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30.60KB ,
资源ID:16453552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45355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KP经验分享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KP经验分享Word格式.docx

1、这样的需求在五层次里是最高那个层次了吧.马斯洛说了,一般人都是要一层一层往上走,所以我们没达到追 随我的心的层次也是正常的;马斯洛还说了,有些人类个体由于文化上心理上意志力上的与常人不同,在需求层次上也会出现倒错.李博士是属于哪一类我不知 道,我们很可能永远无法知道.我听说的是他现在的年薪是至少1000万美元.当然他说过他做出的决定是,与钱多少无关,这我也相信,因为他 现在的年薪比原来高了两三倍.要是我的年薪达到他以前的水平,只要拿一年这样的年薪,不,两年;不,也许三年, 我就会,即使下一件要做的事情的年薪是零.请相信我. 在我看来,人学习和工作的动力一般有以下几种:1)现实利益的压力.这是最

2、普遍的.不学习考不上学就要回家种地,考试成绩不好我爸就要打我屁股很疼的,不工作就供不起住房贷款,领导扣奖金回家就要被媳 妇拧耳朵,等等.这种压力是违背我们每个人向往自由的天性的,但在我们反抗不了的时候我们只有屈服.记得当年高考完了当天,我们年级一位学习刻苦且成绩不 错平时知书达礼的优等生疯狂地将一本本教科书都撕成碎片,那变态的劲头看得我毛骨悚然.在我看来,这种压力其实构成了我们找工作和换工作的主旋律.对于我 们大多数人来说,如果现在真的摆在你面前有一个年薪百万美金的工作,但工作性质是天天吃狗屎,你做不做?我猜每个人心里都会犹豫一下,然后会有超过半数的 人拒绝.那好,工作性质是每天用手拣狗屎,然

3、后下班洗手,你做吗?我猜会有一些人开始考虑可以做.我再为你这份狗屎工作解释一下,这是一种特殊的狗的 狗屎,对于世界医学研究有极大的意义,必须用手拣才是因为人手的感觉很敏锐,任何器械都代替不了.明白了吗?现在你是不是决定先做上一两年再说了?2)崇高目标的激励.周恩来总理在年轻时说他学习的目的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现在是南开中学的校训吧.每念及周总理的宣言,我就联想起郭靖的侠之 大者,为国为民. 3)兴趣.其实人类的天性里都不仅仅是简单的玩耍,而是希望有难度的玩耍,比如学习新东西和研究新东西.小孩子都是愿意上学的,但没上几天学,乏味的教学 法把小孩子的兴趣给弄没了.如果一个人能保持自己对于工作和学

4、习的兴趣,并让这种兴趣来引导自己对于工作的选择,这就是.前面我已经写过的算是主要解释一下我对第五句我要追随我的心的理解.概括一下就是说,在选择工作时,要先现实主义再理想主义.如果觉得自己不像是那种 为了理想可以牺牲一切,包括爱情亲情对周围人的责任等等,那就不要呈能,就算苦点儿累点儿,先挣钱是硬道理.有了钱之后追求理想才能更无所顾忌. 回过头来说说第一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很多小朋友是一毕业就进了四大,只知道四大,不知道别的公司什么样.这可能造成两种心理状 态:一种可能是对四大总有一种糖人儿情结(我以前在这里的某个贴子里讨论过这个情结,此处不展开了),而另一种就是总觉得四大有这样

5、那样的不好,总想 试试其它公司.我自己是先在别的公司做过几年才加入四大的,在我看来,我心目中理想的公司如果是100分的话,四大可能只能得70分左右.但你看看其它公 司,我觉得得分能超过70分的也不多啊,大部分公司能不能及格还是个问题呢.可其他小朋友就不这么想了,他会觉得,70分还不够高,我还想试试别的公司, 说不定就能找一个90分的公司呢.也许外边80/90分的公司一大把呢.但出去一试呢,往往不那么如意.但你就算把这个道理给他讲清楚了也没用,他总想试 试,因为他自己没见识过呀. 再说一说第二句话你离开四大的时候是什么级别,你这辈子就是在这个级别上了,再也上不去了. 这话其实有点儿绝对.但它想表

6、达的意思是说,四大里的职业发展道路比较简单,也比较清楚明确,你只要好好工作,一般都能混上去,当然这也是由于四大的业务 在过去十几年里一直在扩张,而且四大的人员流动性高.在英国美国就不行,听说在台湾也不是这样.你做的再好,顶多升到经理级别就很难再升了,因为业务规模 没有扩大,不需要更多的高级经理和合伙人.但无论如何,四大里升职的空间还是比企业里要大一些.在企业里,如果企业不是扩张得很迅速,你可能好几年都是做 同样的工作,你的上司没有挪地方,你也升不上去.要想升职,也许只好通过跳槽来解决.但一旦跳不好,简历上难看,还没能得到职业发展空间.所以,在企业 里,这个职业发展空间问题是一个想上进的人要认真

7、对待的问题.很多从四大出来的人,刚出来时找到了一个还可以的职位(和原来在四大的级别基本对等),但心 态上没有调整过来,以为自己和在四大一样,埋头工作就行,不考虑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和空间,结果工作了好几年,原来在四大的朋友呆在四大都升级了,自己在 企业里还是原地踏步没有升职空间.照我的经验估计,在四大里,你顶多需要花你时间的2-3%考虑一下职业发展,但在企业里,你可能要花10-15%的时间 思考和关注自己的职业发展,才能保证自己的职业发展是畅通的. 再说说第四句吧-“人都有两大毛病:你可以贪而不懒,也可以懒而不贪,但不能又贪又懒”。极端一点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又贪又懒”的倾向,只 不过现实生

8、活往往没有给我们能够“又贪又懒”的条件,我们不得不做出取舍。说俗一点儿,就是“人不能什么便宜都占着”,不然会伤天理的。比如,在四大工 作,和大多数人相比,收入比较高,牌子显得很光鲜,代价呢,就是工作很辛苦,客户对你的尊重可能是比较虚的。有人嫌四大太累了,离开了,没多长时间,又嫌 外边的收入不够高,或者收入的增长速度有限,或者在企业里做财务/内审工作属于后台工作不被重视,那你怎么不想想你在企业里的工作压力小了很多,有了很多 空闲时间呢?如果你又想高收入,又想空闲时间多,这就叫做“又贪又懒”。很少有人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绝大多数人都会自 我评价过高,在我看来,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心理上不平衡的根源。

9、正因为自我评价过高,就会“又贪又懒”,因为他总觉得自己已经得到的都是早就应该得到的, 以自己的能力应该得到更多,总觉得是社会亏欠了他的,总这样想,心理能平衡吗?!如果多读读历史,多学学物理学想想宇宙的起源,就会让你意识到,自己再有 能耐,只不过是无尽时空中的一次微小的能量扰动,整个人类的历史进程也不过是时空中的一次小小的礼花而已。男子汉大丈夫真有本事的,先拿出些可以比肩爱因 斯坦、牛顿等人物的成就,也算是对全人类做了点儿贡献(帝王将相之流再勇武,起的作用也主要是人类内部的内耗,对全人类而言没什么价值),然后你再向全人 类索要些报酬和待遇也不迟。如果自问没有这样的本事,就不如把心态放平和一些,不

10、贪不懒,踏实工作,能让周围的人(不仅仅是亲戚朋友)笑容多一些,也算是 不枉此生了。读读这一篇科幻小说,刘慈欣的乡村教师,那位乡村教师也算是对全人类做了贡献,可他得到了什么?所以我们这些人啊,日子过得去就行了,其它那些名啊,利啊, 当作游戏无聊的时候玩一玩可以,但千万别太认真了,玩游戏嘛,认真了不是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输赢其实也只不过是场游戏,别伤害别人也别累着自己。第三句算是比较简单直白,“四大可以给一个完全 平民的子弟仅仅凭借自己的努力上升到社会较高层的机会”,只不过很多年轻人刚出校门时心比天高,总觉得是金子在哪里都可以发光,所以不会想到这一层而已。 这句算是给那些比较现实主义的年轻人做参

11、考的。第六句是“我除了审计什么都不会做”- 这句是告诉你如果你一直留在四大,准确地说是“混”在四大,即使最后升到了合伙人,你最后可能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你心中可能就是这样空虚和没有自信。 所以,选择留在四大是可以的,但留到最后留成了这样一个状态,就不值得效仿了。总结陈词一下:这六句话算是从几个不同的方面讨 论是离开四大还是留在四大。这几个不同方面有些是互斥的,我一并写出来,无非是希望大家好像吃自助餐一样,各取所需,自己对照着看 看哪句话自己更受用。二、关于四大的思考 Professional的层次高过Commercial吗?我实在不敢这么说。我倒是记得有这么一个说法 一个社会里,人才的最合理

12、配置应该是这样的:一流的人才去进行开发创造,想来算是在commercial里面开拓疆土;二流的人才去监督一流人才的工作, 想来算是做professional了;三流的人才要忠实地执行一流人才和二流人才博弈后定好的规矩,是为守成。按照以上这个说法来论,在对人类社会 的贡献(即valueadded)而言,professional倒是低于commercial的。当然,这又要看你是田岂赛马一般地以上驷对下驷地 比较,还是持平而论。不过,这个谁的层次高、谁的层次低实在是一个过于简单化地思维方式,前几天我读一本科幻小说,里面有这么几句话:人类从自己狭隘的眼 光出发,以为自己是地球的主人。但在刚刚造访地球的

13、外星人看来,这颗蓝色星球上的主人,不管从数量多少来论,还是从分布区域之广泛来论,似乎都应该是蚂 蚁。总而言之,做professional也是人类 社会分工里面的必要一环吧。革命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非洲大草原上,是狮子、斑马屎克郎等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机勃勃地生态环境,尽 管在食物链上的位置有高有低,但对这一生态环境的贡献可都是不可或缺的,谈不上谁的层次高谁的层次低。一定要将生物学上的食物链概念来类比到人类社会的 话,professional在这个社会食物链的位置,大抵与非洲大草原上的屎克郎、或者吃腐食的秃鹫、豺狗之类相仿,好像不管是层次、还是形象,也 高不到哪里去。Firm里的ev

14、aluation准确吗?Firm里的evaluation的准确程度,主要取决于 evaluator与evaluatee的经验和水平之间的落差,evaluator的负责精神,以及evaluator花了多少时间与 evaluatee相处。我不打算讨论evaluator的负责精神,所 以重点谈一下另外两点。evaluator花了多少时间与evaluatee相处:很多时候,尽管evaluation是由经理及合伙人签字的,但他们主 要依赖in-charge对你的评价,当然,经理及合伙人也会考虑他们对这个in-charge的水平的信任。所以,实际上的evaluator往往是你 的in-charge。但如果

15、你做的工作使得你与evaluator交流很少,他无法充分了解你,你的evaluation的准确程度就很有限了。 evaluator与evaluatee的经验和水平之间的落差:这事就更麻烦了。水平比你低的人很难对你做出准确的评价,一个平庸的上级,同样很难对一 个精英的下属做出准确的评价。所以,如果你自己觉得自己是一个精英级的人才,那你就别太指望得到很多准确的评价了。如果你还心存那样的奢望,那我只能说你太傻了, 根本算不上什么精英级的人才。俗语中说的伍大郎开店 一个比一个矮,讲的也是这个道理。有一个资深合伙人对我说过,你是不是能够一直升级做到合伙人,取决于现在的合伙人对你的信任程度。如果现在的合伙

16、人 的做事效率都是80,而你的效率是120的话,你最好把自己的效率降下来。因为,习惯了轿子的速度的人总会觉得火车速度太快了,太不稳当了。如果现在的合 伙人们对你看不惯,不够放心,又怎么能给你好的evaluation,让你一路升级到合伙人和他们共担风险呢?所以,要得到好的evaluation并能 一路升到合伙人,就要把自己调整到firm里能够接受的水平,太低了不行,太高了也只会适得其反。这也许恰恰就是firm里的这套evaluation有 效的地方,它只选拔合伙人们看着顺眼的人。别听firm里的那些宣传说什么我们需要的是什么什么样的人,那是假的。你只要看看那些能一步步升级的人大部分 是什么样子的

17、,那就是firm里的evaluation机制选拔出来的人。你要么改变自己,要么走人。但是,千万不要真的以为,那些能升级的人是放之四海 都认可的精英,而自己没能这样是自己不够好。你要这么想,就真的笨得无可救药了。科举制度选拔了大批人才,但同样埋没了无数人才。Firm里的 evaluation机制也是这样。当你离开firm的时候,就更不要以为,自己在firm里的evaluation好,出了firm也应该做的好。拜 托,这个商业世界离被四大统治的那一天还太遥远,即使那一天真的出现,也只能说是人类商业史的黑暗一页。Professional 学到了什么?在professionalfirm里能学到很 多东

18、西,有些东西是放之四海都可以用得上的,有些东西则是离开了firm就没什么用了。如果让你选择的话,你会更多地学哪一类东西呢?考虑到绝大多数人最终都会离开firm,所以, 绝大多数人的选择应该是学习那些普适性的东西。对于一个一毕业就进firm的大学生来说,没有多少社会经验,要想分辨出哪些是普适性的东西,哪些更像是 屠龙之技,也没那么容易。而且,这些普适性的东西,不足以使你在firm里的evaluation很好,而很多离了firm就没什么用处的屠龙之 技,倒很容易成为你在firm里生存的资本,所以,很多人就这样子,一是也不太清楚自己的方向,二是在生存压力之下,不知不觉地偏离了自己的方向。据 说,爱斯

19、基摩人由于太适应北极的环境了,以至于无法离开北极,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所以,在研究人类历史的学者看来,太过宽松的环境,会使一个种族缺少奋 斗的动力;太过严苛的环境,也会使一个种族将精力全部放在适应环境上而忽略了发展一些当下无用但未来可能有用的能力。我们在firm里的诸位兄弟姐妹,是 不是会成为爱斯基摩人呢?我试着说一下,哪些是比较普适性的东西,哪些可能是屠龙之技比较普适性的东西, 有presentation skills,沟通的技巧,与人打交道的能力等这些soft skills,也有对于会计报表与现实经营情况相结合的读报表的能 力,对于内部控制所防范风险及控制成本的把握,项目管理的能力,等等。

20、可能是的,包括adjustment list是放在A-10还是B- 5,老板喜欢的报表格式,只知道财政局税务局是如何规定的,而不知道这些规定的合理程度及现实操作的情况,等等。为什么大公司里的CFO很多不是审计出身?这个题目可能主要是针对新毕业生的。不同公司设 立CFO这个职位的目的是不同的,有很多公司的CFO根本就是瞎设。我们按照存在即合理的想法,来看一看今天的上市公司或者拟上市公司的CFO都在做 什么,以及他们的背景。1)CFO要对会计报表负责,要和CEO一起在报表上签字。2)CFO要与投行、基金经理等做好沟通,搞好关系,让公司的 股票价格能稳中有升。3)CFO要能够和银行等机构搞好关系,在

21、公司有资金需求时通 过贷款、发行债券等手段为公司筹集到资金。4)CFO要领导完成公司的收购、兼并、部分业务出售/关闭等 工作。具体到每个公司,情况各有不同。有的公司主要希 望CFO完成任务1)和2),有的公司有很多的任务4)要做。这样,所需要CFO的背景就不一样了,要么是有很强会计审计背景的,要么是有很强投资银行背 景的。进一步说,如果CFO自己的会计审计背景很强,他就不大在乎部下的会计审计背景是不是也要很强;而如果CFO的会计审计背景不强,他一般就需要一个 很强的财务总监。尽管无论在哪种情况下,CFO都被看作是财务会计工作的最高领导,要在会计报表上签字,而投行背景的CFO往往会计背景不强(有

22、的甚至没 什么会计知识),但公司考虑到上市或者一系列收购兼并,还是会让有投行背景的人担任CFO,而会计审计背景强的人,例如从四大出来的,就只能做财务总监。 至于这样的安排,是不是最合理的,以及是不是SEC所乐于看到的,就另当别论了。所以,四大人大可不必把CFO看作自己的最高目标,有的时候,你没有 投行背景和经验,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而某些公司需要的,恰恰就是这个。那么,是不是我们应该一毕业就入投行,而不是入哈哈,你为什么不辍学 创业、学学盖茨呢?人生的选择,很多时候是风险越大,可能的收益也 越高。只不过,你的命运会是分子呢?还是分母呢?你热爱自己的公司吗?有一个生物学的理论,是说刚出生的小鸡小

23、鸭什么 的,看到的第一个生物就会把它当作是自己的母亲。在金庸的倚天屠龙记中,杨不悔也用自己的经历-自己儿时最喜欢的、张无忌送给她的一个糖人儿,说 明了这个道理。我忘了是谁概括的,把这个总是喜欢第一个见到的或遇到的事物的心理称做是情结。我们很多一毕业就进四大的年轻人,心理上或多或少 都有些情结吧?可是,资本家就是资本家,在业务不好的时候就是要砍人,我们的情结,在资本家看来,也是可以利用来降低成本的一个手 段。有一位四大的人力资源经理跟我说过,如果我这一家事务所需要通过在四大里最高的工资来留住员工的话,那就证明我这家所的老板是最笨的,人力资源部是最 无能的。任何一个公司,都要尽量通过一些虚的东西来

24、留住员工,例如未来发展的机会、公司文化、更多的培训等等,因为这是低成本留住员工的手段。什么时候我们克服了自己的情结,也就 是我们变得更无情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在这个社会上开始成熟长大的时候。人啊,成熟的代价就是如此啊。三、我在所里“跟人”的故事 讲一讲我自己“跟人”的故事吧。我进firm第一年没有多久,就做上了一个出名 难缠的经理的项目。但我这人一向不是完全相信其他人的传言。我总是自信满满地认为,什么事情到为了我手里能解决。其实,对于新毕业的小朋友来说,这是很重 要的一个积极工作态度。所以,一开始我做这个经理的项目,并没有躲着他或者对付完这个项目闪得远远的这些想法,而是想认认真真地做好他的项目,

25、让他了解 我,也让我了解他。做了一段时间,体会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他确实 有比别的经理思考细致的一面,他会对一些大家做事情的惯例提出疑问“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这么做?”,尽管有些人把这个看作是“难缠”,但我觉得他逼着我思考 得更深入;另一方面,他确实比较笨,经常会对别人一下子就能理解的事情傻傻地问“为什么”。这两方面有时很难区分开,他可能是对一个常识提出自己卓尔不凡 的质疑引发你的思考,也可能只是大脑短路想不明白一个简单的事情,更多时候可能还是后者。所以,别人觉得他难缠是有道理的。身在其中的我,每次给他做一件 事情,能够得到他无数的问题(Q)。我的纪录是一次作为审计师去观察存货盘点并抽样,我回来照

26、猫画虎地填一个存货监盘的checklist就完了。结果, 那一个10页纸的checklist,被他给我出了同样10页的Q,大概有150个问题!别人做一本auditfile可能也没有这么多Q要清。我不知道 在四大里这么多年,有谁打破过我这个纪录。我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幸亏那一周没有其它事 情),仔细琢磨他问的每一个问题,然后反复研究那个checklist,并向其他人请教。这一个星期下来,我得到了以下几点收获:一是我这时候才完全明白了那个 checklist。如果这时候的理解是80-90%的话,之前可能仅仅是30-40%;二是我发现我周围那些人对这个 checklist的理解,不管他们是做了两年还

27、是五年审计了(我当时只做了半年),其实也都只不过是40-50天,我也敢说,大部分人仍然只是 40-50%的水平。你在firm里面随便抓几个人来,我拿那个checklist问他几个问题,他保证答不好。在金庸的碧血剑里,袁承志曾经用华山 剑法的起手式教训了他二师兄的几个徒弟,而那几个徒弟以为起手式仅仅是一个对打时的亮相动作。袁承志当时说,不要以为祖师辛辛苦苦创出来的招式没有大用。 我对那个checklist的想法也是如此,不要以为firm里面的精英设计出来的checklist没什么用处, 你要真的把里面每个问题是在为什么搞明白了,你就已经是大牛了。三是关于那个经理,尽管给我出了10页Q,他对 那个checklist的理解,大概是20-30%!还低于一般人!但他敢乱问啊。我也就是一开始以为他是经理,肯定比我懂得多了去了,所以没敢怀疑他。 等到我自己的水平达到了80-90%了,我的眼光就能高明到直接从他的Q里看出他的水平太有限了。不过,我太感激他了,没有他这么把我往死里整,我哪能进 步那么快呢。他大概也看出我和别人不一样了。别人老躲着他, 对付他的Q,我是真的傻乎乎地认真回答他的Q。所以,他觉得我很好,决定下一个项目接着用我。弟兄姊妹们听到这个消息,看着我的时候都带着一种“在老友坟 前上香”的表情。我呢,也没什么想法,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