑色红柱石角岩9.3m二、下二叠统山西组(P1s):分布在南洛凹至簸箕掌一带及南部区域,面积近2km2。由两个沉积旋回构成,第一旋回底部为厚层块状变质含砾岩屑砂岩、岩屑砂岩,向上渐变为中薄层中细粒岩屑砂岩、粉砂岩和黑色炭质板岩;第二旋回底部为中厚层中细粒岩屑砂岩,向上过渡为薄层粉砂岩及粉砂质板岩并夹可采煤一层。Sphenophyllum sp.(楔叶),Lobatannulania sinensis (中华瓣轮叶)。厚48.6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浅灰色厚层变质复成分

20、角砾岩5.0m上覆地层为杨家屯组(P1y)厚48.6m黑色炭质板岩夹煤线,为“板”及“煤”9.5m深灰色变质岩屑砂岩,为“砂”10.4m黑色炭质板岩夹煤层,为“板”及“煤”11.7m 褐灰色变质岩屑砂岩,为“砂”17.0m 下伏地层为太原组(C3t)灰黄色变质粉砂岩、粉砂质板岩、炭质板岩13.8m杨家屯组(P1y):分布于南洛凹-罗卜顶-簸箕掌一线,散布于山西组(P1s)地层内,煤矿沟东西两侧也有分布,面积0.4km2,主要岩性为浅灰色厚层变质复成分角砾岩,即豆腐块砾岩,砾块为白色、灰白色,磨圆不佳。厚100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三、岩相简析本溪组原岩为一套泥质岩石组合夹碳酸盐岩,代表泻湖

21、潮上坪沉积;太原组以砂泥互层为特点,代表海陆过渡环境的河流湖沼沉积;山西组和杨家屯组砂岩、泥岩交替沉积,并夹有少量煤层或煤线,是河流湖泊及沼泽环境的沉积。第六节 新生界新生界主要分布于周口河两侧及山前平原区,少量分布于碳酸盐岩溶洞内。现以周口河河流阶地沉积(图2-?)、北京猿人洞沉积为例分别介绍(图2-?)。一、河流阶地沉积主要分布与周口河两侧附近,由于河流的侧蚀作用形成的河床经三次抬升作用形成了三级阶地(图2-),以实习区附近的周口桥小公园为观察点为例分别为:公路所处的一级阶地、铁路所处的二级阶地和探矿所篮球场所在的三级阶地。一级阶地为堆积阶地,二级阶地为基座阶地,三级阶地有基岩出露,为侵蚀

22、阶地。河流阶地岩性为第四系的砂砾石、亚砂土、粘土。二、北京猿人洞沉积北京猿人洞洞穴沉积主要分布于龙骨山上,洞穴堆积岩性为灰质角砾、亚砂土,含化石Sinanthropus pekingensis(北京人),Homo sapiens(山顶洞人),Sinomegaceros pachyosteus(肿骨鹿)等。详细文字剖面描述如下1-2层:夹石灰华的角砾层,厚约4m;3层:粗角砾层,含有洞顶崩塌形成的大石灰岩块,1966年的头盖骨出现在此层,厚约3m;4层:灰烬层(上文化层)含有烧骨、烧石和大的石灰岩块,厚约6m;5层:硬灰层,厚约1m;6层:角砾层,含巨大石灰岩块和鬣狗类,厚约5m;7层:砂层,厚

23、约2m;8-9层:含灰烬的角砾层(下文化层)约一半以上的北京猿人化石发现在此层,厚约6m;10层:红土(上部)和灰烬(下部)层,厚约2m;11层:角砾岩层,1929年第一个北京猿人头骨发现在此相当的层位,厚约2m;12层:红砂层,厚约2m;13层:含鬣狗的泥沙层,底部为巨砾,厚约2m。第三章 岩浆岩岩浆岩包括侵入岩和喷出岩,实习区仅见侵入岩。周口店地区侵入岩出露面积最大的是房山岩体,在牛口峪分布有“灯泡岩体”,三不管沟至大砾岩山以北有闪长玢岩岩脉。本次实习侵入岩从闪长玢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均有出露。第一节 房山岩体房山岩体位于图区的西北部东山口第一采石场-官地东一带,平面形态上近于圆形

24、,出露面积542,是一个中等规模岩株,接触面产状较陡,一般倾向围岩。房山岩体主要由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组成。从边部向中心可分为边缘相(石英闪长岩)、过渡相(似斑状花岗闪长岩)和中间相(巨斑状花岗闪长岩),在边缘相和过渡相中,发育大量包体。岩体与围岩官地杂岩、铁岭组大理岩呈侵入接触关系(图3-?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为130.7+-1.4 Ma(蔡剑辉等,2005),侵位于早白垩世。一、石英闪长岩石英闪长岩零散分布于花岗闪长岩的边缘,在图区东山口第一采石场一带、官地村西北一带分布,面积约为0.6-0.82。石英闪长岩为灰白色,中细粒,块状构造,也可见条带状构造及班杂构造,主要由斜长石、黑云

25、母、角闪石组成。斜长石,灰白色,呈自形到半自形的板条状分布,大小约为0.5mm*2mm2mm*5mm,含量约占65%,部分绿帘石化;黑云母,黑色片状,可见闪亮的极完全解理面,大小约0.3mm3mm,约占5%;角闪石,黑色较长柱状,截面多为六边形,大小为0.2mm4mm,占15%。此外,还可见石英,约占10%,油脂光泽,颗粒大小为0.5mm3mm;钾长石,约占2%,浅肉红色。榍石等其他矿物约占2%,榍石截面呈菱形,大小约为1mm。二、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分布于图区北部,沿东山口采石场北至官地东延伸,占房山岩体出露面积的96%以上。以东山口第一采石场处的花岗闪长岩为例:灰白色,中粗粒,似斑状结构,

26、块状构造,可见班杂构造。斑晶为斜长石、钾长石、石英,基质主要为斜长石、钾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石。其中斑晶,斜长石为灰白色板条状,大小48左右,约占总体的45%;钾长石为浅肉红色短柱状,横截面长为长方形,大小约56,占总量的20%;石英烟色,粒状,具油脂光泽,约占总量20%。基质中的斜长石、钾长石、石英颗粒为细粒;黑云母为黑色片状,具极完全解理面,大小约22;角闪石暗绿色长柱状,约占总量8%。此外副矿物榍石,含量约1%。三、房山岩体中的包体房山岩体包体现象多见,主要集中于边缘相和过渡相,分同源包体和异源包体(捕掳体)。1、同源包体主要分布于东山口和125.5高地周围,岩石类型主要为镁铁质和正

27、长花岗岩,寄主岩为中细粒石英闪长岩或中粗粒花岗闪长岩。MME包体平面形态多呈被拉伸的椭圆状,长轴方向代表岩浆的流动方向,说明MME包体可能是在岩浆流动过程中冷凝形成的;同时,由于钾长石形成晚,会有钾长石“落”入包体中,有的钾长石晶体存在于包体中,有的骑跨在寄主岩界线上(图3-)。正长花岗岩包体平面形态一般近长方形。2、异源包体主要分布于125.5高地附近和官地(图3-),岩石类型主要为黑云母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角闪岩、变质石英砂岩,寄主岩为中细粒石英闪长岩或中粗粒花岗闪长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捕掳体平面形态近长方形,斜长角闪岩捕虏体次棱角状;也可见有冷凝边和烘烤边的现象(图3-);角闪岩捕掳体风化严重,呈下凹状。3、包体的研究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