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引起动物机体活动增强的药物。18.制剂:为了便于使用、贮存或运输,将药物加工、制成一定形态、规格和型号而有效成分不变的制品的过程。19.驱虫药:又称抗寄生虫药,指能杀灭或抑制、或驱除畜禽体内外寄生虫的一类药物。20.吸收作用: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血循环后,分布至全身各有关器官、组织而发挥作用,也称全身作用。21.药物: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疾病的物质。22.兽医药理学: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兽医学基础学科。23.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原理。24.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
2、物的处置过程,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转化和排泄过程中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5.局部作用:吸收进入血液前在用药局部的作用。26.吸收作用:吸收进入全身循环后分布到作用部位产生的作用。27.选择性:药物对某一器官、组织作用特别强,而对其他组织作用很弱、甚至对相邻的细胞也不产生影响的特性。28.痛风:嘌呤代谢障碍引起尿酸和尿酸盐在某些组织沉着的疾病叫痛风。29.卡他性炎:粘膜或浆膜表层轻微的急性渗出性炎,叫卡他性炎。30.脱水: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液丢失就称为脱水。31.毒性反应: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已经造成机体器官或组织细胞永久损害的不良反应。32. 生理性坏死:在生理情况下,机体不
3、断地有一定数量的细胞衰老,死亡,同时亦有细胞新生而补充。这是正常的新陈代谢规律。33.吸收: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34.首过效应:内服药物吸收后经门静脉进入肝脏,有些药物可被肝药酶和胃肠道上皮酶代谢,使进入全身循环的药量减少,称为首过效应又称首过消除。35.分布:是指药物从全身血循环系统到达各组织器官的过程。36.转化:指药物在体内多种药物代谢酶(尤其肝药酶)作用下,化学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37.排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通过各种途径从体内排出的过程。肾脏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其次胆道。38.配伍禁忌:即两种以上药物混合使用或制成制剂时,可能出现药物的中和、水解、破坏失效等理化反应,
4、产生诸如混浊、沉淀、气体及变色等外观异常的现象,成为配伍禁忌。39.联合用药:临床上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治疗疾病,称为联合用药。 40.血药浓度:一般指血浆中的药物浓度,是体内药物浓度的重要指标。41.协同作用:两药合用的效应大于单药效应的代数和。42.相加作用:两药合用的效应等于它们分别作用的代数和。43.耐受性:某些个体对某些药物敏感性特别低,应用一般治疗剂量不出现药理效应,甚至中毒剂量也不出现中毒反应。44.病理学:运用现代医学手段,研究患病机体的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变化,阐明疾病发生、发展及其转归的基本规律的科学。45.疾病:在一定的条件下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而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矛盾斗
5、争过程,在此过程中动物出现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在不同程度上妨碍了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患病动物表现出不同症状和体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降,生产能力下降和经济价值降低。46.病因学:研究动物发病的原因和条件。47.动脉性充血:由于局部组织或器官的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流入血量显著增多,而静脉血回流量正常,使组织或器官内含血量增多,称为动脉性充血。简称充血。48.出血 :血液溢出心血管或心脏之外。49.血栓 :活体的心或血管内部,血液凝集成固体团块,该过程叫血栓形成,该团块叫血栓。50.梗死 :是指由于动脉血流断绝,局部组织或器官因缺血而发生的坏死。51.变性 :指机体细胞物质代
6、谢障碍所引起的一系列形态变化,并伴有功能下降、细胞内或间质内出现生理状态下见不到的特殊物理化学性质的物质(异常物质)、或虽在生理情况下可见物质数量显著增多。52.坏死 :活体的局部,细胞病理性死亡之后出现的一种形态学变化称为坏死。53.坏疽 :组织坏死后,由于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不同程度的腐败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坏死,坏死组织外观上呈现灰褐色或黑色。54.萎缩 :已经发育到正常大小的组织器官,在疾病过程中,因物质代谢障碍导致其组成细胞的体积和数量减少而体积缩小功能减退的病理过程。55.代偿 :指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体内出现代谢和机能障碍或组织结构破坏的时候,机体通过相应部分的代谢改变或机能
7、加强来补偿的过程。56.炎症 :各种致炎因子对机体的损伤作用所激发的以防御为主的局部应答性反应,在血管、神经、体液和细胞的参与下,炎症局部有变质、渗出和增生等基本病理变化,临床表现有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通常称“发炎” 。57.尿毒症: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到严重阶段时大量代谢产物,有毒产物不能够排除而在体内蓄积,引起机体自体中毒的综合症性症候群。58.败血症:病原微生物突破机体防御屏障,由局部感染处侵入血液,造成感染全身化,并在血液中繁殖和产生大量毒性物质,使机体陷于严重中毒状态。59.肿瘤 :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
8、生而形成的新生物。这种新生物常形成局部肿块,因此称为肿瘤。60.肥大:由于细胞体积增大,导致它所组成的组织器官体积增大、功能亦增强的状态。61.出血性浸润:渗出性出血时,渗出的红细胞进入微小血管周围组织间隙的病变,称为出血性浸润。62.化脓:嗜中性粒细胞死亡后,释放出蛋白水解酶,将其自身和周围坏死组织细胞分解液化形成脓汁的过程。63.休克:休克是生命重要器官循环灌流量危急性锐减,使机体发生严重的机能代谢障碍和细胞损害的病理过程。临床上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可视粘膜苍白,耳、鼻、四肢末端厥冷,以及尿量减少等症状。64.黄疸:由于胆色素代谢障碍,胆红素在血液中积存过多,把机体的浆膜、粘膜、骨膜、
9、脂肪等染成黄色,称为黄疸。65.溃疡:皮肤或粘膜化脓坏死脱落后,造成较深的缺损病灶,称为溃疡。66.蜂窝织炎:皮下或肌肉之间疏松结缔组织弥漫性的化脓性炎症。67.栓塞:在血液循环系统内形成或由血管外侵入的异物,随血流动行,阻塞较小的血管腔,这个过程称为栓塞。68.发绀:瘀血时,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速度缓慢,血氧消耗,结果还原的血红蛋白增多,在可视粘膜和少毛浅色皮肤上所呈现的暗红或蓝颜色,临床上称为发绀。69.淤血:组织或器官因静脉回流受阻,血液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淤积,使局部组织血量增多,简称淤血。70.毒物:能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的物质。药物超过一定剂量或用法不当,也能成为毒物,药物与毒
10、物之间没有绝对界限。71.剂型:制剂的物理形态类型。即加工成适合防治疾病的一定形态。72.处方:医师根据病情开具的指示药房配制药物的重要书面文件。或称药单。73.水肿:组织间隙或体腔内过量的体液潴留。74.半衰期(t1/2):药物在血浆中的浓度从最高值下降到一半所需的时间。75.休药期:为避免药物在动物体内残留,保证动物源性食品卫生安全,在动物被屠宰利用前停止使用某些药物的一段时间。76.变质:炎症局部组织的变性和坏死。77.渗出:炎症区域内血管中的血浆和白细胞进入组织间隙的现象。78.营养不良性贫血:造血原料如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缺乏或不足,红细胞生成不足造成的贫血。79.创伤愈合:由
11、创伤造成的缺损或断离后的组织修复过程。包含病理产物的清除和组织再生。80.等渗性脱水:又称混合性脱水,是指失水和失钠的比例大致相等的脱水。81.肾功能不全: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肾脏适应代偿能力显著减弱以至于不能有效排除代谢产物和有毒物质,不能调节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以及不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这种病理过程称为肾功能不全。82.应激:机体在应激原的作用下,处于紧张状态时发生的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借此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二、判 断1、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贯穿于疾病发展的始终。( ) 2、所有损伤对机体有害,抗损伤对机体有利。()3、凡是使动脉血流中断、血管阻塞的因素都可造
12、成梗死。4、增生是细胞体积增大,而肥大是细胞数量增多。( ) 5、发生炎性水肿时,有大量的白细胞渗出。6、心功能不全可以引起肺水肿。( )7、体温升高就是发热。8、败血症是一种传染性疾病。9、休克是生命重要器官循环灌流量危急性锐减,使机体发生严重的机能代谢障碍和细胞损害的病理过程。( ) 10、动脉性充血又称为淤血。 )11、由于血管阻塞引起的局部组织的缺血性坏死称为梗死。12、动脉性充血是指组织或器官因静脉回流受阻,血液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淤积,使局部组织血量增多。13、只要消除刺激因子,损伤都可以恢复。14、脓细胞是从血液中渗出的中性粒细胞。15、体内的细胞死亡称坏死。16、炎症是防御反应
13、,对机体无害。17、渗出液是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体腔和黏膜表面的液体成分,但不包括细胞成分。()18、任何炎症中都有变性、渗出和增生改变。19、生物性致病因素的致病特点是有一定的潜伏期。( )20、栓塞仅指血栓随着血流运行堵塞血管的过程( )。21、由于外界环境温度过高或湿度过大,使机体散热障碍而导致的体温升高称为发热。22、防御机能包括屏障机能、吞噬杀菌作用、解毒机能、排毒机能。23、白细胞朝着化学刺激物作定向移动的现象称为趋化作用。24、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可以通过血浆缓冲、呼吸和肾脏进行代偿调节。25、发热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所获得的一种以抗损伤为主的防御适应反应。因此,发热对
14、机体是有利无害的。26、由于胆色素代谢障碍,血浆胆红素浓度增高,使动物皮肤、巩膜等组织黄染的现象称为黄疸。() 27、药物与毒物的化学本质是一样的。28、药物的剂型不同对患者的疗效不产生影响。29、药物的疗效可随给药的途径不同而不同。30、药物的安全性能随动物种属不同而异。31、药物的疗效依赖于药物吸收的速度和数量,与肝、肾功能无关。32、药物在肝内转化就是解毒作用。33、药物的治疗作用又分为对因治疗与对症治疗。在治疗中对因治疗比对症治疗更显其重要。34、药物的副作用是固有的,可用其它药物加以消除的。35、药物副作用是固有的,因而不随用药的目的而改变。36、药物的毒性作用是可避免的。37、磺胺
15、药为广谱抑菌剂对所有微生物均有抑制作用。38、磺胺药也是抗真菌药。39、氟喹诺酮具有广谱抗菌作用,抗菌作用强,安全及使用方便等优点,为良好防治结核病用药。40、痢特灵为广谱抗菌药,可用作全身性感染。41甲硝唑是厌氧菌的良好抑菌剂。42青霉素G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43氨基苷类抗生素之间具有单向交叉耐药性。44链霉素、卡那霉素对绿脓杆菌、链球菌均无良好的疗效。45钙制剂和新斯的明对氨基苷类抗生素的神经肌肉阻滞不良反应有良好的疗效。46目前各种抗病毒药都对猪瘟有效。47鸡瘟(新城疫)可用病毒唑(利巴韦林)防治。48抗菌药物的抗菌谱越广疗效越好。49多种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一定好于单一抗菌药物的
16、疗效。50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可能会有相加作用、协同作用及拮抗作用。51青霉素类不宜与四环素类联合应用。5295%乙醇的消毒作用比75%乙醇强。53食品加工车间等的消毒药宜用过氧乙酸。54敌百虫抗虫谱广、毒性较低可广泛用作畜禽体内外驱虫药。55左旋咪唑为广谱驱线虫药,毒性小,中毒时阿托品有解救作用。56阿苯哒唑(抗蠕敏)特别适用于肠道蠕虫的混合感染。57越霉素A、潮霉素B可用作鸡、猪驱线虫。58硫氯酚(硫双二氯酚)主要用于牛、羊驱吸虫、鸡禽驱绦虫,但不宜用于鸽子。( )59比喹酮可用作猪绦虫幼虫(囊尾蚴)杀虫药。60吡喹酮具有杀灭吸虫及血吸虫作用。61伊维菌素可用驱除肠道内线虫、吸虫及体外螨、虱等
17、寄生虫。62氨丙啉对多种球虫有效,中毒时可用维生素B1对抗解救。63马杜霉素具有较强抗球虫作用,但本品仅适用作肉仔鸡抗球虫药。64三氮脒可用作锥虫、血孢子虫和附红细胞体等原虫的抗寄生虫药。65甲硝唑是抗厌氧菌的首选药。66甲硝唑、二甲硝唑(地美硝唑)已禁用作食品动物的促生长添加剂。67拟除虫菊酯如敌杀死等不应用作蜜蜂等的杀螨剂。68双甲脒对各种螨、蜱、虱及蝇等有效,也可用于蜜蜂螨虫等感染。69硫喷妥为巴比妥类中作用持效时间最短,较为安全的麻醉药。70.氯丙嗪具有降体温作用,因而是良好的解热镇痛药。71氯丙嗪中毒引起血压下降时应用肾上腺素解救。72硫酸镁注射液注射过量或中毒时可用钙制剂解救。73
18、扑热息痛具有解热、镇痛及抗风湿、消炎等作用。74咖啡因具有大脑兴奋药功能,可常用作中枢抑制药过量的解救药。75普鲁卡因注射液内加入少量肾上腺素是减少药物吸收,延长药效的作用。76普鲁卡因引起动物过敏反应,可改用利多卡因。77拟胆碱药应包括抗胆碱酯酶药如新斯的明等。78阿托品能抑制唾液腺、胃肠腺、支气管腺及乳腺腺体的分泌。79阿托品中毒出现中枢性症状时,应选用毒扁豆碱解救。80麻黄碱中枢作用较强,一旦发生中毒可用巴比妥类解救。81强心苷主要是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82龙胆、马钱子、大黄等苦味药用作健胃药时必须经口投喂才能奏效。83胃蛋白酶与大黄苏打片配伍具有助消化功能。84酵母片、乳酶生等活菌制剂
19、应用时不宜与抗菌药物配伍。85硫酸镁的疗效可随用药的途径不同而不同。86麻黄碱具有平喘作用。87咳必清为良好镇咳药,最适用于多痰咳嗽。88肝素钠为临床输血时良好抗凝血剂。89枸橼酸钠的抗凝血作用为络合血中钙(Ca+)离子。90右旋糖酐40具有防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改善微循环等作用。91右旋糖酐70临床上主要用于扩充血容量。92麦角新碱为良好子宫兴奋药,因而可用于催产或引产。93麦角新碱具有兴奋子宫作用,可用于产后止血、子宫复旧、胎衣不下等症。94孕激素又称黄体酮可用于保胎,防止流产。95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可的松等可以消炎抗菌,是良好的抗菌消炎药。96可的松具有抗毒素作用,其作用机理为
20、中和毒素。97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的作用在于与组胺竞争受体,而不是中和组胺。98亚硝酸盐中毒应用小剂量美蓝解救,大剂量反而有害。99无机铅中毒不宜用依地酸钠,而应用依地酸钙钠。100硫代硫酸钠可用于氰化物中毒解救,也可用作其它金属如汞、砷、铅等中毒的解毒药。101温度对疾病的发生没有影响。102以大量丧失红细胞为特征的贫血称溶血性贫血 。103尸体剖检中,如脏器被污染,可用清水冲洗后观察。104实质器官小范围内的梗死对机体的影响不大。 (105高渗性脱水时,钠盐的丧失大于水的丧失。106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概括有变质、渗出、增生三种变化。 ( )107发热都是由感染引起的。108采集病理性材料时
21、,应尽量采大些,将病变部位连同正常组织一并采集下来。109肌肉组织凝固性坏死为干酪样坏死。110肝脏脂肪变性时,触摸有油腻感。111蜂窝织炎是局部的化脓性炎。112贫血是一种独立性疾病。113机体的局部组织或某一器官血液含量增多,称出血。114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称变性。115只有生物因素才能引起机体发病。116肝前性黄疸,尿、粪颜色均加深。117菌血症就是败血症。118发热是一种疾病。119萎缩、变性大多数是一种可复性病理过程。120粘膜表面浅的组织缺损称溃疡。三、填 空1萎缩的基本病变是_细胞的体积缩小和(或)数量减少。(正常发育的组织器官)2、渗出性炎症可分为_、_、_、_。(浆液性
22、炎、卡他性炎、化脓性炎、纤维素性炎和出血性炎)3、病理性钙化可分为_和_两种类型。(营养不良性钙化、转移性钙化)4、炎症局部组织基本病理变化包括_、_和_ 。(变质、渗出、增生)5、梗死的类型有_和_。(出血性梗死、贫血性梗死)6、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为_、_、_、_、_、_和_等。(充血、淤血、出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和水肿)7、变性可分为_、_、_、_、_五种类型。(细胞肿胀、脂肪变性、玻璃变性、黏液样变性和淀粉样变性)8、炎症的局部症状有_、_、_、_、_。 (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9、生物性致病因素的共同特点是:_、_、_和_。(有一定的选择性;有一定的特异性 ;有传染性和一定的
23、持续性)10、血栓形成的条件有_、_、_。(心血管内膜损伤、血流状态改变、血液性质改变)11、猪丹毒病的皮肤红斑是_引起的。 猪瘟皮肤红斑是_引起的。(充血、出血)12、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_、_、_。(病理产物的清理;肉芽组织增生;上皮细胞再生)13、仔猪蓝耳病的主要病变在_脏,母猪蓝耳病主要体现在_障碍。(肺;繁殖)14、药物体内过程指_,_,_和_.(吸收 , 分布 , 转化和排泄)15. 药物排泄主要器官是_和_。(肾 , 胆道)16. 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是指_和_。(治疗作用 , 不良反应)17. 常用于驱除胃肠道内线虫和肺线虫的药物_,_和_。(左旋咪唑 ,阿苯哒唑 ,伊维菌素)18.
24、 常用的抗球虫药_,_,_和_。(其它药物也可)(氨丙啉 ,氯苯胍 ,尼卡巴嗪 ,地克珠利)19. 可用驱除体外螨虫,虱子等及体内线虫的有效药物是_。(伊维菌素)20. 复合麻醉的方式有_,_,_和_。(麻醉前给药 ,基础麻醉 ,混合麻醉,配合麻醉)21. 普鲁卡因主要应用方式是_,_和_。(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脊髓麻醉)22. 常用作泻药的无机盐有_和_。(硫酸钠,硫酸镁)23. 常用的强效利尿药有()和_。(呋塞米,依他尼酸)24. 多用于产后子宫止血,胎衣不下的子宫兴奋药是()。(麦角新碱)25. 无机铅中毒时的解救药是_。(依地酸钙钠)26. 纠正酸中毒的有效药物是_。(碳酸氢钠即小苏
25、打)27.药物转化的主要器官是_ 。(肝脏)28.常用的抗菌增效剂有_和_。(甲氧苄啶(TMP),二甲氧苄啶(DVD)29.青霉素G的不良反应是_。(过敏反应)30.常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_ , _ 和_。(红霉素,泰乐菌素,吉他霉素(北里霉素)31.抗生素类的抗球虫药 _,_和_。(莫能菌素,盐霉素,马杜霉素)32.大脑皮层兴奋药应选用_。(咖啡因)33.四肢麻痹,肌无力时应选用的脊髓兴奋药是_。(士的宁)34.局部麻醉药临床常用方式有_,_ , _ 和_。(表面麻醉,椎管内麻醉,传导麻醉,浸润麻醉)35.临床常用的抗胆碱药有_和_。(阿托品,山莨菪碱(654-2)36.药物消除是指_和_(转化(代谢),排泄)37.抗叶酸代谢的抗菌药有_和_。(磺胺类,增效剂)38.硫酸庆大霉素的主要毒性作用是_。(肾脏)39.常用的杀虫药有三类,即 _,_ 和_。(有机磷,有机氯与拟除虫菊酯)40.硫酸镁注射液可用于_,硫酸镁溶液口服,可用作_。(抗惊厥,泻下药)41.可用作助消化药的酸有_和_,酶有_和_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