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临床特征老年期抑郁障碍从重性抑郁发作到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综合征,从原发性抑郁到躯体情况所致 的继发性抑郁障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和复杂性。 老年期抑郁障碍的易感因素和促发因素主要包括: 脑器质性损害基础、躯体疾病共病、使用药物的影响,回避、依赖和挑剔等人格因素,低文化、贫困、独居和服务照料不良等社会因素,心理灵活性下降、负性生活事件、慢性应激和挫折等心理因素,功能损害、活动受限等躯体因素。老年期抑郁障碍的抑郁核心特征与其他年龄段发病者无差别,ICD-10和DSM-5中并未将其单独进行讨论。老年期抑郁障碍常见临床特征包括以下内容。1. 焦虑/激越: 焦虑和激越是老年期抑郁障碍最为常见而突出的特
2、点,以至于掩盖了抑郁障碍的核心主诉。主要表现为过分担心、灾难化的思维与言行以及冲动激惹。 2. 躯体不适主诉突出: 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可因躯体不适及担心躯体疾病辗转就诊多家医院,表现为包括慢性疼痛的各种躯体不适,历经检查及对症治疗效果不佳,其中以多种躯体不适为主诉的“隐匿性抑郁”是常见类型。3. 精神病性症状: 精神病性抑郁常见于老年人,神经生物学易感因素、老龄化心理和人格改变 以及社会心理因素均与老年重性抑郁发作时伴发精神病性症状密切相关。常见的精神病性症状为妄想,偶有幻觉出现,需警惕是否存在器质性损害。疑病、虚无、被遗弃、贫穷和灾难以及被害等是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常见的妄想症状。4. 自杀行
3、为: 抑郁是老年人自杀的危险因素, 老年期抑郁障碍的危险因素也是其自杀的高危因素。与年轻患者相比,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自杀观念频发且牢固、自杀计划周密,自杀成功率高。严重的抑郁发作、精神病性症状、焦虑/激越、自卑和孤独、躯体疾病终末期、缺乏家庭支持和经济困难等因素均可增加老年人的自杀风险。5. 认知功能损害: 认知功能损害常常与老年期抑郁障碍共存。6. 睡眠障碍: 失眠是老年期抑郁障碍的主要症状之一,表现形式包括入睡困难、易醒、早醒以及矛盾性失眠。二、筛查、评估与诊断(一)症状学评估1. 抑郁评估: ICD-10中有关轻度、中度、重度抑郁的诊断标准,还需结合合并的躯体疾病、功能状态等综合判断。H
4、AMD和蒙哥马利抑郁量表是常用的评价抑郁严重程度和疗效的量表。2. 认知功能评估: 通过认知功能筛查量表如 MMSE、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可以初步了 解患者认知功能,为抑郁与痴呆的鉴别诊断提供线索。3. 自杀风险评估: 每例患者均需评价自杀风险,询问患者的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准备、目前及既往的自杀行为,自杀手段的便利性及可及性,自杀的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等。4. 其他精神症状评估: 意识状态、焦虑症状、睡眠障碍等与老年期抑郁障碍诊断和治疗措施选择。(二)生物学评估1. 共病躯体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 老年患者合并多种躯体疾病,应注意躯体疾病本身及对其治疗所带来的风险。2. 药物使用: 包
5、括处方药与非处方药、中药等。3. 重要实验室和脑影像学检查:4. 营养评定: 注意患者体重、饮食习惯、胃肠道功能的改变。(三)心理社会评估1. 生活事件评估:2. 日常生活能力和功能状态评估:3. 家庭状况与社会支持:(四)临床诊断老年期抑郁障碍在疾病分类学上并非一个独立的疾病单元,须遵循ICD-10 诊断标准进行抑郁发作和复发性抑郁障碍的诊断,注意区分重性抑郁和亚临床抑郁,以及抑郁发作是独立发生还是附加于其他疾病。对于同时患有其他躯体疾病的老年人,在进行抑郁发作诊断时,需要考虑两者之间的潜在关系。(五)临床特殊情况1. 神经认知障碍合并抑郁发作: 痴呆诊断之后,患者出现典型的抑郁症状,持续时
6、间2周以上, 在排除谵妄、物质滥用、药物中毒等其他原因之后, 可作出痴呆合并抑郁发作的诊断。阿尔茨海默病及血管性认知损害合并抑郁发作均较常见。2. 卒中后抑郁: 脑卒中后患者出现情绪低落或无欲等核心症状,伴失眠、厌食等躯体症状,对康复训练等缺乏参与兴趣,应考虑脑卒中后抑郁发作的临床诊断。3. 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发作: 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发作的患者较少有内疚、自责、无价值感等表现,大部分尚未达到重性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帕金森病抑郁的临时诊断标准为:以情绪低落、缺乏愉快感为核心症状,持续时间2周以上,即可作出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的诊断。三、治疗和干预(一)治疗目标和基本原则老年期抑郁障碍的治疗目标是有效改
7、善症状, 减少自杀率,防止复燃复发,促进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治疗的基本原则包括: (1)准确识别并鉴别不典型症状,对焦虑、失眠、躯体症状等突出症状 选择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坚持个体化治疗原则。 (2)充分考虑年龄增长对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效学产生的影响,调整药物剂量,严密监测不良反应。 (3)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躯体疾病,有多种合并用药,治疗时尽可能减少非必需药物的使用,特别关注药物相互作用。(4)老年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具有较高治疗中断率以及高自杀风险,需加强有关疾病知识的宣教,提前做好风险防范。(5)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并重,物理治疗、体育锻炼以及生活方式调整等均可作为治疗选择。(6)巩固维持
8、期治疗与急性期治疗同等重要,应注重复发预防和整体功能康复。(二)治疗策略1. 基础治疗: 保障营养摄入和积极治疗基础躯体疾病,鼓励患者规律起居、参加娱乐活动、增加人际交往等,丰富生活内容。2. 药物治疗: 在选择使用药物时建议遵循以下原则: 尽量单一用药;起始剂量为成人推荐剂量的1/2 或更少,在开始治疗2周内复诊了解药物耐受性; 老年患者药物应答时间延长,起效时间412周,甚至16周,缓慢加量获得最大缓解率,确保足量足疗程;治疗过程中检查药物的依从性,整个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药物不良反应;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特别是与躯体疾病治疗药物的相互作用;减停或换药应逐渐进行,避免如5-HT综合征等撤药反应
9、;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复发率较年轻患者高,急性期药物治疗后需要更长的巩固维持治疗,巩固维持治疗时间为12 个月以上,多次复发的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建议长期维持治疗。抗抑郁药治疗是老年期抑郁障碍的主要治疗措施,老年患者接受抗抑郁药治疗可以减轻抑郁症状,缓解抑郁发作,总体疗效与年轻人相当。常用抗抑郁药的建议起始剂量和治疗剂量如表1所示,伴心血管疾病患者可以酌情选择安全性较高、药物相互作用较少的治疗药物如舍曲林等。伴有明显焦虑、疼痛等躯体症状的患者可以选择有相应治疗作用的抗抑郁药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可考虑短期小剂量合并使用苯二氮类药以及其他抗焦虑药。伴有明显睡眠障碍的患者也可选则具有镇静和睡眠改善作
10、用的抗抑郁药,如米氮平、曲唑酮等。难治性抑郁和单纯抗抑郁药疗效不佳的患者可以考虑抗抑郁药之外的其他药物增效治疗,如第 2 代抗精神病药喹硫平、阿立哌唑等。 中枢兴奋剂对部分迟滞、低动力状态老年抑郁障碍患者有效,但尚无有效性验证,临床使用需谨慎。 关于锂盐的抗抑郁增效作用结论不一致,老年人应慎用。3.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能改善老年抑郁障碍患者的无助感、无力感、自尊心低下以及负性认知,但目前心理治疗在老年人中应用并不充分。适用于老年人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问题解决治疗、人际关系治疗、行为激活治疗、生命回顾治疗以及正念治疗等,主要的心理治疗方法见表 2。老年期抑郁障碍治疗
11、中可以单独采用心理治疗和(或)药物治疗联合应用。心理治疗一般需要24个月才能显现疗效,老年期抑郁障碍治疗中更倾向于心理治疗与其他治疗措施联合使用。 4.生物物理治疗: 电休克治疗疗效肯定,起效快并对自杀、拒食、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更有优势,而改良电休克治疗安全性更高,更适用于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较低频率的改良电休克治疗也可以作为部分老年期抑郁患者的维持治疗措施。(三)治疗中需特别注意的情况1. 伴有认知障碍: 伴有执行功能障碍的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对抗抑郁药治疗应答不足时,可以使用具有认知改善作用的抗抑郁药如舍曲林或问题解决心理治疗。无法明确诊断痴呆或抑郁性假性痴呆的情况下,建议首先选择抗抑郁
12、药治疗。痴呆合并抑郁时,建议在采用认知改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合并抗抑郁治疗。2. 躯体疾病共病: 患者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建议根据躯体疾病耐受情况选择安全性高、与躯体治疗药物相互作用少的抗抑郁药改善抑郁症状,在躯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试用改良电休克治疗。3. 抗抑郁疗效不佳的处理: 在回顾诊断准确性及排除治疗不依从等影响因素基础上,可以依次考虑调整为换用另外一种抗抑郁药、两种抗抑郁药合并使用、合并其他增效治疗药物以及换用或合并改良电休克治疗措施。四、小结老年期抑郁障碍指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出现的抑郁障碍,具有异质性,临床表现抑郁核心症状不突出,而焦虑/激越、精神病性症状、认知功能损害、自杀、睡眠障碍等特征较明显。老年期抑郁障碍筛查、评估和诊断以病史、躯体和精神检查、实验室检查为基础,全面评估临床症状、实验室和辅助检查以及社会心理问题进行诊断,并注意甄别躯体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共病抑郁。老年期抑郁障碍的治疗可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降低自杀风险,促进整体健康水平。SSRIs类药物和心理治疗都可作为治疗首选,改良电休克治疗和支持性治疗也适用于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