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33.99KB ,
资源ID:1645741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4574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二、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1.新陈代谢(metabolism)2.兴奋性(excitability)3.生殖(reproduction)三、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与内环境的概念3.生物节律(biorhythm)2.稳态(homeostasis)及其生理意义四、机体机能活动的调节总结课程名称中文名称英文名称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说明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主要讲解以人体为主的生命活动内在规律和机制,配合生理学实验,使学生了解人体的基本解剖结构、功能活动和生理机制。增加对人体卫生、保健、预防疾病的知识。课程采用讲授展示板书,文字说明。以求把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师讲授技巧结合

2、一体,达到深入浅出,教与学都轻松的目的对教师的要求1、教师必需严肃、认真地备课。每位老师都有一份本教案的电子版,要求教师在使用时结合自身知识结构和教学经验,在本教案的基础上丰富具体内容;备课时,教师必需熟悉相关课程如人体解剖学、动物生理学、人体生理学等学科知识,做到教学中能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结构与功能相结合。2、教师必需深入研究教学法,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综合素质高的药学人才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其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思想品德的培养。教材选用四年制科学教育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 左明雪 高等教

3、育出版社 2005,12参考书与常用网址参考书籍: 人体组织与解剖学 周美娟 段相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 王 玢 左明雪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2网络课件与常用网址: 第二章 组织生物科学06 4学时1.了解人体的基本组织2.掌握四大基本组织基本特征基本组织;第一节 人体器官的组成及系统划分第二节 上皮组织 (Epithelium Tissue)第三节 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第四节 肌组织(Muscular tissue)第五节 神经组织第六节 血液第三章 运动系统生物科学05级1.了解全身股的名称,主要骨骼肌的名称及功能和起止点2.掌握

4、人体解剖学基本方位名词3.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1. 全身股的名称;2. 主要骨骼肌的名称及功能和起止点关节的基本结构一、解剖学基本方位名词1.正常人体解剖姿势2.轴3面二、全身骨骼1.头颅骨2.躯干骨3.四肢骨三、全身主要骨骼肌1.头颈肌3.躯干肌2.四肢肌四、骨连接 1.直接连接 2.间接连接第四章 神经-肌肉的一般生理6学时1.了解神经-骨骼肌接头的结构特点。2.掌握神经-骨骼肌接头兴奋传递过程。3.熟悉影响神经-骨骼肌接头兴奋传递的主要因素。4.掌握肌肉收缩原理1、骨骼肌的收缩形式(等长收缩、等张收缩、强直收缩)。2、神经-骨骼肌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肌丝滑行基本过程,兴奋收缩耦联,前负荷、

5、后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第一节 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一、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1.概念2.形成机制(一)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二)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3.动作电位时相与兴奋性时期 二、兴奋的引起和兴奋的传导机制1.刺激引起兴奋性的条件和阈刺激2.阈电位和锋电位的引起3.局部反应及其特性4.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第二节 细胞的跨膜信息传递功能一、通过特殊感受结构的通道蛋白质完成的跨膜信号传递二、由膜的特异性受体蛋白质、G-蛋白和膜的效应器酶组成的跨膜信号传递系统第三节 骨骼肌的收缩一、骨骼肌的收缩形式1、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2、单

6、收缩和强直收缩二、神经肌肉间的兴奋传递1、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特点2、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第四节 骨骼肌的收缩机理一、骨骼肌的结构特征二、骨骼肌的超微结构三、骨骼肌收缩的机理四、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第五节 骨骼肌的能量代谢一、无氧代谢和需氧代谢二、直接能源和最终能源【教学内容】第一节 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生物电现象:细胞在静息或活动状态下所伴随的各种电现象(离子电流、溶液导电、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等)总称为生物电现象。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表现:细胞同侧表面上各点间电位相等,细胞内外两侧存在电位差

7、。所有动物细胞(及绝大多数植物细胞)的电位为外正内负。不同细胞静息电位值不同。但每种细胞静息电位值一般是稳定的。“膜学说”认为是由于膜内外两侧离子分布的不均匀以及细胞膜的选择通透性。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钾离子有相对中等的通透性,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只及前者约1/100等。K+在浓度差作用下向细胞外扩散,并滞留在细胞外表面形成向内的电场,当达到电-化学平衡时,K+净流量为零。因此,可以说静息电位相当于K+外流形成的跨膜平衡电位。细胞膜受到刺激后,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膜两侧电位所发生的快速、可逆的倒转和复原。特点: 波幅大小与刺激强度无关,可沿细胞表面进行不衰减传导,不能融合。第五章 神经系统生物科学1

8、6学时1、 熟悉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2、 掌握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以及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功能活动中的作用。1.理解和掌握本章基本概念;2.突触的基本结构和突触传递的机理;3.反射活动的 一般规律;4.丘脑及感觉投射系统;5.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结构和功能;6.条件反射。1.中枢抑制;2.锥体系与锥体外系第一节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一、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一)、神经元(neuron)和神经纤维(nerve fiber)(二)、 神经胶质细胞二、突触传递与非突触传递(一)突触传递(synnapse transmisson)(二)非突触性化学传递(nonsynaptic chemical tr

9、ansmisson)三、递质与受体(一)递质(neuratransmitter)(二)受体(receptor)第二节 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一、反射与反射弧(一)反射(refler)(二)反射弧(refler arc)二、 中枢内神经元的联络方式(一)神经元之间的联络方式(二)单突触反射和多突触反射三、中枢兴奋四、中枢抑制(一)突触前抑制(presynaptic inhibition)(二)突触后抑制 第三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一、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二、感受器的适宜刺激(一)感受器的换能作用(二)感受器的编码作用(三)感受器的适应现象三、感觉传导通路(一)脊髓与脑干的感觉传导通路(二)临

10、床意义三、丘脑的感觉投射系统(一)丘脑的重要核团(二)丘脑的感觉投射系统四、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二、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三、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一)大脑皮层的主要运动区(二)运动传导通路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一、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特征(一) 植物性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比较(二)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比较(三) 交感、副交感神经的功能特点第六节 脑的高级功能一、条件反射(一)条件反射(conditional refler)的形成(二 )条件反射形成的原理二、条件反射的消退1、基本结构第六章 感觉器官科学教育05甲、乙班3学时1

11、、 熟悉感觉器官和听觉器官的功能;2、 掌握视觉和听觉形成过程及产生视觉和听觉障碍的原因。2. 感觉器官和听觉器官的功能;1. 视觉形成过程;2. 听觉形成过程.第一节 视觉器官一、眼的折光机能(一)、简化眼(二)、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1、眼的折光系统和成像2、眼的调节1)晶状体调节2)瞳孔调节 3、眼球会聚4.、眼的折光异常 二、视网膜的感光换能系统1、视网膜的结构1)感光细胞层2)神经细胞层2、两种感光细胞与神经细胞的联系方式:3、视细胞的机能4、 视野三、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 四、视锥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和色觉 第二节 听觉器官一、概述:耳是听觉的外周感觉器官。二、声音刺激、听力和听阈三

12、、声音的传递1.外耳的功能2.中耳的功能四、耳蜗对声音的感受和分析(一)、内耳耳蜗的结构与功能(二)耳蜗对频率的分析机制 1.对音强(响度)的辩别:2.对音频(音调)的辩别:3.行波学说:4.耳蜗对音调的初步分析是:蜗底感受高音调,蜗顶感受低音调。(三)基底膜和毛细胞的作用(四)耳蜗的生物电现象-微音器电位和耳蜗神经动作电位1. 微音器电位(CM):2. 听神经AP:五、听觉传导路第三节 前庭器官一、囊斑和壶腹嵴的结构二、前庭器官的位置、结构教学内容眼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大约有95以上的信息来自视觉。眼的适宜刺激:是可见光(波长370740nm的电磁波)。(一)简化眼:设眼球为单球面折光体

13、:前后径为20mm,折射率为1.333,曲率半径为5nm,节点(n,光心)在角膜后方5mm处,前主焦点在角膜前15mm处,后主焦点在节点后15mm处。 当平行光线(6m以外)进入简化眼,被一次聚焦于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缩小倒立的实像。简化眼中的AnB和anb是对顶相似三角形。如果物距和物体大小为已知,可算出物像及视角大小。光线由一媒介进入另一媒介所构成的单球面折光体时,就会发生折射。折射能力(F2 )的大小由该单球面折光体的曲率半径(r)和折射率(n2)决定。第七章 血液1、 掌握体液与内环境,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和功能,红细胞的生理特性,血量与血型。2、熟悉生理止血。3、了解:血细胞生成的调节

14、 环境与稳态,红细胞生理特性,血型。 血浆渗透压;血小板的生理特性,生理性止血。第一节 概述一、体液与内环境(复习)二、血液的主要生理功能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一、血液的组成(一)生物学组成(复习)(二)、化学组成二、血液的理化特性第二节血细胞及其功能一、红细胞生理(一) 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三) 红细胞的生理功能二、白细胞生理(一)白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分类(二)白细胞的生理功能三、血小板生理(一) 血小板的形态、数量(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三)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2. 保持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 四、血细胞的生成与破坏(一) 造血过程的调节(二)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三) 红细胞的

15、破坏第三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一、血液凝固(一)血液凝固的现象(二)凝血因子(三)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四)血液凝固的机理(五)抗凝和促凝措施二、纤维蛋白的溶解(一)纤溶的概念(二)纤溶的基本过程(三)纤溶的生理意义第四节血型与输血原则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二、血型和血型系统(一)血型(二)血型系统三、输血的原则体液:体内水及其中的溶质, 细胞内液40-45%占体重60-70%组织间液10-15% 细胞外液20-25% 血浆 5% 1. 运输功能 2. 缓冲功能 3. 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4. 参与生理性止血 5. 机体的防御功能 明确全血、血浆、血清、比容、压积等概念用离心方法测得的血细胞在

16、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种器官组成。骨以不同形式连结在一起,构成骨骼skeleton。形成了人体的基本形态,并为肌肉提供附着,在神经支配下,肌肉收缩,牵拉其所附着的骨,以可动的骨连结为枢纽,产生杠杆运动。运动系统主要的功能是运动。简单的移位和高级活动如语言、书写等,都是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实现的运动系统的第二个功能是支持。构成人体基本形态,头、颈、胸、腹、四肢,维持体姿。运动系统的第三个功能是保护。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形成了多个体腔,颅腔、胸腔、腹腔和盆腔,保护脏器。一、基本介绍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种器官组成。骨以不同形式(不动、微动或可

17、动)的骨连接联结在一起,构成骨骼skeleton,形成了人体体形的基础,并为肌肉提供了广阔的附着点。肌肉是运动系统的主动动力装置,在神经支配下,肌肉收缩,牵拉其所附着的骨,以可动的骨连接为枢纽,产生杠杆运动。运动系统顾名思义其首要的功能是运动。人的运动是很复杂的,包括简单的移位和高级活动如语言、书写等,都是以在神经系统支配下,肌肉收缩而实现的。即使一个简单的运动往往也有多数肌肉参加,一些肌肉收缩,承担完成运动预期目的角色,而另一些肌肉则予以协同配合,甚或有些处于对抗地位的肌肉此时则适度放松并保持一定的紧张度,以使动作平滑、准确,起着相反相成的作用。运动系统的第二个功能是支持,包括构成人体体形、

18、支撑体重和内部器官以及维持体姿。人体姿势的维持除了骨和骨连接的支架作用外,主要靠肌肉的紧张度来维持。骨骼肌经常处于不随意的紧张状态中,即通过神经系统反射性地维持一定的紧张度,在静止姿态,需要互相对抗的肌群各自保持一定的紧张度所取得的动态平衡。运动系统的第三个功能是保护,众所周知,人的躯干形成了几个体腔,颅腔保护和支持着脑髓和感觉器官;胸腔保护和支持着心、大血管、肺等重要脏器;腹腔和盆腔保护和支持着消化、泌尿、生殖系统的众多脏器。这些体腔由骨和骨连接构成完整的壁或大部分骨性壁;肌肉也构成某些体腔壁的一部分,如腹前、外侧壁,胸廓的肋间隙等,或围在骨性体腔壁的周围,形成颇具弹性和韧度的保护层,当受外

19、力冲击时,肌肉反射性地收缩,起着缓冲打击和震荡的重要作用。二、组成部分一、骨骨bone是以骨组织为主体构成的器官,是在结缔组织或软骨基础上经过较长时间的发育过程(骨化)形成的。成人骨共206块,依其存在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各部分骨的名称、数目见下页表。1骨的形状人体的骨由于存在部位和功能不同,形态也各异。按其形态特点可概括为下列四种(一)长骨long bone主要存在于四肢,呈长管状。可分为一体两端。体又叫骨干,其外周部骨质致密,中央为容纳骨髓的骨髓腔。两端较膨大,称为骺。骺的表面有关节软骨附着,形成关节面,与相邻骨的关节面构成运动灵活的关节,以完成较大范围的运动。(二)短骨 sh

20、ort bone为形状各异的短柱状或立方形骨块,多成群分布于手腕、足的后半部和脊柱等处。短骨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常具有多个关节面与相邻的骨形成微动关节,并常辅以坚韧的韧带,构成适于支撑的弹性结构。(三)扁骨flat bone呈板状,主要构成颅腔和胸腔的壁,以保护内部的脏器,扁骨还为肌肉附着提供宽阔的骨面,如肢带骨的肩胛骨和髋骨。(四)不规则骨irregular bone形状不规则且功能多样,有些骨内还生有含气的腔洞,叫做含气骨,如构成鼻旁窦的上颌骨和蝶骨等。三、骨的构造骨以骨质为基础,表面复以骨膜,内部充以骨髓,分布于骨的血管、神经,先进入骨膜,然后穿入骨质再进入骨髓。(一)骨质骨质bone s

21、ubstance由骨组织构成。骨组织bony tissue含大量钙化的细胞间质和多种细胞即骨细胞、骨原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骨细胞数量最多,位于骨质内,其余的则位于骨质靠近骨膜的边缘部。骨质由于结构不同可分为两种:一种由多层紧密排列的骨板构成,叫做骨密质;另一种由薄骨板即骨小梁互相交织构成立体的网,呈海绵状,叫做骨松质。骨密质质地致密,抗压抗纽曲性很强;而骨松质则按力的一定方向排列,虽质地疏松但却体现出既轻便又坚固的性能,符合以最少的原料发挥最大功效的构筑原则。不同形态的骨,由于其功能侧重点不同,在骨密质和骨松质的配布上也呈现出各自的特色。以保护功能为主的扁骨,其内外两面是薄层的骨密质,叫

22、做内板和外板,中间镶夹着当量的骨松质,叫做板障,骨髓即充填于骨松质的网眼中。以支持功能为主的短骨和长骨的骨骺,外周是薄层的骨密质,内部为大量的骨松质,骨小梁的排列显示两个基本方向,一是与重力方向一致,叫做压力曲线;另一则与重力线相对抗而适应于肌肉的拉力,叫做张力曲线,二者构成最有效的承担重力的力学系统。以运动功能见长的长管状骨骨干,则有较厚的骨密质,向两端逐渐变薄而与骺的薄层骨密质相续,在靠近骨骺处,内部有骨松质充填,但骨干的大部分骨松质甚少,中央形成大的骨髓腔。在承力过程中,长骨骨干的骨密质与骨骺的骨松质和相邻骨的压力曲线,共同构成与压力方向一致的统一功能系统。骨质在生活过程中,由于劳动、训

23、练、疾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很大的可塑性,如芭蕾舞演员的足跖骨骨干增粗,骨密质变厚;卡车司机的掌骨和指骨骨干增粗;长期卧床的患者,其下肢骨小梁压力曲线系统变得不明显等。(二)骨膜骨膜periosteum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被覆于除关节面以外的骨质表面,并有许多纤维束伸入于骨质内。此外,附着于骨的肌腱、韧带于附着部位都与骨膜编织在一起。因而骨膜与骨质结合甚为牢固。骨膜富含血管、神经,通过骨质的滋养孔分布于骨质和骨髓。骨髓腔和骨松质的网眼也衬着一层菲薄的结缔组织膜,叫做骨内膜endosteum。骨膜的内层和骨内膜有分化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能力,以形成新骨质和破坏、改造已生成的骨质,所以对骨的发

24、生、生长、修复等具有重要意义。老年人骨膜变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分化能力减弱,因而骨的修复机能减退。(三)骨髓骨髓bone marrow是柔软的富于血管的造血组织,隶属于结缔组织。存在于长骨骨髓腔及各种骨骨松质的的网眼中,在胚胎时期和婴幼儿,所有骨髓均有造血功能,由于含有丰富的血液,肉眼观呈红色,故名红骨髓。约从六岁起,长骨骨髓腔内的骨髓逐渐为脂肪组织所代替,变为黄红色且失去了造血功能,叫做黄骨髓。所以成人的红骨髓仅存于骨松质的网眼内(图2-3)。四、化学成分和物理特征骨不仅坚硬且具一定弹性,抗压力约为15kg/mm2,并有同等的抗张力。这些物理特性是由它的化学成分所决定的。骨组织的细胞间质

25、由有机质和无机质构成,有机质由骨细胞分泌产生,约占骨重的1/3,其中绝大部分(95%)是胶原纤维,其余是无定形基质,即中性或弱酸性的糖胺多糖组成的凝胶。无机质主要是钙盐,约占骨重的2/3,主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结晶,是一种不溶性的中性盐,呈细针状,沿胶原纤维的长轴排列。将骨进行锻烧,去除其有机质,虽然仍可保持原形和硬度,但脆而易碎。如将骨置于强酸中浸泡,脱除其无机质(脱钙),该骨虽仍具原形,但柔软而有弹性,可以弯曲甚至打结,松开后仍可恢复原状。有机质与无机质的比例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变化,幼儿骨的有机质较多,柔韧性和弹性大,易变形,遇暴力打击时不易完全折断,常发生柳枝样骨折。老年人有机质渐减,胶原纤维老化,无机盐增多,因而骨质变脆,稍受暴力则易发生骨折。4骨的表面标志骨的表面由于肌腱、肌肉、韧带的附着和牵拉,血管、神经通过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种形态的标志,有些标志可以从体表清楚的看到或摸到,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判断人体结构位置的重要根据。(一)骨面的突起:由于肌腱或韧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