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130.89KB ,
资源ID:1646242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46242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与说明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与说明文档格式.docx

1、理解教学效能感、教师控制点的内涵,能运用罗森塔尔效应解决问题。理解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含义及作用,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教学监控能力。理解教师的情感投入及其作用。(3)教师心理健康。了解教师心理健康的含义及其标准,以及教师常见的心理冲突,掌握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理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能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掌握如何应对教师职业倦怠。4.学习心理。(1)学习概述。了解学习的概念及其作用,理解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学习的类型。(2)学习的主要理论流派。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理解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了解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和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运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

2、了解布鲁纳认知发现理论,了解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了解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掌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掌握罗杰斯的学习理论。(3)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理解学习动机的含义及其特点,掌握需要层次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和归因理论并加以运用,掌握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方法。理解学习策略的概念及特征,了解学习策略的分类。(4)知识学习与迁移。了解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技能、元认知的含义。掌握学习迁移的概念、分类及影响因素。(5)问题解决的学习。理解问题解决的含义及过程,掌握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能联系教学实际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6)创造性思维

3、。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本质与特点,理解智力、环境等其他因素与创造性的关系,结合实际运用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5.品德心理。(1)了解品德的心理结构,掌握品德的概念。(2)运用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3)了解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4)掌握促进中小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方法,了解矫正学生不良行为的心理学策略。6.课堂管理心理。(1)了解课堂管理的内涵,掌握课堂管理的类型。(2)了解课堂心理气氛的概念及类型,理解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因素,掌握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营造策略。(3)理解课堂纪律的内涵及类型,了解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阶段,掌握教师对纪律问题的管理对策。(二)德育工作基础

4、知识。1.德育概述。(1)掌握德育的概念与意义。(2)了解德育目标的含义,掌握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3)掌握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4)了解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的概念、意义。2.德育过程与原则。(1)了解德育过程的概念,掌握德育过程构成要素与基本矛盾。(2)掌握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3)理解学生思想品德四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4)理解德育原则含义,掌握中小学德育主要原则及贯彻的基本要求。(5)能够运用德育过程与德育原则的基本理论分析学校德育现象与问题,并提出应对建议。3.德育的途径与方法。(1)理解德育途径、德育方法的含义。(2)了解德育的主要途径。(3)掌握德育的主要

5、方法及其在德育实践中的运用,理解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的依据。(4)掌握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与方法。4.教育法律法规。(1)了解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2)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3)了解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21号)的主要内容,理解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4)能够运

6、用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及有关法律规定进行案例分析,能判断现实中的教育违法现象和侵权行为,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并能提出必要的预防措施。(5)了解教师权利、教师义务的涵义,掌握教师的六大权利和六大义务。了解学生权利的涵义,掌握学生享有的基本权利,理解对学生权利保护的意义。5.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特征,理解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2)掌握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及其基本要求,能够正确判断教师职业行为是否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3)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活动中运用行为规范恰当地处理与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关系。四、考试形式、考

7、试时间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五、试卷结构(一)题型与分值。(二)考试内容与分值。合 计100分(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的赋分比例约为442)六、题型示例(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题,每小题0.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例1】教育要尊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价值,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持这种观点的是( )。A.精神分析学派 B.行为主义学派C.认知学派 D.人本主义学派考查目的:了解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及代表人物。解析: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发展经历了

8、一个曲折的过程,遵循学科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形成新的学派,其中,人本主义学派于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兴起,7080年代迅速发展,它既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等同于动物,只研究人的行为,不理解人的内在本性,又批评弗洛伊德只研究神经症和精神病人,不考察正常人心理,因而被称之为心理学的第三种运动。本题ABC三个选项均不符合题意。属于了解层次,容易题。答案:D【例2】个体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 )。A.最近发展区 B.最近联合区C.最近运动区 D.最近感觉区掌握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 20世纪30年代,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从批判关于人的心理及其发展的

9、生物学观点出发,主张把历史研究作为建立人类心理学的基本原则,提出“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理论”。维果茨基主要探讨了发展心理和教育心理,全面论述了思维与语言、儿童的学习、教学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其中,在探讨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时,维果茨基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个体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BCD三个选项均不符合题意。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A【例3】儿童在听了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海因兹偷药”后,认为海因兹不应该去偷药,因为如果人人都违法去偷东西的话,社会就会变得很混乱。这些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处于( )。A.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 B.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C.

10、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 D.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运用。柯尔伯格的理论认为道德判断作为道德行为的基础,可以区分出6个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比前一个阶段对伦理困境的回应更为适当。他在研究中使用伦理困境的故事,关注人们在面临类似的伦理困境时,如何证明自己的行动是正当的。然后他将反应进行分类,总结出6个不同的阶段。这6个阶段属于3种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1)前习俗水平,包括阶段1惩罚和服从的定向(行为的后果作为是非标准)和阶段2朴素的利己主义的定向(以个人需求的满足与否决定事情的好坏);(2)习俗水平,包括阶段3好孩子定向(取悦于别人就是好的)和阶段4维护权威

11、的定向(维护现有的法律和社会秩序,尽职尽责就是好的);(3)后习俗水平,包括阶段5 墨守法规和契约的定向(社会价值和个人权利作为是非标准)和阶段6 个人的良心和原则的定向(是非是一种个人依照普遍原则所确立的哲学)。ABC三个选项均不符合题意。属于运用层次,较难题。【例4】学校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 )。A.知识的活动 B.品德的活动C.能力的活动 D.审美的活动掌握学校德育的含义。德育包括广义的德育和狭义的德育。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

12、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学校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属于掌握层次,容易题。B【例5】小倩自私霸道,同学们都不喜欢和她玩。班主任老师通过和她交谈,循循善诱,小倩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主动和同学们道歉,从此她与同学们相处融洽。班主任老师遵循的德育原则是( )。A.连贯性原则 B.导向原则C.一致性原则 D.疏导原则理解掌握主要德育原则含义和运用要求,能够实际运用。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学校和教师进

13、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目前,我国中小学普遍运用的德育原则主要有: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等。其中,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的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地养成良好品德。题目中

14、班主任对小倩的教育遵循的是疏导原则。属于理解、掌握和运用层次,较难题。【例6】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应该坚持的司法保护原则是( )。A.表扬为主、惩罚为辅 B.惩罚为主、表扬为辅C.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D.惩罚为主、教育为辅理解相关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章第五十四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显然选项C正确。属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各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少选且选择正确的

15、,每个选项答案给0.5分。【例1】编制教育心理学调查问卷应注意( )。A.问卷题目不宜过多B.问卷的编制应尽量生动有趣C.在问卷中可加入一些探测题目D.在正式施测之前进行信度效度分析运用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问卷是研究者按照一定目的编制的,对于被调查的回答,研究者可以不提供任何答案,也可以提供备选的答案,还可以对答案的选择规定某种要求。研究者根据被调查者对问题的回答进行统计分析,就可以作出某种心理学的结论。问卷法已广泛应用于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在编制教育心理学调查问卷时应做到:(1)问卷题目不宜过多;(2)问卷的编制应尽量生动有趣;(3)在问卷中可加入一些探测题目;(4)在正式施测之前进行

16、信度效度分析。本题四个选项均符合题意。ABCD评分标准:【例2】以下选项,属于加德纳多元智能维度的是( )。A.逻辑数学智能 B.音乐智能C.成功智能 D.人际智能在实际中理解与运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提出,人类至少存在8种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本题C选项不符合题意。属于掌握层次,中等难度题。ABD【例3】创造性与智商存在一定的关系,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高创造力者,智商一定不低B.高智商者,创造力可能高也可能低C.低智商者,创造力一定低D.低创造力者,智商一定低创造性思维本质与特点的掌握。创造性

17、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与智力有相关,但是这种关系是非线性的。两者的关系可以具体表述如下:(1)低智商者难以有高的创造力;(2)高智商者不一定有高的创造力;(3)高创造力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4)低创造力,智商水平可高可低。这表明:第一,创造性与智力的发展并不同步,其主要原因是创造性包含了智力测验未涉及的智慧品质,如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第二,超过一般水平的智力是实现创造性潜力所必需的,但是超过了这个临界水平,智力同创造性的相关就几乎等于零。本题D选项不符合题意。属于掌握层次,较难题。ABC。【例4】为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

18、气氛,要求教师做到( )。A.对学生形成合理的期望B.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C.合理利用信息传递D.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多向交往良好课堂心理气氛营造策略的掌握。课堂心理气氛主要指群体的心理状态,是在课堂活动中师生相互交往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知觉、注意、情感、意志、定势和思维等心理状态。为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教师要做到:(1)教师要对学生形成合理的期望;(2)教师要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师生的情感共鸣是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变量;(3)教师要合理利用信息传递;(4)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多向交往。属于理解层次,容易题。【例5】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A.德育形式 B.德育内容C

19、.德育方法 D.德育评价掌握德育过程构成要素。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等因素构成。这些因素在德育中都有各自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相互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和关系,德育过程是这些要素按一定的关系构成的。B C【例6】贯彻因材施教德育原则,要求教师( )。A.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B.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C.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D.统一校内各方面的教育力量理解和掌握因材施教德育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贯彻

20、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D项不是这一原则的要求。A B C(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判断各题的正误,你【例1】个体的心理发展是指个体活动的心理调节机制方面的变化,个体的心理调节机制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心理因素构成。理解心理发展内涵。个体的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间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是个体在成长期间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活动不断扩大、逐步提高和完善的过程。人的心理发展所经历的过程和形式,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同

21、时是一个包含着许多心理因素的多层次动态系统。每一心理因素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从缓慢的积累发展到一定年龄阶段而发生质的变化的;各种心理因素的发展变化是不同步的。因此本题是正确的。T【例2】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人格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质的不同阶段。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掌握。认知发展理论是著名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所提出的,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所谓认知发展是指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的认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增长而改变的历程。皮亚杰把认知发展视为认知结构的发展过程,以认知结构为依据

22、区分心理发展阶段。他把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质的不同阶段。因此本题是错误的。F【例3】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问题,或者画草图、列表、写方程式等,这对回忆相关信息都有很好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全可以结合各门学科的内容来进行。(1)鼓励质疑;(2)设置难度适当的问题;(3)帮助学生正确表征问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问题,或者画草图、列表、写方程式等,这对回忆相关信息都有很好的作用。(4)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5)辅导学生从记忆中提取信息;(6)训练学生

23、陈述自己的假设及步骤。属于运用层次,中等难度题。【例4】品行不良学生的转化要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转化过程大体可以划分为醒悟、转变与自新三个阶段。( )了解学生不良行为矫正。学生品行不良主要是指学生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较严重的道德过错。学生品行不良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较常见的有:攻击、逃学、迷恋游戏机、赌博等,针对具体行为可以采取不同的转化与矫正的方法。学生品行不良的客观方面可以从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面来寻找原因。学生品行不良的转化经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转化过程大体可以划分为醒悟、转变与自新三个阶段。因此该题是正确的。【例5】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是学校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考查目

24、的:了解学校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德育途径是指学校实施德育的渠道或形式。德育的途径是由德育的任务、内容和原则决定的。由于德育的任务、内容和原则是多方面的,因此德育途径就有多种。如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少先队、共青团和学生会组织的活动、班主任工作等。其中,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这是因为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而教学工作总是具有教育性的。因此,该题是错误的。属了解层次,容易题。【例6】学校如果侵犯了教师的合法权益,教师可以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相关内容

25、。教师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因此,该题是正确的。(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分析以下材料,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相应的代码,并将其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和不选均不得分,少选且选择正确的,每个选项答案给0.5分。【例1】一天,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要立即去做吗?”孔子答:“家有父兄,怎能自作主张?”冉求问:“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要立即去做吗?“当然应该立即去做。”

26、公西华对此很不理解。孔子说:“冉求遇事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去做。子路遇事轻率,所以要加以抑制,使他谨慎。此材料给教师的启示是A.根据学生的性格差异因材施教B.根据学生的智力差异因材施教C.根据学生的情感差异因材施教D.根据学生的认知差异因材施教学生性格差异的运用。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案例中所讲述的子路和冉求是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子路做事情比较鲁莽、草率,往往不考虑后果,所以孔子要约束他;而冉求平日做事退缩,所以孔子要鼓励他去做。本题的BCD选项不符合题意。属于运用层次,容易题。认为正确的用T来代替,认为是错误的用F来代替,并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例1】个体的心理发展是指个体活动的心理调节机制【例2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