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135.82KB ,
资源ID:1646061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4606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公寓楼测量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公寓楼测量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5、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6、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第二节工程测量方案1.测量重难点及解决措施本工程施工测量的重难点在于:平面控制、高程控制、竖向控制及风荷载等对测量精度的影响。编号重难点分析解决措施1在温度、风荷载等影响下高层的精确定位建立高精度的测量控制网,严格控制各阶段的施工测量精度,选用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测量工程师进行测量管理,采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技术进行施测,确保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重点)2塔楼垂直度的控制每隔一段高度在楼层设点进行垂直度监测,偏差超限及时校正。3塔楼墙柱的精确定位在塔楼内外建立双层控制网,内控网采用激光垂准仪投测到施工层进行墙柱定位再用外控网进行复核。4

2、误差传递的控制每隔29m(十层)左右设置一个测量转换层,并定期联立外控网进行复核,转换层与转换层之间独立操作,误差不传递。(难点)2.主要测量工作序号主要测量工作首级控制网的复测及二级控制网的建立。地下室施工阶段,平面和高程二级控制网“外控法”布置。地上施工阶段,平面和高程三级控制网“内控法”垂直引测,同步控制楼层的轴线、标高。3.测量人员及仪器配置3.1 人员配备职务数量任务及工作职责测量主管测量策划及专业技术施工管理负责。测量工程师理论分析、测量控制网的布设和传递、楼层测量作业、技术资料编制、内业计算。专职测量员配合测量工程师工作及测量细部作业。3.2 仪器配置名称精度指标单位说明全站仪1

3、秒1mm+2ppmD套平面控制测量、施工放样及竖向测距J2电子经纬仪2台角度测量、平面定向普通水准仪2mm水准测量、标高传递激光垂准仪1/100000轴线的竖向投测4.测量控制网的布设根据业主提供的一级测量控制网,分别建立二级、三级测量控制网。4.1 建立三级测量控制网控制网控制网设置要点首级控制网由业主委托或测绘院测设在施工地块及附近的红线桩点或城市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二级控制网根据首级控制网,在基坑周边建立二级控制网,主要包括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三级控制网根据高一级测量控制网在建筑物内部建立三级控制网,采用三级控制网“内控法”来控制建筑物的平面定位和高程测量。4.2 一级控制网本工

4、程1#楼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9.800m,2#楼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9.100,3#楼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9.100,4#楼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8.800,物业房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9.800,商业楼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8.100.对业主提供的首级测量控制网点,办理正式的书面移交手续,实地踏勘点位并作出标记说明。并对一级控制网每个月复核一次,同时提交监理、业主。复测一级控制网的点位精度。若点位误差不满足施工规范要求,需进一步和业主核对并确认。对业主最初提供平面控制点进行复核,由于控点距离地下基坑较远,为了更好地布置地下室的施工控制点,因此在加设一个临时控制点

5、,作为地下室及地面一层施工期间测定一、二级控制网之间的临时过渡点。4.3 二级控制网的布设通过场区首级控制网,把施工控制点引到基坑周边,形成二级控制网。控制点均为三维控制点,由业主提供的点引测S1、S2、S3、S4四个点组成,用于平面定位及高程控制。地下室采用“外控法”施工,即利用基坑周边的二级控制网进行地下室施工阶段的平面和高程控制。4.4 三级控制网的布设本工程各塔楼出设计标高0.000m后,本工程主体将采用“内控”投测方法进行施工楼层的测量放线。地下室施工阶段的定位放线采用“外控法”,即在基坑周边的一级测量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用极坐标法或直角坐标法进行投点到地下室底板上,然后再进行地下室

6、轴线放样。4.5 控制网点测设方法及布设原则要求首级控制网的布设应因地自宜,且适当考虑发展;当与国家坐标系统联测时,应同时考虑联测方案。首级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确定。加密控制网,可越级布设或同等级扩展。首级网布设时,宜联测2个以上高级国家控制点或地方坐标系的高级控制点;对控制网内的边长,宜构成大地四边形或中点多边形。控制网应由独立观测边构成一个或若干个闭合环或附合路线:各等级控制网中构成闭合环或附合路线的边数不宜多于6条。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稳固可靠的地方,同时要有利于加密和扩展,每个控制点至少应有一个通视方向。点位应选在视野开阔,高度角在15以上的范围内,应无

7、障碍物;点位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接受卫星信号的干扰源或强烈反射卫星信号的物体。充分利用符合要求的旧有控制点。4.6 导线测量法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的划分,导线及导线网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各等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见下表:等级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km测角中误差(秒)测距中误差()测距相对中误差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秒)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秒级仪器2秒级仪器6秒级仪器三等141.8201/1500006103.61/55000四等91.52.5181/8000051/35000一级0.5151/300001/15000二级2.40.2581/14000161/10000三级1.20.1121/70

8、00241/5000应用导线测量法,把基准点引测至基坑边和主塔楼首层,并设点保护。5.轴线引测及高程传递5.1 地下室施工阶段5.1.1轴线引测地下室结构施工时,结构桩基定位控制方法也是以总平面控制网为参照,运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放样出桩的中心点。地下室的轴线投测直接采用外控法,在主轴线的延长线上架设经纬仪(即在二级控制点或在基坑周边和内支撑环梁上的加密点上架设仪器),把测设的轴线投测到施工层,再用全站仪坐标点进行复核。地下室轴线引测示意图5.1.2 高程测设以二级控制网的测量点为基点采用全站仪,直接引测得出高程。5.2地上塔楼施工阶段5.2.1施工轴线引测当地下室顶板施工完成之后,在基坑周边的二

9、级测量控制点上或首级控制加密点架设全站仪,用极坐标法或直角坐标法放样测设激光控制点。激光点测放到楼面后需进行特殊的保护,因此需在首层混凝土楼板埋设预埋铁件,首层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成且具有强度后,再次放样测设激光控制点并进行矩形闭合复测,调整点位误差,打上阳冲眼十字中心点标示,示意如下图:首层楼面激光控制点点位做法激光点穿过楼层的预留洞做法由于本工程各塔楼均为高层建筑,拟采用分段投测的方法。每一段控制高度在29m左右,以降低外界因素对投测精度的影响。轴线的引测采用天顶准直法,通过在测量孔架设激光铅垂仪把底层的轴线控制点垂直投测到施工层,利用投测上来的轴线控制点测放出各轴线。利用照准部0、90、18

10、0、270分别向上投测,在接收靶上A1、A2、A3、A4四个投测点,将A1A3,A2A4连接得到A,即为所需的投测点。5.2.2控制点投测的精度要求和改正措施(1)、精度要求规范要求,每投测限差3mm,全高不应超过3H/10000,且H90m时,不超过30mm。本工程塔楼高度均未超过90m,精度要求为3H/10000。(2)、投测之后的检验和复核轴线控制点投测到上部楼层后,组成矩形图形。在矩形的各个点上架设全站仪,复测多边形的角度 、边长误差,进行点位误差调整并作好点位标记。如点位误差较大,应重新投测激光控制点。轴线投测中宜选择阴天或早晨无风时进行,并在实践中注意摸索规律,采取合适的措施,减少

11、外界的影响。(3)、塔楼高程传递与引测地上塔楼施工时,高程的传递采用全站仪配合水准仪从首层(+1.000m基准标高线)采用卷尺每5层引测一次,设置高程控制线。各楼层的标高用钢卷尺顺塔楼电梯井墙往上量测。根据建筑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的要求,“高程传递点的数目,应根据建筑物的大小和高度确定,规模较小的工业建筑或多层民用建筑,宜从2处分别向上传递, 规模较大的工业建筑或高层民用建筑,宜从3处分别向上传递。”本工程建筑属于规模较大高层民用建筑,所以每栋塔楼均应从3处分别向上传递,互相复核。6.工程细部测量6.1装修工程测量6.1.1室内装修放线(1)、测量放线依据装修工程放线即隔墙放线依

12、据结构工程在每层测设的平面轴线控制网(线)及剪力墙体1米控制线进行测设。 (2)、隔墙放线在复核每层平面轴线控制网正确后,以此为基础按照图纸设计,放样出每一道隔墙位置线,完成后即在地面上完成每一房间套方十字线。(3)、标高传递及施工层抄平依据现场高程控制网,测定楼体沉降对标高影响值,为确保整体标高施测精度,结合地下部分传递上来标高点位,平差取中,在首层竖向结构拆模后,在各施工流水段外墙角(柱角)、电梯井墙面测设+1.00m水平控制点位,构成地上部分标高传递网,点位较差不大于2mm;以上各层施工时用50m 检测合格的钢卷尺依据+1.00m 控制点(线),沿立面向上垂直丈量传递至施工层,并在施工层

13、至少作三个基准点位,水准仪闭合取中后对施工层进行精确抄平,作为装饰工程地面施工的检查和施工依据;室内、室外水平线(1米线)每3m 两端高差应小于1mm,同一水平线的标高允许误差为3mm。(4)、吊顶工程施工测量以每层测设的标高1米控制线为依据,用钢尺量至吊顶设计标高, 沿墙体四周弹出水平控制线,并在顶板上弹出十字直角定位线,其中一条与外墙面平行,十字线按实际空间均匀分布确定,直线点标在四周墙上,以方便吊顶工程分格施工。(5)、内墙面装饰测量室内墙面垂直线按照1/3000 精度测设,线坠或是经纬仪测设;装饰墙面按设计需要分格分块时,按高于1/10000 精度测放分格线分块线。6.1.2室外装修放

14、线外墙装饰垂直线按不低于1/10000 精度进行测设,水平控制线每3 米墨线两端高差应小于1mm,同一水平线两端的标高允许偏差为在结构工程完成后,用经纬仪在外墙上投测龙骨分格控制铅垂线,测设精度控制在竖向轴线投测精度范围内,以确保外装饰、安装工程垂直度。6.2机电工程测量根据结构工程在每层测设的平面控制网和剪力墙上的1米线来控制机电设备等的定位与高程控制。6.3门、窗洞口测量控制方法 结构施工中,每层墙体完成后,用经纬仪投测出洞口的竖向中心线。横向控制线用钢尺传递,并弹在墙体上。室内门窗洞口的竖直控制线由轴线关系弹出,门、窗洞口水平控制线根据标高控制线由钢尺传递弹出。以此检查门、窗洞口的施工精

15、度。6.4电梯井施工测量控制方法在结构施工中,在电梯井底以控制轴线为准弹测出井筒30厘米控制线和电梯井中心线,并用红三角标识。在后续的施工中,每层都要根据控制轴线放出电梯井中心线,并投测到侧面上用红三角标识。7.测量精度质量要求7.1建筑物施工放样7.1.1建筑物施工放样轴线投测和标高传递的偏差,不应超过下表的规定:项 目内 容允许偏差(mm)各施工层上放线外廓主轴线长度L(m)L3030L6060L9090L细部轴线承重墙、梁、柱边线非承重墙边线门窗洞口线轴线竖向投测每 层总高H( m )H3030H6060H9090H120120H15025150H30标高竖向传递7.1.2施工层标高的传

16、递,宜采用悬挂钢尺代替水准尺的水准测量方法进行,并应对钢尺读数进行温度、尺长和拉力改正。传递的标高较差小于3mm时,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施工层的标高基准,否则,应重新传递。7.1.3施工层的轴线投测,宜使用2级激光经纬仪或激光铅直仪进行控制轴线投测至施工层后,应在结构层平面上按闭合图形对投测轴线进行效核。合格后,才能进行本施工层上的其他测设工作否则,应重新进行投测。7.1.4施工的垂直度测量精度,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施工的精度要求,现场的观测条件和垂直度测量设备等综合分析确定,但不应低于轴线竖向投测的精度要求。7.1.5大型设备基础浇注过程中,应及时监测,当发现位置及标高与施工要求不符时,应立即通

17、知施工人员,及时处理。7.2结构安装测量精度结构安装测量的精度,应分别满足下列要求7.2.1柱子和梁安装测量的偏差,不应超过下表的规定。测量内容允许偏差( mm )混泥土柱(预制) 0标高检查柱高10m以内柱高10m以上H1000,且20梁间距梁面垫板标高注:H为柱子高度( mm)。7.2.2构件预装测量的偏差,不应超过下表的规定。测量的允许偏差( mm )平台面抄平纵横中心线的正交度0.8L预装过程中的抄平工作L为自交点起算的横向中心线长度的米数,长度不足5米时,以5米计。7.2.3附属构筑物安装测量的偏差,不应超过下表的规定。测量项目管道构件中心线的定位管道标高的测量管道垂直度的测量H10

18、0H为管道垂直部分的长度( mm )。7.2.4设备安装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设备基础竣工中心线必须进行复测,两次测量的较差不应大于5mm。对于埋设有中心标板的重要设备基础,其中心线应由竣工中心线引测,同一标中心标点的偏差不应超过1mm。纵横中心线应进行正交度的检查,并调整横向中心线。同一设备基准中些线的平行偏差或同一生产系统的中心线的直线度应在1mm以内。每组设备基础,均应设立临时标高控制点,标高控制点的精度,对于一般设备基础,其标高偏差,应在2mm以内;对于与传动装置有联系的设备基础,其相邻两标高控制点的标高偏差,应在7.3测量质量保证措施7.3.1测量过程中严格按照工程测量

19、规范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测量,并实行复核制度,做到点点有复核,前一步未检核合格,不进行后一步的测量。7.3.2所有测量仪器必须送专门机构检测,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测量前,对所涉及的仪器,如全站仪、垂准仪、水准仪、塔尺、钢卷尺等测量工具进行必要的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到测量施工中。7.3.3控制点测量作业要做好书面记录,对施工过程中用到的全部测设数据,进行计算,并交由测量主管负责人复核,最后经监理工程师认证,方可投入使用并归档保存。7.3.4定位桩采取桩周围浇注混凝土固定,搭设保护架,悬挂明显标志以提示,水准引测点、结构定位线尽量引测到永久建筑物上,表识明显,不准堆放材料遮挡。7.3.5每次放样

20、、放高程前必须与控制点进行复核无误后才进行细部放样、放高程的工作。测点时尽量将仪器架设在混凝土结构上,以避免临时设施变形误导测量或影响测量精度。7.3.6定期对各级测量控制网进行复测,维护各级控制网测量成果。7.3.7引入结构构件安装前预检,安装时校正,安装后复检的机制;7.3.8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优化测量方案,并尽量在外界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进行测量。7.3.9架设仪器时要保证架设地点坚硬,不致因架设仪器后,发生下沉现象。尽可能利用早上时间进行复测。第三节自身沉降观测方案1.自身沉降变形观测概述1.1所采用的坐标系统建筑变形测量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宜采用国家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

21、系统或所在地方使用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也可采用独立系统,当采用独立系统时,必须在技术设计书和技术报告书中明确说明。1.2建筑变形测量的级别和精度指标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中规定,本工程建筑变形测量的级别、精度指标及其适用范围;变形测量等级沉降观测位移观测主要适用范围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mm)观测点坐标中误差(mm)0.151.0地基基础设计为甲级的建筑的变形测量;3.0地基基础设计为甲、乙级的建筑的变形测量;场地滑坡测量;重要管线的变形测量;(1)、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系指水准测量的测站高差中误差或静力水准测量、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中相邻观测点相应测段间等价的相对高

22、差中误差;(2)、观测点坐标中误差,系指观测点相对测站点(如工作基点)的坐标中误差、坐标差中误差以及等价的观测点相对基准线的偏差值中误差、建筑或构件相对底部固定点的水平位移分量中误差;(3)、观测点点位中误差为观测点坐标中误差倍;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和规范要求选择沉降观测精度的等级。一般性的高层建构筑物施工过程中,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就能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往返较差 、附和或环线闭合差: ha-bl.0 , n表示测站数。(或ha-b1.0 ,L表示观测路线距离)前后视距 :30m前后视距差 :1.0m前后视距累积差 3.0m 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1.0mm水准仪的精度不低于N

23、2级别2.观测点布置2.1布设原则建筑物确定需要进行沉降观测之后,在工程开工之初,应根据设计图纸的安排做好沉降观测策划工作、制定沉降观测方案,对符合条件的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观测,适时埋设观测点。根据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DGJ32/J18-2006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的要求,沉降观测点应布设在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的点位,并应加以保护,宜选在下列位置:(1)、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及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2)、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不同地质条件,不同荷载分布,不同基础类型,不同基础埋深,不同上部结构,建筑裂缝,后浇带,沉降缝和伸缩缝

24、的两侧,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及填挖方分界处;(3)、宽度大于或等于15米,或宽度小于15米但地质条件复杂以及膨胀地区的建筑物承重内隔(纵)墙设内墙点,以及框架、框剪结构体系的楼和电梯井处;(4)、筏基的四角和中心部位置处;(5)、框架结构建筑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墙轴线上,以及可能产生较大不均匀沉降的相邻柱基处;(6)、高层建筑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对应尽端处;(7)、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有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滨(沟)处;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作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2.2沉降观测点做法一个70 70的电气预埋盒,一个 20

25、直螺纹套筒穿过盒底。PVC或镀锌铁皮盒盖,可以用螺丝将盒盖固定在电线盒上的螺丝孔上。用 20钢筋制作成90度弯头的观测头,水平段套丝,长约6cm,垂直段长约4cm,端头用砂轮机打磨成锥形,锥尖即为观测点。明装式沉降观测点(标高为相对楼地面标高)3.监测频率3.1观测次数地下室沉降观测工作从基础施工完成后读零开始,移到首层的观测点需重新读零开始。根据本工程设计图纸,观测次数:首层施工完毕即观测一次,以后每施工完一五层观测一次,竣工验收以后,第一年不少于4次,第二年不少于2次,以后每年1次,直到下沉稳定为止。观测过程中,如有基础附近地面荷载增减,基础四周突然大量积水,长时间大量降雨等,均应及时增加

26、观测次数,当建筑物突然出现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和严重裂缝时应立即进行逐日或23天的连续观测;当结构图上未标示观测点位置时,应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第5.5.2条规定自行设置,本工程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变形观测。3.2竣工验收最后一次观测的沉降速度允许值表建筑物安全等级和类别平局沉降速度(mm/d)最大沉降速度高层建筑和一级建筑物0.060.08(2处)二级、三级、多层建筑物和低层建筑物0.100.12(2处)3.3稳定标准稳定标准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对重点观测和科研观测工程,若最后三次观测中每次沉降量均不大于倍测量中误差,则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建筑物安全等级二、三级多层建筑以0.0200.4mm/d,高层和一级建筑以0.01 mm/d为稳定标准。4.竣工验收需提交的沉降观测资料观测过程中应及时归集每次沉降观测成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